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4章 人心散了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太平军是友好的军队,不但能给百姓分田地,也能考虑鞑子的感受。

这不,鞑子既然要偷营,那当然要满足他们的要求。

原定于天黑之后轰炸真鞑子的计划被推迟,要等到“欢迎”出城偷营的鞑子之后再开始。

为了以防万一,两架大型无人机升空,从不同方位监视城内鞑子的动静。

营地之内,也做了周全的准备。然后点到的将士们,都保持临战状态,然后抓紧时间休息。

前半夜,万籁俱静,似乎城内城外相安无事。

但是刚到后半夜的时候,控制大型无人机的将士便发出了报警:城内鞑子军队开始动了。

于是,太平军营地这边,开始了悄然无声的“迎接”准备。

而在城内,多尔衮都起来了。虽然他不喜欢鳌拜,但是要是鳌拜能领军偷营成功的话,这次大清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便能解除。

就听他对鳌拜交代道:“明国皇帝,能活捉就是最好。另外,要是在明军营地内遇到有和尚道士打扮的,一定要活捉,极可能是会法术的。一旦为我大清所用,天下便指日可定!“

鳌拜同样不喜欢多尔衮,但是这是关系到大清前途的,他还是郑重地大声说道:“摄政王陛下放心,狗皇帝抓得,和尚道士同样抓得,等着好消息便是!”

边上的洪承畴一脸疲惫,同样没睡。在鳌拜说完之后,他便跟着奏道:“主子放心,奴才在城头上一直看着,明军营地没有一点异常,是个好机会。”

提出偷营的主意是他出的,要是有什么意外,他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因此,他一直在观察明军大营动静。

多尔衮听到这话,看向洪承畴点点头。对于洪承畴的才能,他还是佩服的。既然他没看出异样,就说明明军压根没有防备。

随后,他抬头看看天色,夜黑风高,是个杀人放火的好时候。

于是,多尔衮没有再犹豫,当即下旨出发。

洪承畴是文官,不可能一起出城去厮杀。他看着鳌拜领着大清三千精锐往外城而去,便跟着去了城头观战。

偷营成功之后,也好第一时间向摄政王陛下报喜。

鳌拜也是久经沙场之辈,他能在历史上被顺治托孤,说明他不但战场上勇猛,脑子也是不错,是个有勇有谋之辈。

到了外城之后,他并没有直接打开城门出去,而是先登上城头,观察了下远处明军军营的情况,没有发现问题之后,才下城头准备出城。

黑暗中,稍微离远一些,便看不到面容了。但就算这样,鳌拜也是睁着一双牛眼,瞪着他的手下,厉声低喝道:“从太祖起兵以来,我大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来就只有明狗躲在城里.野外,自始自终是我们大清的天下。”

“有些人入关之后,享受荣华富贵,丢了我们大清厮杀的血性,都忘记野外才是我大清军队的地盘。今日,你们随本统领杀出城去,让城外那些明狗知道,大清的真正勇士是什么样的!“

“出城之后,只能进,不能退,只要随本统领把明狗中敢于迎战的几個杀了,其他明狗便会土崩瓦解。抓住明国皇帝,还有什么和尚道士的,重重有赏!”

说完之后,他便下令开城门,领着他这三千人马借着夜色的掩护,偷溜出城。

明军的营地,在离京师城头三里之外。虽然说,鳌拜从心里鄙视明军,觉得明军的战力实在不堪一击。

但是,临到战时,他还是不敢大意,让一队尖兵在前头开路,他领大部分紧跟其后。

眼看着离明军军营越来越近,但是前头的尖兵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这让他心中慢慢地松口气了。

大概能看出来,明军连日赶路,那是真的疲惫,都快摸到明军军营了,结果竟然还看不到哨兵。

鳌拜看看情况,便转头低声吩咐道:“火油准备,烧营!”

说完之后,他又吩咐最前面跟随他的这些白甲兵,准备随他杀入明军军营。

然而,正在这时候,忽然之间,一下天亮了!

真得,一下亮如白昼,亮到刺眼的那种。

这突如其来的光亮,把所有出城的鞑子亮懵了。甚至连城头上观战的洪承畴也是看懵了。

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但是朱海军在这里的话,却是一下就知道,这些光亮其实就是太阳能手电筒,还有太阳能户外灯的手电筒功能给照的。

他前前后后给了崇祯皇帝传送了不少,这次要给出城偷营的鞑子惊喜,崇祯皇帝就集中了这些手电筒和太阳能户外灯,一起照过去,能照很远,直接把鬼鬼祟祟的鞑子军队曝光在光亮之下。

崇祯皇帝事先就传令过的,手电筒照亮之时,便是开枪之时。

因此,这手电筒一亮起来,鞑子全都在发懵,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但是埋伏着的明军将士,却立刻开枪了。

