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发酵(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梅拢镇镇政府办公楼的会议室内。

31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已经齐聚一堂。

陈新岗没有说什么废话,直接让人将上午江淼留下的项目策划书复印件发给在场的一百多人。

“都看一下,这关系到你们村接下来的发展。”

拿到文件的村干部们,也神色各异地翻开手上的文件,仔细浏览起来。

新城村村长林安民看了一会,眼神之中露出一丝惊讶,他转过头看向同村的村主任田长耕,小声说道:“老田,这项目很大呀!”

“海陆丰公司一出手就是大手笔,这是好事情。”田长耕笑着回道。

“一亩增加六七千块钱确实不错,不然村民都叫嚷着要挖了稻田,我们也很难办。”林安民摇头苦笑着。

这些天他听到太多讨论和牢骚话,显然村民们也非常眼红鱼塘的收益。

种水稻一年就收1100~1200块钱,除去农药、化肥、种子、插秧、拖拉机犁地、收割机的费用,一亩就赚500~600块钱,这还没有算自己的劳动力。

辛辛苦苦四五个月,就赚这点钱,加上每家每户的农田面积很小,就更赚不到钱了。

毕竟梅拢镇本地人口10万出头,而农田面积一共才6万亩不到,人均0.6亩,就算是扣掉城里人、去打工的人和渔民,人均也才1亩出头。

这点面积的农田,不搞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村民根本没有办法通过种田发家致富。

这就是目前岭南各地的农业困境。

村干部和镇政府在这个矛盾之中,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两头受气那是必然的事情。

坐在林安民隔壁的新渔村村长陈鹏飞,用肩膀顶了顶林安民:“安民,海陆丰公司在你们村投资建厂,你兄弟发达了。”

“呵呵,发达?我差点被他害死。”林安民一想到堂弟林安顺的事情,就一脸后怕不已。

“怎么了?”陈鹏飞一脸诧异。

“事情有点复杂,这里不方便。”

看了一眼台上的陈新岗等人,陈鹏飞也理解,随即又小声问道:“这一次海陆丰公司扩大这么多埃及鱼收购量,他们的饲料厂吃得下吗?”

“应该可以吧?”林安民也不太清楚。

聊着聊着,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看完了,同样也在小声讨论起来。

一时间,这个会议室变得如同菜市场一般热闹。

特别是几个稻田大村的村干部,他们才是压力最大的。

毕竟类似于新城村、新渔村,以前都是靠海吃饭,近二三十年又通过围海造塘,增加了大片水产养殖区,他们村村民普遍都有鱼塘,稻田与鱼塘之间的矛盾比较小。

而围湖村、石洲村、南山村、彭厝寮、新寮村、高中村、梅联村、梅西新寮、金盘围村等,耕地和鱼塘,水稻和经济作物的矛盾就非常大。

现在看到海陆丰公司的“稻豆鱼藕项目”,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只要可以提高村民的整体收入水平,那矛盾自然会减少。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记录了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虽然发展经济不是万能药,但对于目前的汕美各地,乃至整个粤东地区,经济问题就是导致矛盾的核心因素,因此发展经济对于当地有一针见效的效果。

从地理区位来看。

汕美市应该做的事情,是全力拥抱珠三角市场,做珠三角地区的农副产品供应商,同时打造好旅游城市的牌子,吸引珠三角的游客过来消费。

至于其他产业,确实并没有优势。

毕竟汕美的人力成本和消费成本比较高,加上已经错过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时机,同时官方在不断收紧环保政策,这其实是不利于汕美承接珠三角落后产能的。

之前梅拢镇金银首饰加工产业、可塘镇宝石首饰加工业,就因为环保整治,变得一蹶不振。

海陆丰公司的产业看似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上是高科技密集型产业。

比如埃及塘虱养殖产业、榴莲种植产业,这些产业本质上是通过科技手段,赋予了产业的高利润空间,从而维持得起庞大的人力成本。

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攀升,才可以推动落后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不然汕美等粤东地区,根本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承接珠三角地区的落后产能,也没有办法逆天改命,毕竟粤东的人力成本、消费成本、环境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根本竞争不过安南,也就在电力成本和配套成本上可以借助国内的大工业系统,和安南等东南亚地区周旋一二。

可是安南等东南亚地区也会发展,他们的电力和配套也会改善。

在这一点,粤东地区的潜力,甚至不如赣南、湘西等地。

毕竟赣南湘西等地可以借助内陆交通的局限性,和东南亚地区的产品展开竞争。

而粤东地区的产品,运输到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运输成本和东南亚地区的产品是差不多的。

