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0章 有意义的事情太多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万历位面,大明京师一下多了不少朝鲜人,他们到处窜门,但是到处碰壁。

窜门的目的,就是恳求宗主国出兵救救朝鲜;

碰壁的理由,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宦官还是勋贵,皆是一样,说你们朝鲜不是说倭国出兵是谣言么,怎么转头就快被倭国灭国了?骗人也不是这样骗的!

甚至还有的回复,更是比较绝,竟然怀疑朝鲜是和倭国联合起来,准备坑大明一把。

这时候,朝鲜人才后悔莫及,当初就应该如实上奏宗主国。如今好了,要为之前欺瞒宗主国付出代价了。

当朝鲜国王逃到鸭绿江边的义州时,便再也顾不得其他了,求援使只能拿出朝鲜国王交代的底线,以内附为条件,恳请大明朝出兵。

一直到这时候,大明的官员感觉到了朝鲜的诚心,才开始替朝鲜求情。

于是,万历皇帝才正式出面,接见了朝鲜的求援使。

随后,万历皇帝便宣布,他要御驾亲征,旨意传去辽东,要求辽东这边做好战备。

当然了,这是明面上的。实际上,早之前就有密旨到辽东巡抚这边了的。

张如松,麻贵请战的奏章也被批复,连同被监视的哱承恩所部,皆调往辽东。

这么一来,也就不用担心宁夏再发生叛乱了。

京师这边,大军开拔在即,万历皇帝又宣布,从银行贷款两百万两银子,用于此次战事。

预定一年期,到期还款两百二十万两银子,也就是说,年利率是一成,这利息在古代是算低了。

但是,万历皇帝就是想通过这次史无前例的贷款,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设立的这个银行,贷款利息足够低,如此以吸引更多的人到银行贷款。

贷款出来的银子,流向京营和禁军手中,或者说到他们家属手中,还有流向兵仗局,军器局购买军火。

光是这部分,就只好撒出去了一百万两之多。

大约五万人马,光是开拔之时,每个将士的成本就达到了二十两之多。

不过这其实不算多,在原本的历史上,朝廷决定抗倭援朝之后,征调蓟州的戚家军出征,给出的许诺,各项明目算起来,大概一个人一年四十三两银子的成本。

这许诺给下去之后,戚家军第一个登上了平壤城头。在第一次抗倭援朝结束之后,这么高的费用,更不用说还要加军功赏赐,朝廷根本拿不出来。于是,就发生了蓟州兵变,戚家军闹事要求发放答应的这些钱。

当时的做法,给不出钱,就直接把闹事的都抓起来杀了,剩下的,全部遣散。

后来浑河血战时候的戚家军,其实不是戚继光训练出来的戚家军了,而是戚继光的侄子戚金用戚继光的法子练出来的军队而已。

这支军队,奉命到达通州之后,先是和白杆军闹矛盾,在通州进行了大规模的械斗;朝廷各打五十大板之后,白杆军先北上辽东,然后戚家军又和蓟州兵闹矛盾,又斗殴了一阵。

等到浑河血战之时,白杆军在浑河北岸和野猪皮大战,一直到全军覆没,位于南岸的戚家军都是冷眼旁观,并不救援。

等到野猪皮灭掉白杆军之后,便全力攻打戚家军,然后,在戚家军身后的辽东兵,就是闹过矛盾的蓟州兵冷眼旁观,并不救援。

等到野猪皮把戚家军灭了之后,蓟州兵一哄而散。

历史真的让人非常惋惜!

再说回万历皇帝这边,正要准备出征时,他忽然收到了辽东巡抚的对讲机禀告,说建州龙虎将军努尔哈赤请求出兵。

这個消息,让万历皇帝一下便想起这货是干什么的。不过更具体的消息,他并不知道。

因此,万历皇帝并没有马上答复,而是等朱海军联系他的时候,直接问了朱海军的意思。

朱海军听到这消息之后,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努尔哈赤也确实提过这个要求,但是朝廷没有答应。

此时,他根据努尔哈赤的资料,便回答万历皇帝道:“努尔哈赤这个时候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准备征服鸭绿江附近的其他女真各部。说是出兵朝鲜,其实是意在吞并其他女真部族。我怀疑在原本的历史上,你们可能也是得到了这个结论,所以没答应他的请战。但是,他最终也还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然后建国反叛大明,最终灭了大明。”

听到这话,万历皇帝的脸有点黑。

朱海军见了,便向他提议道:“你这次亲自领兵出征,是有足够的实力。我建议你,就同意努尔哈赤出兵,但是规定他的路线,或者干脆派军队去当监军,让努尔哈赤必须去和倭军打仗,让他们互相打,然后你再坐收渔翁之利好了。”

万历皇帝一听,顿时当即赞道:“好,这个法子好,要是敢不听话,朕也就有理由直接灭了他!”

