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一场雪(中杯)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10月23日。

农历九月十四日,霜降。

乃蛮县县城。

由于天气预报预测漠南东部和东北地区,在11月月初会有一次明显降温,极有可能会有雨雪天气出现。

因此各家各户开始抓紧时间准备好过冬的物资,特别是没有储备足够草料和玉米粒的养殖户,都在想方设法外购。

突然一辆皮卡车拉着横幅,开在县城的主道上,用大喇叭喊道:

“木兰农场出售鲜草料,每亩500块钱…”

“木兰农场出售鲜草料,每亩50…”

“木兰农场出售鲜…”

正在一家饲料批发行门口的订购玉米粒和豆粕颗粒的莫老三,一听到这个,赶紧向饲料批发行的老板说道:“老刘,你将玉米和豆粕颗粒送我那。”

“知道了。”老刘又吊着眼,看向从门口慢吞吞经过的皮卡车。

莫老三赶紧跑过去。

来到皮卡车旁边,已经有其他人先他一步了。

不过皮卡车上的漠南分公司员工并没有回答什么,而是直接给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如何收费、如何处理草料等问题。

莫老三也拿到了一张,他看一下后,立刻开着自己的破面包车急匆匆跑过去木兰农场那边。

来到木兰农场的基地大门口,已经有不在少数的养殖户跑过来询问,有些已经拉着收割机和渣土车之类入场了。

临时从塔敏查干基地调过来的销售人员,正在接待想要入手的养殖户。

半个小时后,就轮到了莫老三。

销售人员非常直接:“要多少亩?”

“一亩真有1.4∽1.6吨?”莫老三赶紧问道。

“低于1.4,我们给补,要多少?”

莫老三按照往年的过冬青贮料采购量,他家1200个羊,加上会有一部分母羊产羊羔,估计需要500吨青贮料。

不过他知道喂养的草料不能全部使用大豆藤青贮料,需要使用一半的玉米青贮料和其他干草,因此大概需要购买250吨左右的大豆藤青贮料,根据他自己往年做青贮料的经验,250吨青贮料大概需要280吨鲜草料。

有了底,莫老三便开口说道:“我要200亩。”

“合同,自己到一边填,有问题直接问。”销售员直接抽出一份合同给对方:“对了,我们不接受记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知道了。”

十几分钟后,莫老三签好了合同,交了十万块钱,加了对接人员的微信号,便带着合同急匆匆离开。

刚走出大门口,就被人拉住了。

拉着他衣袖的中年人,一边递烟,一边笑呵呵地问道:“兄弟,要收割服务吗?”

“多少钱?”莫老三也没有恼怒。

“收割一亩八十块,如果包运输,看距离。”那中年人又递了一张名片。

莫老三看了一眼名片,随即点了点头:“加个微信。”

“好。”

下午。

确定好其他准备工作的莫老三,来到了木兰基地,找到了自己的对接员。

在对接员的带领下,他来到了自己合同中的那一块地块,编号为“临售青料9-11-15-100m”、“临售青料9-11-16-100m”。

木兰农场的大豆田都是标准化的农田,基本就是宽度100米、长度666米为一块,即百亩一块。

对接员看了一下插在路边的不锈钢指示牌,转过头向莫老三和私人收割队的人说道:“就这两块,你们确认一下,别割错了,运输车免费过地磅,地磅位置你们知道吧?”

“知道,知道。”收割队的人宛如小鸡啄米。

莫老三赶紧拿着合同对了一下不锈钢指示牌上的地块编码。

这个地块编码其实隐含着很多信息,如莫老三这两块,其中9-11代表该地块的大豆是9月11号播种的,到10月23号,生长时间差不多为43天;15、16代表这是那一天播种的第15块、第16块地;100m就是100亩。

收割队调了5台收割机,加上拖拉机装载机和运输货车。

一个小时就割60亩。

刚刚跟运输车去过地磅的莫老三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回来。

“爸,刚才过地磅,四车86吨左右。”

“86吨?60亩?”莫老三手指头掰了掰:“1.43?”

周围的大豆田都在收割。

整个乃蛮县大概有养殖户2.2万户。

今年全县牛存栏56万头,年出栏牛13万头,基础母牛达到39万头;羊存栏117万只,其中种公羊总数1.5万只。

整个冬季需要大约120万吨青贮料。

而由于天气原因,木兰农场大约有25万亩大豆没有办法达到最佳收割期,这25万亩大豆大概可以收割38万吨鲜大豆藤,大概相当于34万吨青贮料。

考虑到含荚或者期大豆藤的高蛋白,为了确保牛羊的营养均衡,青贮料肯定不能全部使用大豆藤青贮料,最高一半,一般是三分之一左右,搭配着其他草料使用。

显然乃蛮县的养殖户是吃不下这么多大豆藤鲜草料的,因为很多养殖户有自己的草场,或者已经提前购买了草料。

不过好在隔壁红山市养殖户,听到了木兰农场在大量出售大豆藤后,也迅速成群结队跑过来。

不到五天时间。

25万亩不达标的饲用大豆就被周边的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包了下来。

而海陆丰公司自己的15万亩,达到收割标准的饲用大豆,也进入了收割阶段。

这些达标的饲用大豆,目前已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会就地做成青贮料,一部分会烘干成为干草料,然后压缩打捆出售。

