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四章 触角(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5月19日。

台风从雷州半岛登陆,终于给干旱了快三个月的岭南沿海带来降雨。

不过粤东地区就下了一场小雨,还是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下的雨,一共就十几毫米。

在细雨蒙蒙中。

姐姐江霞从珠三角地区出差回来。

一家人再次聚在一起吃晚饭。

江淼给姐姐倒了书雅调配的香草椰奶:“姐,珠三角的产业布局完成了吗?”

姐姐半开玩笑着说道:“完成了,我可没有给你省钱,一共购买50间店铺,和50套商品房,加上3个大型仓储点,仓储点已经在改造,年底可以投入使用,我将详细情况发你微信了。”

“我刚才在实验室,没有看手机。”江淼放下玻璃壶,拿起手机翻看着微信上的记录。

很快就找到了姐姐今天下午发过来的文件。

打开文件之后,有50间商铺、50套商品房、3处仓储点的详细情况,包括位置、面积、装修情况、购入价格、后期改造费用等。

其中羊城11间店铺,总面积为1474平方米,总成交价格为2.5058亿元,平均每平方米17万左右。

而鹏城的9间店铺,总面积1098平方米,总成交价格为1.3176亿元,平均每平方米12万元左右。

剩下的珠三角城市,购入了30间店铺,总面积为5580平方米,总成交价格为1.2276亿元,平均每平方米2.2万元。

由此可见,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核心还是羊城和鹏城,两地的二十间店铺,比其他珠三角城市的三十间店铺加起来,贵了三倍。

而那50套商品房的总成交价格才1.0650亿元。

3个物流仓储点,每一个都在60~80亩,加起来是2.9亿左右。

江淼给姐姐的经费额度,一共是10亿元,目前使用了8亿,还剩下2亿余额。

这些剩下的余额,会用在店铺、商品房装修,以及仓储点配套设施的建设上。

“承包工程的企业都找了吗?”

姐姐喝了一口香草椰奶:“找了几个比较专业的,分包给了这些装修承包公司,50套商品房粗略装修,承包价格为2200万;50间商店则是精装修,承包费用为5800万;仓储点承包费用是1.2亿元,包含配套设施。”

“呵呵,看来真是一分钱都没有剩下。”江淼笑着摇摇头。

“商品房改造作为员工宿舍,中秋节前可以全部完工;店铺也差不多是中秋节前完工。”

江淼思考了片刻:“姐,你们实体事业部要加招员工,特别是储备好员工,珠三角地区的专卖店就在中秋节开业吧!”

“可以,前段时间已经招了一百多人,这些人都在培训和实习,中秋节之前应该都可以上岗了。”江霞掰开一只蒜香大虾,正准备吃虾头膏。

江淼突然反应过来:“姐,别吃虾头膏,那东西的镉含量超标,吃了对身体不好,妈,这虾谁买的?”

“啊?”江霞赶紧放下手上的大虾,心里面有点不想吃。

“这是你六叔公送的,他今天过来家里坐,送了一袋子虾。”黄秋月看那一盘大虾心里面虽然有些不舍,可看到对面的儿媳,她便开口说道:“要不倒了吧?别吃坏了身体。”

“别吃虾头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正常的,偶尔吃几个没有关系。”江淼拿起一个大虾掰掉虾头和虾膏,直接塞进嘴里面。

张信诚也拿起一个掰掉虾头虾膏:“以后别吃这个虾头就好了。”

“大海,你以后别去码头街头那家粿条汤吃了。”黄秋月突然反应过来,盯着一脸蒙圈的江大海:“他们家的汤底就是用虾头熬的。”

江大海也是无语了,一边挠了挠头,一边吐槽起来:“算了算了,以后还是在公司食堂吃吧!在外面东西真的不放心呀!”

“阿淼,这个虾头的情况真的这么严重吗?”书雅也有些担心。

江淼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办法,这是虾蟹类的生理规律,它们的几丁质外壳在生长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富集水体淤泥之中的重金属,特别是虾头这种富含内脏器官的部位,就是重金属富集的老巢。”

“应该可以通过改善养殖方式减少重金属富集吧?”张信诚舀着冬瓜老鸭汤。

“确实可以,但是投入的成本不小,特别是那一套水体重金属过滤器,就不是一般的养殖户可以承担得起的设备。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大换水频率,同时减少养殖密度,来减少虾类体内的重金属富集量。”

“呵呵,这几乎不可能。”张信诚苦笑起来。

他就是在渔村长大的,对于普通养殖户的心态太了解了。

江淼夹起来一块烤鳗鱼:“而且这不仅仅是养殖虾的问题,野生虾的问题一样严重,特别是那些生长年份比较长的野生虾,它们体内富集的重金属更加高,反正以后少吃虾头虾脑,特别是那些野生大虾的虾头虾脑。”

普通养殖虾的虾肉一般不会重金属超标问题,因为它们的生长周期太短了,头部内脏的重金属还没有向身体各个部位蔓延。

老爸有些忧心忡忡:“螃蟹和龙虾也会有这种情况吗?”

