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七十四章 双管齐下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与此同时。

另一边。

公司采购部的经理王峰等人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带着助理来到了马宫镇镇政府的办公楼。

正在办公室看着文件的镇长罗和光,一听到是海陆丰公司的人,亲自出来迎接。

“罗镇长,你好!”王峰笑着伸出手。

罗和光一边握手,一边问道:“欢迎两位来镇政府做客,怎么称呼呀!”

王峰边走边自我介绍。

来到二楼的镇长办公室内,罗和光拿起茶叶罐子,抓了一小撮茶叶放入茶壶里,同时笑着问道:“王经理,有什么事情需要镇政府帮忙?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他之所以这么客气,原因也非常简单。

罗和光可不是傻子,他今年才三十九,是有机会再提一提的,要想进步,除了拉网和找大腿,手里有成绩单也是至关重要。

而海陆丰公司今年以来的扩张情况,他同样是看在眼里,这个公司今年至少可以营收十个亿。

考虑到海陆丰公司的一些特殊性,罗和光大概估算了一下今年该公司拉动的地区gdp。

按gdp的常用计算模式,即增加值=税收+薪酬+折旧+营业盈余。

估计海陆丰公司对马宫镇的直接gdp贡献为5亿左右,间接拉动的gdp大概会有2~3亿左右。

要知道,汕美市城区去年的gdp也就三百多亿,马宫镇在城区各街道和镇之中,gdp是倒数的小透明,只有可怜的8亿,这其中还包括了海陆丰公司贡献的近1亿。

因此今年海陆丰公司大概可以占据城区gdp的2%,这个比例不小了,如果再具体到马宫镇,占比高达60%左右。

也就是说,海陆丰公司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马宫镇gdp的半壁江山。

但凡罗和光脑子没有进水,就知道这是送上门的成绩单,这种企业他肯定要想办法留住对方,不能让别的地方将海陆丰公司给撬走。

另一方面,江淼利用医术缔结的关系网,也是罗和光对于海陆丰公司客客气气的原因之一。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永远健康,如果没有搞好关系,江淼完全可以视而不见,等到病入膏肓了,那一切就太迟了。

看着罗和光客客气气的样子,王峰可没有得意忘形,他知道这是老板的功劳,自己就是沾沾光而已,赶紧解释了来意:

“罗镇长,这一次我来拜访,就是希望镇政府可以牵线搭桥,我们公司打算和一部分养殖户签订合同,定向向签约养殖户采购埃及鱼。”

“哦?埃及鱼?这鱼咱们镇好多年没有人养殖了吧?”罗和光有些诧异,又给几人的茶杯倒了一杯热茶:“喝茶。”

王峰向罗和光解释了一下具体的原因:“…”

听完解释的罗和光,才知道海陆丰公司要开办一个饲料厂,需要埃及塘虱作为原材料。

“因此,我们公司希望可以和镇政府合作共赢,由镇政府出面,以定向帮扶的名义,在各村挑选一些贫困户,作为我们公司的签约养殖户。”

罗和光虽然心动,但还是询问了签约养殖的一些细节:“签约定向养殖的合同是三年,如果违约,有违约金之类吗?”

“有,每亩9万的违约金。”王峰没有隐瞒。

一听到这个金额,罗和光感觉有点难办:“这会不会让养殖户产生顾虑?能不能改为一两万?”

“罗镇长,实话实说,这个违约金也是为了养殖户好,不然他们容易三心二意,起不到帮扶的效果,我们公司也没有办法稳定原材料供应,按照合同,只要他们管理得好,每年每亩鱼塘至少可以盈利六万块钱,努力一把,十几万也是有可能。”

“真的有这么高?”这听得罗和光都心动了,毕竟他也有亲朋好友在当地。

王峰笑着摇摇头:“不算高,辛苦钱而已,如果投苗之后,不进行管理和喂养,一亩鱼塘大半年才一两千斤,这还不如去打工。”

“那倒也是。”罗和光多少了解过一些水产养殖的情况。

经过一番详谈,王峰将所有事情都解释清楚了,这个计划确实打动了罗和光。很快罗和光就召集了镇政府的班子,将海陆丰公司的计划向镇政府班子简述了一遍。

镇政府班子的成员,讨论了一个下午,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便全体表决通过了定向帮扶计划。

第二天。

罗和光通知了王峰过来。

双方开始了正式的详谈。

目前采购部已经签订了三百多亩鱼塘,考虑到马宫镇鱼塘有限,很多还是有养殖的,因此王峰只给了400亩鱼塘的额度。

毕竟当地的贫困户,人均耕地面积不大,一家人拼拼凑凑,估计就一两亩,甚至连一亩都没有的家庭,大有人在。

而且也并不是所有贫困户都愿意干活的,很多人贫穷不是因为失去劳动力,而是懒惰和烂赌成性。

镇政府的扶贫办主任王成功,拿出了辖区六个自然村的贫困户资料:“我们早上研究了一下,先将一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排除,剩下还有173户。”

思考了一下,罗和光吩咐道:“将六个村的村长村支书叫过来,开一个会先,毕竟他们才清楚这些贫困户的具体情况。”

“好。”

过了一个多小时。

六个行政村的村长村支书都到了镇政府。

罗和光也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镇政府和海陆丰公司达成一项合作,给各村贫困户争取了一项定向帮扶计划,计划书都发你们手上了,都看一下吧!”

新村村长江大龙,还是江淼同一个房头的人,如果按辈分算,江淼该叫他堂叔。

江大龙看了看计划书,就知道这是他堂哥江大海前几天打电话给他说的事情,作为乡里人和同宗,他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赶紧表态:

“罗镇,我们新乡自然是支持这个计划的。”

其他几个村里,南湖村村长、盐町村村长同样表示支持。

剩下的三个行政村,自然知道这件事是大势所趋,也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

罗和光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你们回去之后,找这些贫困户挨家挨户谈,但是不能强迫,伱们将这份计划书带回去复印,每一户都要发一份,要解释清楚。”

“明白!”

“罗镇你放心。”

“这是好事,相信那些贫困户不会拒绝的。”

听到这些村长村支书的回应,罗和光却眼睛一眯:“有些事情你们要自己把握好一个度,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一次我就一个要求,让帮扶计划真真实实的落实下去,我再说一遍,是真真实实的落实下去。”

几个村长随即干笑了起来。

“是是…”

“我们一定贯彻落实镇政府的指示。”

毕竟谁是真正的贫困户,这些地头蛇哪一个不清楚。

而罗和光虽然不知道每一个村的具体情况,但是他非常清楚,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之前他没有抓手,自然不会太过于计较,只要别太过分就可以了。

现在他借着帮扶计划作为抓手,自然要好好警告一下这些人,毕竟这件事关系到他的升迁,由不得他马虎大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2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