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章 北国之春(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随着高铁一路向北。

天气越发寒冷起来。

北国的春天已经到了,但冰雪消融后的气温,反而会让体感温度变得更加寒冷。

特别是越靠近东北地区,体感温度就越低。

他一路上转了一次车,就在山海关转车。

沿途经过很多城市,虽然只是匆匆一看,但是他的鉴定面板,可以看到周围1.6公里范围内的信息。

这也是江淼前段时间,发掘出来的另一种使用方式,只要闭目养神,集中精神向四面八方发散思维,就可以让鉴定面板主动维持最大范围的信息收集。

当然,这种方式是没有办法浏览信息的,因为大脑承受不住如此庞大的瞬间信息冲击,只能事后进行二次复盘。

如果是汽车上,江淼不会使用这种放空心神的方式获取信息,因为这会使他暂时性没有办法观察周围的信息,从而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但是在高铁上,则不一样。

高铁本身出事故的概率很低,而且他上高铁之前,就查看过所搭乘的高铁详细信息,确认不存在大问题后,他才会搭乘这一列列车。

这一路上,他收集了庞大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含了车上每一个人的活动信息、他们携带各种物品、经过路线的地下地层。

对于其他乘客的信息,江淼没有浏览,毕竟他又不是偷窥狂。

他重点关注的信息是地下岩层的信息,毕竟这是以高铁上为中心线,形成的一个半径1.6公里的切面。

粗略查看之后,他发现不在少数的矿产资源。

除了常见的矿物,还有三处价值比较高的矿层,一处是大别山西北边缘山地发现的,处地下930~970米深度,是一条钼白钨矿脉,钼和钨的含量非常高,单单是扫到的范围内,就蕴含着470吨钨和109吨钼。

一处在山海关附近的山地地下,深度在1425~1444米之间,是一条方钍石矿脉,除了含有不在少数的钍元素,还有少量的铀元素,以及大量的稀土元素。

最后一处,就是在他前往哲里木市的家园县途中,在三家子镇东侧的公路下方,深度大约在1279~1301米左右,是一条铬铁尖晶石矿脉。

对于最后一条矿脉,由于距离目的地非常近,他便让人开车在周围逛了一圈,发现这条矿脉非常大,如果全部开采出来,可以提炼出740万吨铬。

只可惜埋藏深度太深了。

就在江淼快抵达库伦镇的时候,又在附近沙漠里面,发现一条金银复合矿脉,而且这条矿脉埋藏深度还不算太深,大概只有350~410米左右。

这条矿脉的金含量为44吨,银含量为276吨,而且矿物品位挺高的。

在寒风瑟瑟中,江淼一行人开车前往库伦镇北面的养畜牧河,这条河也是阻隔塔敏查干沙漠南下的重要河流,也是家园县的主要河流。

车队经过库伦镇,拐弯向北行驶了17公里左右,就看到了河水非常浅的养畜牧河。

过了养畜牧路的公路桥,江淼就看到了大片的农田和民房。

这条养畜牧河,可以说是家园县的母亲河,全长112公里,流域面积为825平方公里。宽处达200米左右,窄处约30米。

该河是常年性的河流,主要靠泉水汇集而成,有胡吉尔河、查干河等支流,年平均流量1.1亿立方米,结冰期达4个月左右。

路过民房区,不知不觉,漠南分公司的临时基地已经遥遥在望。

随着车队抵达。

皮肤有些干裂的吕伟斌,小跑着来到江淼面前:“老板,欢迎来到漠南分公司。”

“辛苦了。”江淼已经感受到了哲里木市三月份的烈烈寒风,又干又冷,还夹杂沙粒,吹得脸庞刺痛,特别是对于他这个南方人而言。

吕伟斌赶紧带着他和黎子轩等人向基地里面走去:“老板,外面风沙大,我们到里面休息一下。”

这个基地并没有在库伦镇附近,而是在距离镇城17公里的北部,不远处就是养畜牧东嘎查,这村子的民房沿着公路分布,呈长条状分布。

而漠南分公司的基地,占地面积500亩,目前使用了100个集装箱房,拼接成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办公区、员工宿舍、设备仓库。

基地外面使用水泥柱和铁丝网包围起来。

进了一间集装箱办公室。

吕伟斌粗略给他介绍了一下情况:“老板,目前漠南分公司除了我带过来50人,又在冀省招聘150人,在哲里木市本地招聘70人,在东北也陆续招聘80人,总员工人数为351人。”

紧接着,漠南分公司经理刘治本摊开一张家园县的详细地图,上面已经用红线圈起了一大片区域,他指着那一片区域解释起来:

“老板,这就是我们和当地达成的合作协议,一共是35万亩,具体范围在库伦北部坨甸区的南沿,海拔250米至300米之间,呈东西条状走向。”

“这片沙漠名为塔敏查干沙漠,在家园县境内长约60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横跨六家子镇、茫汗苏木、额勒顺镇、库伦镇四个苏木镇。”

江淼目光微微闪烁:“280平方公里?不应该是42万亩吗?”

