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3章 策反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这一见之下,不管是英额尔岱,还是李淏等人,都是大惊。

于是,他们连忙喊着整队,防备什么的。

朝鲜军队压根没有想过,明军会出来,一时之间竟然都慌了,有的甚至如同没头苍蝇一般乱窜去排队,却又不知道排在哪里?

好在他们所在地方离金州城还是有段距离的,等到明军迫近之时,朝鲜军队这边差不多整队完了,总之,就是人挤人,黑压压一片,有点抱团取暖的意味。

不过随后,他们又都有点傻眼,就见出来的明军,也就一百来骑而已。

要知道,这边不算水师,光是朝鲜步军,就有五千人左右。

明军的这些骑兵就算是能一打十,那也不够的啊!更不用说,朝鲜兵这边,大部分都是火绳枪兵。因为朝鲜这边唯一能被鞑子看得上眼的,也就是火绳枪兵而已。

骑兵冲过去,一排排的火枪打过去,就算是铁打的,那也经不起这么多火枪射击的。

明军这是要干什么,送死么?

英额尔岱看到这一幕,立刻吩咐朝鲜将领说道:“两翼并进,把这些明军包围起来。”

不管怎么样,明军想要送死的,他不介意活捉了他们,正好问个明白,他们到底是怎么杀了那个多大清军队的。

以和托之能,英额尔岱不相信普通的火攻啊,劫营之类的能有用。

更为蹊跷的是,竟然没找到一个活着的大清军卒,这就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了。

一般来说,上万军队征战,就算是全歼,除了极其特殊的地形之外,总有漏网之鱼的。

英额尔岱看着这里的地形,他相信,肯定有大清军队能逃出去的,但是,事实上是没有。他们来了这么久,也没见一个大清军卒现身。

他的命令说了之后,可朝鲜将领都看向李淏,并没有马上行动。

而李淏则看着越来越近的明军,把他们视若无睹的明军,一脸地诧异,似乎是没听到英额尔岱的话一般。

双方相距五十来步时,明军这边已经减速停下。

英额尔岱见此,立刻大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动手!”

然而,还是没人听他。

英额尔岱见此,便看向李淏,正要说话时,却听到明军主将身边的一人大声喊道:“大君殿下,久违了。微臣原新义州府尹林庆业,如今在大明皇帝麾下第四军黄总兵麾下效力。”

说到这里,他一指他身边的黄蜚说道:“这位便是第四军主帅黄蜚黄总兵,原东江军黄龙黄大帅的外甥。”

朝鲜人可能不熟悉大明这边的官员,但是东江军却肯定是熟悉的。黄龙在后来主管东江军,战败殉国,他们也都是知道的。

此时,他们听到林庆业的介绍,顿时一個个都是非常惊讶。

李淏一边打量对面,一边大声说道:“你说大明皇帝陛下,不知道是哪位大明皇帝?”

他所知道的消息,应该是明国暂时没有皇帝了才对。

英额尔岱却是知道的,此时一听对面竟然有朝鲜官员,双方还交谈起来了,他顿时脸色一变,大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杀了他们,便是大功一件!”

不过很遗憾,朝鲜将领们,都没有理他。毕竟李淏在,做主的是李淏。

林庆业听到李淏的问话,便马上大声回答道:“自然是大明崇祯皇帝了!如今皇帝陛下亲领大军北伐,已经去攻打京师的路上了!”

一听这话,李淏顿时非常意外,连忙确认道:“大明崇祯皇帝?他还活着?”

当初京师城破的时候,就没有了消息,都过去一年多了,这又突然冒出来了?

惊诧的话说出口之后,他忽然意识到无礼,便连忙补充说道:“我是说……我是说大明皇帝陛下好么?”

边上的英额尔岱一见这情况,感觉这些朝鲜人要背叛大清,便立刻二话不说,对他的亲卫喝道:“杀!”

只有杀起来,才能阻止眼前的朝鲜人和明军眉来眼去。

他的亲卫自然是悍勇之辈,一听英额尔岱下令,便立刻拍马冲向对面。

然而,英额尔岱的亲卫也就十来人而已,明军这边,好歹有一百来人。

看到鞑子要冲过去,便都举起了早已备好的燧发枪。这么近的距离,这么多的燧发枪,怎么打都能中。

“呯呯呯……”

枪声随即响起,冲过去的十来个鞑子全都人仰马翻,一个人中了几弹,滚落在地之后,稍微挣扎下便没了动静。

看到明军开枪,朝鲜军队这边就起了骚动。有的朝鲜士兵紧握着手中的火绳枪,不知道是不是该开枪还击。

如果说,明军这边也是几千人的话,那朝鲜军队这边会有非常大的压力,说不定惊慌之下就会还手。

但是,明军这边就只有百来骑,根本不可能对朝鲜军队造成威胁。因为,他们虽然有些惊慌,却也没到失控的地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朝鲜人在内心是没把明军当敌人的。

李淏看到情况,也是立刻紧张地喝斥他的手下道:“干什么,都要干什么,没孤的旨意,谁也不准还手!”

