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各项进展(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3月25日。

漠南东部的气温回升,有了一点春暖开的气息,不过当地的风沙仍然非常大。

江淼见到了从本部赶过来的林永华、陆明远等47名员工。

临时办公室内。

“老板,我没有过管理这么大的企业,有点担心辜负了老板的信任。”林永华脸上挂满了忐忑不安。

而陆明远倒是没有表现出担心的神情,这可能和他性格孤僻有关系,也可能是他比较年轻,眼界比林永华开阔。

给两人倒了一杯咸奶茶,江淼笑着说道:“这个联合矿业的业务非常简单,你们并不需要担心业务问题,因为以后会有大把人主动找你们合作,老林你性格老实本分,可以守住诱惑,其他人我不放心。”

林永华苦笑着:“既然老板如此信任,我也只能全力以赴了,不过老板,如果以后有合适人选,还是请安排其他人替代我吧!”

“你的管理工作非常简单,只要按照我的计划按部就班发展就可以,其他事情可以交给其他管理层,如果拿不定主意,也可以和蒋总、我沟通。”江淼心里面不以为然。

别看联合矿业以后可能会实现每年几百亿的盈利,但这公司管理非常简单,就两个核心业务:造田出租,采矿。

没有其他业务的情况下,管理难度并不高,就算是要开拓其他业务,也可以增加一个专门负责新业务的事业部经理。

陆明远沉默了片刻,直接问道:“老板,这个联合矿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我看了您发过来的文件,有些不明所以。”

“这个公司目前主要是三个业务,准确来讲,是两个产业。”江淼将详细情况一一道来:

“一个是沙漠造田产业,这个产业可以衍生出农田租赁业务、农机出租业务、大豆种植业务、牧草种植业务、草料加工业务、营养土出售业务等,当然,核心还是农田租赁业务。”

“另一个产业,就是明远你负责的采矿产业,可以衍生出传统采矿业务、生物采矿业务、化肥生产业务等,核心业务是生物采矿。”

听完江淼的描述,陆明远还是眉头紧锁着,虽然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话有点冒犯,但他还是直言不讳:“老板,生物采矿技术目前真可以和传统采矿竞争吗?如果是金银铜之类贵金属,或许还可以,但是磷的价格太低了,恐怕很难回本吧?”

“目前实验室阶段的成本,是传统采矿的3倍左右。”江淼将之前夸大的成本再次抬出来。

“实验室阶段是3倍?”陆明远倒不是完全不懂:“老板,成本主要消耗在哪些方面?”

江淼拿起咸奶茶:“水,目前生物采磷,每吨磷需要消耗1200立方米的淡水,而漠南的采矿用水收费标准为1元每立方米,而且这种耗水极高的采矿,当地会加倍收取水费。”

“这么多?怪不得。”陆明远眉头紧皱。

“我已经想到了几个解决思路,回去之后就做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可以将成本压低到每吨纯磷870元左右。”

陆明远突然想了自家老板的科研能力,心里面的疑惑顿时又少了许多,他摸了摸下巴:“如果可以做到和传统采矿的成本差不多,那按照老板的设想,北方地区的几千亿吨超低品位磷矿,就有了庞大的价值。”

“反正可不可以成功,年底之前就可以获得结果,如果实验失败,那你可以回来本部,或者留下来帮老林管理联合矿业。”

“好。”陆明远选择服从安排。

林永华看两人谈完,便放下奶茶:“老板,你对于联合矿业的沙漠造田项目,有什么指示?”

“我确实要吩咐你几个重点。”

林永华赶紧拿出小本子和圆珠笔。

江淼严肃地嘱咐道:“第一个重点,和地方合作过程中,不要直接以联合矿业这个主体去承包沙漠,而是要和地方的国资管理公司合资,成立次一级的子公司,由这个子公司来承包沙漠。”

“每一个地方都要吗?”

江淼微微点头:“嗯,都要,只要有沙漠的地方,待会我会给你一张地图,上面圈起来的沙漠都可以去谈,不过你不用出面,让漠南国资运营公司派驻的赵水生去谈。”

“好,我明白了。”

江淼比起两个手指头:“第二个重点,那就是要对圈起来的沙漠,进行评级划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农田是周围有丰富水源或者降水,而且非常平坦的沙漠沙地盐碱地;二级农田是具备一级农田一部分条件,可以满足种植耐旱农作物要求的农田;三级农田就是降水稀少的区域,比如漠南西部地区的沙漠,只能作为牧场使用的土地。”

笔记着的林永华停笔,抬头问道:“老板,评级是为了给出租定标准吗?”

“是的,一级农田每年每亩租金500元为基础,二级农田每年每亩300~500元,三级农田每年每亩100~300元,这是没有改造的租赁价格。”

“如果是改造之后的农田呢?”

