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4章 大明开国名将震惊了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不用面对面,但是就能说话,这样的功能,对于古代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

徐达、傅友德等人虽然是明朝开国名将,但是他们同样属于古代人,同样是没见过,甚至是想都没想过有这样的东西。

此时,听说朱棣胸口的那个东西,竟然是如此神奇的东西,要是就这么放任朱棣离开,他们就不是正常人了。

这不,就见徐达仗着自己是朱棣的老丈人,便先震惊的开口问道:“你这个东西,真的有这么厉害?”

李文忠仗着自己是朱家亲戚,也跟着问道:“这个法宝比之前那些法宝都要厉害多了,能不能给我们看看?”

朱棣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看着眼前这些开国名将,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很是得意,对他老丈人说道:“刚才不是已经给你们看过了吗?我在午门,父皇可是在文华殿呢,我就能和他通话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我可是奉旨要去码头那边,你们不要拦着。要是伱们还想看的话,你们可以随我一起去看看,在燕子矶那边,还能不能和我父皇说话!”

一听这话,徐达等人便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便说道:“那还用说的,走,都走。”

“没错,一定要去开开眼界了!燕子矶那么远,要是还能和文华殿这边的陛下说话的话,那简直是神了!”

“不用啰嗦了,快走,快走,赶快!”

“……”

于是,就见朱棣带着他的亲卫骑马在前面奔驰,然后一群开国名将带着他们的亲卫在后面奔驰,直奔长江边的燕子矶而去。

京师的行人见到,大为好奇,也很震惊。

藩王和开国名将们,全都在着急赶路,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才会让他们如此慌张?

“你们说,是不是北方的蒙古鞑子打进来了?”

“不可能,蒙古鞑子还能打的进来就有鬼了!”

“没错,现在的蒙古鞑子,也就只能骚扰骚扰边疆而已!”

“不是听说辽东那边就有二十万蒙古鞑子吗?而且你们看到没有,我们大明朝最有名的名将可不都在这里!”

“那又怎么了?还需要我们大明朝最有名的将领对付?我们大明朝其他将领,哪个对上蒙古鞑子不都是打胜仗的?”

“那你们说说,那燕王和魏国公他们这么着急的赶路是干什么?”

“……”

朱棣和徐达他们才不管路边行人的窃窃私语,他们一口气骑马赶到燕子矶这边才勒马停下。

不愧是战场上的名将,奔跑了这么长一段路,每个人压根就未出汗,并且到了之后勒马停下的姿态也很潇洒。

堂堂大明朝的开国名将们,此时就像好奇宝宝一样,全都围着朱棣,一个个马上七嘴八舌地说话起来。

“贤婿,这到地头了,赶紧的!”

“对对对,燕王殿下,已经到地头了,可以和陛下说话了!”

“……”

看着这些名将们一个个急不可待的催促自己,特别是在他看来,他岳父徐达平时那么稳重,还有李文忠也同样如此,朱棣就感到非常的舒服,也有点诧异。

本来他也是很急的,想和他父皇联系,看看这个法宝还能不能对话,但是此刻,不知道为什么,他反而不急了。

就见他在这些开国名将的催促之下,慢条斯理的拿起胸前挂着的短波对讲机,然后按下按钮开始说话道:“父皇听到吗?儿臣已经到燕子矶了。父皇,能听到吗?”

徐达等人,听到他开始说话,便一个个都闭了嘴,竖着耳朵,眼睛就盯着朱棣手中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心中有点紧张的期待着。

这么远的地方,这个法宝不知道还有没有用?

不过他们很快就不用担心了,因为朱棣的话才刚说完,这个对讲机里面就传出了朱元璋略带兴奋的声音:“真的到燕子矶了吗?”

很明显,朱元璋对于到燕子矶的距离,还能清晰地听到说话,明显是有些兴奋。

朱棣听到,脸上都是笑容,然后按下按钮说道:“父皇,你听听其他人怎么说的?”

说完之后,他把手中的对讲机递向徐达这一边,但是依旧牢牢的握着对讲机,同时说道:“你们给父皇说下,证明一下,我已经到了燕子矶。”

傅友德等人一听,哪还管朱棣是在给谁说话,一个个纷纷凑向对讲机,然后七嘴八舌的抢先说起话来,就好像通过这个对讲机和皇帝说话,是无比荣耀的事情。

“陛下,末将是傅友德,末将等人,确实在燕子矶。”

“陛下,末将是冯胜,我们在燕子叽呢!”

“……”

朱元璋听到对讲机里传来乱七八糟的声音,但是大概能听懂那边说的话,他不由得便笑了。

嘿嘿,海军贤侄传过来的这个短波对讲机,把这些老伙计都给震到了吧!

说真的,他很得意!

