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九十九章 致富之路(中杯)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时光荏苒。

转眼间,就来到了八月初。

荔枝过了季节,龙眼粉墨登场。

而海陆丰公司的各个部门、工厂农场,也在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整个七月份,公司的营收继续保持在1.58亿左右。

近期一直处于试生产之中的烟墩山饲料厂,也在七月底完成了各项测试和调整,同时整改了之前江淼指出的问题。

从8月1日开始,就有养殖户打电话到烟墩山饲料厂的收购办公室,咨询起埃及塘虱的收购情况。

烟墩山饲料厂也趁机发布收购公告。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盐町村,第一时间收到了烟墩山饲料厂开收埃及塘虱的消息。

盐町村北的一片小鱼塘中。

一个面容沧桑,仿佛六七十岁的小老头,正手脚并用地比划着,他对面是一个和他面容有些像的年轻人。

“爸,刚才二叔打电话给我,江家的饲料厂开收了,我们赶快将鱼收起来吧!”

“啊啊…啊啊…”小老头嘴巴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比划着手,显然他是一个哑巴。

就在此时,一辆三轮车从泥土小道开了过来,车上是一个面容和哑巴老头有几分相似的中年人,那人朝两人喊道:

“大哥,阿强。”

“啊啊…”哑巴老头继续比划着,只有熟悉的人,才可以大概猜得出他在比划什么。

“三叔。”年轻人阿强赶紧走过去。

“我拉了一张网过来,待会一起将鱼捞起来,不然你们父子俩弄到天黑都捞不完。”

很快阿强就抱起渔网,他三叔林泰宁穿着连体防水裤和长筒水鞋,直接下了鱼塘。

哑巴林泰安则拿着一张防水布,铺在了三轮车的后斗上,又拿着水桶和扁担,在鱼塘挑了几桶水,倒入铺了防水布的后斗之中。

此时林永强、林泰宁叔侄俩已经下了鱼塘,将渔网拉了下去,准备将鱼塘之中的埃及塘虱逼到靠路边的一侧。

挑好了水的林泰安,则拿着水桶、扁担、长杆网兜站一旁,手脚麻利地捞着鱼。

四五斤重的埃及塘虱非常凶猛,一网兜下去,两三条就有些拿不住网兜,不过别看林泰安一副小老头的样子,其实他才五十多,身体也还可以。

面积只有七分半的鱼塘,捞了一个多小时还有不少埃及塘虱在水面上跳跃着,眼看车斗上已是密密麻麻的埃及塘虱,他赶紧比划着:

“啊啊…”

“爸!你们继续抓,我将鱼送过去饲料厂。”

“阿强,车钥匙在三轮车上,记得带身份证和牌照。”

“知道。”

林永强急匆匆开着三轮车,拉着五百多斤鱼前往烟墩山饲料厂。

一路上,他看到了不少同样拉着埃及塘虱的三轮车,有人直接用水桶装,有人和他家那样使用防水布。

来到了烟墩山饲料厂大门口,此时门口已经在排队。

不过好在没有排队太久,加上埃及塘虱非常耐低氧,不用打氧之类。

很快就轮到了林永强。

三轮车开进收购室。

工厂的员工喊道:“身份证和牌照拿过来。”

林永强跳下三轮车,从腰包中取出身份证和牌照,女收购员接过证件,插入识别机之中,很快电脑页面就弹出相关的消息。

而一个带着安全帽的男收购员,则打开了三轮车的侧护板,一旁已经放着几个塑料大筐,随着护板打开,鱼随着水冲下来,落入几个大筐之中。

大筐下面是手推车,随着全部的鱼落入筐中,一个穿着长筒水鞋的称量员拉着手推车过去称量。

几分钟后。

“一共是273公斤。”

“没有问题吧?”男收购员看向林永强。

“没问题。”

女收购员抬起头来问道:“819块钱,要现结?还是收完一起结?”