出城的鞑子军队才三千,可太平军将士中的火枪有上万把之多。早已装填好弹药,轮流排枪射击,一人一枪,每个出城的鞑子,一人都能分到好几颗铅弹了。

“呯呯呯……”

密集的枪声响了起来,还是膨胀式线膛枪的铅弹,威力比起这个时代的滑膛枪更大。

鳌拜就算穿了三层甲,就算他是什么大清第一巴图鲁,面对泼天般的弹雨,也是犹如纸糊的一般。

出城的鞑子精锐,在枪声连绵响起之时,皆是应声倒地。

站在前面的鳌拜,身中数弹,不甘心地倒地同时,还想努力睁大眼睛,透过那刺眼的光亮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下一刻,他的脸上又中了一弹,顿时,剧烈疼痛之后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可怜大清第一巴图鲁,一身本事还没施展,还没看到明军的身影,就在一片光亮中一命呜呼了!

京师城头上,明军营地那亮起犹如白昼的光亮之后,城头上的洪承畴也懵了。但是很快,他就被连绵不绝地枪声吓得回过神来,一下跌坐在城头上。

不用再看,他就知道,出城偷营的大清军队,肯定是完了。

这是怎么回事?那光亮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明军那边不止是会“天落石”法术,还会其他法术?

好像也是,既然会法术,那就没道理只会一个法术的而道理啊!

想明白这点,洪承畴都有点绝望了。

这会很多法术的明军,还怎么打?这是凡人能打赢的战事么?

他正悲观着呢,忽然听到城里头有喧哗声传来,便连忙转头看向城里。

就见满八旗驻扎的营地那边,似乎有什么动静,喧哗声就是从那个方向传过来的。

他还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又听到了另外一个方向也有喧哗声传来,便再度闻声转头看去。

他发现,应该是蒙古八旗驻地那边,也有什么动静。

稍微观察了一下,他顿时就回过神来了,这肯定是这两个地方被天上的石头砸了!

摄政王不是找了有法术的和尚道士,已经布下法阵,城里不会被天上的石头砸的么?

为什么,为什么还会被石头砸?

这一刻,洪承畴有些绝望了。

经历过沧州被砸之后,他心中非常清楚,不解决天上石头砸人的事情,那对军心士气影响太大了!

如今大清这边对这天上掉石头无计可施的话,那这京师迟早会破!

洪承畴转头看看城外,此时明军大营那边,枪声已经停了,隐约可见明军在打扫战场,很明显,出城偷营的大清精锐,该是全军覆没了!

洪承畴欲哭无泪,想起这出城偷营的主意是他出的,城里又被砸石头,那多尔衮肯定一肚子的火气,指不定会发泄到他身上。

看来大清这边不能待了,明军也不会放过自己,天下之大,该何去何从?

这一刻,洪承畴感觉到了绝望。

城外连绵不绝的枪声,在夜幕之下格外响亮,也传的很远。京师城中,靠近明军营地这一侧,不少百姓隐约都能听见。

随后,城里满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军营,传出的喧哗声,就让城中更多的百姓听到了。

一时之间,很多百姓都难以入睡,纷纷猜测出了什么事情。

有的人,为京师又要遭受兵灾而担心;也有的人,猜测到鞑子遭殃而暗自高兴;至于那些投靠满清的官员,则是开始胆战心惊了,总感觉不妙。

多尔衮没睡,一直在等消息,但是没想到,等到的却是噩耗。一时之间,他气急败坏,立刻喝问手下,出了主意的洪承畴在哪里?骗鬼的和尚道士在哪里?

皇宫里,福临是在呼呼大睡,但是皇太后布木布泰却是睡不着。要是鳌拜出事的话,他母子俩的处境就会更不妙。

要是一般情况下,她肯定不会同意鳌拜出战的。但是这次出战,是鳌拜自己提出来的,她也不好拦着。

听着皇宫外面传来的喧哗声,布木布泰非常忧心,但是宫门已锁,她也只有等白天才能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总之,这一夜,京师中的大部分人,都因为各种原因失眠了。

天亮之后,京师城头上的鞑子守军,就看到城外的明军,把三千鞑子尸体丢到了城下。

虽然是被剥光了身上的装备,但是还是非常好认的,一看脑袋上是金钱鼠尾,就知道肯定是鞑子了。

昨晚轮值的鞑子军卒,带着惊慌去睡觉了。白天刚上城头轮值的鞑子,看到这一幕之后,也是被吓到了,立刻飞报上去。

多尔衮对城外军队的下场,其实已经知道。此时的他,也没有再关心城外这支全军覆没的军队,而是收到了城内满八旗和蒙古八旗驻地的报告,正在大发雷霆。

死的人倒是不多,但是昨夜这两个营地也是崩溃了,里面的军卒,竟然都逃回了家。

多尔衮能想象到,为什么沧州那边会大败了。

那给出佛珠、符咒的和尚和道士,全被多尔衮下旨给杀了。

事实已经证明,他被忽悠了,又岂能不怒!