江淼发展高端水果和各种农产品,确实就是为了和东南亚地区进行竞争。

或许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利于拉拢东南亚各方势力。

但是从地缘政治和经济战争的角度来看,海陆丰公司实际上可以看做一种武器。

使不使用这个武器。

和有没有这个武器。

两者是不能挂等号的。

比如榴莲产业,作为目前大马、暹罗、安南的重要产业,他们每年出口到国内的榴莲高达上百万吨,产业价值可以达到400~500亿华元。

国内没有大规模的榴莲产业,只能通过进口准入作为条件,拿捏一下东南亚各方。

但是如果海陆丰公司拥有大规模的榴莲种植园,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你敢扎刺?

我不仅仅要在进口准入上卡你,还可以放出消息,要大规模爆产能,准备将国际榴莲价格干成白菜价。

这威慑力可比卡进口准入可怕得多。

海陆丰公司的新品种大豆也是同样道理。

我可以继续维持进口,但是我自己的产能还要维持,做好随时随地可以迅速扩产的准备。

这样一来,无论是阿美丽卡,还是露西亚,或者南美洲各国,在大豆产业上就将彻底失去话语权和议价权。

甚至会进而导致全球其他势力在粮食领域失去话语权。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目前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亿亩左右。

只要海陆丰公司的新品种大豆一推广,那国内各大农业公司、种植户,肯定会舍弃使用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大豆田,进而向漠南的沙地投资大豆种植。

那这些空闲出来的1.5亿亩原大豆田,就可以投入到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上。

1.5亿亩空闲高质量耕地,这可以撬动很多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比如改为种植甘蔗、甜菜,就可以撬动世界价;如果种植和亚麻,则可以撬动世界麻价格;如果种植玉米小麦,则可以撬动世界粮食和饲料、酒精的价格。

这个情况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世界各大主要大宗农产品出口国,将面临世界最大市场的拿捏。

而这一次不再是市场准入的拿捏了,而是可以反攻倒算的拿捏。

到时候就不仅仅是没有办法在世界最大市场赚钱的问题,而是连带在全球的市场也会一并遭到重创。

也就现在海陆丰公司的新品种大豆没有在漠南沙地种植,外界对于海陆丰公司在汕美本地实验种植大豆的反应不大,毕竟很多农业公司和农业科研机构都会和一些农户合作,搞实验性种植。

哪怕是到时候收割了,亩产有三百多公斤,也不会造成太多的影响。毕竟南方水热充沛,合理管理下,大豆亩产是可以达到三百多公斤的,特别是实验田。

可在漠南沙地种植,那就是完全两个概念了。

毕竟好地种出高产,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废地种出高产,代表了国内会瞬间增加几亿亩耕地。

虽然只能种植大豆,可大豆不仅仅是油料作物,也是饲料作物,可以撬动世界油料市场和饲料市场。

梅拢镇在开会安排落实“稻豆鱼藕项目”的时候。

江淼在回公司总部后。

也开始为何幼薇进行治疗。

这几天他抽空研究了何幼薇自己研究出来的基因靶点治疗方案,又查看了她的基因,发现这个方案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在实验室内。

江淼给她讲解了一下新方案和旧方案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调整。

“你的方案之中,每天使用3500单位维生素c是不够的。”

“老师,为什么不够?我应该没有计算错误?”何幼薇有些紧张起来。

江淼平静地解答着这个问题:“你没有考虑0368号基因靶点被激发之后,身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会下降20%~30%,因此必须将维生素c增加到4500单位。”

在电脑上查看自己基因序列后,何幼薇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另外就是你安排的苦瓜提取物22号成分,这个用量也是不对的,虽然这个提取物没有太大毒性,但会刺激另外两个基因靶点,8006号和9587号。其中8006号会引起小肠对脂肪的吸收效率减少,有引发油性腹泻的风险;9587号靶点会抑制肾小管对于钾的重吸收作用,从而导致电解质紊乱。”

“啊!”何幼薇查看了一下8006号和9587号基因靶点,一番推导之后,果然如江淼所言,一时间她额头上也不由自主冷汗直冒。

怪不得之前师娘林书雅一直不同意她自己试药,哪怕是超低剂量都不行。

现在看来,她还差得太远,根本没有资格独立研发新药。

“这个苦瓜22号的用量,应该调整为每天0.025毫克,虽然还是会导致肾小管对钾重吸收减少30%左右,但可以通过吃香蕉和土豆加强补充。”

何幼薇满眼小星星。

“第三个问题,你的配方没有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那就是抑制了一部分关于免疫力的基因靶点后,会导致你对于一部分东西的过敏加重。”

