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0章 罗贯中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朱元璋和朱标正在处理国事,听到锦衣卫的禀告,不由得对视了一眼。

然后朱标便有点兴奋地说道:“他来了,那岂不是可以要求海军贤弟传送那个电视剧了?”

从来没见过,可以把书中描述的内容变成人表演出来的。如果这样能行,那他和他父皇以后说不定都能用这种方式流传千古了。

朱元璋倒没有他那么兴奋,不过也没让人等,便吩咐带罗贯中觐见。

这么一来,又让罗贯中非常意外。他什么身份都没有,结果一到午门这,只是一通传,竟然就受到了皇帝的接见!

一种被皇帝重视的感觉,在他内心顿时就冒了出来。

虽然罗贯中可能以前对朱元璋有过怨言,甚至有可能在当年喝酒的时候骂过朱元璋,想着法子想打败朱元璋,但是此时此刻,他却有点不安起来,连忙整理了下衣裳之后,才快步跟上传话的内侍。

另外有锦衣卫校尉则带着他的行李,主要就是他的书稿,跟在后面。

张士诚的旧部,兵败的时候,有逃入海上为寇,也有成为渔夫等船上人家,被朱元璋打为贱籍。

那个时候,只要是张士诚的旧部,都是担心朱元璋的报复,对于朱元璋自然也不会有好感。

但是,如今离开张士诚兵败都已经有二十来年了,而大明朝也是红红火火,全是兴盛之相,时间能冲淡很多东西。

最为关键的是,一个多月前,朱元璋下旨,赦免了大部分贱籍,其中就包括了张士诚残部的那部分。

和新朝对抗根本就是螳臂当车,自己不在乎,那老婆孩子怎么办?

在朱元璋释放了善意之后,张士诚的残部很多都归顺了大明朝,沿海的海盗一下少了很多。

人心思定,乃是大势所趋。

罗贯中没有和那些张士诚的残部一起,以写书谋生,但是他的心路历程却是和他们差不多的。

此时,他面见朱元璋,就很激动了,一进了大殿,便早早跪下见礼:“草民罗贯中,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他又马上补充说道:“见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元璋打量着这个罗贯中,说实话,要是以前的话,不管罗贯中年轻时为张士诚出谋划策,还是以后躲入江湖草莽中,他都没有正眼看罗贯中的意思。

但是,在朱海军的介绍之后,知道这人写书一流,他写出的书,在朱海军那個时代,竟然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堪比四大帝王之一,这个份量就非常重了。

由此,他自然有了心思,如果罗贯中写元末明初的书,能写好他,那他朱元璋就能随书一起流传千古了!

朱元璋有了这个心思,自然就重视罗贯中,仔细打量他。

就见罗贯中衣着补丁,满脸风霜,头发胡子基本上全白,一看就知道日子过得比较艰辛。

看到这,他心中就想着,看来写书不容易啊!

朱元璋心中这么想着,便带着微笑,声音洪亮地说道:“平身!”

说完之后,他便站了起来,走了下去,来到刚站起来的罗贯中面前。

朱元璋比罗贯中高一个头,就见他低头俯视罗贯中,笑呵呵地说道:“朕听海军贤侄说,你写书写得很好.但是朕看来,世人还是不识货啊!你写的书,能否给朕看看?”

罗贯中一听这话,岂会拒绝,他也没法拒绝,才答应一声,站他身后的锦衣卫校尉,就捧着他的书稿呈送了上去。

此时,朱标也已经走了过来,先拿了最上面的书稿,一看之下便对朱元璋说道:“父皇,这就是海军贤弟所说的《三国通俗演义》。”

说着,他一边递给朱元璋,一边问罗贯中道:“这是手稿?还没出书么?”

罗贯中一听,面露惭愧之色,连忙低头回答道:“这《三国通俗演义》已出书,但是草民手头拮据,便把分草民的书给卖了。”

朱标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得想着,看来写书难啊!

随后,他便又去看剩下的书稿,拿起上面的书稿,看着书名说道:“《水浒传》?咦,这书怎么在你手中?”

朱元璋听到这话,有点意外,便抬头看向儿子。

朱标一见,便连忙解释道:“海军贤弟有给儿臣说过四大名著,这《水浒传》也名列其中。”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哦”了一声,转头看去。

罗贯中听得却是有点急了,他不管什么四大名著不名著的,这《水浒传》的内容要是被皇帝看到了,肯定不喜欢。

于是,他连忙解释道:“此书乃草民恩师所著,只是还没写完就已经离世了。书中人物虽然入草为寇,但是都有为朝廷效力之意,草民还在润色,还未最终定稿,还请陛下明鉴!”