10月27日。

一队从漠南东北的呼市过来的养殖户团体,找到了木兰基地这边。

临时销售办公室的负责人吴斌摇着头:“老哥,你们来晚了,我们这边的豆藤昨天已经被订完了。”

“25万亩几天就被订完了?”养殖户团队的壮汉瞪大眼睛。

“是呀!我们哲里木本地,加上隔壁红山,一下子就被抢光了。”吴斌话锋一转:“不过我们还有15万亩自用地…”

听到这话,壮汉一旁的小老头笑呵呵地拿出一包烟递过去:“吴经理,帮帮忙,卖给我们一点,我们不要太多,就一万亩如何?”

吴斌虽然拿了那包烟,却笑着摇摇头:“其实这些自用的饲用大豆也是要出售的,但是因为已经结荚了,亩产差不多有2.3吨,而且蛋白含量很高,价格可不能太低。”

“多少钱一亩?”壮汉眉头紧皱。

“你们包地不划算,不如直接向我们公司采购,蛋白含量20%的大豆青贮料,出厂价每吨680块钱;含水率16%,蛋白含量35%的大豆干草料,出厂价每吨1800块钱,可以替代很大一部分大豆豆粕做的精料。”

小老头微眯的眼睛滴溜溜转,随即转过头和几个团队成员在一旁小声讨论了一会。

“老高,你觉得如何?”

壮汉挠了挠鬓边:“这个价格还可以,我打听了这边的情况,那些包出去的地,一亩就2900斤左右,价格是500一亩,加上80块钱收割费,和10∽30块钱的运费,差不多就是一吨400块钱,但是那些没有成熟的大豆藤,上面的豆荚不多,质量肯定比不上海陆丰自留的那一批。”

今年呼市的天然碱草五草价格为860元/吨,苜蓿草饲料价格在1356元/吨左右,这些都是干草价格,但质量非常一般。

比如苜蓿干草,高质量的头茬草都被奶牛养殖场收购了,剩下的二三茬草的蛋白含量直接下降三分之一,含量只有14∽16%左右。

衡量苜蓿干草质量的核心标准,就是蛋白含量,一般头茬干草的蛋白质含量为18∽24%之间,普遍在20%左右。

一般情况下,苜蓿的青贮料、干草料的蛋白含量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苜蓿青贮过程中的蛋白质损失比较小:而干草在烘干或者爆嗮过程中,蛋白质会出现不小的损失。

但这对于带荚大豆藤而言,是一个例外,因为其中含有的蛋白质,集中在豆荚上,哪怕是脱水了,其蛋白质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损耗。

这样一来,蛋白含量35%的大豆干草料,在每吨2000块钱的价格下,其性价比非常高。

要知道榨油企业出售的豆粕,蛋白含量也43∽48%左右,目前市场价格为每吨2500块钱左右。

加上这种全株大豆做到饲料,比豆粕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和均衡,比如油脂含量很高,这有利于牛羊过冬和育肥。一番讨论之后,这个养殖户团队终于商量好了。

“吴经理,我们要5000吨青贮和5000吨干料。”

“没问题,不过我们不接受记账,你们可以接受吧?”

“可以。”

“对了,你们以前有没有大规模使用过大豆干草?”

小老头赶紧问道:“没有,怎么了?”

吴斌从抽屉取出一份技术指导手册递过去:“大豆干草容易导致牛羊胀气,你们最好采购那种带熟化效果的饲料颗粒机,将大豆干草和玉米粒一起,制成熟化颗粒,可以消除很大一部分副作用。”

“原来如此,我们知道了。”

“当然,如果你们觉得麻烦,我们公司也可以代劳,一吨加30块钱,我们帮你们代工。”

然而看刘技术指导手册的小老头,却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们自己加工。”

“那好吧!”

他之所以拒绝,那是因为颗粒化的饲料,配方之中,添加了20%左右的玉米粒,现在东北地区的含水量比较低的干玉米粒,一吨才1000块钱。

代工一吨,有隐藏200块钱左右的毛利。

精打细算的小老头,并不打算便宜了海陆丰公司。

签好了合作协议,支付了30%的货款后,漠南分公司会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内,将青贮料和干草料输送到呼市。

小老头一行人刚要离开,就遇到了他们隔壁县的几个熟人。

“霍巴,你老小子这才来?”

穿着皮夹克的中年光头,定睛一看,发现是隔壁县的老萝卜,便笑着摇摇头:“我昨天就来了,刚好拿了最后一批,就是质量不太好。”

“质量不好你还要?海拉尔今年那么缺草?”老萝卜一脸诧异。

“便宜呀!一亩才400块钱。”

“一亩有多少斤?”老萝卜给几个派了烟。

霍巴接过烟:“差不多2000∽2100斤左右。”

突然老萝卜想到一个问题:“你们大老远过来,到时候怎么运回去?”

