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九章 喜事连连(中杯)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西远集团遭到重创。

而欧美很多之前订购了西远集团玻璃鳗的贸易商或者高级餐饮公司,虽然拿到了赔偿金,可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对于赔偿金感到满意。

比如一部分高级会员餐厅,他们的餐厅往往是被客人提前预定了位置和菜品的,有些预定时间甚至会达到几个月之后。

现在西远集团违约了,他们已经将玻璃鳗菜品预售出去了,如果是一两个客人,那还可以调整一下,问题是几十上百的客人进行了预定,到时候没有办法按时提供,对于这些高级餐厅而言,就是在砸自己招牌。

因此这些餐厅联合起来,分别在欧盟和阿美丽卡,向西远集团提起集体诉讼,要西远集团赔偿他们的其他一系列损失。

另一边,这些高级餐厅只能捏着鼻子,向布朗公司、海陆丰公司加急求购玻璃鳗,避免真的出现大规模预定违约的情况。

销售部的国际贸易办公室。

负责人黄家豪这几天看着猛然爆增的欧美订单,他和办公室的销售员们只能尽可能协调产能。

好在临近春节放假,可以将二月份一半的产能调过来使用。

至于养殖苗和食用苗的区别,区别就是出厂的时候,养殖苗会被提前三天下药喂养,让它们体内存在明显的药残,从而非常容易被检测出来。

而食用苗就是不需要下药的鳗鱼苗,可以直接出售。

为了方便辨认,三大鳗鱼苗生产商都使用了类似于猪肉印章的可降解安全色素,对养殖苗进行染色。

从2026年一月份开始,三大鳗鱼苗生产商出售的养殖苗,都是粉红色的,这个颜色同样会在两三个月后被代谢掉;而食用苗则是自然的半透明颜色。

如果不这样做,那很多养殖场和餐厅可能会偷偷合作,将养殖苗作为食用苗使用。

搞得这么复杂,自然是为了赚钱。

毕竟吃鳗鱼苗的人,都是去高级餐厅装逼的人群,他们要的就是特立独行、体现面子的产品。

而三大鳗鱼苗生产商也从善如流,给他们推出了“更加高贵”的食用玻璃鳗。

好不好黄家豪不清楚,但是价格高贵却非常清楚,食用玻璃鳗每公斤2.5万元。

在西远公司暴雷后,仅仅是过去了半个月,国际贸易办公室就累积拿下了13528公斤食用玻璃鳗订单,累计订单金额达到3亿3820万元。

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而国际贸易办公室不仅仅收到玻璃鳗的订单,还有大量采购白松露的订单。

高附加值产品就是爽。

而垄断类型的高附加值产品更爽。

不知不觉到了一月月底。

海陆丰公司本月度的营收再创新高,达到了9.3亿元,毛利润更是高达7.1亿元。

这个收入和毛利,让海陆丰公司击败了年度营收43亿的汕美烟草公司,仅次于年度营收150亿的信利国际集团,成为汕美本地营收第二大公司,而且是汕美本地利润最高的公司。

要知道,年度营收150亿的信利国际集团,25年的利润才3亿元左右,还不如海陆丰公司半个月的利润。

这个情况,让海陆丰公司在本地变得越发炙手可热起来。

江淼月底抽空来公司办公。

突然黎子轩喜上眉梢地敲门进来。

“老板!您和老板娘的荣誉博士学位已经公布了,狮子山农业大学也发出公告,宣布您和老板娘成为狮子山农业大学的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一边说,一边将打印出来的文件递过来。

江淼翻了两下,笑着摇摇头:“人生在世,莫过于名利二字。”

随手放下文件,江淼从抽屉拿出一个红包递给黎子轩:“子轩,恭喜你和欣怡喜结连理,以后要多加注重家庭和美。”

“多谢老板!”黎子轩笑嘻嘻接过红包。

哐哐哐…

“进来!”

蒋海波一脸风尘仆仆走进来:“老板,英雄乳业拿下来了。”

黎子轩赶紧退出去。

“辛苦你了,喝杯茶先。”江淼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在一个星期之前,赣南分公司就和各方完成了初步谈论,英雄乳业的各方股东也觉得海陆丰公司的开价比较适合,便决定将手上的股份全部出售给海陆丰公司。

蒋海波就带着法务部急匆匆赶过去。

江淼仔细翻看着蒋海波的工作报告。

喝了一口热茶后,蒋海波开口说道:“老板,通过赣省的牵线搭桥,我们已经将英雄乳业1.2亿债务全部清还,同时支付了7628万购买股票的款项。”

“嗯!”江淼点了点头,他对于这个数字非常清楚,和之前秘密调查的结果一致。

“目前英雄乳业由赣南分公司副经理刘畅卿临时负责管理,之前的管理层全部被清退,也按照他们的工龄进行了补偿。”

江淼沉思了片刻,抽出一张任命书,写上一个名字和职务:“单靠刘畅卿一个人,我不放心,这样吧!让新华过年之后,从水产事业部卸任,担任英雄乳业总经理。”

“好,我下午通知他。”蒋海波微微点头,然后他又问道:“老板,您对英雄乳业的发展规划有什么想法?”