“关于免疫力的基因靶点,有一部分是不能完全抑制的,比如紫外线,红斑狼疮会因为紫外线而表现出过敏状态,那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但是你完全抑制,那紫外线还是会引发过敏,这一次是其他基因感受到了紫外线的危险。”

何幼薇神情越发沉重起来,不由自主的轻轻哀叹:“生命太复杂了,轻轻改动一点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江淼坐下来,书雅给他揉了揉肩膀,她笑着说道:“医疗就是一种寻求收益平衡的方案,有时候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就是要在副作用和药效之间,做一个平衡,让药效发挥的同时,也尽可能减少副作用。”

“我明白了!”何幼薇也点了点头。

江淼继续解说着。

单单是新方案的讲解,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让何幼薇深刻理解其中的各项成分的增减用意,这也相当于一个教学局。

从晚上开始,对于何幼薇的治疗正式开始。

由13种天然成分或者化药成分组成的“免疫重组药剂”,被制成三颗药丸。

何幼薇在睡觉之前,就吃下这三颗药丸。

第二天,一大早。

她起来之后,发现身体并没有异常,不过她非常清楚,这个药量只是一半,这只是初步的刺激和适应,需要半个月的过度,之后才可以服用全剂量,服用全剂量半年,就会完成对于基因靶点各项刺激,从而实现免疫力重构,到时候就不需要服用全剂量,只需要服用一半剂量即可。

当然,如果大姨妈来了,在大姨妈期间,那这个药需要调整为0.75的剂量,同时增加一种调节雌性激素的药物,用于抑制雌性激素对免疫系统的扰乱。

而且终生服药是必须的。

不过比起之前使用的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药,她目前服用的药物,副作用非常小,就两个明显的副作用,分别是血钾浓度下降、脱水。

前者可以通过从香蕉、土豆,或者直接改用低钠盐,从而获得改善。

后者是因为肾小管对于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受到一定影响,每天将饮水量维持在2500毫升以上,就可以避免脱水。

这两个副作用,比起皮质激素药带来的副作用,简直不算什么副作用。

而且吃新药后,何幼薇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需要太刻意忌口食物,同时不需要避光,还不会出现关节痛和体力下降的情况。

再次来到了实验室。

江淼看了一下她的情况。

“没有明显副作用出现,你暂时按照这个剂量来服用。”

何幼薇开口请求道:“老师,我想将我弟弟带过来可以吗?”

“你想给他定制药物?”

“是的,老师,我得了这个病后,从小到大都遭受到同学的异样目光,我不想弟弟也和我一样。”何幼薇似乎回忆起了小学初中时的不好回忆。

对于何幼薇想治疗自己弟弟的想法,江淼自然不会反对:“可以,你带他过来吧!多一个观察样品,未来你推出治疗红斑狼疮药物,会有一些帮助。”

“多谢老师!”何幼薇赶紧道谢起来。

至于研究广谱性的红斑狼疮特效药,何幼薇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积累足够的患者基因样品,才可以拿出一个广谱性的药物。

如果直接给何幼薇版本的特效药,有可能会起作用,也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也可能会起反作用。

这就是基因靶点治疗当前的局限性,在高效的同时,也有着受众患者狭小的难题。

如果按照何幼薇这样,采用一对一的定制特效药,那99.9%的患者都没有办法获得这种治疗。

别看江淼轻而易举就搞出了一个特效药,但在背后的成本,是非常庞大的。

单单是全基因测序这一项,都需要上万元,而且这方面目前是没有办法用医保报销的,更加麻烦的事情,是公立医院将这个业务外包了,要拿到基因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基因序列,可能会很麻烦。

而有全基因序列还只是一个开始。

还需要一个懂得基因规律和药物学、营养学的专家,给你分析基因和定制药物,药物由于是定制产品,只能通过实验室小批量合成。

而目前懂得基因规律,又精通药物学、营养学的人,只有江淼一个人,林书雅和何幼薇都是半桶水,根本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基因分析和药物定制。

这一套算下来,成本难以估量。

毕竟江淼不可能给每一个红斑狼疮患者看病,他又不是医院的值班医生,没有行医资格,也没有那个时间精力。

因此研发广谱性特效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个任务就落在何幼薇身上,她有资源和渠道,可以搜集到国内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样品,未来还可以在协和医院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

江淼只要给她把把关即可。

与此同时,南高丽的釜山港。

西远集团的鳗鱼养殖基地内,第一批鳗鱼苗终于孵化出来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4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