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8章 慈晖之心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并且他先给一半物资,算是半价买了这宝物。回头看看风头,要是衡王真有可能坐天下的话,他再把另外一半物资补齐,就说是倭国那边赚来的部分。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再多点也没关系,让衡王觉得,他是连利润都没要,全部给了衡王。这样,也能让衡王对他有好感,知道他真的在为大明出力。

郑芝龙却不知道,沈廷扬向他开出的价格,其实是存着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心思。就想着让郑芝龙砍一刀的。

要是说,沈廷扬没看到崇祯皇帝在用的太阳能户外灯,那他会认为这个太阳能手电筒确实是珍奇异宝,值这个价绝对没问题!

但关键的问题是,他已经看过崇祯皇帝在用的太阳能户外灯。那个比这个太阳能手电筒还要好。

另外他也知道,这個太阳能手电筒,要是有需要的话,天师应该会赐下更多。

基于这个原因,他自认为开出的这个价格,绝对是虚高了不少的。为此,他还根据他自己的理解,又给这个宝物加了一些功能。就比如说,能辟阴邪,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如今他听到郑芝龙给他的答复是,有的物资可能不够,所以会少给一些,等到郑芝龙把宝物卖给倭国之后,再补齐剩下的。

这个答复,对他来说,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但是表面上,沈廷扬还是考虑了一会,然后才露出无奈的表情,点点头说道:“郑大帅的心意,我一定会向殿下禀告,也好让殿下知道,其实郑大帅也是在为大明朝尽心尽力。”

郑芝龙一听他的话,觉得他很上道,便也很开心,这笔买卖就这么成交了。

于是,沈廷扬在郑芝龙这边待了三天。

一是郑芝龙要筹集物资,从各地调配,需要时间。

二是郑芝龙也要验一下货,看看这个宝物的光亮用完之后,对着太阳是不是真的能吸取太阳之精华。

三天之后,郑芝龙也验完货了,确实如同沈廷扬对他说的那样,只要对着太阳晒一段时间之后,这光亮就又有了。

另外,郑芝龙调配到的物资一共如下,五百料的福船装运,十五艘的粮食,八艘的铁料,三艘的硫磺,七艘的硝石。

郑芝龙还拍了胸脯向沈廷扬表示,宝物卖给倭国之后,不管多出多少,他都会给衡王转运过去。

这么多的物资,他还包运。表示这些物资运到登州府城码头,交付之后才算是给出了,路上要是有损失,包赔。

郑芝龙不知道的是,此时他的大儿子郑森,并没有在南京国子监,而是刚到了登州府,算是被沈廷扬给拐去的。

此时的郑森,已经20岁了。在这个时代,年龄也算是不小了。

一般来说,就凭沈廷扬的一封书信,绝对是没法把他拐到登州府去的。

因为在这个时间点,名义上山东已经是建虏的地盘,包括登州府也是。郑森跑到建虏的地盘来,是有一定的危险。

但是,郑森最终还是来了。

因为他知道,他父亲已经作出决定,明年就会把他母亲从倭国接回来。

对于他来说,这辈子最重要的人就是他母亲。因为他6岁之前都是和他母亲相依为命的,6岁之后,才被他父亲接回了明国。

郑森和他母亲分别了那么久,自然是非常思念的。如今沈清扬告诉他,在登州府这边发现一颗非常漂亮的宝石吊坠,里面犹如有一个星空,非常罕见。

他就动了心思,就想着买下这颗罕见的宝石吊坠,送给他的母亲当见面礼。虽然来山东会有一些危险,但是在他看来,也是值得他这么做的。

沈廷扬肯定不知道,郑森对他母亲的感情有多深。但是,朱海军知道。朱海军告诉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自然就通过对讲机告诉了沈廷扬,所以才有了那封信。

当然了,沈廷扬也不知道就一封书信,能不能把郑森拐到登州府去?

但是,因为他抽不开身,相对于把郑森拐到登州府去,他更重要的事情是,把那太阳能手电筒卖给郑芝龙,换去大量的粮草物资。

因此,沈廷扬就只能先这样。他原本的计划是,等他从福建返回,如果郑森还没有去登州府的,他就再想办法。

郑森显然对这一切,都是一无所知。他登上登州府城码头之后,先是稍微松了口气。

虽然此时已经是天寒地冻,但是路上依旧还是会有行人路过。从他们的装束可以看出,似乎和江南那边没什么两样,并没有看到什么金钱鼠尾的鞑子兵。

不过就算是这样,郑森身边的随从还是劝他道:“大少爷,要不您还是在船上等着吧,小人去打听消息便是。”

郑森听了,却是不以为然,压根不理随从的劝说,看了下码头的情况之后,就往一处看起来最好的酒楼走去。

他的随从无奈,便只能跟上。

一进店门,便有小二迎上来对他说道:“这位公子,是住店还是用餐?”