其实,他刚才那么问,也只是随口一问而已,他相信朱棣是不可能骗他的。

就是没想到,这些老伙计竟然都跑出来,也跟着到燕子矶那边去了。这样也成,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俺老朱怎么可能会骗他们!

于是,等那边说完话之后,朱元璋便吩咐朱棣道:“好,接下来你过江到扬州府之后,我们再通话。”

朱棣一听,当即兴奋的答应下来:“好,父皇,等到扬州府我们再通话!”

徐达等人听到他们父子的对话,一个个互相看了看,都是一脸的诧异:在燕子矶这边和文华殿那边通话,已经是很远了!这到扬州府了,还能再和京师这边通话,简直是难以想象!

虽然他们很想跟着朱棣跑到扬州府那边去看看情况,但是他们没有朱元璋的旨意,就不好离开京师,便只能一个个遗憾的看着朱棣乘船过江而去。

对于这个远距离的通讯情况如何,其实不只他们关心,哪怕是朱元璋这个当事人也是很关心的。

这不,他过了一会儿,就拿起对讲机问道:“还没到扬州吗?”

“父皇,儿臣这还在船上呢,都还没到江对岸。”

又过了一会儿之后,朱元璋又拿起对讲机问道:“现在到扬州了吗?”

“父皇,您才刚问过,儿臣才刚到江对岸!”

朱元璋听了,自己都笑了下说道:“哦,爹以为过去很久了呢!”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又拿起对讲机问道:“现在总到扬州了吧?”

“父皇,儿臣已经骑马快赶了,大约还有一个时辰,才能赶到扬州地界!”

本来的话,从京师坐船可以顺江而下,然后再从京杭大运河入扬州府,但是朱棣嫌这条水路太慢,他宁可骑马快赶。

可就算这样,也被朱元璋催了几次。

如果在后世的话,从南京到扬州大概一百公里左右,走高速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

但是,在这古代,要先乘船渡江,然后再骑马快赶,这就需要时间了。

关心对讲机通话距离的人,还有朱标。他去了一趟兵仗局那边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回了朱元璋这边,只是一见面,他就连忙问道:“父皇,四弟到哪了?”

朱元璋一听,便笑着对他说道:“你自己问问。”

朱标听到这话也不客气,就去御案上拿了对讲机,然后问道:“四弟,你到哪了?”

朱棣听到是他大哥说话,便连忙尊敬的回答道:“正在去扬州的路上,大概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神仙和大哥最为要好,赐下这等厉害的法宝,由不得他不敬佩。

朱标听了他的话,又再问道:“你那边天气情况如何?要是刮风下雨的话,这个短波对讲机的通讯可能会受到影响!”

很明显,他比朱元璋要更了解对讲机,所以就提醒朱棣注意这些情况了。

“大哥放心,这里也是大晴天!”

朱标听了便放心不少,然后又提醒道:“如果要是和我们联系不上的话,你到附近的山头上,然后再联系试试,这个短波对讲机是在高处对话更清晰!”

“好,我记下了,大哥!”

朱标和朱棣说完这些话之后,便不再多说,开始帮他父皇处理国事。

或许是朱标在的原因,朱元璋没有再时不时的和朱棣通话,等到天色将近傍晚之时,似乎被遗忘的对讲机突然响了起来:“父皇,大哥,我已经到扬州了,你们还能听到我说话吗?”

从说话的声音能听出来,朱棣似乎还在喘着气。以他的本事都在喘气,说明他确实是快马加鞭赶到扬州的。

听到这个声音,朱元璋和朱标几乎同时看向对讲机,然后都想伸手去拿。

看到这情况,朱元璋便笑了一下说道:“你和你四弟说吧,让他在扬州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再继续往北测试。”

朱标听了没有推辞,立刻拿起对讲机,按下按钮说道:“四弟,听到声音,很清楚,父皇说了,你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再继续往北测试。”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便马上又提醒朱棣道:“对了,这个短波对讲机一定要保管好!”

“大哥放心便是,这么好的法宝,就算我性命不要,也肯定要保护好的。”

等到朱标说完之后,有一个内侍在殿门口那边候着,见到朱标说完了,便禀告说道:“魏国公,曹国公,信国公,宋国公,颍国公在宫外求见!”

好家伙,五个国公一起在宫门外求见,要是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有什么天大的事情!

此时,一听这话,朱元璋便笑了,对朱标说道:“这几个老家伙,都在惦记着短波对讲机呢!”

朱标一听也笑了,回答他父皇道:“儿臣能理解,毕竟这个短波对讲机真的是太神奇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笑着点点头,然后便下旨让这五个国公一起觐见。

没过多久,殿门外便传来内侍的禀告声,说五个国公已到殿门口。

朱元璋一听,便笑着对朱标又说道:“这速度,可真快!”