“我老舅在哲里木这边有一个青贮场,借他的场地做青贮,到时候再运回海拉尔。”

点燃了烟,老萝卜吸了一口:“呼…你们真走运,我们来晚了,只能购买海陆丰公司做好的青贮和干草。”

“那要多少钱?”霍巴好奇地问道。

“干料1800,青料680,不包运费。”

霍巴看向一向精明的老萝卜:“那岂不是高了很多?”

“不高,质量不一样。”

霍巴顿时反应过来:“那倒也是,海陆丰公司自留地上的大豆,都结了密密麻麻的豆荚,那质量确实非常高。”

“中午有没有空?在附近吃一顿?”

“好呀!我先去看一下上午的收割情况。”

“一起吧!我也去参观一下。”

霍巴看了一眼众人手上的烟,随即提醒道:“参观可以,不过大家先将烟抽完再说,里面不允许带烟和打火机进去,不然会罚款的。”

“这么严格?”壮汉觉得海陆丰公司有点小题大做。

“里面很干,他们担心火灾也正常。”

不一会,众人就将烟吸完,踩灭了烟头。

从基地西门开车过去,他们在西门门口一旁,将身上的烟和打火机打包放储物柜里面,安检员才放他们过去。

皮卡车开了半个小时,才来到距离木兰基地最遥远的一片大豆田。

这些大豆的叶片还郁郁葱葱,不过一旦大降温来临,这些大豆肯定迅速枯黄落叶。

霍巴和收割队的人说了几句话,拿了一箱子可乐给他们。

回来后,他看到老萝卜等人也在皮卡车旁边吃牛肉干,随即打开一瓶可乐,用拿了几个一次性杯子,给每个人倒了一杯。

壮汉笑着问道:“你车上不是有几箱格瓦斯吗?拿来喝几口。”

“别别,这几天当地查酒驾。”霍巴头如拨浪鼓一般摇起来。

“我又不开车,没有关系。”壮汉从车厢内拿了一大瓶格瓦斯,拧开瓶盖后,就吨吨吨喝了三分之一:“嗝…”

“这地方真的好干,在这里呆一会,就口干舌燥,怪不得不让人带火进来,这要是等大豆成熟了,一点火,那扑都扑不灭。”老萝卜一边说,一边喝着可乐。

“没错。”啃着牛肉干的壮汉深有同感,他之前还以为海陆丰公司小题大做,没有想到里面真的好干燥。

霍巴背靠在皮卡车上,拿着一杯可乐:“老萝卜,你们说这个仙豆大豆可以在咱们那边种植吗?”

“我也不清楚,不过应该可以吧!”老萝卜挠了挠被静电搞得发痒的头皮。

一个消息比较灵通的年轻人,赶紧说道:“确实可以,我看过海陆丰公司在网上的种植指南,咱们那边一样可以种,不过一年只能收一季大豆,或者两到三茬豆秸秆。”

老萝卜摸了摸下巴的胡子:“这也不错了,亩产差不多有2.3吨鲜料,两茬就是4.6吨,三茬估计比较难,比较咱们那边的无霜期才100∽130天。”

“你们想种这个大豆?”霍巴询问道。

“有这个想法。”

“不过现在咱们那边还没有人种过,还是等一段时间吧!先看看情况。”

老萝卜没有说种不种,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今年草料和精料的价格都下降了很多,你们海拉尔那边的成本如何?”

“还可以,肉牛勉强够本,肉羊和羊羔的利润还可以,估计比往年多一两成,你们呢?”

“差不多。”

“今年比前两年好过多了。”

“前两年的牛肉价格太低,养殖成本又非常高,很多人都不想养了。”

霍巴突然想起一件事:“老萝卜,你们有没有羊羔要出?”

“羊羔?老杜家有一批呼羊的羊羔,大概200个左右,你要?”

“不是我要,是一个朋友要的,他想扩大养殖规模。”霍巴给老萝卜又倒了一杯可乐。

“我回去后,给你联系一下。”

“帮我联系多几家,我朋友要养两三千只,最好有种公羊。”

“没问题。”

这一大片大豆田上,三五成群的养殖户看着收割队收割,或心情轻松地聊着天,或饥肠辘辘地吃着东西,还有拿着电话大声讲话的人。

对于这些养殖户而言,今年冬季其实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年份。

一方面是牛羊肉价格虽然下跌了,但是他们的养殖成本也被拉下来了。

其中肉牛因为饲养周期比较长,因此只能勉强保本。

但是饲养周期比较短的肉羊,利润却增加了不少,比起国外牛羊肉没有大规模输入之前的利润还多了不少。

只要利润可以保证,对于养殖户而言,他们就不会太担忧。

甚至不少养殖户的信心飙升,已经打算扩大养殖规模。

这就是获得大豆市场主导权的好处之一,很多经常关注市场动态的养殖户,都预感到国内养殖成本下降后,无论是养殖行业,还是肉类消费市场,都将迎来一次不小的爆发。

现在就是入场的好时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3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