朱元璋见他明显有点惶恐,便笑着说道:“你这……你恩师写的就算是禁书,朕也不会怪罪的。”

说到这里,他看着罗贯中,有点佩服地说道:“四大名著,你在其中有二,还真了不得啊!”

说着话,他也不看书稿了,微笑着说道:“朕赐你大明宝钞十贯,先去买身衣裳换了,暂时……”

听到这话,边上的朱标急忙说道:“父皇,不如给儿臣吧,让他在东宫任职。”

朱元璋听到这话,转头看向他,想了下之后说道:“那也罢,海军贤侄有关的事情,都是你东宫操心,那他就也到伱那边去吧!就任詹事府的府丞,负责著书一事。”

从一介白身到突然提拔到詹事府的府丞,正六品官员,这算是越级提拔了。

不过这是在洪武年间,类似这样的例子,从一介白身直接到六部尚书之一都是有过的。因此,罗贯中被直接提拔为正六品官员,也不算太稀罕。

但是大明朝的东宫制度旨在教育、辅导和护卫太子,确保皇权的顺利继承。因此,东宫的官员选拔都相当严格,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以便为太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和辅导。开国之初,都是开国功臣兼任这些东宫官职,由此可见东宫职位的高贵。

很明显,不是朱元璋信得过,觉得有真才实学的,是不可能担任东宫的属官。

此时罗贯中一听朱元璋父子的话,顿时惊喜交加,连忙谢恩领旨。

等到他要退出大殿时,朱元璋忽然又叫住了他,笑着对他说道:“卿且休息一日,大概后天便会有惊喜。”

对于这个话,罗贯中一直出了紫禁城,都还想不明白。皇帝对他说会有惊喜,那会是什么样的惊喜?如果说是封官,这都已经封了官了,还能有什么惊喜?总不可能是突然到刑场上的惊喜吧?

而在大殿上,朱元璋是没时间,依旧去处理国事了。但是朱标实在好奇,便先翻了一下《三国通俗演义》看看,就看了个开头,结果就迷住了。

他这辈子就没看过,用朱海军那个时代的话来说,他就是个小白。在他的眼里,啥书都好看,更不用说,《三国通俗演义》确实是写的很不错的。

最后还是朱元璋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提醒他一下。

朱标听到动静,回过神来,抬头看向他父皇,稍微有点脸红的说道:“海军贤弟说的果然没错,这本书确实好看。”

他知道,只要他搬出了海军贤弟,那他父皇就不会多说什么。

果然,朱元璋听到他这话,就点评道:“既然是四大名著的书,那肯定是不会差的。明天给海军说说,他肯定会高兴的。”

他没有猜错,第二天,当朱海军和朱标进行时空通讯,在忙完朱海军的事情之后,朱标便把这事说了,朱海军一听,果然惊喜的确认道:“罗贯中真的找到了?”

坐标笑着点点头,然后把他面前桌子上的那几本书稿展现给朱海军看,同时对他说道:“看,这本书稿就是《三国通俗演义》,而这一本书稿你估计想不到,就是《水浒传》的书稿。”

朱海军一听,有点意外,然后面露狂喜之色,对朱标说道:“标哥,你能不能把这两本书每一页都翻一遍?我要把它拍下来,然后把它打印出来,这可是四大名著之二的书稿,我要把这两本书稿存起来。”

朱标没想到朱海军这么喜欢,便答应一声,随后他想起什么,就有点遗憾的说道:“就是可惜我没法给贤弟传东西,要不然的话,我把这两套书稿都传过去,想必贤弟应该最喜欢了!”

朱海军这个明显是为了收藏,因此他知道,对于收藏来说,最好的当然是原稿了。

朱海军听了果然点点头,然后也是满脸遗憾的说道:“是啊,要是你能给我传东西,那我都不用这么辛苦了。不但可以把这两套书的原稿传过来,还可以给我传传黄金什么的,一下子就有很多钱。”

说到这里,他又带着一点期望说道:“就是不知道新位面出现之后,这个时空通讯还会不会出新的功能?”

对于这个问题,朱标也是没法回答。于是,他就只能先按照朱海军所要求的,一页一页的把原稿翻了一个遍。

《三国通俗演义》和《水浒传》这两本书加起来,那可有不少页,特别是这个原稿,还是繁体字,竖版,且是用毛笔写的,就是写的再小,页数也还是很多的。

朱标好不容易翻完之后,便问朱海军道:“那那个电视剧明天能传过来了吧?”

朱海军一听,便回答道:“《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

朱标听到这话,不由得有点惊讶的说道:“贤弟的意思是,这两本书都已经拍成电视剧了?”

