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保密成果(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全球顶级棋手的交锋,对于江淼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准确来讲,是清静了不少。

至少很多想找他看病的小地头蛇们,基本都被警告了,现在江淼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和公司管理上。

而那些喜欢过来串门的亲朋好友,也不得不减少来访频率,而且不敢带外人或者带礼品过来,他们也担心自己被人利用了。

江淼这些天其实有暗中关注这件事,不过他并不需要通过网络入侵之类,直接看到新闻报道就可以了。

毕竟情报是他送的,那些家伙会出事,他心里面已经有腹稿,一看到这些人出事的新闻,江淼就知道是谁动手了。

而柯勇、王克等人,也向江淼汇报了有人计划暗杀他的事情,对于两人提出升级安保方案的体验,他也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现在整个马宫镇,表面看起来非常平和,暗地里却管控得非常严密。

为了确保江淼的绝对安全。

王克通过特殊渠道,找了两个模样身型和江淼差不多,在经过化妆之后,甚至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替身。

这两个替身,日常并不会出现。

但江淼要外出的时候,两个替身就会动用。

一个替身留在海陆丰公司的总部,入住那栋位于中心大楼顶层的别墅,同时会在汕美本地时不时露面。

另一个跟着另一队安保人员外出,走另一条路线,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除非是非常熟悉的江淼的亲属,不然很难分辨替身和江淼本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江淼经常要外出考察,或者参与国内的各种顶级学术会议、重要会议。

如果可以一直固定在一个隐蔽的地方,那自然不需要什么替身。

可惜江淼的特殊身份,注定他没有办法一直呆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因此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

对于赛里斯而言,江淼这种级别的科学家太重要了,而且他年龄还非常年轻,处于科研人员的黄金起步阶段,接下来至少还有20年左右的黄金时期。

哪怕以后没有类似于仙豆大豆这种级别的科研成果,如果有很多次一级的成果出来,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未来。

更何况江淼的另一个成果“女娲系统”,已经进入了内部研讨阶段。

目前科学院、工程院、加上一部分保密度极高的科研机构,在十月底,就秘密组织了一支可靠的科研队伍,正在塔敏查干基地附近的科研基地,秘密验证江淼开发的女娲系统。

距离塔敏查干基地大约8公里左右的东面,同样属于塔敏查干农场一部分,这里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200亩的科研基地。

该科研基地门口挂牌为:海陆丰公司信息服务中心(漠南分中心)。

进入这个基地的人,无论是安保人员,还是科研人员,都签了保密期限极长的协议。

基地最核心的地方,就是那个装载了女娲系统的机房,以及16个外接口延伸出来的分析室。

正在基地食堂吃午饭的张铭泉,吃了一半,就看到急匆匆跑过来的同事李向阳,只见对方脸色非常兴奋。

“吃蜜蜂屎了?”张铭泉笑着开玩笑道。

然而看到食堂还有普通人在,他就笑着摇摇头,然后低声说道:“呵呵,待会回保密会议室再说,这里不方便。”

这个基地的食堂区,和基地核心区、科研人员宿舍区是隔开的,两地只能通过几个窗口拿餐,以及一个专门倒垃圾的窗口。

加上其他一系列保密措施,让这里几乎是密不透风。

为了保证科研人员的日常生活,基地只要已经结婚的中年人,而且是夫妻一起来,如果有孩子,或者女方怀孕了,则挂靠在哲里木市农科院那边的关系,有完善的安排,包括幼儿园、医疗、读书之类。

搞得这么严格,就是因为女娲系统非常重要。

目前虽然在测试验证阶段,可其中一个负责对接的保密科研机构,其实验的项目已经开始出成果了。

吃了午饭的张铭泉,拉着李向阳来到专门谈话用的保密会议室内。

“说吧!有什么喜事。”

“魔都免疫与感染研究所那边,通过女娲系统在真菌上的分析功能,发现了马拉色菌的一个新靶点,这个靶点是之前没有发现的,不需要使用新的药物,只需要调整几种常见的化学成分,就可以高效抑制马拉色菌的繁殖。”

“马拉色菌?这么快?”张铭泉非常震惊。

“其实是他们运气好,因为马拉色菌的研究比较多,才可以根据已有资料,发现这个特殊的基因靶点,其他细菌真菌、动物植物,就需要继续完善基因数据和各种论文信息的录入。”

