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八十章 热销(求订)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江淼埋头于科研。

海陆丰公司的发展也有条不紊。

南湖农场的100亩草莓大棚已经全部种满,其中68亩草莓陆陆续续进入了盛果期。

很多当地的农村妇女,拿着专门采收草莓的电动采收机,快速采摘着一颗颗让人垂涎欲滴的草莓。

不过随着时间逼近十点钟,就算是大棚没有覆盖塑料薄膜,温度仍然在变高,因此采摘工作便停止了。

农场办公楼三楼的经理办公室内,吕伟斌看着最近安装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通过电脑可以看到每一个大棚的各种情况。

后台管理员小王调出了一部分数据,他一边盯着电脑页面上的数据,一边给吕伟斌汇报了一下情况:“从时间分布来看,四月份中旬开始,我们农场的草莓产能增加了非常多。”

吕伟斌在互联网大厂做过农业相关的项目,对于这些数据还是挺了解的。

农场三月份投产12亩,一共生产了3336公斤草莓。

四月份投产规模扩大到32亩,一共生产了15367公斤草莓。

五月份投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68亩,一共生产了28309公斤草莓。

吕伟斌看了一下六月份前半个月的情况,目前已经累计生产了20341公斤草莓。

而根据网店部反馈过来的销售情况,目前均单价为:香草每公斤83元、奶酪草莓每公斤81元、茉莉草莓每公斤58元。综合评价单价为每公斤75元。

也就是说,仅仅是这半个月,网店部就卖出了价值140万元左右的草莓。

紧接着吕伟斌又询问起,已经进入盛果期的那一部分大棚产能:“小王,你调一下那进入盛果期的32亩大棚,我看一下数据。”

“ok。”小王迅速调出了数据。

查询了一下数据,小王头也不抬地回道:“经理,茉莉草莓进入盛果期后,每天亩产可以达到30~33公斤,奶酪草莓每天亩产是21~24公斤,香草草莓每天亩产是18~20公斤。平均每天亩产25公斤左右。”

思考了一下,吕伟斌又吩咐道:“以盛果期为数据,加上每个月每亩休养一个星期的参数,你模拟计算一下下个月的总产能情况。”

小王敲击着键盘。

不一会,模拟计算结果出来了。

“下个月估计可以达到52500公斤左右。”

随即吕伟斌摸了摸下巴的胡渣,暗自将这个数据记下来,然后拿起电话打给网店部的经理张欣怡。

嘟嘟…

“喂…是吕经理吗?”

“是我,张经理,你们目前的草莓订单情况如何?”吕伟斌直接开门见山。

“我看一下后台。”

过了一会,张欣怡的声音再次从手机传来:“目前还有1736单没有发出。”

“平均每天的订单数量是多少?是呈现出增长趋势?还是有波动?”

“嗯…我看一下,目前每天平均在800~1000单左右,前两个月增长比较明显,这个月每天都维持在800~1000单这个范围内。”

“这样吗?”吕伟斌想了想,他知道目前网店的订单,绝大部分都是一公斤小单为主,两公斤和五公斤单比较少。

按这个情况,网店部每个月的草莓订单就在2.4~3万单之间,大概只能吃下4万公斤草莓。

可是下个月全部大棚都会进入盛果期,总产量肯定会超过5万公斤的。

虽然在城区的特产店,每个月也可以售出1000公斤左右的草莓。

但是这仍然多出了上万公斤,就算是公司的新品种草莓比较耐运输和耐储存,可仍然不宜库存太多。

他将这个问题向张欣怡说了一下。

张欣怡听了之后,则提出了促销的解决方案,保证下个月一定将5000公斤草莓卖出去。网店部这边。

挂了电话的张欣怡,雷厉风行地来到了营销策划办公室。

“阿斌、素芳,伱们准备一下,趁618还有几天,赶紧推出几个促销活动,对了,顺便解决一下马口铁鳗鱼罐头的库存问题。”

营销策划办公室的阿斌和素芳两人对视一眼,可不敢满口答应下来。

戴眼镜的阿斌提了提眼镜后,赶紧询问起具体的要求:“经理,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就一个要求,不能明着降价,要维持草莓的品牌价值,优惠幅度每公斤10元左右吧!”

三人讨论了起来。

很快就初步搞出了几个方案。

比如二选一赠送方案,只要客人下单一公斤草莓,就送100克左右的茉莉草莓;或者送一罐马口铁鳗鱼罐头。

显然从价值来看,100克茉莉草莓才6块钱左右,而一罐马口铁鳗鱼罐头罐头却价值14块钱。

看着库存的八万多罐马口铁鳗鱼罐头,张欣怡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卖出去。

而另一个促销方案,则是“拼一拼”,只要客人可以找其他人一起下单,每增加一个人,综合单价就下降3%,最多可以累计5人,即最大降价幅度为15%。

思考了一会,张欣怡做出了决定:“先搞第一个方案,农场这个月的草莓产能还可以消化,先将鳗鱼罐头库存减少再说。”

“下个月看情况,再使用第二个促销方案,对了阿斌,你待会过去网络技术办公室一趟,让他们根据第二个促销方案,做一些配套的小程序。”

“没问题。”阿斌点了点头。

张欣怡吩咐好这些事情,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发现已经快十二点了,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随手杯子里将剩下的黑咖啡一饮而尽,然后麻利地收拾了一下桌面上的文件。

时间刚好来到中午十二点。

一楼的大厅,大家正在排队准备打卡下班,顺便去食堂打饭。

为了方便员工用餐,后面靠海的小广场,前几天又建好了一个新的钢结构铁皮屋,那边可以容纳上百人。

而老食堂大厅,则可以容纳五六十人同时用餐;再加上实验区那边也有一个可以容纳上百人同时用餐的员工餐厅。

加起来就可以容纳将近三百多人同时用餐。

随着下班时间到了,公司门口的停车场,一辆辆小电驴或者摩托车,络绎不绝抵达。

南湖农场的工人数量增加了很多,达到了近四十人,这些工人都是南湖村或者镇里的人,因此他们中午都不会回家吃饭,而是过来公司总部吃饭。

而罐头厂、鳗鱼养殖场那边的一日三餐,则直接由总部食堂的配送员配送。

张欣怡打了卡,直接在分门别类放好盒饭的桌子上,拿了一盒文员三拼套餐。

在一旁负责看着盒饭的黄秋月,热情地叫停了她:“小张,来,公司任务。”

看着黄秋月递过来的小保鲜盒和一张表,她一头雾水:“阿姨,这是什么?”

“罐头厂的新产品,李经理要大家试一下味道,然后写一下评价。”

张欣怡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接过去:“没问题。”

黄秋月又拿起一盒,递给下一个员工。

其实这件事情江淼并不知道,而是李新华私底下找黄秋月帮忙的,毕竟老板的老妈亲自给你发测试产品,你敢不接和不写吗?

黄秋月在公司处于半养老状态,平时就监督一下卫生和食堂,公司上上下下都要给她一个面子。

不一会,所有来食堂吃饭的员工,都拿到了测试产品和一份评估表格。

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8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