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1章 转变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就是再饿,也不能让皇帝饿着,那就是做臣子奴婢的无能。

王承恩先回过神来,连忙问李邦华道:“这里面的庙祝还在么?找过吃的没有?”

李邦华听了,连忙站起来说道:“我昨日临时躲在这里,也无心查探。今日看到内城也破,便想以死殉国。”

说到这里之后,他看向崇祯皇帝,又赶紧说道:“陛下,这里大概是没人,可能是逃回家去,和家人待在一起了。微臣去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些吃的。”

崇祯皇帝是又累又饿又困,实在不想站起来了,便挥手说道:“卿且去看看吧。”

听到这话,李邦华便往后面过去。

王承恩虽然也同样很累,却还是站了起来,对崇祯皇帝说道:“皇爷,外面要是有人进来,就能一下看到这里有人与否,要不,皇爷往后面走走,万一有人来的话,也有时间可以应对?”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觉得很有道理。他也担心,就怕有贼军会冲进来,便在王承恩帮助下站了起来,然后由他扶着,也往后面跟了过去。

这个文天祥祠堂不大,并且看着也比较落败,好多地方明显是需要修补却没有修补。

当王承恩刚扶着崇祯皇帝转出大堂时,就见李邦华已经从后面过来了。

他看到崇祯皇帝,便摇摇头说道:“什么都没有,米缸都是空的,看灶台,已经好几天没有烧火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崇祯皇帝的眼神中露出失望之意,便连忙说道:“微臣去左右邻居拜访下,看是否能借到一些吃的。要是有可能,能回微臣家的话,就肯定有吃的。”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那就有劳李卿了。”

李邦华接着转头,看向王承恩说道:“王公公扶陛下去后面吧,床上有一床破被子,多少能保暖下,让陛下休息一会。”

王承恩听了,便点点头,然后扶着崇祯皇帝去后头了。

在后院这边,正面的房间是卧房,然后一侧是厨房,另外一侧是茅房,另外还有两间厢房。门都大开着,一看就能看到里面都是空荡荡的。

院子中间不是花花草草,而是一垄地,似乎是一些青菜,才刚长出来。长在院子里的时候,还能闻到一些农家肥的味道。

不过这时候,谁也顾不了这些。

王承恩扶着崇祯皇帝去了正房,看到角落里果然有床铺。床上散落着一床薄薄的棉被,打着好多补丁。有个木制枕头,中间磨下去好大一块,显然是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

王承恩看到这一幕,便对崇祯皇帝说道:“皇爷稍等,奴婢整理下床铺。”

说完之后,他便放下扶着崇祯皇帝的手,赶紧过去整理床铺。

王承恩已经记不得上一次自己动手整理床铺是什么时候了,但是一上手,还是能熟练地整理床铺,把被子整理好,又用手捋了捋床板,然后才转身对崇祯皇帝说道:“皇爷,先将就着歇下吧。”

崇祯皇帝点点头,不用王承恩搀扶,走了过去,一靠近床,就再也忍不住,直接躺了上去。

王承恩见了,过去帮他脱鞋,这一见之下,顿时一惊,然后说道:“皇爷,忘记换鞋了,奴婢回头想想办法。”

说完之后,他便探过身子去,帮崇祯皇帝把被子盖上。

枕着极其不舒服的枕头,崇祯皇帝回想今天的遭遇,忽然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便闭上了眼睛。

王承恩见了,也是心中叹了口气,然后便靠着床边坐到了冰冷的地上,手中拿着皇帝的鞋子,又低头看看自己的鞋子,心中不由得有点发愁。

身上的衣裳和鞋子明显不般配,要是有贼军过来盘查,细心点的话,肯定能发现问题。

刚想到这里,他忽然看到自己的手背,便放下鞋子,伸手拉了下袖子,然后又叹了口气。

这些年养尊处优,保养得好了,又是一个破绽啊!

至于皇帝,那就更不用说了。

刚想到这里,王承恩忽然一惊。李大人可是穿着左都御史的官服出门的,这在大街上就太显眼了。

想到这,他连忙站起来,转身准备向崇祯皇帝禀告一声,然后出去看看。结果这转头一看,就见皇帝已经睡着了。

见此之下,王承恩不由得又在心中叹了口气。然后,他没有打扰崇祯皇帝,自己轻手轻脚的出了房门,还顺手带上了门。

可谁知这门大概是年久失修,带门的时候,发出了“吱嘎”一声响。

这个声音有点刺耳,顿时就惊醒了崇祯皇帝。就见他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然后惊慌的问道:“谁?”

紧接着,他发现王承恩不在屋子里,便又惊慌的低声喊道:“大伴,你在哪里?大伴,不要抛下朕……”

王承恩在门口听到动静,便连忙又推开门,赶紧进去,同时说道:“皇爷,奴婢在这,奴婢在这呢。”

崇祯皇帝看到王承恩进去,便松了口气,然后马上带着担心问道:“大伴,你要去哪里?可不能抛下朕!”

