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连锁反应(中杯)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如果说国内由于春节的到来,气氛显得喜庆。

那全球其他地方,却陷入了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安南,岘港的寿光渔港。

这个渔港位于安南中部的岘港市,也是该国中部最大的渔港。

作为东南亚小霸王,安南在海洋捕捞产业上的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目前每年从海洋捕捞300~400万吨海产品,乃是东南亚地区海洋捕捞量的第二名。

而东南亚海洋捕捞量的第一名,就是拥有千岛之国称号的爪哇,每年捕捞海产品600万吨左右。

同样拥有庞大海域的赛里斯,每年海洋捕捞量却只有950~1000万吨左右。

由此可见,安南的人均海捕量,是赛里斯的好几倍以上。

不过此时,寿光渔港的一家鱼粉生产企业,却突然暂停了廉价海鱼收购的公告。

刚刚上岸,捕捞了十几吨沙丁鱼的渔民阮志强,正准备拉着这些沙丁鱼卖给鱼粉工厂,来到收购点门口,才看到一大堆渔民包围着收购点。

“怎么回事?”阮志强一头雾水。

他赶紧拉了一个老熟人的肩膀:“阿新,怎么回事?”

那人转过头来,才发现是阮志强,他脸上有些愁眉苦脸:“是你呀!刚才永环公司发公告,说近期暂停廉价海鱼和下料的收购,期限为一个月。”

“啊!?”阮志强大惊:“往年春节不是才休假三天吗?今年怎么突然休息一个月了?”

阿新接过阮志强递过来的烟:“听说是最近鱼粉价格下跌很大,永环公司认为无利可图,打算减少生产量,看一下后面的市场趋势。”

“鱼粉价格下降?那我这十几吨沙丁鱼怎么办?”阮志强一下子头都大了。

点燃香烟,吸了一口后,阿新摇摇头:“你找老椰子问一下吧!看看能不能给你收了。”

“老椰子在哪里?”

“在里面。”

“谢了。”阮志强急匆匆挤进人群之中,然后来到收购点二楼。

看到正在和几个员工喝茶聊天的老椰子,此人脸上皱纹沟壑纵横,头上顶着稀稀疏疏的头发,宛如一颗老椰子。

“老椰子,现在是什么情况?”

看到阮志强的老椰子,仿佛已经知道对方来意,直接摇摇头:“阿强,你是不是有鱼?”

“是呀!帮个忙,将我那十几吨沙丁鱼收了吧!回头我请你吃饭。”阮志强一边说,一边掏出一包烟递过去。

“能帮你,我早就帮了,问题是现在公司的鱼粉工厂已经停工了,我怎么收?”老椰子摊手露出一副无能为力的表情。

阮志强还是不死心:“老椰子,你们老板为什么有钱不赚?就算是鱼粉价格下降了,不过是少赚一点。”

老椰子收了他的烟,然后一脸无奈地问道:“呵呵,你知道现在鱼粉多少钱一吨?”

“多少?”

“1020美刀。”

“这个价格还好吧?老椰子你别欺负我不懂,我表弟可是在你们工厂做过的,一吨沙丁鱼可以做两百五公斤鱼粉,你们在码头收购的沙丁鱼,一公斤才七千盾(2华元)。”

注:1美刀=7华元,1华元=3500安南盾。

“阿强,你会不会算账?”老椰子嘲讽着反问道。

阮志强拿过来一旁的计算器,按了几下:“怎么不会?七千盾才0.285美刀,一吨才285美刀,四吨沙丁鱼生产一吨鱼粉…”

“说下去呀!怎么不说了!是不喜欢说话吗?”老椰子一脸无语。

“呃…”阮志强此时也反应过来了,但是一想到船舱里的十几吨沙丁鱼,他又厚起脸皮来:“老椰子,要不便宜一点,给我一个油钱就好了。”

老椰子没好气地摇摇头:“呵呵,这么便宜?你白送我吗?现在连我们公司的渔船都不捕捞廉价海鱼了,就更别提收你们的鱼了。”