“收完一起结。”

“可以,我给你记下了,伱可以拍一下照片,免得弄错了。”女收购员操作着电脑页面,打出一张单据。

林永强拿出手机拍下单据,便急匆匆开车离开。

来自新乡的江大富和林永强擦肩而过。

面容有些苍老的江大富,尽管才四十多岁的他,脸上同样满是风霜雕琢的痕迹,看起来像五六十岁。

由于老婆瘫痪在床,两个孩子的工作也不太顺利,他只能每天起早贪黑的耕田种菜,可家庭经济还是太困难了。

几个月前,江大海找到他,让他一边种鸭拓草,一边在村里面承包一片荒地,一边开一个鱼塘养殖埃及塘虱。

今天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满怀希望的江大富,一大早就独自一人,借了一台抽水泵,将其中一个鱼塘的水抽到另一个鱼塘。

这是他拉过来的第八车埃及塘虱。

“大富呀!又来了?”称量员也是新乡人,笑着打招呼起来。

“是呀!这车拉完,中午就可以休息一下,下午再将塘底清一下,估计还可以再出一两千斤。另一个鱼塘明天再弄。”江大富笑容满面,一改往日的颓废。

“来,搭把手。”

不一会,他这一车埃及塘虱就称好了,一共是462公斤。

“结款吧!”

“加上之前的八车,一共是4068公斤,货款是12204元,看一下有没有错误。”女收购员递给他一叠单据。

江大富赶紧看了一下,又拿出小本子,一一对照上面的数字,最后算了一下,确认价格没有问题之后,他才说道:“没有问题。”

“现金?银行卡?还是扫码?”

“现金吧!”

不一会,一大叠红彤彤的钞票就出现在江大富手上。

他老乡赶紧提醒道:“大富,点好了,钱要放好,可别丢了。”

“我知道,谢了。”江大富笑着点了点头,拿着钱的手握得非常紧,他就指望着这点钱来维持生计。

男收购员在不远处喊道:“快将空车开走…”

“好的,好的。”江大富赶紧开着三轮车离开,出了饲料厂门口,在不远处的路边又重新点了一遍钱,这才将所有钱塞入腰包里面。

重新点火之后,三轮车轻快地向新乡开去。

一路上,江大富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

他家挖了两亩鱼塘,估计这一次估计可以收三万块钱,加上一亩半鸭拓草,也差不多可以收割了,到时候又是一笔收入。

三个多月的努力,去掉本钱之后,差不多有两万块钱的收入,这让江大富本来非常拮据的家庭,一下宽松了不少。

人逢喜事精神爽,难怪他一路都是笑嘻嘻。

来到了新乡路口。

“老舅,鱼卖了?”

江大富停了下来,看到正在路口加油站加油的大外甥王宝瑞,笑着点了点头:“宝瑞,你家的鱼塘收了没有?”

“别提了,本来今天想去收,结果三轮车开到半路被扎破胎了,刚刚修好车,我就过来加油,明天再收吧!”王宝瑞一脸无奈。

“不差这一天。”

“老舅,饲料厂的收购价格如何?”

“三块钱呀!我钱都拿了。”

“那就好,几个小孩都在读书,九月份就要开学了,刚好可以应急一下。”

“多熬几年吧!等小飞他们工作了,你和丽娟就可以轻松一点了。”

王宝瑞听到加油员正喊他去交钱,挠了挠头:“老舅,我去交钱,有空我再来看你。”

“去吧!我也回去煮饭了。”

目送江大富开车离开,王宝瑞去加油站的柜台交了钱,便开着三轮车回金町村。

他家在金町村西面,靠近新乡的那一片,一回到了家里面,就看到老娘江红梅带着小孙子回来。

“妈,丽娟呢?”

江红梅拉着小孙子的手:“她说要去你岳父家借一张大网,待会就回来。”

“小虎!来,让爸爸抱一下。”“不要…你胡子太扎人了…”小儿子一脸抗拒。

就在此时,方丽娟一边开小电驴,一边骂着坐后面的二儿子,不一会就到了门口。

王宝瑞帮老婆将渔网从脚踏板上拉下来:“又怎么了?”