朱海军想了下,对万历皇帝说道:“在永乐位面,永乐大帝已经改奴儿干都司为州府制,修建铁路联通各地,加强辽东的掌控。我感觉你也要这样才好,要不然今天灭了努尔哈赤,明天会有另外一个努尔哈赤出来。军权,一定要收归朝廷掌控才行。”

万历皇帝听到这话,稍微有点犹豫地说道:“恩师,这么做怕是会吃力不讨好,亏本吧?辽东沈阳再北,都是苦寒之地,又没什么油水!”

自从被朱海军灌输,让他打仗要算成本,要打能赚钱的买卖之后,他就喜欢上了,一切从利益角度来考虑。

他对灭国倭国的事情持非常积极的态度,除了听朱海军的话,要建立他的威望之外,他更喜欢倭国的金银矿,对了,还有铜矿。

此时,朱海军听到万历皇帝这话,不由得笑着说道:“辽东那边,那是没好好开发,我可以告诉你,在我这个时代,辽东是最大的粮仓。另外,那地下的矿产也很丰富的。好好经营,不会亏的。”

万历皇帝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道:“那成,这个可以有!”

说完之后,他便带着一点好奇问道:“恩师,铁路是什么路?”

万历位面这边,一联系之后就为军事方面服务,只要是修建后装枪的流水线以及配套的子弹生产线,这又涉及到硝酸生产等等,因此,能把这后装枪的流水线打造出来,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有时间做其他事情。

因此,万历皇帝并不知道蒸汽机、铁路这些事情。

此时,朱海军听到万历皇帝的问话,便对他说道:“对讲机是消息传递上的便捷,能让你们那个时代的消息传递提高无数倍。而铁路修建,则是真正物理上迁移速度的提升。”

“举个伱能理解的例子,如果从京师到辽东沈阳有一条铁路的话,一千多里路,按照洪武位面的火车速度,每小时五十里算,那坐火车大概一天一夜就到了。“

“当然,这是存理论计算,真正要多少时间,回头我们可以问下洪武皇帝。洪武位面那边到辽东的铁路,早就修好了的。”

万历皇帝听到这话,顿时大吃一惊,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说道:“一天一夜就能到沈阳,这怎么可能?”

说出这话之后,他立刻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质疑恩师是不应该的,于是,他连忙补充说道:“这真是太神奇了!”

火车是交通提速最重要的工具,古代人第一次听到,不要说万历皇帝了,就连洪武皇帝当年,都是大吃一惊,不敢相信的。

因此,等洪武皇帝相信之后,他便到处修铁路,如今都往西域那边修过去了。

万历皇帝说完之后,看到朱海军笑而不语,他便立刻抛开这个可不可能的问题,马上追问道:“恩师,修这个什么铁路,费劲不费劲,花钱不花钱?”

朱海军感觉到,万历皇帝似乎恨不得立刻拥有铁路,然后他坐火车再出征,于是,他便对万历皇帝说道:“没那么容易,你要先造出蒸汽机,然后打造出蒸汽火车,还要炼钢,再铺设铁路,就算有我的帮助,有洪武位面的成功经验可以直接用,你调集人力物力,至少也要几年时间。”

看到万历皇帝听得瞠目结舌的样子,朱海军就又补充说道:“至于修铁路的成本,洪武位面那边,是灭了高丽、倭国之后,用俘虏挖矿,修铁路,成本并不高。”

万历皇帝一听,立刻又高兴起来,当即说道:“这个可以有,朝鲜不好动,但是倭人还是可以用的。”

说完之后,他立刻露出讨好的笑容道:“恩师,要不先给那个什么蒸汽机图纸,这样我出征的时候,他们也不至于闲着没事!”

朱海军听得有点无语,不过他也承认,万历皇帝说得有道理,如今军工这条线已经差不多,其他科技线也要跟上才好。

于是,他便回答万历皇帝说道:“成,回头我向标哥要来蒸汽机厂的资料,不过我告诉你一点,洪武位面是有户籍制度革新,匠人爵位设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朝廷打造出好产品。也能在平时工作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改良制造过程。”

万历皇帝听到又有点傻眼,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事情。

他认真想了下之后说道:“恩师,这么复杂,那还有什么么?”

他感觉,这个事情不认真对待都不行。

朱海军听了,想也不想地说道:“当然了,最关键的是,其他几个位面都学我这边的知识,特别是洪武位面,学得最多,有很多事情,他们都能自己做了,就算以后没有我的帮助了,洪武位面那边也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科技水平领先其他国家至少百年以上的时间。“

万历皇帝听傻了眼,一下感觉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他认真想了一会之后,便对朱海军说道:“恩师,那先给蒸汽机的打造法吧,其他事情,等我灭了倭国再开始做!”

