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九十八章 剪彩叙旧(中杯!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就在江淼和方易等人视察着工厂各个区域时。

在门口的黎子轩,打电话过来。

“老板!客人的车来了。”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不一会,江淼一行人就来到了饲料厂的大门口。

而马宫镇镇长罗和光,正满面红光带着几个中年人,从一辆公务中巴车上下来。

除此之外,同行的人之中,还有汕美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

江淼一眼就看到了一个面容和李建明非常像的中年人,不过此人的面容沧桑很多,头上也有一些白发,他当然知道对方的身份。

赶紧快步上前去,笑着先伸出手:“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参加我们海陆丰饲料厂的投产剪彩仪式。”

那位李先生和江淼握手的同时,也笑着说道:“江总真是年轻有为,海陆丰公司为本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江总可以带领海陆丰公司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多谢李先生的勉励,我们公司一定力争上游,同时为本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江淼也说着套话回应。

一旁的摄影师将这一幕录下来。

双方公式化的交流了一会,便开始了剪彩仪式。

早已经准备红地毯上,有专门用于剪彩的道具,还有几十个员工在周围,不少人拿着礼炮和小彩旗。

当摄影师布置好方位之后。

随行而来的女记者,分别对李先生、江淼、罗和光等人进行采访。

采访内容也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海陆丰公司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好消息,以及镇政府、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诸如此类的内容。

比如罗和光,他就重点介绍了镇政府和海陆丰公司合作的定向扶贫计划,毕竟这可是他的成绩单,必须亮出来给大家看看。

而李先生过来,主要是过来站台,免得有些不长眼的家伙乱伸手。

十几分钟后。

临时充当主持人的蒋海波拿着话筒大声说道:“我宣布,海陆丰农业技术公司烟墩山饲料厂今天正式投产…剪彩仪式正式开始!”

李先生、罗和光、江淼、方易四人一起剪断红绳。

后方的员工看到这一幕,迅速拉下覆盖在大招牌上的红布,顿时“烟墩山饲料厂”六个大字从红布下显现出来。

啪啪啪…

一部分员工卖力鼓掌。

砰砰砰…

一部分员工拉响了礼炮。

随着礼炮发出一片片彩片条,现场气氛更加热烈起来,就如同此时天空中的炎炎烈日,让人不由自主地浑身火热。

蒋海波继续说道:“我宣布,剪彩仪式圆满结束!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参与烟墩山饲料厂的剪彩仪式,大家鼓掌!”

啪啪啪…

然后就是李先生在台上,拿着话筒发表了一些祝贺和展望的套话。

由于天气太热了,李先生有些受不了头顶的毒辣太阳,急匆匆说了五分钟就下来了。

摄影师在饲料厂各个位置,补拍了一些画面。

由于李先生有公务在身,就没有在这里多停留太久,和江淼小声聊了一会,很快就搭乘公务中巴车离开。

倒是镇长罗和光留了下来。

罗和光留下来的原因,是想问一下工厂八月份能不能按时开始收埃及塘虱,毕竟一部分签约的养殖户已经养殖了两个多月了,很快第一批埃及塘虱就可以出塘了。

“罗镇请放心,我们的设备已经调试好了,这几天就开始试生产,不会耽误八月份的收鱼工作。”

听到江淼的保证,罗和光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更加热情起来:“江总,听说你最近开了一个房地产公司?”

对于这一点,江淼倒是没有隐瞒:“是呀!已经完成公司的注册。”

“江总,有没有兴趣接一个地块?”

“哦?罗镇有什么推荐吗?”

罗和光点了点头,倒也没有摆架子和说套话,而是实话实说:“就是江总老家那靠汕马大道那一块地。”

“那里呀?不是说已经给一个房地产公司开发了吗?”江淼自然是知道那一块地,因为他家就有一部分农田被征用了。

罗和光苦笑起来:“这几年的情况,谁敢来我们这边开发房地产,之前那个公司也只是初步达成了意向书,去年因为资金链断裂,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也就是说,那片地目前还在镇政府手上?”

“是的。”

江淼这几个星期也抽空了解了一下本地的房地产情况,知道了一些情况,他虽然对那块地有点心动,但还是询问道:“罗镇,如果海陆丰房地产公司要拿下那块地,手续上有什么麻烦?”

“江总请放心,那块地之前的手续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征地补偿也全部完成了,国土那边现在也非常头疼那块地,毕竟城区和市里面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他们巴不得有人过来接盘。”

“那土地出让金多少?”