完善基因数据和各种论文信息的录入,也是张铭泉、李向阳等人的日常工作,因为保密协议的限制,这里和外界的联网区域,也是与核心区物理隔开的。

连u盘、硬盘之类都不允许带入核心区,只能用打印出来的纸质文件,然后手工录入资料,这也是研究员的老婆团在做的工作。

张铭泉脑海中浮现出女娲系统的各种应用设想:“看来女娲系统的分析能力非常强大,其分析模型中的核心规则,竟然可以找到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基因靶点,这对于育种、靶点治疗非常有用。”

李向阳站起来,从铁柜子里面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张铭泉:“还有一件事,这89篇关于基因治疗的论文,存在严重的错误数据,目前5个微生物类保密研究所已经进行了二次验证,都倾向于论文造假或者理论存在根本性错误。”

闻言,张铭泉赶紧打开文件,翻看了一下论文目录。

他看得目瞪口呆,因为目录上面的论文,不乏国内外的顶刊论文。

其中就有张铭泉所研究的那个领域,那个领域的一个大牛,有一篇被引用了上千次的论文,竟然认定为造假。

这太严重了。

因为这种核心论文出问题,就意味着引用了这篇论文数据或者理论的论文,也跟着出现问题。

其实出现这种问题再正常不过了。

学术界造假的事情,这可不是国内的专利,而是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在搞。

特别是欧美一些研究机构,由于受资本影响非常严重,他们在幕后资本的影响下,有时候不得不“修饰”论文的一部分数据,让论文看起来符合资本的宣传需要。

比如烟草、白、酒精、牛油果、果葡浆和各种千奇百怪的保健品,如果以这些东西作为关键字,专门去搜索相关论文,就会发现很多结论南辕北辙的论文。

有些时候,这些科研论文也不一定可信。

特别是那些吹得天乱坠的保健品,说什么机构研究之后,发现这种食品的抗氧化能力非常强,就认为可以延年益寿。

然而如果认真去研究,就会发现这种东西抗氧化能力是在细胞外的表现,而其进入细胞和染色体的比例非常小。

这就是常说的生物有效利用率。

一个抗氧化成分在细胞外的表现再好,如果不能进入细胞内部,或者进入量极其少,那压根就没有什么卵用。

现在好多国外的保健品,都是这种套路。

这也是国内对于国外保健品进入的审核,会表现得如此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国外在食品、保健品、药品、添加剂上的造假,有时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判断这些东西的庐山真面目。

毕竟那些生产企业背后的资本,早在一开始的科研论文上,就不断进行造假,将整个产品的论文堆砌得非常庞大。

就宛如那些运行很久的软件,其系统内部已是一座屎山,除非哪天系统场彻底崩溃了,不然根本看不清楚整个系统的真实情况。

这也是很多资本喜欢搞保健品的原因,特别是那些毒害特性比较低的成分,他们知道人吃了不会有大问题,那就拼命宣传其各种各样的功效,反正只要吃不死人,那就问题不大。不过女娲系统的出现,极有可能会摧毁当前的保健品体系。

因为随着女娲系统储存的基因资料越来越多,其模型分析出来的结果就会越全面、越准确,同时那些与女娲系统分析结果出现巨大冲突的结论,就会被研究人员重新研究。

张铭泉手上的这一份文件上,被分析出来有问题的相关论文,就包含了维生素、癌细胞、抗生素、益生菌、酵素之类的内容。

仔细看完了这些论文被标注有问题的地方,他也不得不承认,女娲系统在基因研究上的巨大加成效果:“这也是一件好事。”

“确实是好事,至少可以将一部分假论文分析出来,免得在错误的路上越陷越深。”李向阳深有同感。

不过考虑到基地的保密。

估计这些被分析出来的假论文,只能用其他名义进行逐步揭露。

但是两人猜错了,基地负责人此时正在打电话,要求所有参与的科研机构,不得揭露国外的错误论文。

倒不是他们崇洋媚外,而是这种揭露真相的行为,看起来是打脸西方学术界,实际上是在帮对方纠正错误,重新走到正确的方向。

因此基地负责人要求只能揭露国内的错误论文,同时要严肃处理这些论文造假的科研人员,遏制这种不正之风。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国外学术界就让他们继续越陷越深,这才有利于国内。

至于国内学术界会不会被带偏,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但没有关系,只要核心的不保密科研机构知道那些论文有问题,其他科研机构也不一定会去借鉴那些论文。

