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二章 股票(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老板,这是之前你吩咐我和财务部、考勤部做的虚拟股分配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初稿。”

“哦?”江淼接过来,然后转过头:“阿雅,幼薇,你们去午休吧!我和海波他们讨论一下事情。”

“你这个大忙人整天连轴转,要注意身体。”书雅给他整理了一下领口,便带着何幼薇去三楼的休息室午休。

江淼带着蒋海波、叶美静来到刚才吃饭的小房间。

坐下来后,他仔细翻看起来。

根据计划,考虑到未来海陆丰公司的体量会越来越庞大,员工规模也会越来越多,蒋海波和其他几个部门经理讨论之后,决定将公司的总股数设定为100亿股。

而第一次放出的虚拟股数量,蒋海波等人讨论之后,决定按照员工级别、职务、特殊贡献进行分配。

员工级别分配的股票数量,就和工资多少直接挂钩。

比如d1级别,工资3500元,那在工作满一年之后,就自动获得虚拟股票3500股。

其他员工等级以此类推。

此时的蒋海波是b4级,基本工资是30500元,那他就可以获得30500股。

第二部分,就是员工职务的分配方案。

分为普工、小组长(线长与技术员)、厂长(场长与研究员、办公室负责人)、经理(部门经理与产业经理、科研项目经理)、总经理(包含副总经理)。

普工1000股、小组长3000股、厂长9000股、经理27000股、总经理81000股。

第三部分是特殊贡献。

这里要结合奖章制度进行。

铁章、铝章、铜章、银章、金章,五大类二十小类奖章,每一个奖章都可以直接获得数量不一的虚拟股票。

铁章1~4,增加1千~4千股。

铝章1~4,增加1万~4万股。

铜章1~4,增加10万~40万股。

银章1~4,增加100~400万股。

金章1~4,增加1000万~4000万股。

以江淼姐夫为例子,他的员工等级为b4,员工职务为副总经理级别,拥有2级铜章3个,1级银章1个。

那他可以获得的虚拟股票数量即30500+81000+200000*3+1000000=1711500股。

江淼看完之后点了点头。

又看了一下人事部和财务部、考勤部联合讨论出来的分配名单,第一批入职的员工都获得了相应的虚拟股。

一共有124人。

其中虚拟股分配最多的人,就是江淼姐夫张信诚,获得171万1500股;最少的是几个保安和保洁,只有4500股。

一旁的叶美静,看到江淼看得差不多了,便开口说道:“老板,今年公司一共营收了46亿7183万,毛利润为35亿0583万,按照虚拟股的毛利分配方案,每股将获得0.35元。”

显然这一次虚拟股分红,并不会获得太多钱。

如果是保底的4500股,只能拿到1575块钱。

而虚拟股票数量最多的张信诚,则可以获得59万9025块钱。

类似于蒋海波等人,则大概可以拿到10~20万左右。

不过蒋海波等人的部门绩效奖金也非常高,只要没有犯错误,每个月都是五六万起步的绩效奖金,加上基本工资,年薪八十万起步。

比如蒋海波今年的总收入大概在210万左右。

江淼合上文件:“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按照这个方案分配吧!可以发出公告,不过名单要将我姐夫和姐姐的那一部分暂时隐掉。”

“我明白。”蒋海波作为知情人,可知道江淼设计坑了那个窃密的公司,对方估计也快要爆雷了,现在没有必要节外生枝。

而叶美静则补充道:“老板,年底的税务也该进行清缴了,除了免除掉一部分税收,我们还需要缴纳7.29亿元。”

“没有关系,对了记得给所有员工清缴个人所得税,另外提醒一部分员工明年记得去申请退税。”

“我知道。”叶美静经过了一年多的历练,对于这些业务非常熟悉。

又讨论了一会,蒋海波和叶美静便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

公司的官网就发了公告,同时各个部门和产业也在各自的群聊之中,转发了公司的公告。

考虑到一部分员工需要纸质版,财务部又打印了几十份公告文件,发给了各个部门和产业。

当然,琼州分公司和赣南分公司只能自己打印了,其实那边的普通员工也就看一下而已,毕竟他们很多都工作不满一年,还没有资格获得虚拟股。

南湖农场。

中午刚刚下班。

六七十个员工就围着公告栏。

“老铁头,上面写啥?”

“你小子不会看呀?”

“挤不进去呀!”

“靠!谁踩我脚…”

过了一会,最里面的几个人已经看完了,从人群里面挤出来。

其中一个年轻人被拉住。

“小范,公告写了啥东东?”问话的中年人,正是农场的农业技术员周鑫旺。

小范是之前从狮子山农业大学招聘过来的毕农业技术员之一,他笑着说道:“周哥,公告说要给大家分配虚拟股,第一批工作满一年的员工都有,你名字就在上面。”

“什么?真的?”周鑫旺又惊又喜。

“当然是真的,我就没有,不过我应该要到明年七月份才可以拿到虚拟股。”小范笑着摇摇头。

周鑫旺赶紧奋力挤进人群之中。

过了几个人,才挤进内人群内部,来到了公告栏前。

另一个老员工看到他,露出一口大白牙打趣起来:“老周,你小子都成公司大股东了,要请客呀!”