江淼摇摇头:“改造之后的农田,联合矿业可以自己经营,没有必要出租,出租不划算。”

“我明白了。”

“第三个重点,联合矿业的员工除了部分管理层,其他员工的关系都转入联合矿业,关系转入联合矿业的员工,可以获得联合矿业的虚拟股,但是不能获得海陆丰公司的虚拟股。”

这一点是必须的,也是联合矿业成立时,就已经设定好的相关条款。

毕竟联合矿业不是海陆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自然要和母公司做好分割,免得导致双方财务纠缠不清。

以后海陆丰公司的非全资子公司都会这样处理。

方便管理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海陆丰公司虚拟股持股人数太多,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太多。

而像林永华这一类非全资子公司的高管,他们还是属于海陆丰公司的员工,也可以继续持有海陆丰公司的虚拟股,性质类似于劳务派遣。

交代好了相关事宜,江淼就带着黎子轩、柯勇等人,急匆匆坐高铁南下。

3月25号下午四点钟从哲里木市坐高铁,到了第二天的下午两点半,才抵达汕美高铁站,全程22个小时。

回到家里面。

正在养胎的书雅,现在每天就工作四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帮江淼看一下公司,或者教授何幼薇一些东西。

何幼薇申请成为书雅的博士生一事,已经弄好了手续,她前段时间回了一趟京城,在协和医院和五道口大学办理了休学。

正在看书的书雅,看到他的身影,顿时目光满含惊喜:“你回来了…”

“别起来。”江淼将外套扔衣帽架上,然后搂住书雅的肩膀:“这些天有没有想我?”

“鬼才想你,你看你现在的样子,都快变中年大叔了。”书雅一边开着玩笑,一边将书放大腿上,看着他被风沙磨砺之后的脸庞,带着一丝沧桑和疲惫。

书雅缓缓靠在他肩膀上,缓缓说着这些天的点点滴滴。

而江淼也说了自己在漠南的见闻。

“本来还想和你一起去漠南看看,现在幸好没有去,不然我这好不容易变白的皮肤又要变黄脸婆了。”

“哈哈…过几年再去吧!等新品种大豆推广了,那边的风沙就会少很多。”

“别乱动。”书雅拍了一下他作怪的手。

江淼看了一下周围,突然问道:“怎么没有看到安宁和文娜?”

“安宁她姐姐这几天结婚,她去做伴娘了;文娜来大姨妈了,我让她回去休息了。”

江淼给她按了按肩膀和手臂,过了一会才说道:“你的饮食还要调整一下,免得出现产后抑郁症。”

“怎么会?我现在没有感觉呀?”书雅有点惊讶。

“现在没有感觉很正常呀!你的肚子还没有大起来,胎儿还在初步发育阶段,没有进入高速生长期限,一旦进入高速生长期,对你身体的营养吸收会加大,因此还是要逐步调整。”

书雅微微点头:“好吧!你是专业的,我听你的。”

江淼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我去洗个澡,下午睡几个小时,这一路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车,哪怕是商务座,也扛不住。”

“你去吧!”

在不知不觉,一晚上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

满血复活的江淼,跑完步洗了澡,和书雅、爸妈一起吃了早餐。

先去南湖的三文鱼养殖基地。经过一个月的休养生息,一万多条各类鲑鱼中,只有87条病死了,剩下的鲑鱼都变得活蹦乱跳。

他再次给五种鲑鱼分别进行食物调整,加强它们身体的特殊养分积累,让它们可以在今年顺利产卵,而且还要生产出尽可能多、尽可能健康的鲑鱼籽。

当然,由于室内养殖场的海水温度、盐度、光照是可以调节的,因此这些鲑鱼什么时候产卵,其实都是江淼说了算。

由于鸡笼山阶梯养殖场、遮浪养殖场没有建造完成,因此江淼不会那么快让这些鲑鱼产卵,免得到时候没有足够的鱼池养殖。

看过完成三文鱼养殖基地,他又坐车前往红草镇的草莓加工厂。

路过烟墩山农场,此时这里的四千多亩阶梯农场,已经全部改造完毕,都种上了美丽异木,而且有不少农场工人正在给这些郁郁葱葱的美丽异木进行嫁接,绝大部分都是在嫁接转基因异木,一小部分则是在嫁接金枕榴莲老枝。