江淼看着英雄乳业的资产报表,其核心产业四个,都是围绕着乳业展开的,包括:

奶牛养殖产业:其牧业公司从事奶牛养殖,在豫章市蛟桥镇有一个大型养殖场,奶牛存栏量在1万头左右,可以为乳制品生产提供优质奶源。

饲草种植产业:旗下拥有一个草业科技公司,除经营草种外,还进行桂牧一号象草等高丹草等牧草生产,保障奶牛饲料供应。

饲料加工产业:旗下有一个饲料加工厂,可年产6万吨配合饲料和各种预混料,满足奶牛基地的饲料需求。

然后就是主营业务,其乳品厂是国家二级企业,拥有先进生产设备,具备年产奶粉万吨、液态奶3万吨的加工能力,生产奶粉、液态奶等四大系列几十个乳制品。

看完这些材料,江淼摇了摇头,拿起座机电话:“喂,汉明,你过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乳业相关的报告。”

“好的。”

过了一会。

市场调研部经理秦汉明提着一大堆文件进来。

“老板,总经理。”

“坐。”江淼给他倒了一杯茶:“之前我不是让你们调查一下乳制品产业吗?你说一下赣省和岭南省的情况。”

入座后,秦汉明将一副贴着标签的文件递给江淼,然后他开口说道:“老板,目前赣省年消费乳制品40~50万吨,而岭南省则是每年消费110~120万吨乳制品。”

“英雄乳业年产就这么点,怪不得走不出赣省。”江淼一边说,一边翻看着资料。

秦汉明继续说道:“英雄乳业的奶牛牛奶产量一般,一年才生产8万吨左右的牛奶,平均每年每头产奶才8吨,而且这些年来品种更新速度不够,不少奶牛已经老了。”

“要知道阿美丽卡的奶牛,平均年产量为22吨,当然阿美丽卡的奶牛养殖用了不少科技与狠活,这个先且不细聊。就是国内比较先进的养殖基地,也可以做到每年每头11~14吨。”

江淼放下文件,思考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对于英雄乳业的规划,我们要从三点出发。”

“第一,提升奶牛单产,就算是比不了阿美丽卡的22吨,也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14吨。”

“第二,不要生产巴氏灭菌奶和高温灭菌奶了,改为生产奶粉、奶酪、乳清蛋白、奶油等产品。”

“第三,要扩大布局,除了维持我们在豫章市的生产基地,还要继续购入新奶牛,建设庐陵养殖基地、赣南养殖基地、汕美养殖基地。”

蒋海波一边笔记,一边说道:“老板是打算利用我们在这三个地区的饲料和草料,方便就近供应吗?”“嗯!”江淼点了点头。

毕竟海陆丰公司的赣南分公司,在庐陵市和赣南市,有20万亩油茶种植基地,其中大概有16万亩林下草场,可以种植白三叶草和紫苜蓿。

一年收割两茬,一茬可以收割3000公斤左右的鲜草,制成干草就是600公斤左右。

16万亩一年就是96万吨鲜草,或者19.2万吨干草,或者57.6万吨青贮料。

而一般高产奶牛,一年需要消耗3~4吨精饲料,6~10吨草料或者青料,和1~2吨干草料。

因此赣南分公司生产的草料,大概可以满足4万头奶牛一年的需要。

而且白三叶草和紫苜蓿是高蛋白的优质草料,不仅仅适口性好,还可以提高产奶量。

虽然国内对于优质紫苜蓿干草的需求量很大,每吨进口到岸价可以达到3000~3500块钱,但其效益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并不高。

因为干草运输费用比较高,还不如就地作为原材料,用于饲养奶牛和肉牛。

想到肉牛,江淼抬头问道:“汉明,目前国内的牛肉价格如何?”

“牛肉?”秦汉明在一大堆文件翻了翻,拿出一份市场调查报告:“去年二三月份全国牛肉收购价格,略微升高7%,每公斤58~62块钱,之后一直在这个期间震荡,直到去年九月份,价格再次下跌,目前价格维持在每公斤52~56块钱之间。”

江淼手指头轻轻敲了敲桌面:“这个价格不错,可以考虑购入一批肉牛。”

“那老板的意思是?”蒋海波停下笔来。

江淼随即吩咐道:“这样吧!英雄乳业今年的任务,是购入4万头奶牛,建设四个大型奶牛养殖场,还有相关配套工厂。”

“好的。”

“然后在海丰县公平镇建一个1万头奶牛的养殖基地,同样要配备深加工工厂。”江淼紧接着补充道:

“至于肉牛,不急,我打算到时候让漠南分公司负责,毕竟我们在漠南种植那么多大豆,需要自己消耗一部分。”