“呵呵,柯老六,别整天惦记着吃吃喝喝,有那个闲情,还不如学习一点技术。”周鑫旺一边反呛了几句,一边眼睛却目不转睛看着公告栏上的十几页文件。

看了一会,他便在南湖农场那一个表上,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周鑫旺(工号00000059):员工等级d4,职务农业技术员,无奖章,2025年度核定分配虚拟股股数9500股,虚拟分红3325元。】

“为什么我才4500股?”旁边一个老员工嘀咕着。

“蛤蟆,你是在想屁吃呢?”

“这又不是吃大锅饭,你还想大家平分呀?”

“就是,有得分就不错,别挑三拣四。”

其他人七嘴八舌声讨着那个名蛤蟆的中年员工。

蛤蟆也不甘示弱:“想想不行吗?你管得着吗?”

另一个员工讥讽着:“切,嘴皮子厉害可没有用,还不如跟着老周学习技术,他今年可是拿到了三千多分红。”

“好了,都是同事,少说两句。”周鑫旺可不想掺和这帮家伙的争吵,赶紧劝说起来。

不远处的员工休息区,几位普通员工正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公司新推出的虚拟股激励政策,每个人的态度都不尽相同。

毕竟一样米百样人。打单员小刘眼中闪烁着一丝希望的光芒,表情略带一丝激动地说:“这一次虚拟股激励,我也分到了5500股,年底可以拿1925块钱的分红。之前我一直觉得在公司没什么盼头,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只要我努力干,说不定就能赚大钱。”

一旁的质检员小陈拿着水杯,脸上却显得有些迟疑,他皱着眉头说道:“别高兴得太早,这虚拟股能不能真的给咱们带来实惠还不一定呢,毕竟分红要看业绩和毛利,万一公司业绩不好,咱们不还是白忙活了?”

性格沉稳的叉车驾驶员老马,则默默地吸了口烟,缓缓说道:“呼…我觉得这事儿有利有弊。好处是能让咱们更有动力,坏处是可能会让咱们压力更大。但不管怎样,先努力试试看吧。”

小陈撇了撇嘴,不屑地说:“哼,这不过是公司画的一张大饼,用来忽悠咱们更加卖命工作罢了。咱们底层员工能分到多少好处?还不是领导们拿大头。”

听到这里,小刘有些不乐意了,赶忙反驳道:“不能这么悲观嘛,公司能推出这个政策,至少说明还是想让大家一起发展,只要咱们做出成绩,总会有回报的。”

紧接着他握紧拳头,坚定地说:“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决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干,就算最后结果不如意,至少我努力过,不后悔!”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而虚拟股激励的未来究竟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这是很多基层员工的内心真实想法。

另一边。

在公司几栋临时办公楼里面,一群文员,也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公司新推出的虚拟股激励政策。

作为财务部的员工之一,小王兴奋地擦着眼镜,然后向几个同事说道:

“这虚拟股激励对咱们来说可是个大好机会啊!意味着咱们能和公司的利益更紧密地绑在一起,以后工作更有干劲儿了。”

会计老张吃了一口蜜汁叉烧,然后接过话茬:“是啊,以前总觉得是为公司打工,现在感觉自己也是公司的主人之一,虽然是虚拟股,不过这激励一落实,感觉干活更加有劲旅了,毕竟多为公司创造价值,自己也能多受益。”

后勤部的采购员文思思,则皱着眉头,有些担忧地问道:“不过这虚拟股到底能给咱们带来多大的实际收益呢?会不会只是看上去很美?你们财务那边,应该知道更加详细的情况吧?”

旁边的保洁赵姐则笑着安慰道:

“公司既然推出这个政策,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江总也不是那种不顾员工死活的人,大家放宽心吧!”

小王也附和着点点头:“没错,我觉得这是公司对咱们的信任和鼓励,以后咱们得更加用心,提高工作效率,争取让公司业绩越来越好,咱们的虚拟股也能越来越值钱。”

“要是大家都这么齐心协力,咱们公司未来肯定能发展得更好,说不定过几年,大家都可以开上豪车,住上大豪斯。”老张开玩笑着。

闻言,小王也跟着笑了起来:“哈哈,那咱们可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实现这个美好的未来!”