还有出馊主意的洪承畴,他也派人去传了,但是还没到。

无奈之下的多尔衮,下令把内城城头上的顶棚,先移去加固营房,否则被天上掉下的石头砸了的话,这两个营地的军卒还是会崩溃的。

处理完了这些事情,他才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从昨晚的情况看,明军会的不只是“天落石”法术,还会发强光,说不定还有其他法术。

这让多尔衮非常担心,找代善和济尔哈朗等人商量,却没有一点头绪。

风水师说,已经去明国皇陵改了命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看到影响?

多尔衮正在商议这事时,忽然,站在外面的黄马褂,惊慌失措地冲进殿内,带着惊慌说道:“主子,不好了,天上又飘雪花……纸张了!”

一听这,多尔衮就知道不是好事。他和济尔哈朗等人,第一时间出殿看情况。

还没出殿门,他就看到了殿门口的广场上已经飘了好多纸张。

对此,多尔衮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就算他立刻下令收缴,那也收缴不过来的。

他都不用看,那纸上不会是什么好事。

果然,等他们一出殿门,就有黄马褂捡了纸张送到了他们手中。

多尔衮低头看看,不由得冷笑道:“那崇祯皇帝竟然说我们是纸老虎,也亏他想得出来!”

济尔哈朗的手中也同样有纸张,他的表情非常严肃,说道:“那明国皇帝点出我们大清族人太少,这是我们没法反驳的。京师中人看了这纸张上的内容之后,怕是不少人会有别的心思了!“

有病在身的代善,一直到此时才出了殿门,看到黄马褂送到他手中的纸张之后,心中叹了口气,然后问道:“昨晚出城的三千精锐都没了,城里还有多少当初入关的军队?”

多尔衮听得脸色阴沉,并没有回答这个话。

当初入关的时候,一共也就是十来万兵力,还是集大清全国之兵力了。后来入关之后,兵力吃紧,又抽调关外的军队,一直把关外抽调成空壳了。

可就算这样,多尔衮还是感觉兵力不够用。

实在是明国太大了,就算每个州县分几个大清军卒,那也是很大军力的付出。

阿济格领军追击李自成所部,就分去了大概三万人马,多铎领军本来要南征的,同样分去了三万多人马。虽然一直在打胜仗,可这些军队都在外面。

京师这边,之前组建了一支军队,虽然宣府和大同的汉军是主力,但是大清子弟组成的精锐之军也是要有的,结果都葬送在了沧州之战中。

加上昨晚没了三千大清精锐,如今在京师的大清军队,真得是不多了。要是那些汉军被蛊惑而造反的话,都不用明军杀进城里来,光是城内叛乱的汉军,兵力就不足以应对。

多尔衮看着到处都是天上飘下来的纸张,他忽然开口说道:“开库房赏赐各军吧!”

他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能用钱来稳住军心。只要等到关外征召的军队赶到了,兵力多起来了,局势才会有好转。

与此同时,京师各处地方,很多人看到新的传单之后,都在私下讨论。

“原来昨晚的枪声,是朝廷军队把出城偷营的鞑子大军给围歼了!”

“这纸上说得没错,鞑子就是纸老虎,他们才多少人,我们汉人有多少人!”

“脑门上顶个老鼠尾巴,本来以为是没法去地下见祖宗了。这下好了,陛下杀回来,终于不用担心了!”

“鞑子占了我家的地,真得该死,什么时候王师才能杀进城来!”

“听说了没有,陛下会法术,天上掉石头,砸死了不少真鞑子;昨晚城外突然有神兽睁眼,直接把偷营的鞑子暴露了。天佑大明,鞑子必败!”

“……”

京师城内,人心思动,暗潮涌动。

午时时分,多尔衮因为昨夜就没睡好,困意上来,正准备消息一会之时,就有黄马褂飞奔来报:“主子,不好了,天上掉火油罐,把城墙下的兵营,还有城头上的一些顶棚都烧了。”

多尔衮一听大惊,立刻亲自打马去看。当然了,他没有近前,而是到内城的城头上去看外城那边。

果然有几个地方,浓烟滚滚。

这一看之下,多尔衮有些慌了。

晚上的时候,天上掉石头,白天的时候,天上掉火油罐,这还怎么应对?

特别是这火油罐,让好不容易加盖了那个多的顶棚失去了作用.要是晚上掉下来的话,不知道会烧死多少军卒!

原本以为,天上掉石头,加盖顶棚之后可以应对,那心理至少有些安慰。

但是如今面对火油罐,根本没有应对之法,那心理会有多恐慌,可想而知!

祈祷明军没有多少火油罐么?

这根本不现实!

并且对于大部分大清军卒来说,也不会去考虑这个,他们只会想着,天上不知道啥时候会掉下致命的东西!

人心,怕是要散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3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