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0章 重回要饭老路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朱元璋这边,先让宫女内侍全都退下,然后他脸色凝重地问朱海军道:“之前听你标哥说,你们后世认为大明朝的藩王宗室应该分封海外为好?”

这个事情,他其实是相信的,因为朱海军在以前的对话中就透露过让大明朝开疆拓土的意思。

而藩王宗室的安排,关系到朱元璋的亲人,也关系到大明江山的社稷稳定,因此可以说这是朱元璋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经过考虑之后,他就决定先把这个事情搞清楚。

因为就他目前的政策而言,一旦决定要听从朱海军的建议,把藩王宗室分封到海外的话,他的许多政策都要随之调整,因此这个事情要先搞明白才会决定。

此时,朱海军听到朱元璋的问话,立刻便点头回答道:“没错,原本历史上的大明朝灭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藩王宗室的政策拖垮了大明朝。并且就藩王宗室来说,其实也很悲哀,很多人甚至到了后面不得不要饭活命。”

听到这话,连朱标都愣了一下,不过随后他如实向朱元璋传话。

朱元璋明显也有点意外,立刻皱着眉头问道:“堂堂大明朝的宗室,何以会到了要饭活命的地步,这不可能吧?”

朱海军听了,有点不以为然的说道:“有什么不可能的?以前刘备不也是卖草鞋为生吗?只不过你们明朝的藩王宗室政策更奇葩,所以反噬更深,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等朱元璋再问,他就主动接着往下讲道:“伱的四儿子朱棣夺取皇位之后,也同样进行了削藩。可能是为了防止其他藩王学他,所以他的削藩更为彻底,不但夺取了藩王的兵权,而且也限制了藩王的自由,只给其容华富贵。宗室一级一级的世袭,分藩王、郡王等等……”

朱元璋听到这里,眉头松开,似乎对他四儿子善待兄弟感到还是欣慰的。

“……但是一两百年之后,藩王宗室的数量便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这个你可以自己算算看,整天没事干的藩王会有多少后代,而天下赋税,又会被你定死,因此你应该能自己算出来,什么时候供养藩王宗室的俸禄会超过朝廷赋税……”

朱元璋听到这里,有点郁闷了。他之前听朱海军说过,以后他觉得天下赋税已经差不多了,就下旨成为定额,并且还告诫后世子孙,不得再多增赋税。

朱海军的这个问题,他不想算,但是就算不算,也是能知道的,反正总有一天藩王宗室的俸禄,一定会超过他的那个定额赋税。

他在想着,朱海军那边还在说着:“……所以后来朝廷没办法了,就开始耍赖皮,先是拖欠俸禄,再到后来,甚至都不承认藩王宗室的人口,只要不给他们入玉册,那就不算是藩王宗室。之前不是说了,朱棣为了防范藩王宗室学他,剥夺了他们的所有权力,只享荣华富贵么?而后他们领不到俸禄,又不能当官从商等等,那就只能仗着宗室身份去要饭,走了你的老路!”

朱标:“……”

他稍微犹豫了下朱海军的最后一句话,不过最终决定,还是如实转达,父皇要不高兴,反正怨不到他头上。

然后,朱元璋听到,也是无语:“……”

“这个藩王宗室政策,其实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容易背锅。就比如我刚才说过的,明朝灭亡原因之一,就是藩王宗室政策。在贪官污吏的宣传之下,让百姓觉得朝廷的钱都用在藩王宗室身上,活不下去的百姓造反之后,抓到藩王,传说是办了福寿宴,把藩王给烹了!”

这个还真不是说说,朱海军看到过,传说中福王拥有的田地,不只是河南,还包括了其他省分,说出来的数字,那是非常吓人的。但是实际上,那些田地都是官府托管,最后由官府把田租交给福王府,一年只有两万两左右。剩下的那些,自然是被各级官府的人给克扣了。

此时,朱海军发现,虽然是晚上,光线不是很好,但是也能看到朱元璋的脸色有些难看。

于是,朱海军便不多说了,对朱元璋最后说道:“所以说,要想让大明朝强大,更能长久,这个藩王宗室之策就必须要改。”

朱元璋就是活不下去后造反的,对于贪官污吏的痛恨,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此时,他听朱海军的描述之后,他能想象到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会如何痛恨藩王宗室,他的那些子孙。烹了吃了,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

说实话,他自认为对百姓很好,结果没想到,他的子孙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这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

怨那些狡猾的贪官污吏么?他们的没底线,他又不是不知道。杀也杀了不少,但是他也很清楚,贪官污吏是杀不绝的。

那要想改变历史上的结局,就只能从藩王宗室的安排上改变了。

老四的藩王宗室之策,要不是朱海军说了这些话,朱元璋还是觉得不错的,至少照顾了兄弟亲情。但是如今看来,作为帝王角度来说,就是个败家的法子!