这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

而随着这几年,国内的论文发表规模攀上世界第一,玩一玩这种以本伤人的策略,也对本身影响不大。

只能苦一苦那些借鉴了错误论文的学者。

基地内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李向阳从保密会议室出来。

看到了奶牛育种办公室的方少麟博士,他微笑着打了一个招呼:“你好,方博士。”

“你好,李博士。”方少麟点头之后,就急匆匆前往他们奶牛育种办公室专用的分析室。

一进机房。

里面的温度就高了很多。

过了一系列安检之后,他才正式进入其中。

另一个同事看到他走进来,喜出望外站起来:“老方,你来了,我去外面吸口烟。”

“嗯。”

方少麟打开自己的专属电脑,输入密码后,电脑屏幕上有几个软件,他点开女娲系统。

屏幕弹出了一个页面。

他开始输入一些代码,调出来奶牛育种的相关页面,再接入奶牛育种基因数据库,最后就育种配对的情况输入。

这些配对情况,就是国内几个奶牛育种基地的近期配对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获得对于二代奶牛的预估数据,等到这些二代奶牛出生了,再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准确率有多少。

其他杂交育种的情况,也是这样操作的。

只要女娲系统的准确率可以超过20%左右,那这个系统在基因研究上的应用,就会产生巨大的推动。

其实这个女娲系统的准确率,是要看数据研究的情况,以及对各个基因靶点的研究,才可以提高准确率。

比如国内研究比较深入的水稻、小麦、玉米之类,在不靠江淼的鉴定面板录入数据的情况下,初期准确率大概有20∽30%左右。

而奶牛、白羽鸡、白条猪之类,由于国内积累不够,单靠国内外那些论文的数据,估计只有10%左右准确率。

除非江淼出手帮忙,不然只能靠这些科研机构一点点调试和增加基因数据库的资料。

江淼显然不打算帮忙,因为他“明面上”是没有研究过这些东西,给一个工具框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而海陆丰公司借出女娲系统的模型框架,条件就是海陆丰公司可以无条件使用这些基因数据库,同时由官方负担这个基地的全部运行费用。

有官方支持的情况下,这个基地直接获得了一条通信专线,可以连接一台天河二号级别的超级计算机。

如果没有江淼的帮助,靠这些科研人员一点点完善,估计在2030年前后,可以将一部分种类的模拟育种准确性提高到30%的极限。

别以为30%的准确率很低,其实这个准确率非常高。

这个30%的准确性,是指基因表现出来的特性,会有30%的特性会被准确的分析出来,这至少可以节约一大半的育种时间。

传统育种需要十几年一个品种的情况,将缩小到4∽6年一个品种,如果运气好,甚至可以在2∽3年内,就获得一个高价值品种。

虽然比不上江淼这种开挂,但已经非常快了。

毕竟江淼和林书雅就两个人,而国内的其他科研工作者一大堆,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不停的刷新品种,总有几个瞎猫碰到死耗子的幸运儿。

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科研人员,会获得比较好的新品种,那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

要知道,很多育种科研人员可能一辈子都培育不出一个可以推广的品种。

现在有了女娲系统,可以极大减少试错成本,又缩短了育种时间,还可以看到一部分模拟组合之后的特性,这堪比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

其实基因编辑技术也需要用到女娲系统,因为基因编辑需要改变生物的基因序列,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女娲系统可以通过模拟编辑基因的方式,将一部分成功率比较低、基因冲突比较严重的方案排除掉,留下一部分成功率比较高的方案。

尽管目前这个女娲系统的应用,只是在一部分微生物中获得验证,但是几个接触过这个技术的院士,已经联名报告上去,要求严格保密该技术。

这就是漠南分中心建立的前因后果。

如果这种技术被西方势力知道,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来窃取。

国内科研界的情况又非常复杂,如果公开使用,不用几个月就会被西方势力探听到。

现在女娲系统的使用申请,对外的统一口径是:使用超算进行分析。

而且仅限于获得批准的科研机构才可以申请,这些获得批准的科研机构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一切都是隔离开来的。

哪怕是有科研机构的人员被收买了,他们也只能知道上级科研机构有一个基因分析软件,而且只知道这个软件在一个物种上的应用。

而国内外,其实早就有相类似的软件,比如国外的奶牛育种软件。

通过这种信息茧房,那些收集到情报的势力,也只会以为国内多了几个专门的育种软件,不会太过于关注。

以后育种领域的成果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只需要在前几年保密好,拉开一个比较大的距离,西方势力也没有办法鱼死网破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0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