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八章 殃及池鱼(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十月份的岭南大地,还是热浪滚滚。

然而对于汕美城区的国泰食品厂而言,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国泰食品厂的总经理,也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和大股东林吉利,正听着采购部门负责人的汇报。

“老板,我们这个月从外部收购的罗非鱼数量,下降到只剩下两百吨不到。”

林吉利眉头一皱:“原因呢?”

“我询问了之前十几个和我们合作过的养殖户,他们表示养殖罗非鱼的收益太低了,一亩就赚五六千块钱,他们都去养埃及鱼了。”收购部门负责人也是一脸无奈。

“埃及鱼?”林吉利瞬间反应过来:“海陆丰公司在推广的埃及鱼?”

“是的,就是因为海陆丰公司,目前马宫镇的埃及鱼养殖规模达到了近5000亩,而且附近几个镇也有上千亩鱼塘的养殖户获得了定向养殖牌照。”

而国泰食品厂的核心养殖基地,就在马宫镇对面的梅拢镇,双方就隔着长沙湾。

国泰在梅拢镇的自营养殖基地,面积大概有2500亩左右,其中近一半养殖罗非鱼,每年产出罗非鱼4500~5000吨,另外还向周边收购3500~4000吨罗非鱼。

之前他并没有预料到海陆丰公司推广埃及鱼养殖的威胁。

毕竟两个公司的产品并没有太大的重合度,就鳗鱼罐头有可能和国泰的鱼丸产品产生一点竞争,其实也无伤大雅。

然而随着海陆丰公司疯狂向周围的养殖户发放埃及塘虱的定向养殖牌照,国泰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养殖埃及塘虱的收益多少?他们收购价格多少?”林吉利询问道,他之前没有太关注这件事,只听说最近马宫镇的埃及塘虱养殖非常火热。

“每公斤3块钱。”收购部门负责人擦了擦冷汗。

林吉利瞪大眼睛:“什么?每公斤3块钱?他江淼疯了?这个价格他不亏本吗?”

“他们好像是收购埃及鱼做鱼粉和鱼油,最近几个月鱼粉和鱼油的价格飙升,利润应该是不错的,不然不会继续扩大收购规模。”

“鱼粉?鱼油?原来如此,不过埃及鱼鱼粉真可以卖出去?这东西的土腥素含量太高了,会导致水产品土腥味大增吧?”林吉利眉头紧皱着。

“听说海景公司最近扩建的5000亩鱼塘,就是养殖鳗鱼的,他们好像就是采购了海陆丰公司的鳗鱼饲料。”

听到这个消息,林吉利赶紧拿出手机,打了顾海景的电话。

不一会,电话就接通了。

“林兄,有什么生意要照顾兄弟我?”

“海景,我有点事情想咨询一下你,是关于海陆丰公司的,不知道方不方便?”

“海陆丰公司?怎么,林兄也想养殖鳗鱼?”顾海景有些意外。

“不是,我听说海陆丰公司使用埃及鱼做饲料,他们的饲料价格多少?”

“价格要看类型,前段2万一吨,中段1.5万一吨,后段2万一吨。”

“这么高?那怎么赚钱?”林吉利可是业内人士,他非常清楚各个经济鱼类的养殖成本,鳗鱼从小苗到可上市的白鳗,每吨白鳗至少需要2.6吨饲料。

“哈哈,你最近不在汕美吧?”

面对顾海景的答非所问,林吉利还是耐心地回道:“是呀,我去了香江和东南亚一趟,一个星期前才回来。”

“海陆丰公司的新饲料配方,可以做到每吨白鳗1.86吨饲料,而且将养殖周期从一年压缩到七个月,同时通过后段饲料和流水池,可以去掉鳗鱼体内99%的土腥素,你说他的饲料值不值这个价?”

“我靠!?真的假的?”林吉利被这个数据惊呆了。

“真的,我其中500亩鱼塘已经投苗了两个多月,鳗鱼生长速度就和打了激素一样,要不是我拿他们的饲料去化验过,都要怀疑江淼是不是搞了什么狠活。”

林吉利对于海陆丰公司的这个饲料,还是非常佩服的:“这个效果,确实值这个价,不过我今天打电话给你,主要是因为他们家的埃及鱼收购量越来越多,我这边的罗非鱼收购受到了影响。”

“是这个事情呀?他们收购的埃及鱼价格确实有点高,加上埃及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本比较低,养殖户收益确实会很高。”

“是呀!每公斤3块钱,弄得我都想养殖埃及鱼了。”林吉利苦笑着。

顾海景的声音缓缓响起:“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养殖,不过需要通过海陆丰公司的审核,不然他不给你牌照,你养殖了也没有用。”

“我也是开玩笑,不过现在有些麻烦了,靠我自己的养殖基地,罗非鱼供应不太够,会影响其他产品的生产。”

“说到这里,之前过去海陆丰公司,还看到他们在搞鱼丸厂,说不定已经在生产了,林兄可要关注一下。”

“还有这种事情?”林吉利怎么感觉自己出门两个月,仿佛汕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嗯。”

