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5章 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多花样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什么,陛下已经班师了?”

不管是李如梅还是李如松,不管是汉军军卒,还是海西女真部族,听到消息之后,全都被震惊地目瞪口呆。

他们是记得清清楚楚,在陛下刚到辽东,都还没有进入朝鲜时,他们才北上去剿灭努尔哈赤所部的。

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个多月而已,当今皇帝这就把倭国灭了,而且还班师了?

简直是不可思议!

你要说倭国是弱国,根本不堪一击的话,那还说得过去。

可关键是,倭军才用一个来月就灭了朝鲜的。谁敢说,倭军不堪一击,是弱军?

要是倭军是弱军的话,那被倭军一个来月灭了的朝鲜算是什么?

这支南返的军队,对于他们听到的消息,真是难以置信!

但是,这种事情又不可能骗人!

李如松忍不住问郝杰道:“中丞大人,这灭倭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竟然如此之快?末将还想着,回来可以打倭寇呢!”

郝杰听了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你要问本官,那本官只能说,陛下英明神武,得天之助,据说杀倭军犹如切瓜砍菜一般轻松。至于具体情况如何,本官也没有离开过辽东,并不曾亲眼所见,就只是源源不断地接收倭军俘虏,让他们去挖矿!”

事实上,郝杰自己都是非常诧异的,什么时候,御林军这么能打了?就算皇帝的恩师是神仙,但这推进速度也还是太夸张了吧?

听到李如松向他问起,他正好有个说话的对象,便又继续说道:“你怕是不知道,倭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草物资,直接被御林军缴获,以至于我征集到的粮草,压根没运多少去朝鲜。还有釜山那边的战事,同样缴获了好多倭军粮草。听说啊,御林军全部要学会一句倭话,投降不杀,然后倭军就成营成营的投降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李如松这样的大将都震惊地目瞪口呆,便继续接着往下说道:“还有,不是有在倭国的义士传递倭国的消息回来么?倭人抓了他一家,然后以此要挟陛下退兵。结果你道怎么样?”

李如松自然听说过这个事情,送消息回来的那义士,可是被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接送到京师的,皇帝亲自接见,并且赏赐了京师的一座宅子。

此时,他听到郝杰的话,就不由得疑惑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皇帝是灭了倭国班师了,那就说明,皇帝并没有因为要挟而退兵。

那换句话说,倭人的要挟没成功,那就是说,那为首的义士一家被倭人杀了?

可要是这样的话,有损皇帝的脸面,辽东巡抚不可能和他说这些。

难不成是倭人发了善心,见要挟不成,就不杀,放了那义士一家?

这也不可能,倭寇能这么仁慈,那就不是倭寇了。而且真要是倭寇仁慈,辽东巡抚也不可能提起这个事情。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如松自己猜不出来,只好疑惑地问道:“怎么样了?”

郝杰看到李如松的表情,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很是受用,便继续说道:“陛下派人连夜把义士一家救了出来,然后才灭了倭国!”

李如松一听,顿时傻眼。

这种要要挟皇帝退兵的人质,绝对是看得紧,不可能关在前线某地的。御林军要穿过战场,迁入倭军内部去救一家子人,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如松真想不通!

郝杰说了这些让人震惊的话之后,感觉过瘾了,这才看着李如松说道:“陛下明天应该就会领军到达辽阳,有什么疑惑,估计明天就知道了。倭国那边,还要兵力镇守,如今只是麻贵他们,怕是还不够。毕竟这倭国说小也不小的。陛下可能会再派你去。”

说到这里,他上下打量了下李如松,然后又提醒道:“真不知道你为何会搞成这样子,全军都像叫花子军一样,赶紧去洗感觉了,熏到本官也就算了,熏到陛下就御前失礼了!”

李如松一听,连忙退开一步道:“没想到那努尔哈赤真是能跑,一直往北跑,粮草都耗光都不肯停,简直是丧心病狂。不过好在终于围歼了他们,取回了那努尔哈赤的首级。”

说完之后,他也不敢多呆,免得真熏到了中丞大人,便赶紧退下了。

回去之后,三兄弟都是议论皇帝灭倭国之事。

讨论了半天,感觉哪怕是有那天上的眼睛,还有新式火枪,也不至于这样快吧?

他们自然不知道,新式火枪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厉害。另外,因为有崇祯位面的经验,万历皇帝已经把大型无人机玩出花来了,没见过的倭人,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多花样,直接崩溃了!

三兄弟讨论的最终结论,就是当今皇帝有他的神仙恩师相助,已经远非以前可比了。

谁也不知道皇帝的神仙恩师会赐下什么样的宝物,说不定以后臣子说什么,皇帝都能了如指掌。

所以,一定要对皇帝恭敬,无论何时!