而烟墩山的紫苜蓿,由于今年的暖冬,加上新品种的特性,让这些紫苜蓿提前开结荚了。

一部分农场工人正在小型的苜蓿草收割机,快速收割着这些苜蓿草。

这些可以收割的苜蓿草,江淼看了一眼,通过鉴定面板获得了具体的面积,一共是1279亩。

而紫苜蓿每亩可以产生120~150公斤草籽,这么多草籽可以播种100亩地。

6=9+

也就是说,眼前这1279亩紫苜蓿的种子,可以再播种12万亩左右。

除此之外,其他几个农场,加上赣南分公司那边,加起来也有近五千亩紫苜蓿,很快就会在五六月份成熟,可以获得足够种植60万亩的草籽。

到时候各个农场和刚刚成立的漠南分公司那边,都可以获得足够的紫苜蓿种子。

对于紫苜蓿的种子,江淼并没有太操心,毕竟这东西在成熟期收割,获得的草籽可以扩大一百倍的种植面积。

不用一两年,供应全国各地种植都绰绰有余。

这就是短生期草本植物的优点,增殖速度非常快。

过了烟墩山。

又路过新乡。

路边的员工小区,50栋楼房已经全部封顶,现在正在做内部的粗胚装修和外立面装修。

已经订了房子的员工,都选择了带装修的房子,而且都挑好了装修样板,这会由海陆丰房地产公司统一装修。

没有被订购的房子,则只做外立面,等到新员工要订购房子,再集中进行装修。

其实这房地产的利润还可以,哪怕是带精装修,7500块钱一平米的价格,仍然有2300块钱的毛利润。

其中房子毛坯的毛利润为每平方米1800块钱,房子装修的毛利润为每平方米500块钱。

不过还要扣除税收,和加上公司内部的一部分抵扣,最后每平方米的净利润大概在750块钱,即净利润率为10%。

如果这2700套房子全部卖出去,大概可以赚两亿多。

海陆丰房地产这利润对比海陆丰农业,基本就是一个天一个地,毕竟现在海陆丰农业的鳗鱼苗产业,一个月就可以赚三亿多的毛利润。

果然,垄断的产业才是最赚钱的。

要不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加卖力为公司工作,江淼才懒得去开发房地产,现在房地产真的不赚钱。

但是不开发又不行。

因为江淼过年期间,已经听到了附近的金町湾房价回暖风声。

如果不想自己的员工辛辛苦苦赚钱,最后被房地产公司吸血,那海陆丰公司只能自己下场,为自己的员工提供房子,从而压制这种现象的出现。

毕竟那帮房地产公司,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员工的钱被他们赚了,江淼会感到膈应,仿佛自己在给房地产公司打工一样。

与其便宜其他房地产公司,还不如让海陆丰公司自己建房子,既可以回收员工的工资和奖金,用于扩大生产,还可以将员工绑在海陆丰公司身上。

至于地方,他们同样也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钱给谁赚不是赚,而且如果是那些大房地产商,他们赚钱了又不会将钱留在本地,反倒是海陆丰公司会将很大一部分钱留在本地。

因此海陆丰房地产公司要在本地获得住宅用地非常简单。

在公路另一边,之前海陆丰公司资助的汕马大道升级改造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由于要加铺设一条大型的地下排污管道,估计工期要等到今年中秋节才会完成。

隔着公路的工地,就是小南山总部。

目前小南山总部的一号办公楼已经完成12层,还剩下8层就可以封顶了,估计五月中旬封顶,装修到八月份前后竣工。

然后再停放两个月,到今年十月份就可以搬入新的办公楼办公了。

过了长沙湾高速路口。

就进入了红草镇的范围。

不一会,就到了西河村的草莓加工厂。

一靠近这里,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草味。

哪怕是工厂的通风管,安装了专门的过滤设备,仍然没有办法百分百过滤掉工厂内部的香草风味物质。

不过好在这个味道不影响健康,又不是那种恶臭味道,工厂周围距离最近的民房也有五六百米远,香草味漂到居民区,已经变得非常淡。

反倒是隔壁草莓大棚内部的香草味道非常浓烈,香到一些刺鼻,闻久了会有头晕目眩的恶心感。

为了避免这些大棚的浓烈香草味泄露,这些大棚包裹了好几层塑料布,通风系统也专门布置了去味设备。

周围就算是可以闻到香草味,也是那种非常舒服的浓度。

江淼来到工厂,草莓加工厂厂长谢广厦已经提前在门口等他。

“广厦,第一批草莓粉生产出来吗?”

谢广厦一边带路,一边回道:“一个星期前开始生产,目前已经生产了5批,一共生产了5吨草莓粉。”

由于工厂已经开始封闭生产,江淼就没有进去凑热闹了,而是来到工厂一旁的办公楼后面。

办公楼后面就是储存仓库,打开仓库大门,里面陈列一排排马口铁桶,有点类似于拿着乳胶漆的铁桶,不过比乳胶漆桶小很多。

“老板,这些就是已经生产出来的草莓粉,每桶都是5公斤装。”

“没有小包装吗?”

谢广厦摇摇头:“没有,工厂虽然有小包装的生产线,但是我认为初期肯定少有个人会采购,我们先主打烘焙店、冰淇淋厂,等打开销路之后,再考虑做独立小包装。”

“嗯,你们的考虑很有道理。”

江淼又尝试了一下调制之后的草莓粉,香味浓度果然会天然香草相差无几。

为了稀释浓度,将草莓粉变得不再“刺鼻”,添加了整整2.43倍的熟化纯淀粉,才让草莓粉变得自然起来。

当然,这仅仅是闻起来自然,如果直接下嘴尝,其味道仍然非常强烈,会让舌头被香到恶心。

这也是为什么这东西只能作为调味料的原因。

“销售部那边怎么安排销售?”

谢广厦挠了挠头:“他们计划过几天邀请岭南各地的雪糕企业过来品鉴,然后向他们推销。”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5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