王承恩听到这话,便连忙回答道:“皇爷放心,奴婢只是想去看看李大人,他穿了官服出去,太过招摇了。”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有点担心,便连忙对王承恩说道:“大伴说得是,赶紧去找找,不要让他把贼军引过来。”

于是,王承恩重新服侍崇祯皇帝躺下,然后他才出门,顺带着把门再带上。结果,不出意外,这门又一次发出了“吱嘎”一声。

这個门如同房间里面的崇祯皇帝一样,有点不堪重负。

王承恩轻手轻脚地离开后院,然后赶紧往前面跑,他就怕去晚了,李邦华会遇到贼军。

等他到了正殿时,忽然看到墙壁上有一些字: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授命兮吾无愧吾,李邦华绝笔。

王承恩看完,心中暗赞一声:李大人果然是忠臣。

随后,他就继续匆匆赶往大门口。

等王承恩出了大门,却正好遇到了回来的李邦华。一看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知道他应该是一无所获。

果然,李邦华看到王承恩出现在门口,便露出苦涩的表情说道:“家家户户都锁了门,怎么敲都敲不开。”

他其实甚至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结果却反而引来了骂声,说他们这些当官的,当不好官,就知道欺压百姓,以至于天下大乱,结果连京师都遭兵灾了。

王承恩刚要回答,却发现街道尽头那边的大街上,有一队队的贼军又开过去,顿时吓得他连忙一拉李邦华,赶紧把他拉进了门内。

同时,他一边关门一边对李邦华说道:“赶紧把你的官服脱了,要不然太招贼了。”

此时的李邦华,已经是七十高龄,原本就在垂头丧气中,结果被王承恩猛拉了一把,差点跌倒。他正要生气时,一听这话,便低头看看他自己的官服,然后便问王承恩道:“那我穿什么?”

王承恩听了无语,当即回答他道:“就算什么都不穿,也好过穿这身官服。你要是引来了贼军,皇爷怎么办?”

李邦华听了,想了想说道:“我看如今贼军都往皇城那边去了,我试着回去看看,要是我能回去,就可以送粮食过来,或者过来接陛下过去,也好过在这里没有吃没有喝的。”

听到这话,王承恩一开始是担心的,但是他随即又想起李邦华本来是要自尽殉国的,并且墙上那些字也证明了李邦华应该是个忠臣,不可能会出卖皇帝。

再一个说了,这里没有吃没有喝的,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的。

想着这些,王承恩便最终点点头,对李邦华说道:“陛下一直很相信李大人,等回头陛下醒了,咱家给陛下禀告一声便是,李大人去吧!”

李邦华听到这话,心中有点感动,在这种时候还能对他信任有加,真的是非常难得。

于是,他便严肃了脸,当即保证道:“让陛下放心,我一定会想尽办法,安顿好陛下的。”

说完之后,他便没有任何犹豫,穿着官服,转身开门而去。

之前的时候,他夜宿在这里,就是怕回去的时候会碰到贼军。而此时出去,碰到贼军的几率会更大,但是他却还是没有犹豫就走了。

王承恩一直看着他的背影,目送他消失在小巷尽头。然后赶紧关上门,又匆匆返回后院。

他不敢推门,就怕推门的时候发出的动静,吵醒了皇帝。

在房门口想了想之后,他就又转去其他房间,想看看是不是李邦华有漏掉什么可以用的东西。

然而,王承恩还是失望了,他找遍了几个房间,根本没找到任何有用的东西,更不用说是找到吃的东西了。

他站在院子里,看着那些才刚刚长出来的青菜,心中想着,或许就只能吃这青菜了,虽然有点可惜,但是终归能塞个牙缝。

王承恩正在想着时,忽然听到有动静传来。他侧耳一听,发现是茅房那边传来了“吱吱”声。

这是老鼠的声音?

要是平时,他肯定厌恶至极,但是此时,他却露出了兴奋之色。

不管怎么样,这总算是有肉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想想往茅房那边过去。

但是正在这时,他听到了崇祯皇帝房间里传来动静,该是崇祯皇帝醒了。

于是,他便暂时放过了那边的老鼠,转而过去崇祯皇帝那边。

隔着房门,王承恩确认崇祯皇帝真的是醒了,并且似乎是在唉声叹气。

于是,他在门口咳嗽一声,然后再推门进去。

崇祯皇帝果然已经坐起来了,看到他进去,便马上问他道:“大伴,李卿呢,他有带来吃的吗?”

王承恩听到这话,便连忙禀告道:“回皇爷,家家户户都关门,谁敲都不开门。因此李大人也找不到吃的。如今他已回自己府去了,说一定会想办法安顿好陛下。”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一惊,连忙问道:“那我们待在这里还安全吗?”

