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九十六章 豪赌(中杯!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虽然决定要研究羊肚菌的最大量产配方,但是林书雅并没有太着急。

和江淼一起吃完晚餐之后,她就来到了三楼的休息室,拿出手机找到了一个名字,随即拨打了这个号码。

嘟嘟嘟…

过了一会,电话接通了。

“喂?是书雅吗?”

“罗师兄,你人怎么样了?”林书雅先开口问了对方的身体状况,表达了自己的关心,拉进一下双方关系。

其实罗玉麟和林书雅关系还不错,毕竟曾经两人同病相怜,都被博导杜博伦坑过。

而且在她悄然离去之后,几个师兄师姐之中,也就罗玉麟打了电话,询问过具体情况,其他师兄师姐并没有询问过她情况。

毕竟亲疏有别。

有人心里面不满杜博伦。

自然有人阿谀奉承杜博伦。

电话对面传来有些沙哑的回应:“没事,就是断了一条腿,现在还在医院。”

“学校那边怎么说?”

“教导处说会给我更换一个博导,不过我现在已经没有心思读下去了。”罗玉麟的声音之中,带着沉重的疲惫和挫败感。

听到罗玉麟放弃了继续读博的想法,她心里面对于说服对方过来的把握,瞬间增加了很多,随即开口劝说道:“师兄,既然这样,不如你直接过来我们公司做研究吧!反正师兄也不在意那张毕业证书了。”

“书雅你是认真的?”罗玉麟有些惊疑不定。

“师兄,我和我老公的公司,目前正在做各种食用真菌的研究,反正食用真菌和药用真菌的底层技术是差不多的,我看好伱的能力,师兄不应该这样被埋没了。”

“好,反正我也不想待在汉东这边了,早点赚钱养家,免得父母担心。”

作为农民家庭出身的罗玉麟,一直靠父母耕田种菜在支持,眼看年近三十,却还在读博,父母又日渐苍老,他就是因为家庭原因,才被导师杜博伦拿捏住,被迫将多篇论文给了杜博伦的儿子。

真正让他崩溃的事情,是他举报杜博伦的事情,被对方知道了,这不仅仅导致两篇重要的论文被杜博伦直接拿走了,并威胁要让他永远毕不了业。

一时想不开的罗玉麟,才从三楼跳下去,幸好他跳楼的位置下方,有一小片绿化带灌木丛,他砸在灌木丛上,缓冲了跳下来的冲击力。

现在躺在病床上,回想起年迈的父母,他终于想通了,放弃了继续读博的想法,也打算离开汉东这个伤心地。

本来罗玉麟还没有想好去哪里,但林书雅的来电,让他迷茫的人生,有了一丝方向。

“师兄你养好身体之后,就过来岭南,到时候直接打我电话就可以。”

“谢谢,我会尽快过去的。”

“那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再见。”

挂了电话之后,林书雅又通过微信,给对方发了五千块钱,说是提前支付的路费。

囊中羞涩的罗玉麟,也知道这是林书雅的一番好意,可能是担心他自尊心抵触,才说是提前支付的路费,这让他感动不已。

不过他倒是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主要是罗玉麟有女朋友。

病房内。

左脚小腿打着石膏板的罗玉麟挂了电话,看向正在一片削苹果的女朋友方芸芸,对方沉默着。

“芸芸,非常抱歉…”

“不,没有关系,我尊重你的选择。”

“是我耽误了你。”罗玉麟真的觉得自己对不起方芸芸。

两人谈恋爱已经五年多了,对方三年前从汉东大学完成了本科毕业,为了和他在一起,方芸芸拒绝她父母的提议,没有回去老家杭城考公,而是在汉东的京州找了一份不稳定的英语私教工作。

“别这样说,你可以想明白,我其实非常高兴,反正你还有硕士学位,以后我们一起努力就好了。”

“我…谢谢你,芸芸。”罗玉麟眼含泪水。

方芸芸笑着切下一块苹果递给罗玉麟:“你要过去岭南工作,我也跟着一起过去吧!毕竟异地不方便。”

“要不过一段时间再说吧?毕竟我也只是去看看情况,林师妹家的公司不一定适合我。”

“嗯,你尽快做决定,如果真打算去岭南发展,我就没有必要留在京州。”

“好。”

其实当方芸芸说要和他一起去岭南的那一刻,罗玉麟内心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个答案也意味着方芸芸希望和他走下去,一旦方芸芸选择留下来,那两人的缘分大概率就要到此为止了。

异地恋是很难修成正果的。

不过这也是罗玉麟给方芸芸的一个选择,主要是他觉得自己的前途未卜,两人年龄又已经到了必须谈婚论嫁的地步,如果对方选择留在京州,那他会毫不犹豫选择分手,让对方去找一个更加适合的对象。

获得了这个答案的罗玉麟,心里面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顿时觉得人生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或许平平淡淡才是真。

以往的自己太看重前途,太看重博士学位了,才被导师杜博伦拿捏。

当他选择了放弃读博的那一刻,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第二天,江淼和林书雅两人继续埋头于科研工作。

