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五章 比例(中杯)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刘治本说完。

就轮到了吴松,他也学习其他人,拿出一份文件给江淼,自己掏出一本小本子的备忘录:“老板,我这边招待了5个农资公司,他们向我们推销了化肥、农药、地膜。”

江淼看了一下,抬起头来问道:“有样品吗?”

“有。”

不一会,吴松助理抬着几个箱子进来,这是近几天过来推销农资的企业推销人员留下来的。

瓦楞纸箱上还贴着公司的名字。

江淼打开其中一个箱子,又对照着对方提供的产品介绍册,他对于价格并不太关注,因为现在网上信息发达,对方不会在价格上故意虚标。

真正让他关注的东西,是产品质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南湖农场、南汾农场等,每一次实验化肥农药都会留一个小样下来,月底集中送公司总部,有几个耍小聪明的农资供应商,就被江淼自己踢掉,同时直接让法务部举报对方售卖假冒伪劣产品。

农药方面假冒伪劣产品比较少一点,主要是目前很多农药都有单独的包装,甚至是小包装。

但是化肥的假冒伪劣产品就相对比较多,特别是购买散装产品。

江淼看完5家农资公司的产品,发现了几个问题。

一家提供的磷肥样品,磷含量虚标;一家提供的复合肥存在掺假;一家出售的除草剂成分之中,含有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的成分。

他摇了摇头:“这些产品价格倒是便宜,但是我不放心,大松,你抽调人手组一个农资采购办公室,专门去原厂采购我们需要化肥农药,不要在这种小农资公司采购,我们需求量大,工厂会给优惠价的,没有必要和这些农资公司斗智斗勇,浪费我脑细胞。”

“这样也好,我明天安排。”吴松在备忘录上记下这件事。

江淼看向吕伟斌:“老吕,你那边是什么情况?”

吕伟斌直截了当地回道:“昨天中午中联重科的销售经理带队过来拜访,向我们推销了他们公司的拖拉机、喷灌机、联合收割机,我不太了解他们公司的具体产品,便让他们停留几天,等采购部的人过来。”

“哦?他们没有推销挖掘机推土机之类?”江淼笑着问道。

毕竟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可是斗得激烈,为了暂避锋芒,三一重工都将总部迁移到了京城。

吕伟斌笑着摇摇头:“没有,他们应该知道我们采购了三一重工的工程设备。”

“那就好,他们竞争是他们的事情,只要保证设备质量,用谁的设备不是用。”江淼可没有偏好哪一家的想法。

“老板,这是中联重科的农机介绍手册。”

接过厚厚的文件,江淼看了一下。

中联重科的农机品类还比较丰富,各种农业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灌机、植保无人机。

显然中联重科的销售部门是研究过海陆丰公司的,他们知道海陆丰公司采购了三一重工的工程设备,但却没有采购农业设备,因为三一重工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农机产品。

比如大型的中心轴式喷灌机400米组合,就是大型农场必不可少的装备,这一台设备要上百万,每天可以喷灌60~180亩。

为了保证及时灌溉,整个塔敏查干农场必须配备上百台这种设备。

不过这种谈判,不需要江淼出面,交给采购部就好了。

反正喷灌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和植保无人机都需要采购,几个亿是少不了的。

3月22日。

江淼回来塔敏查干基地的第二天。

还是在昨天的临时办公室,江淼和高梦等人再次会面。

除此之外,还有小透明的家园县国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也在会议室里面。

高梦经过昨天的接触,也清楚江淼是一个喜欢直接的人,便没有打什么机锋,开门见山说道:“江总,我们公司已经全权委托我和贵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江淼点了点头:“可以,股份比例方面,就按照我们之前谈的分配比例,漠南国资运营公司占比60%,海陆丰公司占比35%,家园县国资管理公司占比5%。”

“江总,我们这边也没有意见。”家园县国资管理公司负责人今天早上已经和高梦谈过了,他们虽然觉得这个投资存在风险,但问题应该不大,大不了就赔几百万。

跟着江淼过来的法务秘书,向三方阐述着各部分条款:“关于各方的权利义务,我们也需要重申一遍,漠南国资运营公司和家园县国资管理公司有财务监督权、分红权、人事建议权,海陆丰公司有分红权、管理权和人事决定权…”

“三方出资比例为:漠南国资运营公司60%,3亿元;海陆丰公司35%,1.75亿元;家园县国资管理公司5%,2500万元…”

“分红条款细则…”

“财务监督条款细则…”

“人事任命条款细则…”

“股权交易条款细则…”

大大小小几十个条款,念得法务秘书口干舌燥。

一个多小时后,三方确认合同无误之后,便各自代表自己的公司,签署了漠南联合矿业公司的合资合同。

当然,仅仅是这样还不够。

江淼将合同递给法务秘书保管,便继续说道:“高总、李总,接下来我们公司会委派一个管理层,在家园县县城成立漠南联合矿业公司,你们可以派出财务监督小组入驻,同时我希望高总可以安排一个人担任这个公司的副总经理。”