万历皇帝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能和洪武皇帝比。如今拥有的声望,也还是装神弄鬼得来的。只有有了灭国之威,或许才可以有足够的声望来推行其他事情。

朱海军听到他的要求,倒是不反对,点点头说道:“这个可以,我回头去联系下标哥,然后就给你传过去。”

说完之后,这次的时空通讯算数Hi差不多,就断开了联系。

万历皇帝稍微回顾了下刚才和朱海军的对话,然后才用对讲机通知辽东巡抚那边,让李如松和麻贵等西北军队,到达辽东之后,就监督努尔哈赤先行进攻倭军。

西北军队都是骑军,从草原直接东进辽东,已经快到辽东那边了。

在吩咐完这个事情之后,万历皇帝便转去了郑贵妃那边,看看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又和最知己的郑贵妃说说话。

就听他对郑贵妃感慨道:“朕真的是没想到,其实有太多事情在等着朕去做。要当好这个大明皇帝,真不容易啊!”

郑贵妃听到这个话,有点不解,道:“陛下此话何意?当皇帝不一直是这样么,每天处理不完的奏章。”

万历皇帝一听,当即摇摇头说道:“这不同,朕不是这个意思。”

说完之后,他看到郑贵妃露出不解的眼神看着他,他就给郑贵妃解释道:“每日处理的奏章,都是已有的事情。朕的意思,是朕想做一些事情,让大明能变得越来越好的事情。以前不觉得,就只是觉得,大明这样已经是可以了的。但是如今才发现,原来还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郑贵妃一听这话,好奇地睁大了她那漂亮的眼睛问道:“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在她看来,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和皇帝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以前的时候,她也觉得,皇帝和她是一个想法。

但是,此时此刻,她感觉皇帝好像有些变了。难不成还有其他有意义的事情,皇帝喜欢,但是自己却没感觉的?

万历皇帝就是想在心爱的女人面前说说自己的感觉,因此,他马上就对郑贵妃说道:“你想,朕要是做一件事情,能让朕坐在车里睡一觉,或者说就只是一天的时间,就能到辽东沈阳了,那这个事情是不是很有意思了?”

如果他说要修一条路,那郑贵妃肯定会觉得没有意义。但是,如今万历皇帝所说的,是远远出乎他意料的路,那就不一样了。

郑贵妃果然来了兴趣,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说道:“陛下,这怎么可能?妾身就只是听说过千里马,日行千里,可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车子也能日行千里的。难不成,是让千里马拉的车子,所以能日行千里了?”

万历皇帝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就算真是千里马拉车,那也不可能!朕告诉爱妃,这种能日行千里的车叫做火车,太祖皇帝那边已经做到了。要是朕也能做到,朕就觉得,肯定很有意思,会把天下人就惊呆了。”

郑贵妃一听,当即拍手,同样兴奋地说道:“好啊好啊,就让他们瞧瞧,陛下的能耐大着呢!”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她所说的,万历皇帝想得到认可,而不是老有人来怼他。

此时,万历皇帝听到郑贵妃说出自己的心声,也是很开心,道:“不过要做这个事情,其实还有不少相关的事情要做起来才行。因此,朕就觉得,要做的事情真多,不过这些事情,朕都愿意去做!”

郑贵妃听到这话,伸手握住万历皇帝的手,认真地说道:“虽然妾身想要陛下一辈子陪在妾身身边,但是妾身还是支持陛下去做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做别人喜欢陛下去做的事情,妾身,也不例外!”

这就是万历皇帝为什么最喜欢郑贵妃的原因了!

此时,他听到郑贵妃这话,同样握着郑贵妃的柔荑,认真地说道:“朕肯定不会离开爱妃的,等到将来,朕和爱妃一起去游山玩水可好?就坐火车出去?去看看大漠风光,辽阔草原,无边的大海,还有丛山峻岭?”

郑贵妃听得非常向往,两人就这么聊着,不知不觉间一天就过去了。

之后,万历皇帝便没时间再陪郑贵妃了,军队准备完毕,他领五千禁军,五万京营御驾亲征,新任太子留守京师作为监国,内阁三位辅臣辅佐。

当然了,因为如今有了对讲机,一如崇祯皇帝那边,在万历皇帝身边,也同样组建了通讯组,用于和各地的联系。京师这边重要的事情,能随时报到万历皇帝这边。

皇帝御驾亲征,这是多少年没有的事情,上一次还是正德皇帝,但都已经过去了六七十年了。

因此,这么大的盛事,京师百姓几乎倾巢而出,观看皇帝御驾亲征。

不过当京师百姓看到皇帝只是领着五万人马出征时,便都有些担心。

对他们来说,能不能赢,最重要的是兵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1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