江淼点了点头:“当然,所有虾蟹都有这种通病,不过只要不吃内脏,一般人的日常摄入量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听到这里,江大海反而放宽心了:“我老了,吃多几个没有关系,你们年轻人就别吃太多了,特别是书雅!”

“爸,我知道。”书雅对于自己的日常饮食已经非常注重了,除了按照江淼的食谱来吃,她就偶尔吃多了一两个水果。

晚饭过后。

江淼书房里面和姐夫、姐姐聊着公司的事情。

姐夫近期一直在跟进那几个大型的阶梯养殖场,他向江淼说了一下简要的情况:“阿淼,目前马宫镇鸡笼山养殖场基坑已经挖掘好了,正在浇筑混凝土地基和池壁。”

“遮浪半岛那边呢?”

“那边才挖掘了二分之一的基坑。”

“工程承包方怎么说?”

姐夫说出了工程预期时间:“他们表示可以在马宫鸡笼山养殖场在九月份可以投入使用;遮浪半岛的两个养殖场则可能需要到十月底才有可能竣工。”

“可以,麻烦姐夫继续跟进这件事,特别是基础工程,不能疏忽大意。”

“我知道。”

江淼在备忘录上写了这件事的结果要点,便转过头和姐姐说道:“姐,公司的实体事业部还要继续扩大。”

“还要扩大?这会不会对公司资金链造成压力?”姐姐提醒道。

姐夫也觉得扩张太快了:“就是,毕竟刚刚在珠三角投资了十个亿的物业。”

然而江淼却胸有成竹:“姐,姐夫,不用担心,我们公司五月份开始,每个月在新开拓的香兰草莓粉产业上,会增加3.5亿元的收入;在蜂蜜产业上,也会增加近1亿元收入;另外羊肚菌产业上,也会增加2400万收入。”

“这三个产业这么多的收入吗?”姐夫这几个月一直在关注养殖场的工地,并没有了解过公司又新增的产业。

“没有错。”

江霞思考了一会,也觉得可以继续扩张实体事业部,将实体店向全国各地延伸:“如果这样的话,我同意继续扩大规模,不过,阿淼,你计划从哪里开始?”

江淼直接做出决定:“其他地区暂时不要管,先向魔都和京城两个核心区扩张。”

毕竟北上广深,才是国内消费力最强的地区,趁着这几年国内经济低迷,在这些地方圈地,价格会相对比较低一点。

而且海陆丰公司的商品类型,也注定了当前必须注重大都市,而不是在小城市小打小闹。

“魔都有十六个区,每个区一间店铺一套员工宿舍房,外加一个仓储点,我将五月份的香兰草莓粉营收作为投资魔都物业的资金。”

“京城同样有十六个区,也是一样的安排,六月份的3.5亿就投资在京城;”

“七月份和八月份的资金投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九月份十月份的资金,投资在沿海地区的各个城市,逐步建立起一条独立的物流运输线,确保公司的产品可以通过沿海地区,迅速完成南北方向的运输。”

江霞一边笔记,一边震惊弟弟的大手笔。

实际上,海陆丰公司一直有自己的物流车队,只不过没有正式成为一个事业部。

因为公司之前要向养殖户出售活体鳗鱼苗,这肯定需要可以进行活体运输的大货车。后来又增加了配送饲料、白松露、冷冻鱼丸、鱼肉制品、草莓和预制菜的冷链货柜车。

目前公司一共拥有5辆小型的活体运输车、15辆中型冷链货柜车、30辆大型冷链货柜车。

这个规模显然是不够用的。

至于能不能将一部分业务交给顺风快递,除了网购的小件产品之外,其他的批发产品、特殊产品肯定不适合交给顺风快递,因为顺风快递没有想象中的负责任。

比如活体鳗鱼苗,顺风快递根本没有运输活体的专业车辆,如果靠打包,估计运输到养殖户手上,鳗鱼苗已经死了一半。

还有那些特种饲料,这东西一次性就是运输几十吨,还要全程冷链运输,延长饲料的保质期。

其他快递公司可不会帮海陆丰公司运输这些东西,找私人运输车辆,或者专业物流企业又不放心,因此海陆丰公司要扩大产业,并让各个产业的产品畅通无阻送达客户手上,只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物流体系。

这也是大型农业集团的必经之路。

比如abcd和中粮、中储粮、北大荒集团等大型农业集团,除了生产、加工、销售,他们的物流仓储产业也是不容忽视的基石。

没有强大的仓储和物流体系,产品再好也到不了客户手上,当年的老露西亚就是因为物流管理太垃圾,导致很多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只能烂在仓库或者铁路上,而他们的城市居民却有钱买不到物资。

国内这二十几年来的物流体系建设还算可以。

6=9+

但是野蛮生长的快递行业,已经变成了一个过度内卷的产业,很多三通一达的地区承包者根本不赚钱。

江淼的想法是学习狗东快递,自己从种植养殖、深加工、运输、零售全链条展开。

虽然这样会增加成本,但是整体却是最可控的。

他如此激进地布局,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一旦和互联网大厂爆发冲突,对方可能会禁止海陆丰公司的网店在他们的软件上营运,或者故意压制流量。

只要实体事业部和即将成立的物流事业部,可以顺利展开,将触手伸向北上广深这些大都市区,到时候其他购物软件根本压制不住海陆丰公司。

毕竟海陆丰公司的草莓目前每个月才生产5~6万公斤,人参果也是差不多这个产量,番茄略微多一点,每个月有8万公斤左右。

这么一点生产量,别说北上广深了,哪怕是珠三角地区都填不满。

可之前海陆丰公司为什么不扩大产能?