王承恩听了,便把他看到的李邦华绝命词给崇祯皇帝说了一遍,然后再说出他自己的想法道:“奴婢以为李大人不会出卖皇爷的,不过为确保万一,奴婢会另外再想办法。”

崇祯皇帝听了,连忙追问道:“什么办法?”

王承恩没有回答,只是让崇祯皇帝稍微等一下,然后他就便去了正殿那边。

崇祯皇帝有点不放心,便出了房门,刚好看到王承恩搬了一张梯子过来。

这应该是庙祝用于打扫文天祥塑像的梯子,不高,但是能用。

然后就看到王承恩左右环视一下之后,便搬着梯子去了后院的一侧墙角。架好梯子之后,他便踩着梯子上去,向隔壁探头探脑的看过去。

过了一会之后,王承恩下了梯子,又去另外一侧,也同样搬了梯子查看了一下情况,然后再回到崇祯皇帝这边说道:“奴婢看了,左面这家似乎人少,见不到什么动静。要是有什么动静,奴婢便去前面拖着,皇爷就用这梯子翻墙,去隔壁躲着。”

崇祯皇帝听了,心想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于是便点点头说道:“好,那就这样吧。”

说完之后,他又对王承恩说道:“朕又饿又渴,能有什么吃喝的么?”

他正在说这话的时候,忽然就眼前一亮,却是那个奇怪的人又出现了。

崇祯皇帝的这句话,正好让朱海军听到了。

此时的朱海军,一眼就能看到他们两人。崇祯皇帝因为刚才睡了一会儿了,精神稍微好一点。王承恩的精神状态却非常不好,似乎下一秒就会倒下一样。

当朱海军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之后,便有点不满了,对他说道:“你都落魄到这个份上了,还理所当然的让别人来服侍你,就你这个样子,怎么可能重新打得了天下?想想你的祖宗,他们能成事,是靠别人吗?”

他这毫不客气的训斥,让崇祯皇帝一下愣住了。

但是,朱海军却还没完,依旧不满地对他说道:“伱再看看王承恩,他这个样子,你就不担心他随时倒下死掉吗?他要是死了,你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然后你也饿死?”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他终于注意到了,此时的王承恩已经是疲惫至极。

他的脑海中也立刻想起,王承恩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他有多累,王承恩就有多累,不但如此,王承恩还跑下山去给他拿衣裳,来回匆忙了一路,上气不接下气的。然后一路上又小心翼翼的一直在服侍他,操心他,一直在忙前忙后,绝对可以说,王承恩只会比他更累。

而此时的王承恩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之后,便连忙禀告道:“皇爷稍等,奴婢听到有老鼠的声音,等会儿奴婢想办法抓到老鼠,皇爷就有肉吃了。”

听到他说话,崇祯皇帝回过神来,便带了一丝愧疚,对王承恩说道:“大伴,你去屋里休息一会儿吧,老鼠在哪里?朕去抓!”

王承恩听到这话,心中不由的非常感动。他哪能让皇帝去做这个事情,便连忙回答道:“奴婢没事,奴婢还行的……”

然而,他的话才刚说完,身子晃了一晃,差点就跌倒在地。

崇祯皇帝一见,连忙上前扶起他,然后不由分说,把他扶进了屋里面。

然后,他用命令的语气对王承恩说道:“大伴且先躺着睡会,否则便是抗旨不遵!”

王承恩听得非常激动,很想爬起来去做事,但是又不敢抗旨不遵。一时之间,两人就有点僵住了。

朱海军看到这里,便开口说道:“那老鼠就不要去抓了,老鼠身上有跳蚤,很可能会传染鼠疫,所以能离老鼠多远就多远。”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有点好奇,便问道:“什么是鼠疫?”

王泽恩听到他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一时之间被问懵了,什么是淑怡?

而朱海军听了,就给崇祯皇帝解释道:“城里是不是在去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大疫?要是历史记载没错的话,这场大疫就是鼠疫。”

崇祯皇帝听的大惊,连忙问道:“那我们要立刻离开这里?”

王承恩听到这话,便知道崇祯皇帝不是在给他说话。

他就又好奇了,皇帝到底在和谁说话?

这么想着,他就没有说话,只是竖着耳朵听着,同时眼睛看向四周,想要发现点什么。

而朱海军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问他道:“离开这里的话,你能去哪里?到了新地方之后,你能确保没有老鼠吗?”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也茫然了,他也不知道去哪里。同样的,他也没法保证,去了别的地方有没有老鼠。

看到他这样子,朱海军也觉得,他的处境真的是绝境。

不过好在此时的崇祯皇帝,还是能听他的话,能听劝的。至少这一点,从他对待王承恩的态度上能看出来。因此,他也愿意帮崇祯皇帝。

要是刚才崇祯皇帝不听他劝,依旧觉得让王承恩服侍是理所当然之事,那他说不定就会放弃崇祯皇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2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