“那是当然,四大名著都已经拍成视频了的。那要不这样吧,明天我就把四大名著的电视剧都给你传过去。”

朱标一听这话,当即大喜,连忙说道:“这样是最好了,说真的,为兄很想看看你说的那个《西游记》是什么样的?”

按照朱海军之前给他所说的,《西游记》是一个神话故事,他就很想看看神话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像飞天遁地这种,真的能拍出来?

对此,朱海军倒是也能理解。

于是在对话结束之后,他先把视频和公众号的文章剪辑上传,然后就去网上找四大名著高清版本的电视剧,当然是经典那一款。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网络出现了故障。他自己重启了路由器和猫之后都没法解决,最终只能打电话报修。

这一耽搁,就到了第二天。

约定好的通话时间已到,朱海军便只好先通话。因为他知道,今天的通话,除了朱标之外,应该罗贯中也在的,不好失约。

打开一看,他发现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之外,还有一个白胡子老者也在,穿着六品官服,不用说,这个人应该是罗贯中了。

朱标这边见到朱海军出现,便先把春夏秋冬叫了进去,给朱海军表演了节目,又把文章给他看了一下,然后才对朱海军说道:“海军贤弟,这位便是罗贯中罗老先生,如今在我东宫做事。”

罗贯中这边,被传旨进宫之后,一直有点忐忑。

按照皇帝所说,这是要给他惊喜了,虽然这个惊喜确定不是在刑场,但是在宫里,也是他想不到的。

和皇帝、皇后以及太子共处一殿,并且还没有其他外臣,又加剧了他的忐忑。

不过皇帝和皇后似乎都不错,态度和蔼的问了他一些事情,交谈间,就让他慢慢的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听到太子殿下说道:“海军贤弟,你来了?”

罗贯中先是一惊,然后想起在昨天就听别人说过的事情,立刻便知道这大概是神仙降临了。

但是,他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不管怎么看就是没看到神仙的踪迹。

随后,他就纳闷了。不是这个神仙赏识自己么?那就是和自己有缘,可为什么自己还是看不见呢?

他正想着呢,就听到太子殿下介绍他,于是,他便连忙行礼,带着一点不安。

朱海军其实一直都有注意他,也发现了他在朱元璋一家人当中有点不安。

想想也是,朱元璋这一家子人可是皇帝、皇后加一个太子,普通老百姓和他们几个相处在一起,怎么可能从容淡定?

不过没关系,只要自己罩着他就成。

于是,朱海军在听到朱标介绍罗贯中之后,便立刻说道:“我非常敬仰罗老先生,你帮我问个好!”

这个倒也不是谎话,他是真的非常敬佩!

罗贯中写出的《三国通俗演义》,塑造了非常多的经典人物,并且让三国这段历史被华夏人民所熟知,甚至里面的不少经典角色都影响到了海外。

完全可以说,《三国通俗演义》这部,真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至少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代表,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在四大名著当中,他认为《三国通俗演义》可排第一。

朱标看到他的表情,听到他的话,对罗贯中的态度就越发好了,当即和蔼地说道:“海军贤弟说了,他非常佩服你,让孤给你问个好!”

说真的,在古代这个时候,虽然罗贯中的写作能力该是最好的那几个之一,但是不管他的写作能力再怎么好,其实他在世人的眼里,或者是说他的社会地位,其实始终是不高的,更不用说在皇帝和太子的眼里了。

但是在朱海军的加成之下,就算是皇帝太子又怎么样,只能对罗贯中另眼相看。

不过对罗贯中来说,他哪想到过会有这样的待遇,听到太子都和蔼的传达神仙对他的问候,顿时非常激动,有点不知所措。

朱海军见了,心中也是有点感慨,便开口说道:“我代表所有的读者,感谢罗老先生为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好看的。”

罗贯中听到朱标的传达,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第一次为自己写书感到自豪,当即眼眶湿润,想说什么话却说不出来,最终只能带着一点哽咽道:“应该的,应该的……”

朱海军看到他这样子,知道现在还不是沟通的时候,于是,他便对朱标说道:“因为有点事情,所以其他三部名著的电视剧还没准备好,但是《三国演义》这电视剧我早就准备好了,我先发给你吧,你们先看。”

朱标听了,微微有点失望,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便开口说道:“没事,那就传《三国演义》吧。”

边上的罗贯中听到这话,就听的一愣,传《三国演义》?这是什么意思?

他正在想着呢,就看到白光一闪,然后太子殿下面前的桌子上就多了一个东西。

顿时,他非常惊讶,还想再看时,却见太子殿下已经拿了那个东西,然后转头对皇帝说道:“父皇、母后,那我们看看《三国演义》电视剧到底是什么样的吧?”

说完之后,他便去投影仪那操作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6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