罗和光显然是早有准备:“之前和那个房地产公司签的意向书,土地出让金是每平方1254块钱,如果江总要的话…”

“不用,就按这个价格。”江淼直接打断了罗和光接下来的话。

虽然可以拿到更加便宜的价格,但江淼可不想留下什么麻烦。

罗和光听到江淼愿意原价接盘,也不再说什么了,毕竟他刚才想做的事情,如果被人抓到把柄,很容易构成一个污点。

看到江淼如此爽快,罗和光就趁热打铁,给江淼详细介绍起那一块地的具体情况。

那块地面积不小,占地面积有213亩左右,即141858平方米,这意味着土地出让金要达到1亿7788万9932元。

如果规划成为二类小区(即中高层住宅),建筑密度最大上限为35%,最高为9层,总建筑面积大概就是47万平方米左右。

而本地乡镇地区的房地产,平均每平方米的综合成本大概是3000元左右,这是包含土地出让金在内的费用,47万平方米的总成本大概在14.1亿元。

这笔投资对于目前的海陆丰公司而言,倒不是拿不出来,但是会影响到资金链的安全。

公司六月份的总收入1.5736亿元,而目前公司的流动资金还有8.6371亿元,以及价值1.2亿元的黄金白银、价值1.3亿左右的翡翠原材料。

接下来每个月平均可以增加的毛利润,几乎会呈现出与日俱增的情况。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海陆丰公司在2025年将实现22亿左右的毛利润。

这得利于海陆丰公司此时还在高速扩张的鳗鱼苗产能,八月份的鳗鱼苗产能会提升到1.2亿尾左右,十月份会再增加到1.8亿尾的最大规模。

同时还有烟墩山饲料厂的投产、南湖农场新增的人参果和番茄、马宫罐头厂新增的冷冻鱼丸、梅拢金银加工厂的金银首饰和翡翠制品。

这些产业的毛利润虽然比不上鳗鱼苗,但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不少的收益。

如果一切顺利,海陆丰公司会在今年成为汕美市前五大公司中的一员,仅次于信利国际、烟草汕美分公司。

虽然投资14.1亿元去开发一个小区,对于公司的资金链会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是压力不算太大。

至于借贷之类,现在各大银行对于房地产开发的贷款比较谨慎,特别是江淼的房地产公司还是个人独资企业,就更加难以获得融资了。

不过江淼倒是不担心,毕竟饭是可以一口一口吃的,房地产项目也可以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之类。

因此他打算首期只开发50亩左右,剩下的土地作为储备用地,暂时不开发,反正这些房子建成之后,也是优先供应给公司员工。谈好了新乡村在长沙湾高速路口的闲置地块之后。

江淼又向罗和光问道:“罗镇,我打算在马宫镇的新乡路和汕马大道交界处,建设新的办公楼,不知道镇政府可不可帮一下忙?”

罗和光回忆了一会,才想起是哪一个位置:“那里?就在闲置地块的公路对面吗?”

“就在闲置地块的公路对面。”江淼点了点头。

“那地方的平地面积不大,要包括后面的山体吧?”

“嗯,我打算要一片占地面积达到100亩的地块。”

罗和光倒是没有马上答应:“我可以帮忙去询问一下国土方面,不过应该很容易,如果仅仅是作为商业写字楼,那一片区域,土地出让金一个平方应该在500块钱左右。”

“可以,那就劳烦罗镇长了。”

“不用客气,海陆丰公司作为马宫镇的龙头企业,我们镇政府肯定是全力支持的。”罗和光笑着说道。

他倒是没有说套话。

海陆丰公司在马宫镇的地位确实越来越重要了,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不太好,汕美市这种三线城市之中的垫底,经济就更加困难。

作为镇政府的班子之一,罗和光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很多基层聘员减薪幅度很大,特别是乡镇一级,更是首当其冲。

而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之中的占比非常高,往往可以达到50~60%。

这几年汕美的房地产,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半死不活”。

因此海陆丰公司愿意投资房地产,建设住宅和写字楼,当地官方没有人会拒绝。

不过江淼知道,征地不仅仅涉及到官方,也涉及到土地所在的乡村居民。

他之所以选择路口那一块地,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那一片地,属于新乡江氏三、六、七房的村民。

而江淼家就是三房的。

另外两个房头之中,六房那边也好解决,因为他小叔江大河当年过继给了六房的一个堂叔公作儿子,虽然小叔人在香江,但影响力还在那边,可以让小叔出面说服。

七房就是现在新乡的村长江大龙在当家做主,但凡他想下一届继续干,肯定不会自找麻烦。

当然,江淼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他会在官方征地补偿和青苗补偿的基础上,额外给同等的补偿。

这笔钱对于江淼而言,并不算什么。

毕竟那一片土地的都是果园、竹林、松木林、相思树林,按照汕美市林地征用补偿标准,林地每平方米是28.6元;

