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零七章 差别(中杯!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不知不觉间,夏天就悄悄溜走了。

但岭南地区的秋天,其实也和夏天没有两样,白天还是三十几度的高温,就是晚上稍微凉爽一点。

由于今年的国庆和中秋碰到了一起,因此公司已经提前进行了分批放假。

九月底,江淼准时出现在总部的办公室,见到了昨天晚上刚刚从赣南回来的蒋海波,他去赣南出差了一个多月。

“辛苦你了,海波。”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蒋海波整个人都晒黑了好几度,显然这一个多月以来,他没少在野外爬山涉水。

“赣南分公司的事情安排得如何,有什么难题吗?”江淼之前也是通过微信联系的方式,在了解赣南分公司的情况,因此蒋海波回来了,需要亲自过问一下。

已经预料到老板要询问分公司的事情,蒋海波早有准备,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夹着厚厚一叠文件:

“老板,这是赣南分公司近一个月以来各项工作的简报。”

接过文件夹,江淼一边翻看,一边心平气和地问道:“赣南分公司的负责人孙克己,表现得如何?”

蒋海波在心里面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开口回道:“怎么说呢?他工作非常努力,但是不怎么会变通,做事情非常古板,其他还好。”

“你是想说他不适合作为分公司的主管?”江淼笑着反问道。

蒋海波经过和江淼近一年的相处,多少知道他的一些风格,便直言不讳地点了点头:“我确实认为他不太合适,孙克己适合作为总公司这边的产业经理。”

“我知道,可是现在公司没有人呀!而且筹备分公司的初期,你应该知道其中可以动手脚的地方太多了,一个死板的主管,有时候比一个灵活的主管,更加适合分公司的初期管理。”江淼何尝不想找一个适合的人选。

但是为人处事灵活的人,往往也是底线灵活的人。

用这种人去管理一个刚刚起步的分公司,就如同让老鼠看米仓,中饱私囊那是难以避免的。

这也是在5个应聘管理层的人选,为什么江淼将那3个嘴皮子油滑的人选排除掉的原因,选择了性格木讷寡言的孙克己,就是因为对方足够老实。

“那倒也是。”蒋海波无奈地点了点头。

面对这种情况,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江淼看完了第一份文件,是关于购买自建房作为分公司办公楼和员工宿舍的简报。

赣南分公司的办公地点,就设置在庐陵市的凤凰镇,这和海陆丰公司一如既往的策略一样,不选择地价高昂的城市区,而是选在城市周边的小镇。

分公司设置在庐陵市,并不是随随便便的选择,而是考虑到分公司的业务是发展油茶产业,地处赣南地区腹中的庐陵市就非常适合,从这里可以辐射赣南的各个市。

翻开第二份文件,是关于在庐陵周边购入油茶园的简报。

其中核心购入区域是有着油茶之乡称号的遂川县,目前赣南分公司已经在该县购入了8700亩半废弃的油茶种植园,而且还是连成一片的油茶园。

庐陵的其他几个县,也购入了1.94万亩左右,涉及28个油茶种植园。

经过合并整合之后,这2.81万亩油茶园,形成了7个大型的油茶种植园。

第三份文件,则是赣南分公司的员工招聘简报,虽然从总部带过去了31人,但是这些人都是管理层,基层员工肯定要招聘本地人。

为了管理这两万多亩油茶,目前一共招聘了近300名普通员工,这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招聘了。

第四份文件的内容,则是蒋海波去当地赣北的豫章市,找了一家专业的农业机械公司合作。

“海波,这个赣发机械的实力如何?”

蒋海波回忆了一下,才解释了起这个公司的一些情况:“赣发机械制造公司成立于2000年,有二十多年底农业研发生产经验,工厂在赣省豫章市的小蓝经济开发区,是该省专业制造农业机械的龙头企业。”

他停顿了几秒,再次说道:“这个公司目前有三百多名员工,几十个农业机械方面的工程师,拥有各种生产设备几百台。他们公司产品包括“赣江”牌系列农用运输车和“赣发赣江牌”东风151系列手扶拖拉机,这些产品曾获得国家银质奖和全国十佳手拖金牛奖。”

“看来他们公司的实力不错呀。”江淼点了点头。

毕竟如果企业实力太弱,研发专业的油茶采收设备,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海陆丰公司投入了1000万,委托赣发机械公司研发可用于山地的油茶采收设备,要求对方在两年内,拿出一套成熟的方案。

毕竟这种投资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等到油茶大规模生产了,再来研发专业的采收设备,那时间肯定来不及。

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可以采收油茶的机械,但江淼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对于这些设备并不满意。

主要是油茶产业太小了,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处于油茶种植园又普遍处于山地,这不利于推广机械化。