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奶牛肉牛养殖难度不大,江淼随时可以搞出料奶比、料肉比更好的饲养配方,虽然还是比不上阿美丽卡牧业公司的科技与狠活,但至少将每头奶牛的年产量,提升到14~16吨左右,肉牛的育肥时间压缩下来。

从本质上来讲,国内牛奶和牛肉价格一直比欧美高,主要是饲料成本造成的。

就以高产奶牛为例子,每头奶牛一年大概需要15吨饲料,全料成本为每吨2900块钱,全部饲料成本大概在43500元左右。

而综合其他成本,每公斤鲜牛乳的生产成本,会达到4块钱左右。

看起来这个价格还挺低的。

然而这是生牛乳的生产成本,还需要经过奶站,如果是企业自营牧场,成本也便宜不到哪里去,深加工后,需要运输和销售,这些都会进一步叠加成本。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牛奶零售价,巴氏灭菌奶平均在16.7~20元每升,高温消毒奶在14~15元每升。

而国内乳业三巨头,他们的毛利率分别是37%、32%、20%。

因此要和他们竞争,必须想办法降本增效。

如何降本增效?

当然是使用尽可能少的饲料,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牛奶,同时压低饲料的成本。

只要可以将牛奶的生产成本压低到每公斤2块钱,那依靠产地的交通优势,就可以在赣省和粤东地区,实现每升巴氏灭菌奶零售价14.5块钱、每升高温消毒奶零售价12块钱,仍然还可以维持33%的毛利润。

产业这种东西,有时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紫苜蓿新品种,一个大豆新品种,就可以改变国内的养殖格局。

至于其他企业能不能跟上来,大概率是可以的,但是不排除某些人看不清产业的发展趋势,会因此而被淘汰。

这种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的企业,肯定是存在的。

但是江淼不会因此而选择不发展,毕竟这就是商业竞争的正常逻辑。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安排英雄乳业,暂时放弃巴氏消毒奶和高温消毒奶的原因。

随着海陆丰公司的新品种大豆、新品种紫苜蓿陆续推出,很快国内养殖产业就会发生大变动。

这个时候,英雄乳业应该埋头布局,提前进行生产线的改造升级,而不是维持半死不活的液态奶市场。

一旦产业升级开始,大量高质量的低价牛奶涌入市场,可以瞬间抢回市场。

其他乳企要反应过来,然后开始布局饲料和牧草产业,至少会落后一年的时间,甚至一部分企业内部各种扯皮下,时间会被拉得更长。

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时至今日的国内乳制品市场,其实已经是一片红海了,倒不是乳企利润不行,而是市场萎靡不振。

江淼翻看着市场调研部的各种调查报告,就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国内乳制品市场在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会在这几年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情况?

原因有三个。

一方面是国内的饮食习惯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乳制品价格偏高。

第三个原因,涉及到消费者的消费力不足。

毕竟乳企不降价,消费者又囊中羞涩,那市场自然会呈现出萎靡不振的状态。

可乳企降价,又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问题。

这些乳企算来算去,发现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毕竟降价促销,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吸引到足够多的增量,反而会得不偿失。

这就是当前国内乳企面临的困境。

本质上,就是生产成本压不下去了,还要面临国外廉价乳制品的冲击。

毕竟国内乳企,每年需要从新西兰进口五十万吨大包粉,这些大包粉主要用于生产复原乳、奶粉,或者直接作为食品原材料,用于生产面包之类的产品。

由此可见,国内的生牛乳产能是不够的。

但是因为生产成本的原因,目前国内的奶牛养殖规模已经逼近上限。

英雄乳业要有作为,就要依靠母公司的技术,增加本身的养殖上限,提升单位产能。

更何况,英雄乳业还有一个其他乳企没有的隐藏优势。

那就是海陆丰公司构建的区域产业链,这种区域产业链会增加当地人的收入,收入增加了,当地人的消费力就会跟着提升。

不然你让一个年收入几千块的老农民,日常消费一瓶250毫升的液体奶?这显然不现实。

以马宫镇为例子,目前镇里面的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三万。

这种情况下,马宫镇普通人今年年底的消费热情异常高涨,码头海鲜市场上百块钱一斤的红心虾姑,或者野生石斑鱼,直接供不应求。

连带着海陆丰公司的活体鳗鱼和特级埃及塘虱,都在当地销售了很多。

以海陆丰公司的产业布局,很快就可以拉高赣南地区的收入水平,到时候英雄乳业借助母公司在当地的影响力,打打广告,加上价格优势,就不愁牛奶销售不出去。

产业布局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从而提升当地人的整体收入水平,才可以拉动当地消费,让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

不然当地人的收入还是以前的仨瓜俩枣,钱包空空如也,那市场不萎靡不振才是见鬼了。

这也是国内目前市场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庞大的产能找不到消费者,消费者因为收入太少,又消费不起太多产品,消费不起太多产品又导致工厂开工率不足,进而导致减薪裁员。

简直是恶性循环。

表现在市场上的情况,就是通缩。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3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