而在赣省罗霄山区的莲县,该县的中部山村。

因为今天是周末,李浩便借机从市区回到了老家。

这里是莲县南岭乡的砚溪村。

看着爬满了藤蔓的老宅,稍微清理一下屋檐下的石台阶,然后坐了下来。

眺望远方。

那是山的波涛。

那是树的浪。

这也是他的故乡。

坐了一会,打开了老宅锈迹斑斑的铁管门,从其中一间堆满了杂物农具的房间内,拿了一顶草帽和一把锄头和一把镰刀。

他开着电动车,行驶在村里的小水泥路上。

太阳已经盘踞在东南上空,向大地抛洒着光和热。

山间的风,还带着清晨残留下来的凉爽。

不一会,他的电动车停在了水库边上的一旁山坡路边,山坡上就是他家承包的25亩山地,上面种植了脐橙、油茶和桃子。

只是看着杂草丛生的果树下,就知道这片果园并没有被很好管理过,其实周围的不少果园都一个鸟样,有些果树甚至已经被杂草和藤蔓遮蔽了,根本看不出是果树。

李浩看了一下自家果园的情况,由于他老爸每年会回来一两个月,因此果树下的杂草并没有太茂密,只有小腿高。

没有理睬那些歪瓜裂枣一般的脐橙和水蜜桃,他挥舞着镰刀,将树间的蜘蛛网扫下来,来到了那五亩油茶地中间。

看着已经挂着小果的油茶树,他并没有太高兴,因为受到今年的极端天气影响,这些油茶树的结果情况非常不理想,心里面稍微估算了一下,今年这五亩油茶可能采不到两百斤油茶果。

对于老同学江淼的提议,李浩这几天也是犹豫不决。

作为一个莲县土著,他太清楚油茶这东西了,亩产经济效益太差,种植过程中又太费人力,要不是这些年官方不断补贴,根本吸引不了农民和小老板们的青睐。

对于江淼口中的油茶良种,李浩心里面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毕竟他就在当地的农业农村局工作,对于推广油茶的事情,那是了如指掌。

目前最好的油茶品种,在理想状态下,亩产茶籽油也不会超过50公斤。

别看市场上,很多人在吹茶籽油可以达到上百块钱一公斤。

实际上榨油企业的油茶籽收购价格一般在20块钱每公斤左右,相当于每公斤茶籽毛油40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一亩油茶的油茶才可以卖2000块钱。

如果是今年这种极端天气频繁的年份,看看李浩眼前这片油茶的状况就知道了,五亩只能采两百斤左右的油茶果,这连自己吃都不够,卖个屁的钱。这种现状,导致莲县周边的不少油茶种植园,都处于半荒废状态。

很多时候,如果想租这种油茶种植园,每年每亩只需要30块钱,就可以拿到了一大片油茶种植园。

之所以这样便宜,主要是当地村民也知道油茶种植很难赚钱,只能通过便宜的价格吸引一些冤大头。

只要有人愿意接手,接手得越多,就越不可能靠自己来维护油茶种植园,必须雇佣当地人除草、打药、施肥、浇水、修剪和采摘,这才是真正赚钱的大头。

当地村民是想靠打工赚一些钱,因此油茶种植园的出租价格才非常便宜。

如果李浩愿意要,他只要一开口,随随便便就可以在村里租到几百亩油茶种植园。

可这种无法收益的投资,当地人根本没有人愿意接手,除了不懂行的人。

现在他就面临这个选择。

自己家里面的5亩,加上亲戚家里的一部分,拼拼凑凑大概有50亩左右。

这个面积说少,一个人又管不过来;说多,比起那些动辄几百上千亩的大园,肯定是比不了。

50亩的规模确实有些尴尬。

可扩大规模,他这几年存下来的十几万块钱,根本搞不了太大面积,租金确实便宜,但人工费用才是真正的支出大头。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先搞50亩油茶,自己的十几万块钱,应该可以坚持两三年。

不过日常管理,只能委托在村里面的大伯一家帮忙看一下,然后自己每个周末抽空回来干,这样才可以减少人工开支。

虽然已经下定决心,但李浩还是心里没底:“希望阿淼的新品种给力一点,不然我这钱可能要打水漂了。”

随即他通过微信,将这个决定告诉了江淼。

不过此时的江淼还在实验室,并没有带手机进去,因此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复。

直到中午十一点半。

江淼拍了拍有些酸麻的腰背,从实验室出来,打开自己的储物柜后,才看到了手机上有很多未读消息,其中就包括李浩发过来的信息。

随即他打了一个电话回去。

“喂,耗子,抱歉,刚才在实验室里面,身上没有带手机。”

“哈哈,我就知道你在忙了。”

“你真的决定好了吗?”

“嗯,我打算先搞50亩油茶试一下,你那边的情况如何?”