原因就是江淼知道船小好掉头,草莓、人参果、番茄并不是垄断性产品,没有鳗鱼苗、白松露、特种饲料、鱼肉制品、香兰草莓粉那样固定的大客户。

一旦和其他电商平台交锋。

草莓、人参果、番茄产业可能会因此而销量大减。

因此江淼的计划是先开实体店兜底,只要珠三角的50间海陆丰专营店开业了,每间每个月销售1000公斤草莓,或许有些难,但是销售几百公斤还是可以做到的。

再配合海陆丰专营店的app线上销售,以及公司在汕美本地耕耘近两年的实体专营店。

基本就可以保证这三个水果不会因此而滞销。

当然,海陆丰公司布局实体店,肯定不单单是为了三个水果,而是为了后续的其他产品,比如榴莲、香蕉、芒果、菠萝、荔枝、龙眼等。

水产品方面有各种鱼肉制品、活鳗鱼、活埃及塘虱、各种活鲑鱼、鳗鱼苗。

加上茶籽油、蜂蜜、牛羊肉、乳制品、白松露、羊肚菌和其他名贵食用菌。

基本就是一个小型奢侈品农产品超市。

海陆丰专营店的客户核心群体,就是大都市区的中产群体。

做高品质的奢侈品农产品,一方面可以和国内农民错位竞争,避免摧毁国内的相关产业。

另一方面,这还可以打破进口水果的“高贵”标签。

说了实体店和物流的布局,江淼继续说道:“姐,你们实体事业部要进一步整合,珠三角地区可以成立一个珠三角物业公司管理当地的实体店,魔都、京城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会尽快安排,不过这需要人事部配合。”江霞当然知道成立区域子公司管理当地物业的必要性,毕竟她需要布局全国,没有时间精力去对接每一个专营店。

“嗯,我会让人事部经理配合你们。”江淼又想起一件事,不过这件事和事业部没有直接关系。

他在备忘录上记录着自己的想法。

打算明天去吩咐种植事业部,让他们尽快安排人员前往长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成立两个子公司,在当地种植草莓、人参果和番茄,方便就近销售。

这三个水果并不是热带水果,不需要在华南地区专门种植,因此在核心市场周边合理开辟种植基地,可以有效节约运输成本。

和姐姐、姐夫聊了半个小时,两人便告辞回去隔壁的别墅休息了。

江淼从书房出来。

洗了一把脸,回到卧室里。

“谈完了?”书雅放下手上的育儿书。

“嗯,刚刚吩咐了姐姐和姐夫一些事情。”江淼脱了外套,拿起一个抱枕,坐躺在床垫上。

书雅将书放床头柜,然后一边轻轻地抚摸着略微鼓起的小腹:“阿淼,新乐康医药公司你打算如何安排?”

“新乐康医药公司的总经理余俭存将公司管理得如何?”江淼一边问,一边闭目养神。

书雅平静地回道:“管理能力马马虎虎,监察部派过去的小组并没有发现大问题。”

“幼薇的工作进行到哪里?”

“你是问红斑狼疮特效药的项目?”

“嗯。”

“勉强可以用,但问题还是很多,她通过协和医院的关系,拿到了100个国内的红斑狼疮患者血样,对比了相关基因之后,发现每个患者的相关靶点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江淼自然清楚这一点:“她的特效药在做了求同之后,是不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就是这样。”

“她的方案本来就不可能成功。”

“那你为什么不提醒她?”

江淼摇摇头:“她性格太倔了,让她碰碰壁先。”

书雅提醒道:“如果这样,那新康乐医药的产品如何安排?总不能一直生产口罩和布洛芬吧?这两个产品根本维持不了工厂的运行成本。”

“目前那边的药物研发实验室招聘了多少人?”

“招了20人,3个药物研发方面的博士,17个生物化学医学领域的硕士。”

江淼睁开眼睛:“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吧!羊城不适合研究新药,让余俭存将药物研发中心迁移到汕美城区,建立一个高规格的生物药物实验室。”

“这又要投资不少钱呀!”

“就投资3亿元吧!”

“那你打算让那些药物研究员研究什么东西?”

江淼思考了一会,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去漠南的沙漠之中,发现的一种天然真菌,那东西有不错的潜力,可以考虑开发成为全新的抗生素。

不过他随即又摇摇头,这个真菌要人工培育的难度非常大,除非他和书雅出手,不然研究到猴年马月都不一定有成果。

他近期没有空,书雅要养胎,肯定不能做真菌和药物研发,何幼薇又是半桶水。

再三考虑之后,江淼还是从化学制药入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9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