“可以,我们这边会由投资部的赵水生副经理,兼任联合矿业公司的副总经理。”高梦已经猜到了江淼的想法。

赵水生站起来:“你好,江总,以后多多指教。”

“不用客气,请坐。”江淼没有跟对方客气,直接给对方安排工作:“赵总,以后在联合矿业的工作,就是负责农业土地承包谈判、矿业土地征收和谈判。”

“没有问题。”在国企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赵水生,在听到江淼的任命和工作分配内容时,就知道自己在联合矿业的定位。

而对于管理联合矿业的管理层,江淼心里面已经有了人选。

交接了工作的环保办公室负责人陆明远、梅拢金银加工厂厂长林永华,过几天就会坐飞机过来。

之所以现在他们两人,自然是江淼看好了两人,林永华管理金银加工厂期间,工作非常严谨,也没有中饱私囊。

联合矿业这种注定会成为巨无霸的企业,肯定不能随便找外面的职业经理人,万一对方搞事情,无论是海陆丰公司,还是漠南国资运营公司都会非常难堪。

因此老实本分,又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林永华,就非常适合作为联合矿业的总经理,毕竟联合矿业只要管理层不作妖,那每年就是躺赢。

而安排环保办公室的负责人陆明远过来,主要是让对方负责真正的矿业生产部门,反正生物采矿技术又不需要他研究,他只需要会使用,同时会搭建工厂和矿场就可以了。

在环保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多的陆明远,为公司各个工厂、农场设计和规划了完善的环保设施,他在建设工厂上的能力比较好,虽然性格有些孤僻,但是这种人也不喜欢结党营私。

其他管理层就一部分从海陆丰公司的各部门抽调储备员工,一部分招聘新人填充即可。

由于海陆丰公司委派的管理层还没有到来,因此赵水生带着几个下属留在家园县城,一边等人,一边物色办公楼。

而高梦等人则坐飞机回漠南的省城归绥。

过了两天。

采购部的王峰等人来到了漠南分公司。

江淼也准备这几天就回汕美总部。

王峰等人吃了午饭,便来到他的临时办公室,刚刚坐下,就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江淼:“老板,这是我们这半个月来的采购报告。”

“你说一下。”江淼一边说,一边看着文件。

“集装箱房再次订购了100个,同时还订购了一大批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办公用品,比如睡袋、椅子、办公桌、电风扇、除尘器、加湿器、洗衣机和烘干机。”王峰停顿了一下。

“继续。”

“然后就是生产设备方面,我跑了几个北方的设备制造厂,订购了5套草料和粮食烘干生产线、5套牛羊粪发酵罐、3套锅炉…”

总而言之,林林总总下来,采购部这半个月又费了三千多万,真是钱如流水。但是这些投入是必须的。

无论是保障员工生活质量的家用电器、生活用品,还有办公用品和生产设备,这些东西都是漠南分公司必不可少的。

不然以漠南这个工作环境,很难留得住人,而当地人又不太够用,也不能招聘太多当地人,免得他们抱团搞事情。

江淼听完王峰的汇报,用笔在文件上批示了一些事情,然后吩咐道:“峰子,你安排两个人留在漠南分公司,监督一下分公司的采购,特别是农资采购办公室,过一段时间再调其他人过来轮换。”

“好的。”王峰理解江淼的想法。

毕竟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分公司,采购方面很容易存在猫腻。

江淼这样做,就是未雨绸缪。

定期派采购部、财务部、监察部的人员过来查看,这是必不可少的操作。

另外也要加强高管的人才储备,不能让一个分公司的管理层固定下来,也不能让一个人长期担任分公司的总经理,免得尾大不掉。

每三四年左右,就要挪一下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同时每年更换掉一部分分公司的管理层,时刻保持分公司的管理层之中存在新人,让他们没有办法稳定交际圈和关系网。

这些制度已经制定出来,正在慢慢向全公司推广。

6=9+

向江淼汇报了工作后,王峰又马不停蹄和中联重科的销售经理张希夷谈采购的事情。

再次来到了塔敏查干基地的张希夷,看到不远处的挂着三一重工售后站的牌子,脸上面不改色路过。

而三一重工的驻站经理黄建虎,同样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张希夷等人。

双方没有说话。

王峰站不远处,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

直到张希夷来到他办公室。

王峰又不和对方扯东扯西,直接问道:“张经理介绍一下你们的产品吧!”

张希夷心里一紧,脸上带着笑容,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经理,考虑到你们公司需要耕种几十万亩地,我们公司的耕王1804拖拉机,比较适合贵公司使用。”

一边看着对方提供的产品详情介绍,王峰头也不抬地问道:“每天只能耕地100亩,100台才1万亩,耕20万亩,需要20天,太久了。”

张希夷解释起来:“耕王1804配备了180马力的发动机,每小时可耕种8-12亩地,那是指普通农田,如果是沙地,每小时可以达到20亩左右,一天就可以达到200亩。”

“价格呢?”

