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6章 历史不会重演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胡季犛有这个打算,是真有底气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众亲叛离,明军打进安南之后,他的手下,还有陈朝遗老纷纷背叛他,帮明军打他,所以就迅速击溃了他。

也是这个原因,在明国把安南纳入版图之后,那些原本帮明军的陈朝遗老等等就不甘心了,纷纷反叛,前后好几次。

如今,明军开始进攻之前,打出的旗号,不是要帮陈朝复国,而是要收复华夏故土。

这么一来,安南就空前团结了起来,和原本历史上的情况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胡季犛的长子,卫王胡元澄还精通火器,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因为他精通火器,被明军俘虏之后免死,还被官让他给明军打造火器了。

这个位面上,安南上下一心,他就打造了更多的火器给军队用,这也是胡季犛的底气之一。

在胡季犛旨意下了之后,安南这边的探马很快就摸清了明军的情况,并上报到了胡季犛这里。

前方探马反复确认,消息确凿,说明国主帅不能服众,和其他几个副将有矛盾,因此,主帅这一路人马进军迅速,但是其他两路人马却是磨磨蹭蹭,进军缓慢,才造成了如今这种看似明军主帅所部人马前出的状况。

胡季犛收到消息之后,不由得大喜,对他的文武官员说道:“明军将帅不和,此乃兵家大忌。如果我们依旧采用之前的策略,以江阻拦明军而久战之,则明军另外两路人马迟早会赶上来。明国皇帝那边也肯定会收到消息,从而改变这种将帅不和的局面。故朕以为,必须抓住这次战机,一举粉碎明军之进攻,振我胡朝声威!”

他分析得也确实有道理,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一时之间,大殿内的武将,纷纷请战。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要是能领兵打赢明军,那個人的声望绝对会一下刷满。

胡季犛自然不可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当即大声喝道:“明国欺我国小人少,恃强凌弱,朕身为胡国皇帝,岂能容忍明国之欺凌,朕要天下人知之,只要朕身为胡国皇帝一天,就绝不允许他国欺凌我胡国。”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底下文武官员,做出一脸决然之色,继续大声说道:“朕意已决,亲自领军出征,灭来犯之敌!”

安南这边的皇帝,也确实有亲自领兵的传统,当然,打败仗的也不少。

胡季犛当臣子的时候,就曾随驾出征,打了败仗之后,把皇帝都丢了,自己落荒而逃。

当然,他也有亲自领兵打胜仗的时候。

此时,他这不容置疑的说话,便是最后决断了。旨意一下,安南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原本安南主力都缩在江南,如今便要开始渡江北上,迎击明军。

安南的五十万大军,十万留守,另外四十万分三路渡江,准备用重兵包围明军主帅所部三万人马,然后一举歼灭之。

这么多的人马,所引发的动静非常大。哪怕明军只是客军,当地人就没有帮明军的,也肯定知道了一些消息。

明军中军大营这边,主帅张辅收到消息之后,便从亲卫手中拿过来对讲机,按下按钮开口说道:“已经引蛇出洞,你们要做好准备了。记住,外松内紧。完毕。”

“收到,完毕。”

“收到,完毕。”

对讲机中,前后传出两个声音,都是带着兴奋之意。

很明显,明军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将帅不和,那都是营造出来的假象而已。

虽然是孤军突出,但是有对讲机联系,也能第一时间增援.很明显,这是一个给安南人准备的陷阱而已。

张辅在用对讲机通讯完了之后,便立刻下令,全军占山扎营,准备防御工事。

于是,明军这边也迅速行动了起来。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张辅甚至还连续派出几波信使,赶往后方求援。

很自然的,明军的动静,也被安南探子察觉,报了上去。

此时,安南的四十万大军,已经过江二十五万,依旧是分为三路,在向明军主帅所在位置包围过去。

安南胡国的皇帝胡季犛则刚刚过江,就收到了有关明军应对的消息。

这一听之下,胡季犛连忙和他的将领商议,结果一看地形之后,便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心情格外畅快。

他的臣子不解,胡季犛心情好,便给他们解释道:“明国有一本书叫《三国通俗演义》,这可都是根据史实而写,那写书的人更是经过元末战事,是张士诚的谋主……”

他的臣子听到这些话,有些莫名其妙,这不是在商议军情么,怎么就扯到明国人写的书上去了?

胡季犛看到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心中怎么想,也不意外,继续说道:“这书中有一段,叫做诸葛亮挥泪斩马稷,你们可有了解?”

他的臣子听了,皆是摇头.诸葛亮是有听说过,但是这个诸葛亮挥泪斩马稷却是没听说过的。

罗贯中编写《三国通俗演义》,并不是完全根据《三国志》来写的,而是其中不少故事,在当时已经有流传的。

此时,就听胡季犛对他的这些臣子说道:“那马稷原本被定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因此被诸葛亮委以重用,北伐之时托付重担个,驻守街亭。结果你们道怎么样?”