等到第二天一早,辽东巡抚就派人通知了李如松这边,皇帝在下午什么时候会到辽阳,辽东巡抚决定迎出十里之外,恭候圣驾,所有人都不得迟到不到。

第二天,已经是秋天的天气,虽然是午后了,可在辽东这边,却已经不热了。

郝杰领着辽阳的文武官员,在十里长亭这等候圣驾。

辽阳的百姓,还有辽东各地的部族也全都来了,沿着官道两侧,从辽阳一直延伸到十里长亭。

因为有对讲机通讯,所以时间上不会有差错。

到了约定时间,凯旋的御林军便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威武雄壮的御林军前锋先行通过,然后便是一辆辆的囚车。每辆囚车上都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明了囚犯的身份。

倭国天皇,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等,全都在囚车中。

或许是这些俘虏太多,有的囚车是关押两个俘虏。

一个个都是一米四左右,矮的一米三,最高也不过一米六左右,看得所有人都是好奇,对他们指指点点。

“原来倭寇竟然这么矮,真是没想到!”

“看到没,那个,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猴子呢,没想到是个人!”

“我看呢,这些倭寇大部分都像猴子,还是马猴!”

“就凭他们,哪来的勇气,竟然还想吞并我们大明?谁给的?”

“……”

在囚车过去之后,又是御林军的将士,等到中军之时,终于见到了皇帝的御驾。

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骑马的万历皇帝来到了十里长亭。

郝杰立刻领着辽东官员一起向万历皇帝跪迎,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辽东的汉民,还有各部族的人,皆是大明子民,也跟着一起跪迎皇帝,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皇帝很享受这一刻,这是他躲在深宫里根本无法享受到的感受。

他能听出来,这些臣民的喊声中,和以前他在宫里听到的那些声音,虽然内容一样,但是里面蕴含的情绪绝对不一样。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么在宫里的时候,他听到的那些声音里面更多的是畏惧;而如今,在他凯旋的这一路上所听到的山呼万岁的声音中,更多的是敬畏。

畏惧和敬畏,这中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万历皇帝更享受这种敬畏的感觉。

这还是在路上,也没什么好说的,万历皇帝简单的说了几句,然后便前往辽阳。他将会在这里休整三天,听取下辽东巡抚有关辽东的禀告,然后再回京师。

在万历皇帝过去之后,迎接万历皇帝的人,便发现了一个异常。

准确的说,是万历皇帝身后还跟着一辆豪华马车。这马车的帘子是拉开着的,能够看到马车里面。

他们发现,这豪华马车里面坐着的人,竟然是几个平民百姓,男人,女人,小孩都有,看这样子应该就是一家子。

这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能随驾一起凯旋?而且还位于中军,就在皇帝后面跟着!

不知道情况的人,绝对猜不出来,但是像辽东巡抚这样知道事情多的,便一下猜出来了。

他立刻仔细打量了一下马车里面那个男人,应该就是他,冒死收集倭国出兵的消息,然后再想尽办法把消息传回国内。

这人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叫做许仪后!

郝杰想起许仪后所做的事情,不由得很是佩服。看到许仪后向他这边看过来,他便立刻抱拳作揖致礼!

这样的义士,华夏几千年来也是少有,值得他一礼。

许仪后看到,没想到一个大红绯袍的官员竟然都向他致礼,他不敢怠慢,连忙放下小儿子,立刻回礼。

与此同时,他心中非常感慨,也有些骄傲和欣喜。

他知道,朝廷高级官员都向他行礼,肯定是知道了他的事情。虽然他在做那些事情之前,压根就没想着回报,但是看到朝廷高级官员能因为他做的那些事情而主动给他行礼,他心中也还是很欣慰的。

郝杰边上的人,有猜出是许仪后的,也有没猜出来的,看到巡抚大人竟然向那个平民百姓行礼,很多人就立刻反应过来了,也都跟着行礼。

猜出来的人,看到没有猜出来的人在发懵,便低声提醒道:“是许仪后。”

听这个名字,没猜出来的人便也知道了。

之前朱均旺的时候,朝廷就大肆宣传了。随着万历皇帝领着御林军经过辽东,那有关朱均旺和他的师傅许仪后的事情自然也就传开了。

而这些当然是万历皇帝故意让人这么做的,要不然千金马骨,他也不会做的那么热心。

他就是想要他的子民中,能有更多的人都向朱俊旺和许仪后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忠君报国。

于是,在听到“许仪后”这个名字之后的人,便也一个个都向许仪后行礼,或者作揖,或者抱拳,表达他们的敬佩之情。

当然也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的人,是看到中丞大人都行礼,那他们自然也要行礼。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真心诚意的致以他们的敬意。