“海景,你能不能帮一下老兄,引荐一下,我想和江淼认识一下。”

“可以呀!我打一个电话,应该没有大问题,不过林兄,你们现在有竞争关系,他可不一定会减少埃及鱼的收购规模,就算是他同意,地方也不会同意的,毕竟在涉及到上千户养殖户,其中还有很多是贫困户。”

显然顾海景是在提醒他,要注意下海陆丰公司背后的巨大利益链条,别太冲动。

正如顾海景所说那样,现在海陆丰公司签约的埃及塘虱养殖户已经逼近2000户,直接产值超过10亿元,加上间接产值,已经是一个不小的产业了。

这还不是海陆丰公司的主营业务,加上其他产业,海陆丰公司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在本地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而国泰食品厂的总资产,加起来就十几亿左右,年营收也只有四五亿左右,净利润不到一个亿。

拿什么和海陆丰公司硬碰硬?

到时候地方大概率会站在海陆丰公司那一边。

这就好比去鹏城状告企鹅一样。

舍小保大,那是必然的选择。

“老哥我知道分寸。”林吉利可是老江湖了,自然不会和年轻人那样冲动。

“那就好,事情能不能成,我待会都打电话过来。”

“麻烦你了,下次我请你吃饭。”

“林兄太客气。”

挂了电话,林吉利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他又吩咐秘书,让人调查一下海陆丰公司的详细情况。

半个小时后,顾海景再次打电话回来,说已经帮他约了江淼,时间是在后天中午,只要他去海陆丰公司的总部,就可以见到江淼。

不知不觉,窗外已是夕阳西下。

就在此时,秘书敲门而入。

“老板,这是您要的海陆丰公司资料,这是我们今天收集到的全部资料了,或许可能存在一些遗漏。”

“没有关系。”林吉利也知道时间太短了,只能收集到大概的情况。

他打开文件夹,上面罗列了海陆丰公司的各个产业。

包括月售2亿左右的鳗鱼苗产业,面积500多亩的南湖农场,近期大火的白松露产业,已经投入使用饲料厂、鱼丸厂和新养殖场。

近期刚刚投资建设的饲料二厂、红草镇500亩草莓种植园和草莓加工厂。

投资了面积超过4万亩的榴莲种植园。

投资了一个抽水蓄能水库,正在审批之中。

已经在开工建设的新办公楼和员工小区。

以及金银加工厂、金店和江海食府等产业。

同时还有海陆丰公司向汕美农商行借款50亿的事情。

看完这些信息,林吉利也非常震惊,一方面他感叹海陆丰公司的营收之高,另一方面也为海陆丰公司的产业膨胀速度而感到震惊。这个公司才成立一年多,规模就仿佛吹气球一样膨胀,真的太吓人了。

“不过,他们的鳗鱼苗利润,估计非常高,哪怕是对半开,一年都有十几亿利润,怪不得敢直接借五十亿。”

“爸,什么五十亿?”

“我是说海陆丰公司借了五十亿的事情,瑞丰,你看一下吧!”林吉利。

林瑞丰接过父亲的文件,他这几个月同样去了香江处理家族的一些产业,不过没有去东南亚。

看了一会,他同样大为震撼:“单单是鳗鱼苗、白松露、饲料这三个产业,海陆丰公司年产值就超过六十亿了。”

“是呀!只要这家公司稳住现在的发展势头,未来可以和信利集团一较高下。”林吉利感叹归感叹,他并没有忘记正事:“瑞丰,你说我们有没有办法搭一下海陆丰公司的顺风车?”

“我想一下。”林瑞丰一边重新翻看手上的文件,一边思考如何合作。

毕竟这几年国泰食品厂的发展势头也弱了下来,虽然答应当地要投资5亿建设海洋商业中心,但是项目迟迟没有落地,就是因为他们公司担心拿出这么大一笔钱,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

其实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国泰对于公司未来的收益预期,没有太大的信心,才选择拿着资金,迟迟不敢盲目扩大投资。

而海陆丰公司那种看似豪赌的投资方式,实际是因为江淼对于海陆丰公司的收益预期,有着巨大的信心,加上他根本不害怕失败。

如果海陆丰公司破产了,他一样可以东山再起。

可国泰公司赌不起,也不敢赌,五个亿可是他们六七年的利润,要是项目失败了,甚至可能直接破产。

翻着翻着,突然林瑞丰目光一亮:“爸,我有一个想法。”

“哦?说说看。”

“我刚才看了海陆丰公司的产业状况,发现他们有出售一些名为特级埃及塘虱的产品,从产品介绍来看,这些产品是可以供应给餐饮店使用的。”

林吉利也看过那一部分内容,只是他有些不解:“瑞丰,埃及鱼做鱼粉鱼油和饲料,我可以理解,但供应给餐饮店,恐怕没有哪家餐厅敢用吧?”

“爸,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近期海陆丰公司在本地各城镇开了八家江海食府,主营鱼料理,你说这些江海食府的食材是什么?”

“埃及鱼?有可能吗?会不会是鳗鱼?”