他原本是外戚,文臣出身,讨得陈朝皇帝的欢喜,此时不知觉间,又把他吊人胃口的口才用了出来。

他的这些臣子听到这些话,果然也是感兴趣,纷纷竖着耳朵听。有会拍马屁的,便纷纷开口和他呼应。

这让胡季犛讲得格外有兴致,等他的臣子都猜错之后,他才说道:“曹操的人马来攻之时,这马稷竟然把他的人马都摆到了山上去!因此大败,失了街亭。”

听到这话,他的臣子不由得大为奇怪,有些不解,于是,便纷纷问了起来。

“陛下,为何摆在山上会大败?”

“是啊,居高临下而战,不是更有优势么?”

“……”

胡季犛听到他们的话,显得更是智珠在握,等他们说了一会之后,才开口说道:“之所以大败,乃是因为山上无水可用,必须下山取水。只须切断水源,围而不攻,便能让山上大军不攻自破!”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前方,然后用断然的语气说道:“如今那明国主帅也如这马稷一般,是个绣花枕头,兵法之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竟然也选了一处无水源之山来驻扎等待援军,你们说,这一战之结果如何?”

听明白了这个话,他手下的臣子士气大振,一时之间,马屁如潮,就吹他们皇帝学问渊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真别说,被胡季犛这么一解释必胜之后,安南军队的士气比之前又高了很多,行动都迅疾了起来。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四十万大军全部过江,分三路浩浩荡荡地杀了过去。

情况似乎也如胡季犛所料,当安南大军抵达的时候,明国援军虽然收到了信使急递,却没有什么动静。

随后,安南大军便立刻攻打明军,战事结果也毫无意外,明军寡不敌众,丢掉了山下的水源,退到了山上去。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四十万大军,把山上的明军围得水泄不通。

胡季犛甚至都有了心情,在中军帐外面摆上了酒席,和他的臣子一起饮酒观赏围在山上的明军,就等明君没有水喝而崩溃。

他却不知道,他这边的这一幕,被张辅等人看得清清楚楚。

不用说,就是通过无人机传输的画面看到的。

张辅就坐在半山腰的树荫下,吩咐操作无人机的太监说道:“还请公公巡视一圈,看看安南军队的后勤如何?”

永乐皇帝赐下的无人机,归宫里的太监操作,这一点,明显和洪武位面不一样。

此时,太监听到吩咐之后,便立刻操作无人机在安南军大营上空巡查,很快就锁定了军营后方的粮草辎重所在。

于是,他便把操纵器上的显示屏凑过去,让张辅去看。因为对于军中的事情,要看个什么情况,他是不懂的。

张辅观察了一会,还让太监操纵无人机按照他的要求转了一些地方,然后才说道:“无人机可以收回了。”

四十万大军,所需要的后勤是非常多的。哪怕安南大军都是本土作战,可要把粮草从后方运过江,遇到这战场来,那也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张辅看了之后,就心里有数了。如今安南军队中的粮草有限,估计有一半军卒一天只能吃一顿。

安南军队的兵力部署,各军的精锐程度,战备情况,也被他看得清清楚楚。

随后,他便拿出了对讲机,联系起后面的两个侯爵,把情况给他们通报了一番。

最后,他下令道:“可以屏蔽安南探马,领军出征了。”

有无人机这么好用的东西,拦截住安南军队的探马,断绝他们的消息传递,并不是什么难事了。

而在前线战场这边,明军没有攻下去一次,安南军也没有仰攻过一次,双方都在等最佳时机。

三天之后,胡季犛见山上的明军竟然还没崩溃,就有点奇怪了,难不成山上有水源,或者说,明军料到了他会领军来攻,所以事先储备了大量的水?

这么想着,他心中有点不安,便立刻派人找当地人再核实。

不过结果让他很放心,山上确实没什么水源,明军要用水,必须下山取水才行。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胡季犛的心中始终有些不安。梳理了一遍之后,他才发现,他的不安源自哪里。

于是,他就连忙下旨,追问明国援军的消息。

让胡季犛没想到的是,不是底下将领懈怠没上报,而是没见探马回报,正又派探马去查消息了。

胡季犛知道之后,便命令一有消息马上上报。

结果,他左等消息,没有;右等消息,还是没有;等到后来,他感觉真有点不对了。

胡季犛当然不知道,山上的明军主帅,却是时刻掌握援军的动向。

此时的张辅,正在召开军议。就听他严肃地说道:“安南军力部署情况已经明了,我们的援军只剩一日多的路程便能赶到。明日黎明时分,便发起战事,攻打安南军国王所在中军.“

“此乃安南军精锐所在,装备了大量老式火铳,还有一百多头战象。击垮当面之敌后,其余皆为乌合之众,全军驱赶追击,把安南军全赶到江里去,此战,不收俘虏!”