郑森一见,不由得愣了一下。他睁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小二,不由得道:“怎么是女的?”

没错,他眼前这个店小二,是个女人。

郑森不是没见过女人,但是,店小二是女人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那店小二听到他的话,便马上回答道:“女人怎么了,一不偷二不抢,赚钱养家糊口不行吗?”

郑森被她一说,顿时哑口无言在那。

回过神来,他正准备问问这个店小二,你家男人怎么就让你抛头露面?结果没想到,转头一看,他发现这家店的掌柜竟然也是个女的,正在柜台那写写算算。

看到他在门口愣着,一个男小二走了过来,笑着对郑森说道:“公子是刚来我们登州府吧?在我们登州府,自从太平军来了之后,女人抛头露面做事,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说着话,他代替了那女小二,把郑森迎了进去,问道:“公子这是要住店么?我们这什么档次的房子都有,不知公子要住上房,还是……”

这个时候,并不是饭点,因此,他就直接问是否住店了。

郑森听了,直接要了两间上房,然后由男伙计带着去时,他就好奇地问了:“这太平军是什么?为什么他们来了之后,女人抛头露面做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他想来,只要男人有点能耐,就肯定不会让女人出去抛头露面的。因此,这种女人抛头露面的事情,竟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就有点想不通了。

男小二听到这话,便热情的给他解释道:“公子是不知道,太平军中还有女兵呢,她们平日里没事的时候,还会给老百姓看病,教我们这的孩子识字,甚至衙门里都有女官做事。”

“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们也不习惯,但是久了之后,就觉得女人出来做事也挺好的。”

郑森听得很是奇怪,便又追问道:“为什么?”

“公子你看,女郎中给看病,那女人看病不就方便多了。女人教孩子识字,更有耐心,孩子都愿意听,也能让城里的女孩都去识字而少顾忌;还有衙门里的女官,做事真挺细心的。”

“太平军鼓励女人出去做事,别的不说,我老娘出去做事之后,不但能补贴家用,而且我老娘还说,不再一天到晚在家里,活得更有意思了!”

“……”

这个小二的话是真多,一直把郑森安顿好了,那嘴都还一直不停的介绍。能看出来,他倒是为登州府的特色,也就是女人出来做事而感到自豪的,因此,便在热情的介绍。

最后,郑森便拿出了沈廷扬夹在信中的那幅画,问店小二道:“有见过这种吊坠在哪里卖么?”

小二听到他的话,一看那幅画便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回过神来,对郑森说道:“公子这画中这个,莫非是慈晖之心?”

慈晖,一般是代表母爱的温暖和光辉,如同阳光般普照。

郑森一听这个名字,首先就喜欢了,便连忙点头道:“有卖么?”

小二听了,便连忙回答道:“这个慈晖之心,不是用钱就一定能买到的。那店主说,只有真正孝敬娘的,才有资格买这个慈晖之心。”

郑森一听这话,更是有了好感,便立刻打听了地址,竟然也不休息一下,就立刻要过去看看了。

他不知道,在他一走之后,这家酒楼这边,就有快马往城中将军府,也就是以前的知府衙门而去。

不过此时,崇祯皇帝不在衙门里,而是在新设的军器局指导这边修建。

毕竟只有他能看到洪武位面的场景,因此,要复用洪武位面的军器局制造燧发枪流程,就只能是他来指导。

之前的时候,他都有画出图纸,说明等等。但是具体在做的过程中,也只有他来查看,才能知道有没有做偏。

他正在忙着呢,就有人来报,说是问慈晖之心的人来了。

别人不知道问慈晖之心的人是什么人,但是崇祯皇帝却是清楚,会来问慈晖之心的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郑芝龙的大儿子郑森。

对于这个郑森,崇祯皇帝和朱海军其实是有分析过的。按照他们掌握的信息看,此时的郑森,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大公子而已。郑森要领兵,还要等到两年后。

郑森是拜在钱谦益的门下,名森,表字大木,都是钱谦益给他取的。

而钱谦益,是被崇祯皇帝罢官,一直不用的东林党领袖。因此,钱谦益不可能对崇祯皇帝有好感,肯定也会影响郑森。

如果说,崇祯皇帝和弘光帝,或者后面的隆武帝去让郑森挑,郑森很可能不会挑崇祯皇帝。

另外,崇祯皇帝定下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土地公有制,最欢迎这个政策的是普通百姓,而一般地主豪强,还有有钱人家,肯定不会欢迎这个土地公有制。