“做鳗鱼菜的利润太低了,还不如他们直接卖软罐头蒲烧鳗鱼。”林瑞丰眼神之中有些明了:“或许我猜到了海陆丰公司的一些想法,他们有可能是打算通过江海食府,让食客和餐饮店接受他们养殖的埃及塘虱。”

“那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爸,有没有可能,我们也可以生产这种鱼?”

林吉利眉头再次紧锁起来:“买技术?海陆丰公司应该不会同意吧?”

“他们可以同意技术授权给外国公司,自然可以技术授权给国内的公司,只要价钱到位,没有什么不能谈的。”林瑞丰并不觉得这件事无法操作。

至于窃取技术之类的想法,如果海陆丰公司只是一个小企业,那倒是不需要担心什么。

问题是海陆丰公司已经快变成本地的龙头企业,国泰也是本地企业,敢窃取海陆丰公司技术,也不敢在这里使用,不然分分钟进去喝茶。

“那我们尝试获得技术?”

“嗯,哪怕每年交专利费,我都可以接受,如果真如他们的产品介绍那样,没有土腥味的埃及塘虱,我们的两千多亩鱼塘,一年可以生产15万吨埃及塘虱,全部做鱼丸鱼豆腐,一公斤卖20块钱都有巨大的利润。”

“也是,他们收购的埃及鱼,估计就再养一两个月,成本翻倍才6块钱一公斤,加上其他辅料和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公斤鱼丸成本不会超过10块钱。”林吉利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

“15万吨埃及鱼差不多可以做15万吨鱼丸鱼豆腐,如果1吨毛利可以达到1万,15万吨就是15亿,我靠!有技术就是牛,简直是抢钱。”

林瑞丰摇摇头:“以我观察海陆丰公司的发展历程,他们不会将价格搞太低,我估计每公斤鱼丸鱼豆腐30~35块钱,就是他们的底线。”

一听到这里,林吉利也不由自主地呼吸急促起来,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

林瑞丰继续思考着:“因此我的底线,是每吨埃及塘虱给海陆丰公司1.5万块钱的专利费,这样我们还有1万块钱的毛利。”

“感觉像是给海陆丰公司打工。”林吉利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对于如此高昂的代价,林瑞丰却觉得非常有必要:“有失必有得,不然人家凭什么给我们技术授权?”

“那倒也是。”

“爸,你想办法约江淼谈一谈。”

“我已经委托海景约了对方,后天中午直接过去海陆丰公司的总部。”

“那顾叔,有没有说对方有什么喜好,或者忌讳之类?”

林吉利点了点头:“我顺便问了,江淼和他老婆林书雅,都是搞技术的,因此谈事情喜欢直截了当,不喜欢弯弯绕绕,他也不吸烟不喝酒,这才麻烦,我现在都不知道送什么比较好。”

同样苦思冥想的林瑞丰,很快就有了一个主意:“不如送一点本地的农产品吧!爸,你知道周边有什么比较有名的农产品吗?”

“呃?这个我就知道隔壁梧桐村的生好,一斤要十几块钱,你小姨今年还送了咱家五十斤。”

“那还有吗?”

“我打电话问下你妈。”

林瑞丰轻轻摇了摇头,还是自己拿起手机搜索了汕美的特产。

很快他就找到了两个比较适合送礼的农产品。

分别是虎噉金针菜和奎池山油柑。

其中虎噉金针菜产自海丰县黄羌镇虎噉村得名,品质上乘,口感爽脆鲜甜、不含酸味、营养丰富,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而奎池山油柑,则以果形圆大、果皮光滑,果肉紧实半透明,呈淡黄肉色或赤黄色,初嚼时味道较苦涩,再嚼则越发清爽清甜,口有回甘,是岭南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刚好十月有鲜果。

至于其他特产,要么季节没有到,要么干脆就是不适合。

比如马宫镇隔壁有名的晨洲蚝,送这个给江淼,估计是缺心眼。

很快他爸也打好了电话。

“家里面还剩下三十多斤生,都是晒干带壳的。”

“我也找了两个东西,金针菜和山油柑,明天就去买回来。”

林吉利走来走去,嘴上还喃喃自语着:“好像还差点什么?对了,不仅仅要送江淼,他家人也需要考虑。”

父子俩为了这一次合作,也是绞尽脑汁了。

毕竟这是有求于人,自然要卖力讨好对方。

“他老婆是研究食用菌的,不如买一些名贵的蘑菇吧?”

“有道理。”

“那他父母,还是选一下保健品,不过江淼好像会医术,那些奇奇怪怪的保健品,还是不要送了,就买一支野山参吧!”

“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好使,他有小孩吗?”

林瑞丰回忆了一下:“应该没有吧?毕竟他今年才结婚。”

“那就这样吧!瑞丰你尽快凑齐这些礼品。”

“好。”

林瑞丰急匆匆去找这些东西,特别是那些名贵的食用菌,必须加急空运才来得及,因此必须在今天晚上加急发货。

还在实验室的江淼,并不知道有人正准备给他送礼。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2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