影响到大明江山社稷,那就绝对不行,一定要改了的。

有的时候,不得不说,像朱元璋这样的杰出人物,不会轻易被人说动,就按照别人所说去做。

哪怕这个藩王宗室之策,朱海军已经说得够清楚了,但是朱元璋却还是问朱海军道:“除了分王藩王宗室到海外的法子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法子么?”

听到这个问话,朱海军倒也没有不耐烦,想了一下之后,便回答朱元璋道:“也有另外的解决方法,就是藩王宗室不能世袭,可以降爵承袭,虽然同样会对大明朝的财政赋税造成很大的压力,但终归是会比原来的藩王宗室政策要好,能坚持更久一点。”

朱元璋听了,似乎有点不甘心,再问道:“还有么?”

朱海军听到这里,那就真无语了,直接回答道:“还有,就是不封爵,和普通百姓一样,自然就不用担心了。甚至规定不能生,除了皇帝,都出家。”

朱标:“……”

朱元璋:“……”

其实,朱海军还看到过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宗室俸禄按照每年赋税的百分比来供养。可是,他又不是土生土长的明朝人,而是具有后世见识的现代人,他才不会提供这种法子,把这么多寄生虫继续养在国内。

他目的就一个,让朱元璋以安排他的子孙后代为动力,努力开疆拓土,最好是把地球都给占了,这样就全是华夏文明圈了。

此时朱元璋既然问不出其他解决方法,而且他自己也想不出有更好的方式,便只好问朱海军道:“那这个藩王宗室分封海外,叔有一些疑惑想请教!”

说完之后,他不等朱海军回应,便直接问道:“叔相信有了你提供的火器改良之法之后,周边的小国要想打赢他们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占据其地之后,把藩王宗室分封过去,如何能长治久安?其地物资是否充足,是否需要国内运送过去?如果物资需要国内支援,则路上损耗甚多,贤侄可有什么好的对策?”

其实,中原王朝的疆土,基本上是已经达到了古代王朝能够控制的极限距离。虽然中原王朝可能还能再打败周边的国家,但是要控制那里就有点鞭长莫及了。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唐朝开拓西域。

如今朱元璋把藩王宗室分封出去,自然是也想要他的子孙在异地占领之后能够长治久安,就像他统治中原王朝一样能够长长久久,所以考虑的比较多。

朱海军听了他的问题之后,想了一会儿再回答他道:“海外是否贫瘠导致入不敷出,这个问题你完全不必担心,我甚至可以告诉你,海外有的地方,他们的物资丰富程度,远比我们这边要好。”

朱元璋一听有点意外,当即说道:“愿闻其详!”

于是朱海军便给朱元璋介绍道:“不说别的地方,就说倭国吧。他们地里的产出确实比中原少了一点,并且还可能会有飓风,但是他们的渔业资源丰富啊,大海之中有取之不尽的鱼,还有他们的黄金白银矿产丰富啊,有的是钱;还有既可以当火药的原料,又可以用药的硫磺也是非常丰富的。”

“还有天竺知道吧,天竺那边物产非常丰富,随便种一种就够吃的了,所以他们那边的人都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但是他们的国力却不强,从历史上一直到我这个时代的近代史,天竺那个地方都是被外来人占据统治一段时期,最终被推翻的依旧会是外来人而非他们本地人。”

“天竺再过去还有一块地方,表面上看着大部分都是沙漠荒漠之类的,但是它的地下存储着非常非常多的石油,这个石油价比黄金,如果占据了这一块地方,就等于是躺在钱堆上面数钱。因为科技发展之后,那个石油就成了所有现代物品的动力来源,如果缺少这个石油,国家都会瘫痪。”

“再有一个地方,它连接了两个大洋,只需要稍微开凿出一段运河,然后就可以坐地收钱,源源不断的财富收入,就等于是一个聚宝盆,养活了一个国家的人口。”

“……”

朱海军一块大陆一块大陆的介绍,总之让朱元璋听得有点目瞪口呆。

说真的,他一直担心中原王朝之外的地方,在那些蛮夷番邦的地方都是物资匮乏之地,所以他会在《皇明祖训》中强调劳师远征攻占他国,反而可能入不敷出,做了亏本买卖。

此时朱海军一口气说了好多地方,最后才对朱元璋说道:“回头我可以给你一张世界地图,然后在地图上标明各地的物资矿产等好处,基本上可以说,只要分封得当,你的子孙后代就能在世界遍地开花。”