永乐皇帝在他们出征前就交代过,安南脱离中原已久而蛮化,日后必会反复叛乱。因此,打安南,以杀伤敌人为主,不要俘虏。安南之地,迁广东广西人口充实之。

众将听了,一起抱拳领命道:“末将遵命!”

至于安南的精锐,大量火器啊,又是战象什么的,他们就没一个人在意。

安南人的火器再好,还能好的过他们的新式火器?

第二天凌晨时候,安南军的营地内,还没有一点动静。

胡季犛一直没收到明国援军的消息,感觉事情有点蹊跷,以至于昨晚做了个噩梦,梦见他被明军追杀。

半夜里醒了一会,因此,这会儿正睡得香。

可这个时候,忽然,他一下惊醒,连忙问侍女道:“什么情况,打雷下雨了?”

“轰轰轰……”

外面继续传来吵醒他的声音,声音很响。

侍女还没来及回答呢,就见有宦官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向他禀告道:“陛……陛下,不好了,明军有雷公相助,冲下山来了!”

胡季犛一听,顿时震惊,都顾不得穿戴,只穿睡衣冲出了中军帐.

就见在晨光下,明军如同下山的猛虎,已经冲进安南军第一道营寨中,而那些安南军卒都是丢盔弃甲,甚至很多都是光屁股的,在往后逃跑。显然,这些军卒是睡梦中惊醒之后直接逃命了的。

明军的阵地中,还有一股股的硝烟腾空而起,弹丸激射,长达几里之外,把安南军营寨的栅栏砸烂,声势惊人。

只是稍微一看,胡季犛就脸色铁青,气得大骂。

他的长子,卫王胡元澄匆匆而入,看到他爹之后,连忙禀告道:”父皇,不好了,败军往中军这边逃回来了。”

胡季犛听了,立刻喝道:“还愣着干什么,集结军队,把火铳兵结合起来,战象摆出来,谁敢冲击,都得死!”

胡元澄一听,不敢怠慢,立刻去集结精锐。要是中军被败军冲垮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胡季犛接连下旨,一道道命令传出去,反正就一个意思:都给我顶住!

与此同时,他也有点奇怪。明军好像对他的部署了如指掌,攻击的角度非常刁钻,往往就一下攻到安南军的薄弱之处,以至于明军攻势如潮,压根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吃里扒外的东西!”胡季犛稍微一想之后,便咬牙切齿地骂道,“就知道不会和朕完全一心,就是没想到,这战事没打完,就开始扯朕的后腿了!等回头,定要找你们这些叛徒算账。”

没有意外,他一下就认为,是那些陈朝遗老搞的鬼,要不然明军的攻势不可能这么快。

胡季犛篡位,多少是有些本钱的。中军的精锐,很快就集合完成,一排排的火铳兵在前,高大威猛的一百多头战象摆出来,顿时就吓得那些败兵,不由自主地逃亡两侧。

这么一来,只要中军精锐顶住明军的攻势,战事就能稳住了。

胡元澄就骑在一头战象上,虽然脸色严肃,内心却是自豪的。

这可是他亲手打造出来的军队,火器之犀利,他早就有过比较,是周边之最,包括明国,也不如他打造的火铳。

如今,就让明军尝尝大胡国火器的厉害吧!

他正在想着呢,就看到明军已经攻过来了。

于是,他连忙下令,全军紧密排列,准备火绳备战。

作为火器第一人,胡元澄当然知道,火器的威力需要阵型密集,打出去的杀伤面才大。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事,冲过来的明军看到他这边之后,只是稍微停留了下,然后就从军中推出了一辆辆车,摆在他面前。

胡元澄见了,很是意外,连忙观察那是什么车?

结果,还没等她观察清楚呢,就见那些车里硝烟腾空。

“轰轰轰……”的声音响起。

这些火炮,自然不是红夷大炮这种,而是速射炮。

每门炮配六个子铳,全都是事先装填好的,等到明军这边火炮打完一轮。严正以待的安南军精锐,全都在落荒而逃了,其中那些战象更是大展神威,只要挡在他们前面的安南军卒,通通撞开,踩死。一百来头战象狂奔起来,比明军上万人马追杀的效果还要好。

就这么的,明军这边的燧发枪兵都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就又开始新一轮的追杀了。

四十万头猪,要是让三万人来砍的话,砍得累死都不见得能砍完.

但是,战场之上,败军溃逃的践踏中,不要说四十万人马了,就是一百万人马的败亡,也只是旦夕之间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4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