“这衰仔,好的不学,偏偏去学人游泳,还跑去海边。”方丽娟非常生气。

闻言,一旁的江红梅脸色一暗,本来还打算劝一下媳妇,别打骂孩子之类,此时她却没有了心情。

而王宝瑞更是脸色黑如锅底,瞬间扔下渔网,抽下腰带:“王小龙,你给我跪地主爷前。”

“爸!我不敢了…”

“给我跪下!”王宝瑞怒吼着。

二儿子王小龙小脸煞白,颤颤巍巍地跪在门口一侧的地主爷公神位前。

王宝瑞毫不留情,直接拿着裤腰带,抓起儿子的手掌心。

啪!

啪啪啪…

“呜呜呜…我不敢了…”

“不给你一个教训,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痛!”

王宝瑞之所以反应如此大,就是因为他小时候,没有看好了两个弟弟,两个弟弟跑去海边游泳,结果被淹死了。

这件事也导致他父亲受到了刺激,没过多久也在精神恍惚之中,走到了公路边,被路过的车撞死了,那个时候附近的路上还没有监控摄像头,这件事也成为了一个无头公案。

因此他一家人尽管住在海边,却很少靠近,就是不想悲剧重演。

打了十几下手掌心,王宝瑞才停下来,怒气冲冲地说道:“下次你敢去海边,你就别回这个家了,就当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方丽娟作为同一个村子的人,她当然知道丈夫一家以前的事情,要不是那件事,他丈夫也不至于高中辍学。

常年在海边生活的人,有时候更加敬畏海洋,因为他们看过太多十几岁的少年,被大海无情吞噬。

“好了,消消气,明天还要收鱼,待会我说一下小龙。”江红梅推着儿子进去屋子:“丽娟,你也去煮饭。”

其实王宝瑞之所以生五个孩子,就是因为担心自己或者孩子出事了,才一口气生了五个,这也导致他家经济很困难,要不是前些年金町湾房地产项目开发,获得了一笔征地补偿,家庭会更加困难。

现在他可指望着三亩鱼塘的埃及塘虱,可以有一个好收成。

就在王宝瑞打算叫其他几个孩子洗手吃饭的时候。

门口来了两辆小电驴。

“这是咋了?”

正门口安慰这二孙子的江红梅,转过头来,发现是村里的一个刺头,还有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虾姑,你过来干什么?”

那个有着虾姑名的刺头,一脸赔笑着说道:“七婶,我找宝瑞哥。”

“谁?”正在屋里的王宝瑞走出来,发现是虾姑和一个陌生人,顿时眉头微微一皱:“虾姑,你找我?”

“宝瑞哥,你不是养了三亩埃及鱼吗?我包一亩,一万五如何?”

王宝瑞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虾姑,你看我像傻子吗?一亩一万五?”

虾姑还不死心:“宝瑞哥,咱村几个鱼塘今天都收了,一亩也就一万斤出头,我就赚个辛苦费。”

“你去找别人吧!”王宝瑞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因为他对自家的鱼塘情况一清二楚,他老妈这三个多月来,每天都去附近的海鲜餐厅和大排档拉剩饭剩菜,那些埃及塘虱被他养得非常大,他估计一亩有一万五千斤打底。

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将鱼塘包给别人。

“宝瑞哥,真的没得商量?”

“商量个屁,你欠老子的二百块钱打算什么时候还?”

“呃…我还有事。”

虾姑拉着另一个年轻人,开着小电驴转瞬即逝。

看着虾姑两人离开的背影,王宝瑞刚想进去,他老妈江红梅却拉着他:“宝瑞,我还是去鱼塘看着,你吃完饭再来换我回来。”

“妈,你是担心虾姑搞事情?”