朱元璋听到这里,皱着的眉头不由自主地松开,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和期待。

而朱海军这边,其实只是回答了朱元璋的一个问题,然后他继续主动回答下一个问题道:“明朝要远征他国,交通确实是一个问题,不但是兵力的投送,还有物资的运输,都需要解决交通问题,不过这个也是有法子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上明显露出了关切的表情,不过没开口说话,还是聚精会神的听着。

“之前我不是给你们说过烧开水的学问吗,就利用这个烧开水的学问,你们可以打造火车出来,铺设铁轨,火车就可以昼夜行驶,至少对你们这个时代来说,这个交通的便利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听到这话,朱标便惊喜地先问道:“可是贤弟坐的那种火车,长长的?”

朱海军一听便笑了,回答他道:“我坐的那个是高铁,时速是一个小时三四百公里,换成你那边的说法就是半个时辰五六百里路。以你们当前的条件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打造不出来的。”

朱标一听有点失望,便给朱元璋把话传了过去。

朱元璋还记得之前的事情,立刻向朱海军提问道:“就那烧开水的学问,贤侄好像之前说我们这边也打造不出来的。”

朱海军听了,微微一笑道:“以你们当前的条件,当然是打造不出来的,但是如果有我帮你们,那你们就可以省下很多环节,可以打造出低配版的高铁,最简陋的火车,也足够让你们的交通出行有天翻地覆的提升。”

说到这里,朱海军去电脑上查了一下,然后再对朱元璋说道:“每小时二十四公里的速度,用你们那边的话说,大概是一个时辰一百里路左右的速度,不但可以一次拉几百人,甚至还可以昼夜不停的前进,揭阳的火车,你们觉得怎么样?”

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其速度达到了约24公里每小时。

朱海军觉得在他的指导下,明朝那边要打造出这种火车,应该是没问题的,甚至有可能可以比这种火车更先进,速度更快。毕竟以后他还可以传送物资,有些零件什么东西的,明朝造不出来,他却能给过去。

对于朱海军的这番话,朱标可能是看过朱海军坐高铁,所以他不是特别有感觉,但是对朱元璋来说,那就是大为振奋了。

一个时辰能走一百里路左右,就等于是他这个时代,军队行军两天的路程了!并且朱海军还说,一个车子能拉几百人,换句话说物资也能运送很多。路上消耗之少,会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也真是难怪了,之前聊到朱海军那边对几千万人口的城市供应,说路上几乎不会消耗多少物资,还真的是如此!

想着这个,朱元璋当即笑容满面的说道:“贤侄,那这个火车的资料是否能够尽快给过来?叔估计要打造这个火车可能不容易,也需要好长的时间。”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马上补充道:“你也知道,叔如今正对北疆用兵。调兵遣将,派大量军队过去不说,还有物资的输送,这路上的损耗真的让叔很心疼,要是这个火车能尽快用上的话,很多物资就不会白白浪费在路上了。”

朱海军听得有点无语,就算他再怎么帮,火车要想南北贯通,类似京广铁路这样,那也不可能是一两年的时间能搞得定的。

不过他不想打击朱元璋的积极性,便回答朱元璋道:“这个没问题,回头我整理一下资料,然后就给标哥发过去。”

朱元璋听得非常高兴,,也没掩盖,笑呵呵的说道:“有贤侄这样帮忙,那叔就放心了,分封藩王宗室去海外,叔心里也就有底气,可以考虑起来了。”

边上的朱标一听,心中顿时大喜,不过他没敢表现出来,依旧装作乖宝宝样。

此时已经聊了很长时间,不知不觉之间又是夜深了。朱元璋便笑眯眯的对朱海军说道:“贤侄,这时辰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难得他这个资深夜猫子,竟然关心起朱海军的睡眠问题了。由此可见,他的心情非常好!

朱海军能感觉到这点,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回答朱元璋道:“叔和标哥,你们两个也要早点睡,你看看你们两个,都有熊猫眼呢!”

朱标一听有点好奇,便问他道:“什么是熊猫眼?”

朱海军听了,就给他解释道:“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华夏才有,生活在西部地区。你们那个时候,可能叫做食铁兽吧,他的两只眼睛边上都是黑色的毛,而我们人熬夜之后,眼袋很重,颜色比较深,所以看着有点像熊猫眼。”

朱标听到这话,当即哈哈一笑道:“原来还有这样的兽类,有机会倒是要瞧一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2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