“高配车型,带原车冷暖空调等配置,价格在9.6万元左右,如果贵公司采购100辆,9万一辆,另外送犁、耙、旋耕机。”张希夷又补充道:“耕王系列,可以购买其他配套的牵引设备,比如播种机、拖车、联合整地机,这些只需要两三万,就可以获得一台多功能的拖拉机。”

王峰和几个同事讨论一下,又询问起一个问题:“你们有驻点售后保修人员吧?我们可不想到时候为了维修设备,专门等你们派人过来。”

“有有,必须有,我们会派5个售后工程师驻你们基地。”张希夷赶紧保证道。

王峰没有马上拍板,而是指着另一个拖拉机的页面问道:“这个ps1804动力换挡拖拉机,看起来效果更好一点吧?市场价是多少钱?”

听到这问题,张希夷赶紧点了点头:“ps1804确实更好,如果是沙地每天可以耕地300~400亩,目前市场价是27万,如果贵公司想要,我可以给一个最大优惠24.5万。”

王峰听到这个效果,再次和几个同事交头接耳了片刻,他便拍板定下来:“就要这个ps1804,来100台。”

“没问题。”张希夷脸上的笑容逐渐失控。

“介绍一下收割机,要可以收割大豆、苜蓿和其他牧草的。”

“好的,王经理,这台tf220联合收割机就非常适合你们公司,喂入量可以达到22kg/s,是目前国内大喂入量、高工作效率的谷物联合收割机中最好的机型,作业效率可达60~110亩/小时。”

王峰抬起头来:“哦?也就是说,一天可以收割600~1100亩?”

“是的,这非常适合大面积,又需要短时间内收割的农场。”张希夷宛如小鸡啄米。

“价格是多少钱?”

“高配车型,130万一台。”

“我们要30台,多少钱一台?”

“高配,120万。”

“这个收割机可以收割苜蓿草吗?”

张希夷有些尴尬地摇摇头:“tf220不适合收割苜蓿草和其他牧草,因为牧草需要专门的收割机,王经理可以看一下我们公司另一款4qz-3000a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收割苜蓿草的效率较高,每小时15亩左右。”

王峰和几个同事讨论着苜蓿草收割情况。

一般情况下,北方苜蓿草可以收割两三次,时间也可以调整,不需要像大豆那样赶时间,因此没有必要购买太多设备。

15万亩牧草地,每一次收割的时间可以持续45天,再减去5万亩难以机械化收割的沙丘地,每天差不多收割2300亩就可以了,因此采购15台就够用了。

不过考虑到接下来要扩张,以及应对突发状况,购买20台比较合适。

“报一下价格!”

“王经理,高配版39万一台,如果…”

“20台。”

“35万一台。”心里面乐开的张希夷赶紧给了一个最大优惠价。

谈了一一个下午。

张希夷在海陆丰公司拿到了一份巨额订单,包括100辆拖拉机和相应的配套牵引设备、30台大型联合收割机、20台大型青贮收割机、100套中心轴式喷灌机800米组合、30套中心轴式喷灌机400米组合、50台大型植保无人机,加上一大堆配件。

合同总成交额为1.6亿元。

虽然比不上三一重工在海陆丰公司拿到的订单,但这也是一笔不错的订单。

签了合同之后,张希夷表示会在两个月内,将所有的设备运输到家园县。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事部在华北和东北各地的挖墙脚工作,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海陆丰公司给熟练驾驶收割机、拖拉机、推土机的老司机,开出了c2起步的待遇,即基本工资10500元,加上各种绩效和补贴,每个月拿到手可以来到18~20k。

而技校刚刚毕业的专业司机,也是d3起步,每个月基本工资5500元,只要他们可以在一年内到底老司机水平,同样可以达到c2水平。

为了避免老司机不教新人,公司还专门设立了以老带新的激励项目,只要带的新人成为达到标准,一次性奖励师傅2万块钱。

现在整个塔敏查干基地,员工数量终于突破了600人,接下来还会继续增加,直到达到一千人左右。

当然,沙漠平整施工队的五百多人,以后是前往其他沙漠地区,他们只是临时挂靠在塔敏查干基地。

而塔敏查干基地正式运营后,常驻员工大概会在500~600人左右,负责管理35万亩沙漠农田,还有配套的养殖场、草料加工厂。

哪怕是500~600人,每年的工资和奖金支出也会高达1.5亿元左右。

不过20万亩大豆田,每年可以收获12万吨高品质大豆,按照目前的市场收购价,差不多可以收入5亿。

10万亩牧草地,每年可以生产25万吨高品质干草,每吨2000元左右,也是5亿元收入。

另外那剩下的5万亩沙丘牧场,产生的12.5万吨干草,或者40万吨鲜草,也可以养殖20万头小尾寒羊,这是因为育肥肉羊,从小羊羔阶段开始喂养,大概只需要3~4个月就可以出栏。

20万头育肥肉羊,以小尾寒羊45公斤的出栏体重计算,哪怕是最便宜的收购价20块钱每公斤,这批羊也是1.8亿元。

加上其他的副产品收入,每年差不多可以营收12亿元左右。

当然,考虑到了以后大豆和牛羊肉价格下跌,保守一点,每年营收8~9亿应该不难。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5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