“50亩?也可以,这样吧!你的油茶园可以作为我公司的实验田,我每亩每年给你补贴一千块钱,连续补贴你三年。”

“三水,别这样啊!我知道你担心我,不过两三年我自己可以坚持。”

“不是,我是认真的,毕竟这是新品种,实验种植肯定需要用心,这个补贴你就拿着,别跟我客气。”

“那好吧!”

“对了,可以嫁接的第一批组培苗,估计要明年开春才可以送过去。”

“我知道。”李浩毕竟是农学专业的。

之前江淼说是从一棵野化的大果油茶树发现了新品种,那嫁接条肯定不可能都从那棵母树出,特别是要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组培育苗了。

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其实已经是非常快的情况了。

按照江淼的估计,变异茶籽生根发芽之后,植株要达到1米高度,在实验室条件下,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

不过进行二次组培,倒是不需要生长到吗1米高度,只需要十几公分高度即可采集芽叶,进行二次组培育苗。

也就是说,接下来八个月左右,通过实验室组培育苗,以每两个月为一代,完全可以生产四代组培的油茶苗。

每一代可以增加50倍规模。

即1—50—2500—125000。

到了明年三月份的第四代组培油茶苗,数量就可以达到125000株。

这个规模足够明年三月份嫁接125000棵油茶树,大概相当于2500亩左右。

如果不够,还可以继续组培扩充。

一年搞个几十万亩的嫁接苗不成问题。

不过这样一来,李浩那边的油茶园肯定消化不了如此庞大的油茶苗,海陆丰公司必须自己经营油茶园。

至于为什么不出售给其他油茶种植户。

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个原因,是新品种苗木的出售,需要办理一系列手续,目前海陆丰公司必须尽快将油王系列新品种油茶的基因谱系注册下来,然后再向本地农业农村局申请其他手续。

以海陆丰公司在本地的影响力,这种申请倒是不会太难。

但是拿到了合法手续,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直接销售了。

毕竟人家种植户又不是傻子,不可能听你一两句介绍,就无脑采购海陆丰公司的新品种油茶苗。

因此从一开始,只能由海陆丰公司自己小规模种植油茶。

当然,江淼口中的小规模,是至少几万亩的规模,这才可以体现出油王系列油茶的产能优势。

有了这个想法,他抽空来到了总部的办公室,叫来了副总经理蒋海波。

“海波,公司打算在赣南地区增加一个专门经营油茶种植的分公司,同时要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农业种植事业部,人手方面你尽快进行初步筛选,我会抽空进行面试考核。”

蒋海波一边笔记下这件事,一边问道:“老板,分公司和新部门大概需要多少人?”

过来之前,江淼已经有了腹稿,因此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分公司至少要50人,新部门10人,农业种植事业部的经理,就由南湖农场的经理吕伟斌担任,南湖农场暂时由吕伟斌兼管,我会尽快选拔接管南湖农场的新经理。”

“老板,既然如此,不如改组一下一部分生产部门吧!”蒋海波趁机提议道。

“说说看。”江淼喝了一口茶。

“农业种植事业部,可以管理南湖农场、琼州分公司、赣南分公司,以及以后新增的农业种植产业,考虑到要有区分,我建议将具体产业的高管,统一称为厂长,而公司总部的部门经理,统一叫经理。”

江淼放下茶杯,想了一下:“也可以,既然如此,你这个副总经理的名头也有些不适合了,改为公司总经理吧!”

“好的。”对此蒋海波并没有其他想法,毕竟他现在的工作范畴就是总经理。

再怎么改名字,权力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公司还是江淼的一言堂,这就是个人独资企业的先天性。

紧接着江淼又吩咐了一些事情。

只要农业种植事业部完成组建,他就要进行大规模扩张了,大量并购山地的种植园。

其中赣省的种植园全部要油茶园。

而琼州和粤东的种植园,全部用在未来的榴莲种植产业上。

想要短期内快速扩张产能,就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幸好海陆丰公司的资金储备足够庞大,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注入,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

仅仅是单纯的种植园,还是不够的。

未来油茶和榴莲大规模生产,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包括配套的加工厂之类,肯定要跟上去。

这也是很多农作物原料生产企业的必经之路。

海陆丰公司必须有自己的榨油工厂、食用油工厂、榴莲果泥工厂,甚至要有进一步的深加工工厂。

比如茶籽榨油之后的茶籽饼,里面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多之类成分,这些东西还可以进一步提炼。

海陆丰公司有这个条件,将产业链延长,当然不能停下来。

不过这些配套加工厂倒是不需要太急,明年再开始布置还来得及。

当前比较关键的事情,是在汕美本地购入大面积的果园,先一步改造成为美丽异木的种植园,然后等嫁接转基因异木可以使用了,就可以立刻嫁接上去,最后再嫁接上榴莲老枝。

这样可以极大缩短第一批榴莲的上市时间,预计后年八月份就有第一批榴莲可以上市。

为了打开局面,江淼并不打算只种几百亩榴莲,而是要一次性推出几万亩,形成规模化效应。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2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