他这么一说,他的手下就更不可能动手了。

英额尔岱看到朝廷军队的反应,看到李淏的说话,顿时就知道大事不妙,立刻指着李淏大声喝道:“大胆,你们朝鲜要是再背叛,大清军队第三次征讨朝鲜,必会灭了你们!”

李淏听了,顿时愣了下,脸上露出了一些犹豫之色。

满清军队,连续两次,都是轻松打得朝鲜没有还手之力,不得不臣服满清,只能当蛮夷的藩属国。

真要来第三次的话,一般而言,就算再好的脾气,都不会像前两次一样,只要服软就会放过吧?

正在这时,就听黄蜚冷笑着说道:“你们满清自身都难保了,还有心思威胁朝鲜?”

英额尔岱听到这话,抬头看向黄蜚,自然毫不示弱,针锋相对的回答道:“我们大清崛起白山黑水之间,打的你们明国毫无还手之力,如今连你们的都城都成了我们大清的都城。要说自身难保的,难道不该是你们明国么?”

李淏看看黄蜚,又看看英额尔岱,一时之间,似乎不知道怎么办好?

黄蜚见了,便双手抱拳,往山东方向一礼,然后自豪的大声说道:“当今皇帝得开国太祖皇帝指点,又有天师相助,你等建州女真,小小叛乱指日便可平定。眼前这些尸体,便是明证!”

英额尔岱压根没有理会什么太祖皇帝指点,天师相助什么的,只是听到黄蜚把眼前这次战事作为例子,他顿时说不出话来。

而黄蜚还没完,又补上一句道:“此战,本帅第四军不到四千人,便把伱们将近九千鞑子全部杀光。从今往后,这样的战事便会是常态,就算你们想逃,都无处可逃。”

林庆业听到这话,立刻严肃地附和道:“没错,太平军有天师相助,杀你们鞑子如同杀鸡宰羊而已。”

李淏听到他们的话,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看看对面,又看看身边的龙骨大,然后再转头看看附近的鞑子尸体,一时之间,他除了震惊,就还是震惊。

正在这时,就听黄蜚忽然沉声对他说道:“陛下知道你们当了满清的藩属国,实乃迫不得已,因此以前的事情并没有计较。”

“但是以后,何去何从,必须做出选择。如果重新成为我大明朝的藩属国,则朝鲜遭受他国入侵,我大明朝作为宗主国,自然也会像以前一样出兵相助。”

黄蜚说到这里,提高了声音,严厉的说道:“如若执迷不悟,还想着继续当满清的藩属国,那等陛下灭了满清,之后下一个便是灭你朝鲜。”

“我大明朝,绝不会坐视叛逆而不讨之!”

当时,他离开山东的时候,崇祯皇帝对他的交代,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因此,他也没算矫旨。

李淏听到他的这些话,脸上表情似乎有点为难。

很明显,他要现在就做出决断。而不是回去和他父王商量,显然是有点超出他的承受范围了。

但是,黄蜚却不给他回去商量的机会,而是又一指英额尔岱,冷声喝道:“拿下他,献给陛下,这便算你一份功劳,你们朝鲜去见陛下的时候,也能有底气。”

李淏听到这话,便转头看向英额尔岱。

英额尔岱一见,脸色非常难看,盯着李淏的眼睛喝道:“只是区区一次战事,又岂能改变什么?你莫要信了他,以为我们大清打不过他们!这天下,都已经是我们大清的天下了。”

听到这话,李淏又有点犹豫了。

林庆业见此情况,便大声喊道:“大君殿下,这是大帅给你立功的机会,莫要再犹豫了,错失良机,则必后悔莫及。”

“殿下想想看,大明太祖皇帝都显灵了,这天下,谁还能斗得过大明太祖皇帝?此事千真万确,回头您就知道了。”

李淏听到这话,忽然离开了英额尔岱几步,然后对左右说道:“拿下他!”

他不笨,在这种情况下,拿下英额尔岱的好处,要远大于坏处。就算这个明军主帅说的不是真的,那如今这里就只剩下英额尔岱一个人,回头弄死了他,也可以死不承认。

更不用说,他相信林庆业作为朝鲜人,应该不可能害朝鲜的。

英额尔岱一听李淏的话,顿时暴怒,大声喝道:“你敢,你就不怕朝鲜灭国么?”

边上的朝鲜军卒听到他这话,一时之间不敢动手,都转头看向凤林大君。

李淏都已经把话说出去了,自然不会再犹豫,当即立身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抓起来!”