江红梅可是太知道农村的风气了,看别人赚钱就眼红的家伙还好,就怕有人给鱼塘偷偷下农药之类:“防人之心不可无,那小子一肚子坏水,咱家这几个月就看明天了,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

听了老妈的话,王宝瑞也觉得自己有些大意了:“那好吧!妈,你先过去看着,我和丽娟晚上轮流守夜。”

从王宝瑞这边离开的虾姑和另一个年轻人,将小电驴停在了村口。

“虾姑,你这想法不靠谱呀!”

“铁头,别灰心呀!不如我们去更远的养殖场看看?”

“更远的养殖场很少养埃及鱼呀!我看还是算了吧!”铁头已经在打退堂鼓了。

可虾姑还是不死心:“这可是赚钱的好机会,过几天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了,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别了,我还是回家帮忙,你如果真拉到便宜的埃及鱼,我家的牌照可以借给你,我就收你一个点好了,再见。”铁头随即拧紧车把手,小电驴飞窜出去。

显然大家都不是傻瓜。

至于去其他地方收鱼,虾姑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主要是他不熟悉,很容易被坑。

开着小电驴回家的铁头,进入了长沙村。

还没有到家门口,远远就听到了怒骂声,铁头一脸讪笑地靠近过去。

“你去干什么了?”

“爸,金町的一个同学找我。”

林松江板着脸:“金町?又是那个虾姑?我不是说了,别和这种人来往?这种游手好闲的家伙,能成什么事?”

“知道了…”

“知道知道,整天就会说知道,你要气死老子吗?别学你那死鬼大哥,被人骗去东南亚。”林松江恨铁不成钢地发泄着内心的郁闷。

一听到自己大哥,铁头的头也不敢铁了,因为他要是敢还嘴,估计他爹真会打断他的腿。

骂了一会,林松江才想起正事:“你下午给我下鱼塘,家里面的鱼还没有收起来之前,你敢跑出去,小心你的狗腿。”

林松江一家人中午急匆匆吃了午饭。

一点多,就拖家带口来到自家承包的四亩鱼塘。

上午已经抽空了一个池塘,不过池底淤泥之中,还有不少埃及塘虱,因此他们一家人分工合作。

铁头和他弟弟被安排去清池塘的淤泥。

而林松江夫妻俩,则拿着网兜和诱饵料,去其他两个池塘,捕捞那些被诱饵吸引过来的埃及塘虱。

穿着不合脚的长筒水鞋,戴着草帽,拿着钝头钉耙和水桶,铁头兄弟俩踩入淤泥之中,费力扒着淤泥,找出隐藏其中的埃及塘虱。

“哥,你脚边…”

“靠,这死鱼太滑手了。”

扒拉了半个小时,才抓了一百多斤鱼。

“太热了,休息一下。”

两兄弟抬着水头上了塘坝,站在龙眼树下乘凉。

铁头随手摘了一串龙眼。

他弟弟拿着矿泉水瓶在喝水,还一边用草帽煽着风:“呼…哥,这些鱼应该可以卖几百块钱吧?”

“想得美,一百多斤,就一百多块。”铁头按开一颗龙眼送入口中。

“这么便宜?那应该没有多少钱赚吧?”

看着懵懵懂懂的弟弟,铁头也明白弟弟在华师附中封闭式读书,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便解释了一下:“一斤一块五的价钱确实便宜,但埃及鱼长得快,只要有人收,就有钱赚。”

“那咱家这四亩鱼塘,可以卖多少钱?”

“六七万吧!”

“才这么点?”

“才这么点?等你小子出来工作了,就不会说这种话了,好好读书吧!争取在城市找一个单位。”

“呃…”

“别呃了,吃龙眼。”

而林松江夫妻俩那边,已经捞到了七八百斤,便让铁头两人就他们这边的鱼抬过去。

很快,林松江就开着三轮车,将一车埃及鱼拉走。

而这一幕,在马宫镇附近五六个村同时上演着,很多养殖户都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动。

第一批养殖了三个月的养殖户,尝到了第一口甜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8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