这就是安南鱼粉企业面临的困境。

东南亚地区的海洋捕捞成本,可比秘鲁渔场高很多,秘鲁渔场有定期的庞大渔汛,因此他们使用大型拖轮捕捞,一吨沙丁鱼的捕捞综合成本在120~150美刀左右。

可是东南亚地区的海域,没有大规模的定期渔汛,单单是每一次出海的油钱就比秘鲁渔场那边高,而且捕捞量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导致东南亚的海鱼捕捞成本,普遍在每吨200美刀以上,这还是产量比较大的廉价海鱼。

如果是捕捞拿那些高价值,但是种群数量比较小的海产品,比如龙虾、石斑鱼之类,每吨的综合捕捞成本甚至会达到上千美刀。

特别是阮志强这种几十吨级别的小渔船,本身成本就比大型拖轮高很多。

本来永环公司使用沙丁鱼生产的初蛋白含量60%的鱼粉,出厂的平均成本,差不多是每吨沙丁鱼鱼粉800~1000美刀左右。

现在国际市场的秘鲁67%粗蛋白沙丁鱼鱼粉,在东亚地区的到岸价就是每吨1020美刀。

本来安南鱼粉的质量就不太行,在价格上要比秘鲁鱼粉便宜两三百美刀。

以这个市场价格卖鱼粉,那安南鱼粉卖一吨就亏一吨。

这生意没法做了。

这也是永环公司选择暂停生产的原因。

按照目前国际市场的鱼粉价格,连安南国内的饲料生产商,都不会使用安南鱼粉,而是会选择进口秘鲁鱼粉。

出口和内销都不行,现在不停生产线,只会越生产越亏损。

至于国际鱼粉价格能不能起死回生。

阮志强这种小渔民或许会心存侥幸,但是永环公司之类的鱼粉生产商高层,已经对于这个市场不抱任何希望了。

如果是气候原因,导致秘鲁渔场之类的世界大渔场产能飙升,从而让国际鱼粉价格下跌,这还可以熬一熬,市场价格总有回暖的年份。

可现在是赛里斯那边的技术获得突破,对方每年可以生产几百万吨埃及塘虱鱼粉。

请问这怎么破?

人家秘鲁鱼粉有产能、成本和质量的优势,只要鱼粉价格不低于每吨700美刀,他们就还有钱赚。

可东南亚地区的鱼粉成本普遍在800~1000美刀,质量还参差不齐,属于鱼粉市场之中的中低端产品。

现在的情况,就是秘鲁鱼粉和赛里斯鱼粉打架,第一个死的却是东南亚鱼粉生产商。

一时间,不仅仅寿光渔港的渔民陷入愁云惨淡之中。

整个安南沿海有鱼粉工厂的渔港,都陷入了恐慌和绝望之中。

十几个鱼粉相关企业不得不宣布暂停生产。

这对于安南的影响是巨大的。

要知道,安南每年可以生产30万吨左右的鱼粉,有三分之一的海捕鱼用于生产鱼粉,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可以达到3~4亿美刀。

去年得益于全球鱼粉价格飙升,安南鱼粉产业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全年收益达到5.8亿美刀。

本来很多安南鱼粉生产商,已经磨刀霍霍,准备今年要大展拳脚,继续扩充产能,再创辉煌。

结果辉煌没有等来,反而等来了产业的终结。

在安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

巴地头顿省,古冈渔港,这里也是安南国内重要的一类渔港,同时这里也是安南巴沙鱼养殖产业的主要区域。

去年安南的巴沙鱼产量达到184万吨,领跑亚太地区。

比如永环公司,该公司是安南巴沙鱼加工、出口方面的龙头企业之一,业务重心是巴沙鱼,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赛里斯进口的巴沙鱼之中,他们公司占比16%以上。

不过,安南最大的巴沙鱼养殖和加工企业是南越股份公司,这个公司拥有3750亩传统露天养殖塘,每年可供应12万吨巴沙鱼。

南越公司近六七年,又开发了9000亩“高科技”水产养殖地,每年提供25万吨巴沙鱼。

此外,该公司还有2万对种鱼,每年可生产140亿尾鱼苗,并拥有年产能80万吨的饲料厂。

其他几个安南的巴沙鱼养殖和加工企业,分别是:

金瓯海产品公司,专门加工和出口各种海产品,品类涵盖虾、蟹和巴沙鱼等。

idi国际发展投资公司和大清海鲜公司。这些企业的总部都设置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各个城市之中。

此时,南越公司的总部内。

其董事长兼ceo段唯,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杜立业,还有其他五六个公司高管,脸色都有些凝重和难看。

段唯看着从岭南收集回来的相关消息,他缓缓沉着声音说道:“我们的鱼粉鱼油业务可能要保不住了。”

“董事长,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杜立业目光闪过一丝狡黠。

段唯放下文件,看向这个公司的元老:“立业,你有什么想法?”

杜立业双手十指交叉:“海陆丰公司的埃及塘虱饲料样品,我们完全可以进行仿制,反正只要我们不出售饲料,他们根本拿我们没有办法。”

段唯眼神之中精光一闪:“确实,只要我们可以拿到饲料样品,那他们根本拿我们没有办法,就这样做。”

“董事长,别高兴太早。”杜立业却表情凝重地提醒道。

“立业,难道你担心海陆丰公司和赛里斯的饲料企业?”段唯对于北边的邻居并没有什么好感。

杜立业无奈地提醒道:“董事长,别忘记现在谁才是世界第一大鱼粉进口国,如果我们大规模生产埃及塘虱鱼粉,那到时候要卖给谁?”

“…”段唯瞬间反应过来。

其他几个高管也面面相觑。

这个道理在场的人,一听就明白了。

现在世界鱼粉的格局基本明朗,那就是赛里斯和秘鲁二分天下,其他产地的鱼粉只能在自己的地盘苟且偷生。

而赛里斯既是鱼粉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鱼粉进口国。

秘鲁只是单纯的鱼粉生产国,而且还有季节性和年份的产能波动。

因此在国际竞争之中,秘鲁鱼粉的竞争力是不如赛里斯鱼粉的。

这就是南越公司不得不面对的可怕现实,窃取海陆丰公司的普通埃及塘虱饲料很容易,毕竟目前岭南各地都有使用这种饲料的养殖场,只要有心,很容易就可以买到样品。

问题是到时候生产出来的埃及塘虱鱼粉卖给谁?

毕竟现在埃及塘虱的高产饲养饲料,就是赛里斯的专利产品,其他地方生产的埃及塘虱鱼粉,成本是不划算的。

只要南越公司的埃及塘虱鱼粉售价和赛里斯本土那边差不多,到时候海陆丰公司和其他赛里斯的饲料生产商,一看到就是南越公司窃取了海陆丰公司的专利饲料。

如果想将产品卖到赛里斯,麻烦先交一下专利费先,不交专利费,那就是侵犯海陆丰公司的专利,产品会被直接拒入。

至于将埃及塘虱鱼粉卖到其他国家。

海陆丰公司同样可以去告南越公司。

而且随着赛里斯减少对秘鲁鱼粉的进口量,产能过剩的秘鲁鱼粉生产商,也不会轻易让出剩下的市场。

段唯看向老谋深算的杜立业:“立业,你既然提议窃取海陆丰公司的饲料配方,肯定有想法,说说看吧!”

“海陆丰公司还有一款内部使用的饲料,可以在短时间内去掉埃及塘虱的土腥味,你们难道没有意识到,近期我们出口赛里斯的巴沙鱼产品减少了吗?”

听到杜立业的提醒。

段唯翻开文件,果然看到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他们公司出口赛里斯的巴沙鱼产品,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

“你是说,去腥埃及塘虱的深加工产品,正在冲击我们的市场?”