那些朝鲜军卒一听,便没有再犹豫,一拥而上,当即把英额尔岱捆绑了起来。

关注着的黄蜚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通过无人机观察到朝鲜人这边的情况,又听了林庆业的介绍,心中有了底气。因此,他便出城,威胁朝鲜这边,彻底和满清决裂。

如今他看到李淏下令,已经把英额尔岱绑了起来。他便一挥手,让两个手下过去接收俘虏。

朝鲜人这边,并没有拒绝,就看着两个明军将士把暴躁挣扎中的英额尔岱拖了过去。

黄蜚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英额尔岱,冷笑了一声,吩咐手下带回城去。

然后,他才转头看向李淏说道:“做的不错,本帅再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如何?”

李淏下令把英额尔岱绑起来献给了明军,他这边便没有了退路。

此时,他听到黄蜚的话,便带着一点好奇确认道:“大帅的意思,是要进攻辽东吗?”

黄蜚听到这话,露出不屑的笑容说道:“你道这支鞑子大军为何会在这里?”

说到这里,他不等李淏回答,便马上接着说道:“因为本帅已经领军横扫了辽东,攻占了辽阳,沈阳,还挖了奴酋的两个陵墓鞭尸,祭奠了辽东亡魂。才惹得鞑子大军追击。”

“本帅先是伏兵全歼了一千多鞑子骑军,估计就是这个原因,鞑子就向你们要求派兵。不过他们应该没想到的是。这九千鞑子步军过来,也很快被本帅灭了。”

黄蜚说话的时候,看到李淏一脸呆滞的表情,便知道吓住他了。

他自己也知道,虽然如今的辽东其实是个空壳,并没有多少鞑子,但是他横扫辽东,攻占辽阳、沈阳这些事情,在影响方面来说,还是非常巨大的。

边上的林庆业也看到李淏一脸呆滞的表情,知道他难以相信,就连忙佐证道:“微臣也鞭尸了几次,替我们朝鲜出了口气!”

李淏听到这话,目光转向他,继续呆滞中。

此时,黄蜚不管李淏呆滞的表情,又继续对他说道:“本帅所说给你表现的机会,是本帅刚好要回去山东补给,然后增援陛下攻打京师。如果你能随本帅一起前往关内的话,这便是你们朝鲜的态度,陛下必然会欣喜。特别是对于带兵过去的你,更会赞赏。”

因为他的缘故,崇祯皇帝不得不改变战略,并且还有导致皇陵被挖的危险。因此,黄蜚就想着怎么补救。

在看到朝鲜水陆两军到来的时候,他便有了想法,想带着朝鲜军队一起到天津卫登陆,策应皇帝攻打京师,以此将功赎罪。

听到这话,李淏回过神来,可以确认真的是有大明皇帝要攻打京师。这事情和他之前离开京师时候的形势,相差太大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淏其实也想过,满清不可能就那样夺得天下。明国的忠臣良将必然会不断反抗,满清才多少人,明国又有多少人,因此他断定,明国最终必然会反抗成功,因此他也才会制定北伐计划,配合明国这边打败满清。

只是很遗憾,在原本的历史上,明国虽然人多,但是始终在内斗。

弘光朝时候,东林党和阉党斗;几个军头之间互相斗;

弘光朝之后,鲁王和唐王内斗;

永历皇帝时期,孙可望和李定国等人内斗;

……

总之,就是在不断地内斗中,最终让满清稳住了天下。

此时,李淏听到黄蜚的建议之后,也确实心动,但是他还是犹豫道:“那要是大明皇帝陛下不愿意我们朝鲜兵出现在关内呢?”

历史上,朝鲜有出兵配合明军作战过,但是从来没有去过关内。

听到这话,黄蜚知道他心动了,便笑着对他说道:“这个简单,我们先向陛下禀告,只要陛下同意了,我们再行动便是。”

说完之后,他便一勒缰绳,调转马头,同时对李淏说道:“走,城里说话。”

他这次出城,毕竟才百来骑,万一有什么意外的话,对讲机这样的宝物,那是一定不能落入他人之手的。因此,他并没有把对讲机随身携带。

李淏听到他的话,却是一头雾水。

不是说明国皇帝在关内正领军向京师进发吗?怎么这个黄蜚又说先向明国皇帝禀告?

真要这样的话,等到这边收到明国皇帝同意的消息,他们再出发的话,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再等他们赶去关内,什么黄花菜都凉了吧?

李淏想不明白,这路程时间的关系,觉得黄蜚不至于不知道吧?可看黄蜚的表情,好像就是要这么做。

于是,他就更纳闷了。

不过此时,黄蜚邀请了他,并且已经调转马头回金州城。

李淏便连忙上马,跟上黄蜚之后,才提出了这个疑惑道:“大帅,这要禀告皇帝陛下的话,时间上是不是会来不及?”

大明的总兵到了朝鲜,国王都得恭敬接待。因此,在黄蜚面前,李淏也是低姿态的。

黄蜚听到他的话,便笑着对他说道:“时间上怎么会来不及,一会便知道陛下的意思了。”

他这话,顿时让李淏听得莫名其妙,更是想不通了。

好在边上的林庆业知道他想不通,便给他解释一句道:“用对讲机直接和陛下联系,能马上有答复。”

李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5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