没有市场需要,自然没有农机公司愿意投入资金去研究。

一旦油茶新品种大规模推广,到时候只有使用专业的采收设备,才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不然油茶采收环节的人力成本太高了,会间接抬高总生产成本。

这是绝大多数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农作物的必经之路。

单靠人力采收,不仅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扩大规模。

而且江淼还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传统的种田方式了,加上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都扎堆往大城市挤。

到时候油茶产业发展起来,还是按照老一套的人力采摘方式,农村的年轻人可没有那么多,老年人又干不动了,这会是一个麻烦。

而且公司也不敢大规模招聘老年人,哪怕是临时工,都要尽量减少年龄超过55岁的人群。

毕竟年龄越大,身体就越差,心脑血管疾病那是普遍存在的,万一在工作期间有个三长两短,对于公司而言,绝对是一个麻烦。

不知不觉,江淼看了近一个小时的文件,他站起来伸了伸懒腰,然后吩咐道:

“赣南分公司的事情我大体了解了,你吩咐克己,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另外那个并购的茶籽油加工厂,要增加深加工的设备,将榨油之后的茶籽饼利用起来,就拿那几万亩原生品种的油茶来测试。”

江淼紧接着又补充道:“另外还有件事,过一段时间,大概在年底前后,公司会送一批苜蓿种子过去,让他明年开春之后,在油茶种植园的林下空地播种下去。”

“苜蓿草?是牧草吗?”蒋海波有些好奇地问道。

江淼点了点头:“是新品种,前几天刚刚完成基因专利注册,这是耐旱的品种,在山地的林下,可以达到亩产5000公斤左右,一年收割两茬左右。”

“我会吩咐他的。”蒋海波虽然不清楚老板所说的苜蓿草情况如何,但是他非常清楚,公司推出的那些新品种都非常优秀,既然值得专门去注册基因专利,那就更加能够说明问题了。

“顺便让克己再建一个小型的草粉加工厂,毕竟几万亩山地苜蓿的产能,每年会有十几万吨鲜草,不加工很难保存。”

蒋海波接过江淼递过来的文件夹:“没问题,我会嘱咐克己落实。”

“对了,国庆期间,公司打算在市区的慈云山公园,举办一次展销会,你吩咐下去,和当地街道沟通好。”

“没问题,我想当地街道也愿意配合我们。”蒋海波并没有觉得这种事情,会存在什么困难。

蒋海波带着文件夹离开之后。

财务部经理叶美静迅速敲门进来,她下意识想关门。

“老板…”

“别关门。”

叶美静瞬间反应过来,赶紧将办公室门重新打开,她脸上有些发烫的抱歉起来:“老板,非常抱歉,我下次注意。”

“嗯,注意就好。”江淼给她倒了一杯茶。

“老板这是九月份的财务报表。”江淼接过来翻了翻。

叶美静正襟危坐,向他介绍了简要的财务情况:“公司九月份的正常收入为3亿1736万元,另外还获得了农商行的50亿贷款额度。不过支出方面增加了很多,其中赣南分公司九月份支出了8257万,琼州分公司也支出了2718万,加上总公司支出了5亿2517万。”

看起来公司有些入不敷出。

实际上,海陆丰公司的财务非常良好。

50亿5年期,年利率3.4%的贷款,每个月本金加利息,也就还款九千多万而已。

现在公司的收入还在节节攀升,根本不需要担心,而且这一大笔借款,再一次加速了海陆丰公司的高速发展。

同时开工了很多个项目,包括了新乡东田员工小区一期项目、新乡小南山写字楼项目、竹仔山综合开发项目、海陆丰公司太阳能发电项目。

还有烟墩山埃及塘虱室内养殖场、烟墩山鱼丸厂改造工程、烟墩山饲料二厂改造工程。

城区榴莲种植园改造工程,公平镇榴莲种植园改造工程。

这些项目的同步开工,消耗了海陆丰公司大量的资金,因此找银行融资就成为了必然。

不过当地对于海陆丰公司的大借款,也是乐见其成。

主要是海陆丰公司手握着鳗鱼苗这个市场,并不需要担心无法还款。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于海陆丰公司的疯狂扩张,感到了非常吃惊和嫉妒。

比如顾海景那个小儿子顾一鸣,他被顾海景从公司踢出去之后,就一直在城区创业,目前搞了一个酒店和一个ktv。

随着国庆到来。

作为半吊子旅游城市的汕美,自然也迎来从珠三角返乡的人潮,以及小部分真正的外地游客。

房间一下子爆满的帝豪ktv,在顶层包厢内。

“顾少,听说海景公司和海陆丰公司在合作,你认识那个江淼吗?”一个手上纹着一只皮卡丘的青年,靠在柔软的真皮沙发上,轻轻地摇晃着红酒杯。

顾一鸣喝了一口闷酒,然后一脸郁闷地说道:“切,见过两次,你该不会想打对方的主意吧?”