虽然他们都是国公,但是进宫的话,都是要步行的,从午门到文华殿这边,也得走一会儿。但是很明显,这五个国公估计是快走的了。

说完之后,他不等朱标说话,便下旨让五个国公进殿。

徐达等人进殿之后,见礼完毕,便一个个都看着御案上的对讲机,李文忠首先便说道:“陛下,燕王殿下到扬州了吗?”

他们其实算了时间的,感觉差不多要到了,而且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宫门很快要上锁,因此便赶紧跑过来,就想要问个结果。要不然的话,他们今晚估计就睡不好觉了。

朱元璋听到他的话,看到下面的五个人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便笑着说道:“就刚才之前,他已经快马加鞭赶到扬州了。”

说完之后,他拿起对讲机,按下按钮说道:“老四,你如今在哪里?”

徐达等人,眼睛就盯着那个黑不溜秋的东西,竖着耳朵听着。

就听这个黑不溜秋的东西里面,很快就传出了燕王的声音:“父皇,儿臣已经到扬州了,刚才已经告诉过大哥,大哥还说您让儿臣明天继续往北再试试。”

朱元璋听了,按下按钮回答道:“对的,明天你继续往北再试试。”

说完之后,他放下对讲机,然后看一下徐达等人笑着说道:“怎么样,等到进军草原的时候,每支军队有这么一个短波对讲机,这联络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徐达等人早就听得非常激动了,此时听到朱元璋的话,自然连忙附和。

“陛下,此地到扬州大概有两百里,如此之远还能清晰通话,真乃神器也!”

“草原鞑子绝对想不到我们有如此神器,只要两军之间保持两百里左右的距离,一旦遇到敌情随时联系,怕是草原鞑子万万都想不到会有这么快的增援!”

“陛下不是说还要继续往北再试试吗?万一再远也行呢,那就不止两百里了!”

“两百里已经可以了,收到消息赶过去,就算是骑军也要两天的时间,如果全军跟上的话,至少四五天时间,足够了,足够了!”

“……”

过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徐达记得本份,知道天色已晚,很快就要关宫门了,便向朱元璋奏道:“陛下运筹帷幄之中,如此,末将今晚睡得踏实了!”

其他大明开国名将听了,一个个也都对朱元璋心服口服。

想想也是,如今皇帝可是有神仙罩着的,说给什么法宝就给什么法宝,像这么厉害的,这么远距离能够说话的法宝,都能够毫不犹豫的给,这关系,要说是真贤侄,那也不会有人怀疑!

朱元璋看着这些老伙计消失在殿门口,心中微微一笑,然后对朱标说道:“回头就可以把国旗、军旗的事情安排上了。”

华夏几千年来,可都没有国旗、军旗的说法。当然了,如果说是类似的,那肯定早就有。可是像朱海军所说的国旗、军旗的概念,那就是没有的了。

因此从无到有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特别是军旗的设置,更是赤裸裸的剥夺了将领对军队的冠名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侵犯军中比较高级别将领的权力。

当然了,就算是正常情况下,朱元璋要这么改,肯定也能改。但是如今有神仙的加持,还有这些开国名将们都心服口服的情况下,如果再推出国旗和军旗的革新,相信阻力就会最小。

朱元璋没有任何家族势力支持,从一个乞丐干到开国皇帝,绝对不是性子蛮干的那种人。

在他能选择的条件下,他肯定是选择最有利的条件来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税制的革新,他就借了郭桓案的势头。

如今他先实施盐政革新,极大地降低了食盐的价格,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官营食盐最低价。使大明朝的所有百姓,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受益,使他们对大明朝更加认可。

在这个时候,他推出了国旗的概念,让所有人从骨子里开始认可国旗,认可大明朝,自然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而对于军旗的推出,最关键的自然在于大明的高级将领。而大明的高级将领中,自然是这些开国名将最为要紧,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军中威信最高。

如今,他先让这些开国名将都见识了新式火器的厉害,然后再让他们见识了朱家有神仙的帮助,连这种通讯类的法宝都有,更是能震慑住这些开国名将,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完全听从他的号令。

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有脑子的开国名将都知道,他们根本无法和朱元璋抗衡的。

这个时候再推出军旗,也就是各军中不再以将领的姓氏作为帅旗,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此时,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便笑着说道:“海军贤弟给的国旗样式,而且早就让人准备好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笑道:“还别说,海军贤弟给的这个国旗,儿臣觉得很不错!”

今天更新了两万字,真得是拼了!

现在脑子一团浆糊了,求支持!

ps:明天的更新,估计要午后了。

ps:我看国旗的反馈很少,虽然有朋友有过建议,但没什么点赞量,那明天我就看着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7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