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零五章 蓄能(中杯!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过了一会,黎子轩小跑过来:“老板,建方水电建设公司的韩经理已经到了公司总部。”

“我们马上回去。”江淼转过头看向姐夫和张知行:“抱歉,我有公务要去处理一下,就先失陪了。姐夫你陪张经理,如果有什么无法决定的事情,打我电话。”

“江总太客气了,您先忙。”张知行微笑着挥了挥手。

姐夫也点了点头:“阿淼你先忙,这边交给我。”

柯勇已经先跑去开车,等江淼走出养殖场大门,皮卡车已经出现在门口的路边。

公路边的水泥地,被晒得滚烫,风吹拂而过,带来一股热风,众人赶紧上车。

不到五分钟,江淼一行人的皮卡车就回到了总部门口。

总部的接待室内。

正在喝茶的建方公司项目经理韩正东,突然看到接待室大门被推开,而一旁接待他们的李晓星,赶紧站起来:“老板,这位就是建方公司的韩正东经理。”

李晓星是蒋海波的助理,也是公司日常接待外客的负责人,他笑着转过头向韩正东介绍起江淼:

“韩经理,这位就是我们老板,江淼先生。”

“你好,韩经理。”

“非常荣幸认识江总。”

两人握了握手,便各自入座。

韩正东看面容,好像四五十岁,其实江淼通过鉴定面板,发现此人才39岁,可能是经常在野外跑业务,饱经风霜的面容,才显得老气横秋。

一坐下来,江淼没有拖泥带水,直接开门见山:“韩经理,我就不寒暄了,对于你们公司的报价,我是满意的,但是事情能不能成,还要实地考察过,同时还需要看有关部门的审批。”

听到江淼的话,韩正东对于如此坦诚和直接的甲方,还是第一次遇到,不过他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这种甲方反而比较好相处,不像以前那些客户麻烦一大堆。

随即他思考片刻,便笑着说道:“江总,其实这种水电项目,您完全可以全权委托给我们公司,对于项目的全流程审批,我们公司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至少在南方各地还是有一点面子的。”

“哦?你们公司有门路?代理费用多少?”江淼可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韩正东摸了摸下巴的胡渣:“如果是小型抽水蓄能水库,代理费100万全包,当然建设费用另算。”

他最后补充了一句话。

江淼对于这个费用,倒是没有觉得过分,毕竟人家跑上跑下,一百万就算是有一点赚头,也是人家应得的。

对于不熟悉水电建设行业的公司,那些审批流程才是最麻烦的事情,毕竟这不是一个部门通过了就可以,而是需要经过很多个部门。

而且不仅仅需要汕美本地的有关部门审批,更是涉及到更上一级的很多相关部门。

海陆丰公司目前的影响力,可以让本地的有关部门大开绿灯,但是对于更上一级却行不通。

对于江淼而言,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一百万,可以让项目审批快速通过,他自然不会吝啬这点钱,随即他点了点头:

“可以,事不宜迟,我们直接过去现场吧!”

虽然觉得江淼有些急迫,但韩正东还是选择顺从甲方的想法,随即他微笑着回道:“我这边没有问题,江总已经支付了项目的前期勘探费用,我们也带来勘探设备和工程师,整个前期勘探工作,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

距离中午还有一个半小时,江淼也打算趁热打铁,将事情尽快处理了,好回去搞科研。

至于蒋海波,他这几天去赣南出差了。

三辆皮卡车从公司总部的停车场鱼贯而出。

路过南湖村居民区。

然后拐弯向南,直抵海岸防波堤,沿着防波堤上的水泥路向东开了五六百米,便进入一段碎石路,继续向东行驶两公里左右,就停了下来。

不过还没有到,停下来是因为前方的路无法通行汽车,只能下车步行,好在已经不远了。

在海岸的山脚小路走了十几分钟,终于到了一处非常明显的谷地。

谷地朝南面的海滩,呈现出一个喇叭口分布,两侧是上百米高的小山,谷地中间还有一条小溪,不过水流量非常小。

海陆丰公司承包这一片山坳,主要就是为了建设蓄能水库。

这片山地的名字竹仔山。

竹仔山和烟墩山是两条平行的小山脉,都是东西走向,其中竹仔山南侧面向海边,周围也没有太多果园和耕地存在,只有大片野生的竹林和马尾松林。

承包下来的这一片山地,就在海岸边,面积超过6000亩,山坳距离海岸大概在700~900米左右,而山坳的海拔高度在70~120米左右。

只需要在山坳的缺口处,修建一处堤坝,就可以建设一个蓄能水库,而竹仔山水库直接使用海水作为储水。

毕竟周围又没有农田和果园,可以直接抽海水。

之所以要投资建设这个抽水蓄能水库,目的还是为了储存太阳能电池板发的电。

目前盐町养殖场正在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如果全部安装完成,将有多达350亩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么多太阳能电池板在晴天的发电规模非常庞大,可以达到每天12~14万度。