之所以如此,道理也很简单。

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但是不妨碍他们向能做到这些事情的人,致以敬佩之心。也是如此,华夏历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才会一直流传下来,为后世人所传颂。

等到许仪后过去之后,凯旋之师走完了,三三两两散去的人群中,特别是那些其他部族的辽民,才有机会打听那一车子平民百姓,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许仪后的事情,便又流传得更广了。

有敬佩许仪后的,也有看到皇帝对许仪后一家的待遇,而后非常羡慕的。

总之,不管怎么样,随着这些百姓,各族辽民回归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把有关许仪后的事情,都带了回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再说万历皇帝这边,到达辽阳之后,当天没有召见臣子,而是在休息了一个晚上,在第二天的时候才召集臣子。

万历皇帝通过朱海军这边知道,是辽东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造反,才最后取代了大明。因此,他很关心有关努尔哈赤的情况。

哪怕他已经通过对讲机从辽东巡抚那边知道,努尔哈赤已经被剿灭,但他第一个传的臣子,也还是李如松,就想知道具体的情况。

努尔哈赤的首级自然是要献上的,不过万历皇帝并不认识,而且这首级已经经过一个多月,哪怕有防腐措施,那也很难看。

所以,他只是看一眼就不再看了,转而问李如松有关围剿努尔哈赤的情况。

李如松听到皇帝的要求,却有点误会了,以为皇帝是暗示他李家和努尔哈赤的关系,所以要问个明白。

于是,李如松为了表明他并没有放水,便把这次围剿努尔哈赤的情况,详细的给万历皇帝禀告了一番。

万历皇帝是带着另外一个历史的认知,在听李如松说的。因此,他听到李如松在说围剿过程的时候,心中就不由得暗暗吃惊。

他没想到,在这穷山恶水之间,竟然还真出了这么一个厉害人物。

要不是他为了预防万一,给李如松赐下了恩师所给的法宝。那李如松未必能剿灭努尔哈赤,甚至说不好还会给努尔哈赤阴一把,都有可能!

那努尔哈赤的手下,也确实不乏猛将。真的是多亏遇到了恩师,要不然自己就绝对不会在意辽东这边的事情。

等到李如松讲完之后,万历皇帝便开口说道:“卿一路追剿建州女真,确实是辛苦了。升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为镇倭本州岛总兵官,去倭国本州岛休整,顺带看着剩下的倭人。”

麻贵所部并没有多少人,要负责整个倭国的占领,兵力上还是太少了一些。因此,万历皇帝早就打算好了,李如松剿灭了努尔哈赤所部之后,就把他们李家的兵都调到倭国那边去。

李家在辽东的时间太长,也是时候要挪挪窝了!

不过去占领国驻军的话,不管怎么说,都算是美差来的。

李如松听到皇帝封赏他,而且还给安排了美差,心中便终于松了口气,连忙领旨谢恩。

随后,等他平身之后,就听万历皇帝又对他说道:“卿到倭国之后,要注意寻访倭人中的水兵,了解倭国沿海的水文情况。朕恩师说了,那里有一条暖流,可以直达大洋的彼岸。卿要核实一下,以后,朕还会对大洋彼岸用兵。”

李如松听到这话,不由得吃了一惊。他真没想到,皇帝竟然还想对大洋彼岸用兵,那边有什么?

不过万历皇帝并没有对他细说大洋彼岸的情况,就让他退下了。

这让李如松决定,回头到了倭国之后,就详细了解一下。

如果大洋彼岸没什么的话,皇帝肯定不会出兵,一定是有什么,才值得皇帝出兵。

万历皇帝这边,随后才召见了辽东巡抚郝杰。

在郝杰平身之后,万历皇帝先是了解了辽东这边的情况,然后才对郝杰说道:“对于关外蒙古草原部族,朕也要收拾了他们,因此,朕会将萧如薰所部御林军留在辽东。卿要摸清情况,然后便可让萧如薰出击,荡平东部蒙古草原。”

郝杰听了之后,稍微有些犹豫,然后便向万历皇帝奏道:“陛下,草原部族居无定所,怕是不好打吧?”

打草原部族,洪武位面和永乐位面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因此,万历皇帝听了,便对他说道:“太祖皇帝有指点,卿就不用操心了,萧如薰知道怎么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朕给卿一年时间,必须荡平东部蒙古部族,辽东境内也必须扫平一切不服。一年之后,朕要修建铁路到辽东来。”

如果有敌对势力的话,修铁路就麻烦了,光是拆铁轨就能搞死火车。因此,万历皇帝才会对郝杰有如此要求。

于是,他便好奇地问万历皇帝道:“陛下,何为铁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8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