而那些种植期限超过10年的荔枝龙眼,每棵补偿标准为375块钱,本地的荔枝龙眼种植密度,一般在每亩30~40棵左右。

也就是说,一亩十年以上的荔枝果园(以40棵计算),土地补偿是19047.6元,青苗补偿是15000元,加起来才34047.6元。

100亩地,就是350万左右。

这笔钱真没有多少。

更何况都是自己人。

当然,各家各户但凡配合一点,除了双倍补偿,江淼还会给他们每一户安排一个保安之类的位置,毕竟这种没有技术含量,又不算太累的工作,一个月可以拿三千多块,很多人都愿意干。

如果真正遇到想找事情的人,江淼也不强迫,会直接沟通国土和镇政府,进行土地调换,避开那些刺头的土地。

因此他与罗和光沟通过程中,还增加了10亩的面积作为备用,就是为了以防万一,遇到刺头的时候,方便直接避开。

反正核心地块在他家的三房那里,边缘的土地是可以调整的。

罗和光急匆匆离开,准备去市里面反映一下这件事。

而江淼则让柯勇开车,来到上一次来过的马宫深港大排档。

还是上一次的306房。

柯勇和黎子轩自觉地过去隔壁的307房吃饭。

敲门后。

开门的人,正是黑胖黑胖的林老板,他笑呵呵地笑道:“江老弟,快快请进。”

江淼没有客气,直接走进去:“林老板,李先生,好久不见了。”

里面坐着的人,正是小李先生—李建明,他连忙站起来,脸上更是笑容满面:“江兄弟客气了,快请坐。”

“李先生…”

“江兄弟别这样,还是叫我建明吧!先生之类太客套了。”李建明一边倒茶,一边说道。

江淼看了一眼李建明的身体状况,随即笑着说道:“那好吧!建明兄,我看你身体情况恢复得还可以,最近是不是感觉身体充满活力?”

“确实,感觉好像回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李建明一改之前的阴柔郁抑。

江淼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建明兄,现在还只是初步恢复,一个星期两三次就可以,不然还是有复发的风险。”

“我一定多注意。”李建明紧接着问道:“江兄弟,现在需要改之前的食疗配方吗?”

“需要,等一下。”江淼拿出记录本和圆珠笔,又重新把脉之类,观察李建明一会,低头在记录本上,写了二十多分钟。

这一次,再次调整了维生素c片、硒酵母片的用量,同时在食谱也这了调整,羊奶每天饮用量下调为400毫升左右,又将番茄食用量增加到每天300克左右,其他肉蛋蔬菜水果和米饭都进行了微调。

同样是一周的食谱。

“这就是本月的食疗安排计划,你看一下。”

李建明赶紧接过去,看了一会,发现调整得不多,不过他倒是相信江淼不会诓他,连忙道谢起来:“多谢江兄弟,以后但凡有用得到的地方,我李建明绝不推辞。”

“客气了,吃饭先吧!”

不一会,菜就上齐了。

而林老板则笑眯眯地问道:“江老弟,老哥我身体也感觉大不如前了,有些压不住家里面的母老虎,能不能给我开个方子调理调理?”

江淼只看了一眼对方的脸色,又把脉了几分钟,便笑着说道:“林老板,伱的问题是补太多了,又缺乏锻炼,反而导致你精力不济。”

“啥?”林老板刚想下筷子夹面前的一盘蚝烙饼,一下子就停了下来,然后额头上冷汗直冒:“我家母老虎确实整天给我炖补汤,什么甲鱼汤、龙虎斗、冬虫夏草之类,难道这些东西都不能吃?”

“可以吃,但是不要太频繁了,一个月一次还是可以,如果三天两头就吃,就补过头了。”江淼也是看到对方体内堆积的各种特殊成分,才提醒这一点。

人类作为生物链的顶端,很容易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累积,特别是频繁吃那些所谓的补品时。

而且那些补品就算是真有一部分成分,可以让人充满活力,也不适合一次性吃太多。

一句话,过犹不及。

江淼给林老板又提议了一遍:“只要改掉吃大量补品的习惯,加上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两三个月就可以恢复。”

“多谢江老弟,老哥先干为敬,你们随意!”

一顿饭下来,双方关系再次拉近了一些。

而李建明也没有提他老爹今天到烟墩山饲料厂的事情。

几人吃饱喝足之后,李建明带着新的食疗方案,急匆匆开车回滨海大道的红海湾电力小区。

林老板则说要去一趟羊城,大概要两个月左右,下个月就让李建明自己过来马宫镇找江淼。

目送两人开车离开的江淼,也带着柯勇、黎子轩回公司总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0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