这个发电规模对于目前的海陆丰公司而言,是非常庞大的,至少公司当前的各个产业消耗不了这么多电。

更何况,海陆丰公司的其他产业,也存在面积不小的空地,同样可以按照太阳能电池板,粗略计算一下,其中的可利用的面积,多达上千亩。

这其中包括150亩高标准的智能大棚屋顶、200亩室内养殖场的屋顶、120亩实验区的屋顶,饲料厂鱼丸厂和埃及鱼的室内养殖场加起来,也有300亩左右。

再加上新办公楼和东田房地产项目,也有300亩可利用区域。

烟墩山榴莲种植园的配套设施区域,也有200亩可利用区域。

这些都加起来,就达到了1270亩。

如果全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一天可以发电近55万度左右。

但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无法稳定供电,特别是对于工厂而言,这种不稳定的发电情况,简直是致命的缺点。

光电号称垃圾电,岂是浪得虚名。

而且现在太阳能发电项目的上网审批又非常严格,卖电价格也不高。

毕竟近十年以来,国内上马了太多光电、风电项目,而这两种所谓的“绿色环保能源”,在行业内却被称为垃圾电,就是因为其发电不稳定。

电网需要稳定的电源,而不是看似庞大,却剧烈波动的光电和风电,这导致电网逐步收紧了风电光电项目的并网审批,鼓励那些中小光电风电项目自谋生路。

因此国内目前风电和光电的弃电比例非常大,就是因为要上网越来越困难了。

之前江淼打算增强公司的能源自给率,才打算投资铺设一批太阳能电池板,但是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

就是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

思来想去,他的解决方案就是大力飞砖,自己建抽水蓄能水库,自己发电自己用就可以。

当然在打算投资建设抽水蓄能水库之前,江淼对于马宫镇周边进行了过一次摸查,顺便和书雅游山玩水了几天。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他发现靠海的竹仔山是一个不错的位置。

这一片山坳谷地的容积不小,如果堤坝高度在50米左右,那一条狭长的谷地,极限状态下,可以储存600万立方米的海水。

600万立方米的海水,在海拔高度70米的位置,全部释放下来,理论上可以发电77万度电。

因此这个水库如果建成,那不仅仅可以为海陆丰公司自己发出的电,造一个巨大的蓄电池,还富余不小的蓄能库容。这个库容量短时间内是够用了,以后就不好说。

毕竟所谓的富余库容,那是以海陆丰公司当前的产业面积来计算的,未来随着公司在当地的产业继续扩大,说不定这个蓄能水库的库容会不够用。

其实这种沿海山脉,发展海水抽水蓄能水库的潜力不小。

毕竟在海边,不存在调节水量的问题,想什么时候抽水就抽水,想什么时候放水就放水。

如果是在内陆地区的河流湖泊旁边,水库是没有办法随随便便抽水和放水的,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发电问题,还要考虑农业灌溉、内河航运、防洪抗旱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介绍抽水蓄能水库的文章之中,都提到了选址难题。

尽管海水抽水蓄能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如设备腐蚀、微生物附着、渗透和泄露、稳定运行等问题。

而对于这些问题,江淼可以解决一部分。

其中的设备腐蚀问题,这只能靠设备硬扛了。

但是微生物附着,是可以使用物理手段定期清除的,这个问题不大。

海水渗透和泄露,也不用担心,因为竹仔山海水库的位置,江淼通过鉴定面板看过,周围山体的岩层非常厚,没有太多可以渗透的地下缝隙存在。

而且这个水库就在海边,不存在海水淹没农田、果园,和污染淡水河流的情况。

至于稳定运行,这个问题其实要看如何使用,只要合理安排抽水储能、放水发电的计划,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

一行人爬到了谷口的半山腰上。

海风带来夹杂着腥味的热浪。

波涛拍打礁石的呼啸声萦绕耳边。

有八块腹肌的江淼,脸不红气不喘,站在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上。

而一旁则是微微喘气的韩正东,他苦笑着说道:“呼呼…江总身体真好,我以前在西南的时候,倒是经常爬山涉水,现在身体大不如前了。”

“韩经理,你看这片谷地如何?”