文员这边的讨论比较冷静,大多数是人对虚拟股激励方案充满了期待,也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毕竟他们深知公司目前的情况,单单是营收46亿,毛利35亿,就不是一般公司可以做到的。

而这些消息,自然瞒不住。

很快整个马宫镇上上下下,就知道了海陆丰公司今年的大概营收情况。

最高兴的人,莫过于镇政府的班子了。

罗和光都快笑裂开了。

他正在带着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几个公务员和会计,统计着今年马宫镇的gdp情况。

越计算,罗和光等人脸上的笑容就越发明亮。

会计老黄笑呵呵地抬起头来:“罗镇,我初步估算了一下,今年我们镇的gdp可能会达到90亿元左右。”

“真的?”罗和光呼吸不由自主急促起来。

“那是当然,海陆丰公司营收46亿,这一部分可以直接计入。”

罗和光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然后就是投资的各个项目,这些都是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可以全部计入的,虽然那个水库目前只进行了一期,但是加上新乡的东田员工小区、小南山写字楼、工厂、实验室,这些加起来就在30亿左右。”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个正在录入信息的公务员惊叹道。

会计老黄继续娓娓道来:“然后就是海陆丰公司每个月采购的埃及鱼、鸭拓草、松树枝叶、鳗鱼之类,加起来有六七亿。还有他们几百个员工的工资和消费,工程带来的建筑工人收入,缴纳的税金等。”

罗和光在心里面估算了一下,发现确实如会计老黄所说,除了海陆丰公司之外,本地本身还有5亿左右的gdp,那差不多就是90亿出头了。

经过几天的加班加点。

镇政府终于在月底之前计算出今年的gdp情况。

那拿着手上的gdp统计表,罗和光笑得合不拢嘴,今年马宫镇的gdp达到了92亿元,比起去年的7亿元,涨幅约为1214.29%,也就是说,马宫镇的gdp整整涨幅了12倍之多。

“罗镇,恭喜呀!”会计老黄笑眯眯恭贺着。

“哈哈,同喜同喜。”罗和光又看向老黄问道:“老黄,你说以咱们镇今年的成绩,相当于给全市gdp贡献了多少涨幅?”

老黄伸出一个手掌的张开五个手指头:“至少五个点。”

“真的?”

老黄笑着解释起来:“去年全市gdp为1502亿,我们镇增加85亿元,就是5.66%,如果加上海陆丰公司在其他镇和城区的投资,还会增加1~2个点的贡献。”

罗和光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转过头看向人口普查办公室负责人:“楷书,咱们镇的今年的人口多少?”

李楷书回忆了一下:“应该是13681人。”

“这数据不够呀!将人均gdp也计算好,也一起加上去。”罗和光哈了哈气,然后搓搓手。

外面的寒风瑟瑟,并没有降低他们内心的火热。

92亿gdp,人口13681人,人均gdp是多少?

不一会,老黄就计算出来了。

人均gdp为67.2万元。

虽然很多人是被平均的,但是马宫镇上上下下,在海陆丰公司大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受益。

比如埃及塘虱养殖户、租地租鱼塘的村民、种鸭拓草的村民、采集松针松枝松塔的村民,镇里从事服务业的个体户,被海陆丰公司雇佣的人。

可以说,整个镇90%以上的人口,都和海陆丰公司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

而这种情况,还在向周边持续扩大着。

罗和光猜测,红草镇和梅拢镇估计也快了。

毕竟马宫镇已经没有多少地了,连山地都有一大半被规划成为榴莲种植园,再加上一个竹仔山水库综合项目,基本没有剩下多少土地可以开发了。

如此一来,海陆丰公司要继续发展壮大,只能向红草镇和梅拢镇延伸。

比如红草镇的南汾村草莓种植基地、西河村食用菌基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好在海陆丰公司的总部还在马宫镇。

而且罗和光知道,这一份成绩单交上去,他大概率要飞升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全市各地也收到了马宫镇的情况,其他镇的负责人看着马宫镇的成绩单,羡慕得咬牙切齿。

不过隔壁的红草镇和梅拢镇倒是没有嫉妒马宫镇,毕竟他们也吃到了海陆丰公司发展的红利,而且马宫镇土地不够,那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情况。

既然马宫镇无福消受接下来的红利,那他们就当仁不让。

当然,他们也没有觉得高枕无忧,毕竟要在哪里投资,那是海陆丰公司的自由。

因此为了吸引海陆丰公司继续投资他们镇,两个镇也拿出了各种条件和承诺,同时不断打感情牌,三天两头就过来海陆丰公司登门拜访。

幸好江淼将日常接待工作交给了蒋海波等人,不然光接待这些来访的客人就够麻烦了。

在海丰县的公平镇那边,也在加速推进征地,不过他们的征地工作果然不太顺利,不少村民不仅仅不愿意配合,还狮子大开口,毕竟他们也听说了海陆丰公司非常有钱,准备狠狠宰海陆丰公司一刀。

最后的结果,就是吕伟斌又去了一趟公平镇,经过一番讨论,将工厂位置定在了海陆丰公司有群众基础的高沙村附近。

由于高沙村很多村民都在海陆丰公司工作,因此只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初步的征地范围确定,哪怕是有少部分刺头不愿意,或者狮子大开口,也可以轻易避开。

随着指针在午夜归零。

2026年的第一天随之而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8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