杜立业点了点头:“我看了报告,海陆丰公司在他们家乡收购的埃及塘虱,是每公斤2.5华元,这个成本大家都心里有数。”

市场部的负责人武彬眉头一展:“我们的高技术养殖场,目前可以做到每公斤4.4华元的成本,两者成本应该错不了多少吧?毕竟他们收购了普通埃及塘虱,还需要二次养殖,成本肯定会再提高一些。”

然而技术部负责人胡信却摇摇头:“账不是这样算的。”

“我说错了吗?没有错呀?”武彬不解。

“我们的巴沙鱼粗蛋白含量只有13%左右,出肉率46%左右。”胡信继续解释道:“而海陆丰公司的埃及塘虱,可以做到粗蛋白25%左右,出肉率72%左右。”

“这样说吧!我们一吨巴沙鱼只能生产粗蛋白含量66%的鱼粉200公斤,或者剥离出460公斤的鱼肉。”

“而海陆丰公司的埃及塘虱,一吨可以373公斤鱼粉,或者剥离出720公斤鱼肉。”

这一对比。

武彬就明白了。

本来就相差的近1.7块钱的成本,这显然没有办法弥补两种鱼之间的差距。

哪怕是海陆丰公司需要再喂养多一个月,成本估计也就增加到3块钱每公斤。

两者成本就相差1.6华元,只能稍微拉近一下差距。

这个时候,杜立业终于图穷匕见了:“因此我们要窃取海陆丰公司的内部的去腥配方。”

“慢着,就算是我们窃取了这个配方,还是无法拉开差距呀?”武彬一脸不解。

杜立业笑着摇摇头:“你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海陆丰公司是通过收购埃及塘虱,再进行二次养殖的,这中间有一个利差。”

段唯恍然大悟:“没有错,如果是我们自己养殖,成本大概可以压缩30%,这样我们就可以和海陆丰公司竞争了。”

然而一旁的技术部负责人胡信却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董事长,杜总,大家应该没有忘记琉球西海公司、南高丽西远集团的遭遇吧?”

众人内心顿时一冷。

段唯咬着大拇指指甲:“这确实要提防,万一是假配方,我们可不是财大气粗的西远集团,根本扛不住那么严重的损失。”

“慢慢实验不就好了。”

“可是现在时间不等人呀!”

“就是。”

“董事长裁员吧!必须弃车保帅,不然我们熬不到那一天。”

一众高管各抒己见。

段唯做出决断:“好,先裁掉一部分鱼粉工厂的员工,同时降薪20%。”

人事部负责人点了点头:“我尽快安排。”

段唯又看向杜立业:“立业,你安排人去窃取海陆丰的保密配方,不过不要被发现。”

杜立业郑重其事地回道:“我一定为公司拿到配方。”

而安南的其他鱼粉生产商,以及暹罗的鱼粉生产商,有相类似想法的公司不在少数。

可惜他们想得太美了。

忽略了海陆丰公司已经是今非昔比。

上次何幼薇介绍的安保规划与咨询公司,已经在海陆丰公司呆了一个多月,正在不断完善着各种保密条例、保密方案。

除此之外,海陆丰公司的安保部人手,也从之前的27人,扩充到了目前的58人,还有不少专业人士加入了安保部。

其中包括2名安保行业的管理人员、3名反黑客的网络工程师、3名防窃密的机密安保规划员、5名用特种作战经验的防刺杀保镖、加上二十几个普通退伍兵组成的强大安保团队。

目前整个海陆丰公司涉及机密的区域,都重新建立了一套非常全面的保密机制。

在保密区域工作的员工,会有一个特殊的保密津贴,同时他们也被安排了各种保密培训,包括观看各种泄密人员被发现之后的案例,这些案例提醒着他们,不要试图以身试法。

毕竟现在海陆丰公司已经被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是被重点关注的那一类。

包括鳗鱼人工繁殖技术、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埃及塘虱高产饲料技术、埃及塘虱去腥饲料技术在内,都是海陆丰公司的重点技术。

国内其他公司,如果没有经过海陆丰公司授权,敢窃取和使用这些技术,后果就是牢底坐穿。

对于国外的企业,虽然有些鞭长莫及,但只要确认确实是窃取了海陆丰公司的技术,那这家公司在赛里斯这边的市场,肯定是进不来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4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