“我看一下。”韩正东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谷地的边界、长度、宽度和高度。

观察了十几分钟,他又拿出一本小本子,用手指头比了几下,在小本子上写下一连串数据。

韩正东计算完成,转过头看向江淼说道:“如果建设一条50米高的堤坝,在前面那一片小坡地上,不仅仅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建设的工程量,还可以将落差提高到70米左右,剩下的谷地库容量极限,应该在620万立方米左右。”

看着对方递过来的草图,江淼一边看,一边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显然韩正东确实是专业人士,哪怕是没有借助专业工具,都可以粗略计算出大体的库容量,而且选择的位置也非常适合。

他继续说道:“接下来,就要看谷地的地质状况,如果没有大问题,这里确实可以建设一个小型抽水蓄能水库。”

江淼将小本子还给他,然后询问道:“韩经理,如果按照你的规划方案,这个水库的造价大概多少钱?”

“我只能给江总一个大概的参考价。”

“韩经理但说无妨,这也好让我心里面有个底。”

“以极限库容量620万立方米,出水口落差70米计算,这个水库可以安装一套250兆瓦的水电机组,目前抽水蓄能水库的整体造价,大概是每兆瓦500~600万元,江总算一下就知道了。”

江淼心里面稍微估算了一下,就得出了一个数据。

整体造价在12.5~15亿元左右。

对于这个价格,江淼已经心里有数,同时在他的心理预期之中。

“韩经理,那这个项目的工程进度大概需要多久?”

韩正东笑着解释起来:“这要看情况,如果是官方投资的小型抽水蓄能水库项目,那至少需要5~8年,因为这需要经历预可研阶段、可研阶段、核准等手续办理、筹建及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竣工验收期。”

“而你们是私人企业,前面的一部分流程可以简化和压缩,唯一没有办法压缩的时间,就是主体工程施工期,具体时间依据工程的复杂度和规模而定,但可以参考我们公司之前建设的一个小型抽水蓄电站,从主体工程开工至电站全面投产用时48个月,首台机组安装调试仅用时18个月。”

江淼在心里面算了一下:“也就是说,最快5年左右。”

韩正东点了点头:“甚至可以更快,因为这个位置的山体比较紧密,如果下方的基岩比较稳定和坚固,就可以减少一大半的工程量,估计只需要40个月左右,就可以全面投产,成本还可以减少一些。”

这下子,江淼心里就有底了。

至于钱的问题,以海陆丰公司目前的赚钱速度,根本不用担心十几亿的造价。

更何况,这个项目至少需要40个月,工程款肯定不是一次性支付的,分期付款的情况下,对于海陆丰公司的资金周转压力不大。

而投资能不能回本,这要看如何利用。

如果按照每年发电10亿度来计算,每度电0.3元计算,每年大概可以可以收入3亿元,4~5年可以回本。

但是江淼可不打算这样利用这个水库。

如果只是单纯的作为抽水蓄能水库,那土地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太低了。

在江淼的设想之中,应该将整个水库上方,使用钢结构包裹起来,将其变成一个大型的室内养殖场,上方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里面的海水可以布置一个个大型网箱。

由于钢结构穹顶的遮挡,水库里面的水温会变得比较低,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以用于制冷,在水库中人造冷水海域。

因此这种特殊环境,是可以养殖三文鱼的。

而三文鱼的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5~25公斤。

水库极限库容为620万立方米,考虑到了发电和抽水蓄能的需要,必须留下一定的空间,因此可以用于养殖三文鱼的库容为200万立方米左右,即养殖1万~5万吨三文鱼。

目前每吨挪威三文鱼的到岸价为11~13万。

考到了国产化之后,对于市场的冲击,但又考虑到国内的庞大消费市场,因此海陆丰公司如果大规模量产三文鱼,每吨批发价至少可以维持在8~9万元。

以正常三文鱼3年左右的养殖周期。

这意味着,竹仔山海水库每年卖三文鱼,都可以营收8~9亿元。

有明确的市场预期,又有庞大的资本,在有技术支撑的前提下,这种项目就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而海陆丰公司恰恰就具备这三个条件。

其实挪威的三文鱼养殖企业,已经计划在国内投资建设大型的陆上室内养殖场,位置好像就在浙省,通过就地养殖三文鱼,方便直接供应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东瀛人比较集中的魔都和杭城,就是这家企业瞄准的重点市场。

海陆丰公司未来如果大规模生产三文鱼,肯定要和这家挪威的三文鱼企业打擂台。

不过海陆丰公司的核心市场,肯定是珠三角地区。

为了减少养殖成本,抽水管道不能直接抽海面表层的高温海水,而是要抽海底的低温海水,这可以减少海水降温的成本。

虽然这个水库是水电站,上面还有一大片太阳能电池板,但能够节约用电,还是要尽量节约。

对不起!盟主加更,明天再补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3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