刘治本笑着解释起来:“是这样的,因为当地在这片沙漠的边缘,开发了两个景区,分别是塔敏查干沙漠景区和银沙湾景区,加上公路横穿而过,这一部分就裁掉了了7万亩左右。”

听到刘治本的解释,吕伟斌又说起前段时间,刚刚过来探路时的一件事:“说起这个,本来我一开始去八氏县的谈合作的,因为那边的古宝图沙漠面积更加庞大,大概有150万亩,只可惜那地方被列为国家4a风景区,当地对于我们的投资项目,有些犹豫不决。”

“没关系,明年他们会做出正确选择的。”江淼笑着摇摇头。

毕竟要改变一个4a级风景区的使用性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推动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

家园县这边的两个景区,则是他们当地自己搞的小景区,因此就算是改变整个塔敏查干沙漠的用途,也无关紧要。

毕竟这地方本来就是沙漠,而不是沙地,再坏也不能坏到哪里去。

因此家园县才敢批给海陆丰公司35万亩沙漠。

江淼继续问道:“承包价格多少?承包年限多少年?”

“每亩每年50块钱,30年期限,当地保证不提价,合同已经签好了。”吕伟斌回答道。

对于这个价格,江淼微微点头,他之前调查给哲里木市的土地承包费用。

比如哲里木市的仆人县的沙漠治理工程,每亩承包费用约为90元/年;而开鲁县小街基镇的重度沙化草原治理项目,底价为60元/亩/年。

看清楚,这是当地发钱给承包人,用于治理沙漠沙地的费用,而不是承包人给当地。

而漠南分公司圈的地,那是流动沙漠和半流动沙漠区,而不是当地的储备耕地、储备草地。

当地一开始,也以为海陆丰公司是来做沙漠治理工程的,就表现的非常冷漠,毕竟这种掏钱的事情,就是当地村民牧民的收入来源之一。

直到吕伟斌说是来承包沙漠开发农田的,当地才变得热情起来,特别是听到要承包几十万亩之后,他们就更加热情了。

毕竟35万亩沙漠,哪怕是每亩每年50块钱,也是每年1750万元收入。

“设备来了多少?”

刘治本回道:“三一重工第一批设备在两天前已经到位,大概有一半的设备,剩下的会在月底之前送达。”

“驾驶员缺口很大吧?”

吕伟斌苦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很大,之前我们在冀省招聘的150人,都是老司机,下一批都是技校刚刚毕业的,大概有300人。”“后勤保障如何?”江淼对于这一点挺关心的。

吕伟斌满脸无奈:“目前集装箱房已经不够用,订购的下一批集装箱房子要半个月后才会运输过来,好在开春了,天气不是很冷,有帐篷和睡袋可以对付一段时间内。”

“我刚才看了一下,基地的房子建设如何?”

吕伟斌解释了一下:“旗里面对于我们开发50亩地作为房地产表示支持,相关手续也帮我们在完善,估计三个月内可以办好,另外我已经派人去找工程承包公司,估计会是当地的建筑承包公司来做。”

“没有关系,只要质量保证就可以,在冬天之前,建好房子就可以。”

江淼这个时间安排倒不是太急,因为海陆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员工小区,都是标准2梯4户9层,而且考虑到当地地广人稀,干脆连地下停车场也不用了,到时候建一些铁皮棚子停车场就可以了。

只要三个月内手续下来,那就是六月初开工建设。

半个月打地基,10~13天建一层楼,9层就是90~108天,差不多就是九月中旬封顶,简单装修的话,两个月可以搞定,差不多就是十一月中旬,这就可以让员工入住了。

这个项目一共规划了1350套房子,为了保障员工冬天之前有房子住,可以集中施工人员,将其中一部分房子装修好。

毕竟整个漠南分公司,估计大概会有九百到一千人,只需要两百套房子就可以了,更何况冬天了,一部分员工会放假回家休息。

不过平整土地的施工队冬天不会停工,除非下大雪,不然没有必要停工。

因为沙地在冬天,和草地、耕地不一样,沙地在冬天,只是流动性下降了,但并不是变成硬邦邦的冻土,仍然可以继续进行平整作业。

除了大雪停工,就是春节放假,剩下的时间都可以施工。

因此必须给在这边过冬的一部分员工准备好房子,毕竟夏热冬凉的集装箱房,冬天估计会非常难熬。

一边聊,一边休息的江淼,初步了解了漠南分公司的情况。

晚上,吕伟斌带着江淼来到库伦镇里一家比较有名的本地餐馆吃饭。

考虑到江淼不喜欢喝酒,就没有邀请镇政府的人了。

“老板这是当地的烧烤有烤串、烤鱼、烤鸡翅。这是库伦炖菜、煎饼。”吕伟斌给他介绍着。

江淼喝了一碗锅茶,这是奶茶和牛肉丁、土豆、胡萝卜加上一些香料慢火慢炖,吃起来香气四溢,口感醇厚。

还来漠南必不可少的羊肉串和解腻的酸奶。

刘治本又给他舀了一大碗汤:“老板,这是牛犊汤,用鲜牛奶制成的奶嚼口小火慢熬,加入荞麦粉制成的面片煮熟而成,当地牧民非常喜欢吃,不知道你吃不吃的惯。”