就郑森而言,如果说他忧国忧民,同情普通百姓,至少在他这个时候,是看不出来的。

从历史上他的表现看,对于郑森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华夷之辩。因此,郑芝龙要投降满清,但是郑森却不接受。

当然,其中也有可能是有隆武帝器重郑森,说过夸奖他的话。到了后来,他最敬重的母亲死于满清之手,就更是坚定了他抗清的决心。这一点,黄宗羲在他的《赐姓始末》中也论证过。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郑森,崇祯皇帝这边其实是没必要去和郑森接触,更没必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如今崇祯皇帝还在蛰伏阶段,要是暴露了身份,谁知道郑森会不会认他这个皇帝?而且会不会说出去,比如给他老师说,给南京那边的某些人说,就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之所以又把他拐来登州府,主要还是想冲他孝敬母亲这一点下手。登州府这边更尊重女性这个事情,肯定能让他印象深刻。

等回头郑森和他母亲提起慈晖之心的事情时,很有可能会说登州府这边太平军很尊重女性的事情,说不定他母亲也会印象不错。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以后征讨江南的时候。如果郑森是要和他为敌的话,就希望郑森因为对登州府这边有好感,从而改变立场。

毕竟,如果崇祯皇帝能收编郑家水师的话,就能让大明朝的水师一下从无到有,并且还会很强大。

当然,要是郑森没有结婚的话,崇祯皇帝倒是可以考虑把坤兴公主嫁给郑森。原本历史上,隆武帝见到郑森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的感慨,说什么“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

只是很可惜,此时郑森的小孩都几岁了,崇祯皇帝又亏欠坤兴公主,因此他绝没有再把坤兴公主嫁给郑森的道理。

另外朱海军也给崇祯皇帝说了,像坤兴公主这个年龄,在朱海军那个时代,还在读初二,离成人结婚还早着呢!

因此,崇祯皇帝便也没急着要把坤兴公主嫁出去。

此时,在听到郑森来了的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刚好又在忙,想了下,便没有多管。反正事情已经安排下去了,也不需要他去操心。

………………

郑森这边,则按照店小二的指点,往城里找去。

一路上,他看到了有一所学堂,是女老师在授课,女童的朗朗读书声,就算在街上也能听得很清楚,这让他不由得驻足听了一会。

郑森能从读书声中听出来,那是积极上进的声音。女童的声音,都很清脆响亮,显然很用心。

而女老师在领读的声音,也能听出来,似乎很是好听。

有一点让他很不理解,感觉山东这边的人说话,好像地方口音很重,绝对不是真宗的官话。

课间到了的时候,有女童出了教室玩耍,可以看到,都是很开心的样子。

郑森看了好一会,才离开学堂这边继续前行。

随后,他就看到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太平军郎中营行医之所”。

郑森想起那小二说,太平军中有女兵,就是指随军郎中。

虽然说有女郎中,但那只是民间而已。这太平军中竟然有女郎中,这让他很是好奇,便又停下来看了下。

郑森发现,里面看病的,也不只是女人,也有一些男人,不过都是规规矩矩的,就像学生上课一样规矩那种。

而那些女郎中也都在认真看病,让他有点惊讶的是,似乎这些女郎中看病的手段比较特别,不是传统上的望闻问切,而是有一些他没见过的工具辅助,隐约能听到说多少度,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女郎中的水平如何,但是,从那些看完病的病人,出门时的表情能看出来,这些女郎中似乎还不错。

郑森还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地人八折收费,太平军军属五折收费。

这让他又有点惊讶,什么时候军属能这么区别对待了?该不会是军官的军属?

要不是惦记着慈晖之心,他很想假装病人去一探究竟。

继续往前走,他也能看到,确实各色店铺中,有一些店铺能看到女小二的影子。从这能看出,这登州府果然比较特别,女人都在外干活赚钱!

到了目的地店铺之后,郑森发现,这家店里的掌柜,竟然也是女掌柜,在那写写算算,很是熟练的样子。

他拿出图纸,道明来意之后,女掌柜亲自接待了他,说要想买这颗慈晖之心,必须是孝敬母亲之人。为此,她出了五题有关母慈子孝方面的问题考较郑森,结果没想到,郑森都答出来了,让那女掌柜非常满意。

就听女掌柜对他说道:“这慈晖之心一共有四颗相似的,其他都是万两银子一颗,但是公子如今敬重娘亲,就折价给公子,只需五千两。”

郑森一听,很是高兴,便立刻让随从拿出他带来的黄金,如愿买到了慈晖之心。

本来的话,他还想多待几天。但是架不住随从催促,说事情已经办完,留在登州府不安全,而且马上要过年了,郑森也要赶回福建,再晚就赶不回去。

于是,郑森便只好返回南京,然后再赶回家去过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4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