“呵呵,小弟我可知道自己的斤两,投资一下ktv和酒店之类还可以,海陆丰公司我可不敢碰,不然我老子都要跟着倒霉。”青年假装出一脸害怕的样子。

“知道就好,他和李建明等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现在已经快发展成为本地的龙头企业了,我家老头都不敢得罪他。”顾一鸣再次喝了一口红酒:

“不过海陆丰公司这大半年的扩张,可真是狂飙突进,一下子融资50亿,他就不担心还不起钱吗?”

虽然被顾海景踢出了公司管理层,但顾一鸣在城区还是有不少狐朋狗友在,对于海陆丰公司疯狂扩张的一些内幕消息,他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我听我叔叔说,好像海陆丰公司八月份提前缴纳了上半年的税金,缴纳了1.8亿。”

“我靠,这么多?”

“估计下半年会更多,不过这也和海陆丰公司没有极限避税有关系。”青年放下酒杯,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海陆丰公司今天在慈云山公园举办展销会,要不要过去看一下?”

顾一鸣一听到海陆丰公司的事情,瞬间脱口而出:“有什么好看的?他们公司除了鳗鱼苗,就生产罐头和草莓。”

“你真的不想去?”

“不去,我还是在这里数钱比较快乐。”顾一鸣摆摆手。

“那我自己去。”

青年走到了下一层的台球馆,找到了另一个朋友。

由于喝了两口酒,他只能忍痛放弃自己的兰博基尼,打了滴滴过去慈云山公园。

十月份的汕美,依旧是火辣辣。

“我说浩宇,你又不是喜欢凑热闹的人,干嘛去慈云山公园?难道你也想巴结人家?”

手背纹着皮卡丘的陈浩宇,打了一个哈欠之后,笑着回道:“我就是去看一下,一鸣那小子脑子有坑,人家又没有得罪过他,干嘛整天一听到对方的事情,就一脸应激的样子。”

“呵呵,估计就是被他老子说了,他才产生这种逆反心理。”

“都多大了,二十几岁的人,还跟那些初中生一样幼稚。”陈浩宇一脸无奈的吐槽起来。

“你小子别打马虎眼,说一下你的真实想法吧?”

“还真是瞒不过良哥你。”

一旁的彭嘉良翻了翻白眼:“从小到大你那点小心思都写脸上了,还用得着猜?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我打算去看一下有没有赚钱的机会。”

“啥?你什么时候缺钱了?”彭嘉良仿佛第一次认识对方那样。

一听到这句话,陈浩宇顿时大吐苦水起来:“放屁,我一个月就几万块钱零钱,车是我妈买给我的,我哪里有钱了,公司未来也是我大哥继承,我就拿一些干股分红。”

“那你也想学一鸣自立门户?”彭嘉良调侃道。

“怎么?不行吗?反正我家的公司是没有我份的,还不如趁我老子还在,自己搞一些产业。”

彭嘉良对于这一点,倒是非常认同:“有进步,知道为了未来考虑了。”

“那良哥,你是不是要支持我一下?不用太多,投资我几百万就可以。”

“滚犊子吧!我全副身家加起来才一千多万,还都是固定资产,怎么给你投资几百万?”彭嘉良毫不客气的拒绝了。

“我就知道,这么多年的兄弟感情,原来就是这样塑料…”陈浩宇一脸假哭着,那眼神之中露出一丝悲痛欲绝。

彭嘉良嘴角上扬,冷笑着说道:“呵呵,能不能再给我表演一个三分凉薄、三分悲痛、三分无力,外加一分愤怒的扇形图眼神?”

“你果然不爱我…”

“滚开,老子是直男。”

两人开玩笑之中,汽车已经到了慈云山公园。

慈云山公园就在汕美大道边上,对面是废弃了十几年的美丽华大酒店和移动公司汕美分公司的办公大楼。

公园靠汕美大道一侧的西北部,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广场,而公园北部则是有着帆船元素的慈云山图书馆。

一下车,两人就看到了慈云山山顶的小巨蛋。

而此时的公园广场上,有巨大的充气拱桥,还有一些巨大的充气卡通动物。

“走吧!”陈浩宇拍了拍彭嘉良的肩膀,两人并排着走向里面的展台。

不知道是不是国庆黄金周的原因,这里的人流量还真不少,除了拖家带口的本地人,还有不少背包客和时髦的年轻人,也在各个展区参观着。

一走进来,彭嘉良就一脸蒙圈:“奇怪了,难道不止一家企业过来吗?怎么那么多个展区?”

“翡翠?海陆丰公司还做翡翠生意?”陈浩宇同样一脸惊奇,他虽然知道海陆丰公司的一些事情,但那都是道听途说的二手小道消息,对于海陆丰公司具体有多少产业,他还真不太了解。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7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