“不错,别一番风味。”江淼喝了一口牛犊汤,然后拿起一块手抓肉,这是羊肉经过当地的特色手法烹饪出来的,吃起来肉质鲜嫩,口感醇厚,搭配特制调料,美味无穷。

而柯勇则拿着小刀在切烤全羊,那烤得焦香四溢的羊肉,让人不由自主吞咽口水。

不过江淼不太吃肉,吃了几块烤肉后,拿起一碗荞麦饸饹与拨面,就着当地特色的卤子吃。

江淼打了一个饱嗝:“嗝…老吕,这蔬菜不够呀!天天这么吃,很容易高血压高血脂,你要让后勤多采购一些蔬菜水果,保证员工营养均衡。”

“我知道,这边的饮食习惯我也不太习惯,咱们岭南人一天三顿不吃点草料,总觉得不得劲。”吕伟斌半开玩笑起来。

不过他不习惯那是真话,哪怕是已经来了这里半个多月,一众南方员工仍然很不习惯。

一顿饭下来。

江淼也和漠南分公司的管理层混了一个熟脸。

第二一大早。

在吕伟斌、刘治本等人的带领下,众人看到了基地后面,连绵不绝的沙漠。

一部分员工已经驾驶着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压路机在沙地之中作业着。

除此之外,他还看到了一队穿着三一重工工作服的人员,正在维修一辆出故障的推土机。

江淼看一下,发现三一重工的维修人员有十几个之多,顿时有些诧异:“三一重工来了这么多?”

“是的,他们说要借这个机会,改进一下设备,让设备更加适应北方和沙漠环境。”吕伟斌也有些奇怪三一重工的行为,不过对方既然如此卖力服务,他也没有亏待对方,不仅仅提供了住宿,还包了三一重工维修团队的一日三餐。

“原来如此。”江淼拿起望远镜,看一下眼前这样一望无际的沙漠。

从本质上来讲,塔敏查干沙漠和古宝图沙漠,虽然属于科尔沁沙地,但是却存在巨大的差别。

中部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实际上是近现代过度开垦造成的耕地和草地退化。

而西部的塔敏查干沙漠和古宝图沙漠,是明清两朝过渡放牧和开垦造成的,退化时间更加久远,因此沙漠化更加明显,都形成了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

或许很多人对于古宝图沙漠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如果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可能更多人都会有点印象,那就是木兰围场。

在蒙语中,“宝古图”意为有鹿的地方,这里曾是清代的木兰围场,见证皇家狩猎和军事活动,孕育了深厚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

“老板,我考虑到这些沙地压实后,需要等到六月份才开始种植,因此我让采购部采购了10台草方格布置设备。”吕伟斌在旁边给他讲解着一些工作上的布置。

“草方格布置设备?”

吕伟斌拿出手机,找到了采购部发过来的内容:“采购部已经和甘省的甘科集团谈好了,采购他们集团研发的自走式草方格沙障治沙机械设备,根据前几天发过来的产品介绍,这种设备具有超高底盘、双履带底座,搭载低功率单缸柴油发动机,能在25度以内斜坡自由漫步及12度范围内斜坡平稳工作,一天可以布置40亩草方格。”

“嗯,你考虑得周到。”江淼已经感受到了周围的风沙强度。

如果不尽快在已经压实的沙地上布置草方格固沙,大概率一两个月后,这些沙地又会重新流动起来。

除非这两个月内有降雨,才可以让这些沙地维持固化状态。

但是哲里木市的雨季是六七八月份,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大风干燥季节,这种天气不利于固沙。

至于布置了草方格之后,会不会影响大豆种植,答案肯定不会,因为草方格的草是枯草,重新发芽的概率比较低,等到了雨季,新品种大豆的生长优势更加明显。

江淼放下望远镜,看到不远处一台钻井机正在钻井,显然是准备抽地下水,他看向吕伟斌问道:“对了,当地水费如何收费?”

听到这个问题,吕伟斌也有些担心起来:“老板,我们作为企业,抽取地下水使用,每立方米1.25元,而且每亩大豆限量使用167立方米,如果超量使用会被加收1~3倍费用。”

“没有关系,我们只需喷淋三次即可,一亩地用不了60立方米,你们只要记住在傍晚喷淋,这可以加强利用效率。”对于这一点,江淼早有准备。

只要大豆成果生根发芽,长出第一片真叶,那就不需要浇水了。

完全靠叶片晚上收集露水,然后储存在根茎根球之中,如果遇到雨季,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现在打井这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播种下去之后,连续一两个星期没有下雨,那就必须人工补水。

正是因为新品种大豆的特殊性,才让这些品种变得极其耐旱耐盐碱。

而且江淼在近期又发现这三个大豆品种的另一个优点,这是他在整理之前第一批大批实验田时,无意间发现的新情况。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4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