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章 炙手可热(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喂,姐夫,有什么事情?”

来电的正是姐夫张信诚,他明面上被暂停了水产事业部的经理职务,但是只有公司的高层才知道,这只是苦肉计而已。

此时张信诚正在赣南地区的分公司,暗中帮江淼处理着一些事情。

同样,江淼姐姐江霞,此时也在琼州分公司那边出差。

等西远公司那边的事情尘埃落定了,两人自然会重新恢复职务。

只见姐夫的声音从电话对面缓缓传来:“阿淼,赣南分公司遇到了一点事情,我和克己都觉得不好做主,因此打电话给你。”

“什么事?”

“昨天赣南市那边的商务局派人找了孙经理,希望我们可以投资他们市,开出了很多优惠条件。”

“哦?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公司的?”

“可能是咱们公司在庐陵市的大规模购入油茶种植园有关系。”

确实,赣南分公司这几个月在庐陵市的各县,已经累计承包了12万亩油茶,很多还是当地的镇政府主动帮忙,将那些半废弃状态的油茶种植园,半卖半送给海陆丰公司的。

毕竟很多投资者拿了补贴之后,就脚底抹油,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冤大头,愿意过来接盘,他们当然愿意帮海陆丰拿下更多的油茶种植园。

而庐陵市隔壁的赣南市,和庐陵也是难兄难弟了。

两地的油茶种植规模都达到300万亩出头,现在有一大半处于经营不良,或者说干脆一点,就是抛荒状态。

一听到了有公司在大规模承包油茶种植园,而且还在持续增持,赣南的商务局就开始暗中调查海陆丰公司的情况。

在发现海陆丰公司正是最近搞出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的那个公司后,一番深入了解,发现海陆丰公司还有鳗鱼苗产业,以及和借贷了50亿的事情。

这让赣南商务局觉得海陆丰公司的发展潜力巨大,便写了一份报告上报。

赣南的动作非常快,内部开了小会后,就立刻派人前往庐陵的凤凰镇,接触海陆丰公司在凤凰镇的分公司负责人孙克己。

江淼沉思了片刻,询问起具体的情况:“姐夫,他们给了什么条件?”

“有五个条件,第一是帮助我们承包赣南地区的油茶种植园;第二如果我们要在当地建设茶籽油加工厂,他们可以一次性批复给我们1000亩地,价格为每亩6660元。”

“第三,是给我们减免三年的税收;第四,可以给我们分公司贷款5亿元,用于发展油茶产业;第五,为我们公司设立一个专项扶持办公室,专门对接我们公司在当地的一切产业,尽可能帮我们解决后顾之忧。”

江淼听完之后,都有些惊讶了,没有想到赣南那边的魄力如此之大,不过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而是追问道:“姐夫,他们只是口头承诺,还是会出公告会和相关文件?”

“他们愿意出公告和相关文件,将扶持条件向社会公开,同时也愿意在当地给我们搞一个合作签约仪式。”

江淼随即便下定决心:“既然如此,那就答应他们,反正我们需要一个大型的油茶生产基地,庐陵和赣南都在一个地区,方便集中管理。”

姐夫赶紧提了另一个事情:“对了,我认为我们和赣南地区的合作项目公布之后,庐陵这边也不会无动于衷,估计他们也会要求和我们亲签署一份合作协议。”

“如果庐陵那边真的找你们,只要条件和赣南差不多,就答应他们,但是如果是其他地方找过来,就表示公司资金不足,暂时没有扩大投资的计划。”

江淼知道,赣南和庐陵两个地方就有将近640万亩油茶种植园,哪怕是海陆丰公司只是拿下十分之一,都会消化不良,因此他才吩咐姐夫,油茶种植园的承包规模要适可而止。

毕竟他真正的目的,是出售新品种油茶苗而已。

搞几十万亩油茶种植园,那只是为了打样,同时也是为了起一个带头作用。

只要油茶种植变得有利可图,那不用海陆丰公司主动去推销,其他公司和种植户都会主动找上门来。

这是营销策略。

到时候卖嫁接苗就可以赚钱了。

要知道,全国目前有九千多万亩油茶,平均每亩110棵油茶,那就是接近100亿棵。

作为高品质的油茶品种,种苗批发价在每棵10~15块钱,这意味着上千亿的市场。

后期还有其他服务,比如如何管理、如何增产、如何防治病虫害,这也是一笔细水长流的收益。

毕竟油茶树的高产年限可以达到50年左右,在此期间都需要养护,才可以维持高产。

而海陆丰的丰茶、寒香、南王三个品种,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第一年结果之后,第二年只要养护到位,肥水光热足够,从第二年开始,就会进入高产阶段。

现在地方支持海陆丰公司投资,自然要在尽快前期准备好一切,方便接下来的大规模扩产。

要利用好三年的免税期,打好坚实的基础。

获得江淼的授意之后,张信诚便挂了电话。

他来到了孔克己的办公室。

“张经理,你来了,先坐一会,我将这份文件处理了。”

要不熟悉对方性格,被这样对待,肯定会生气的,毕竟张信诚的级别高过孔克己,还是江淼的姐夫。

张信诚暗自吐槽:‘这个老孔还真是一根筋,要是换一个人来,肯定暗中记他一个目无上司,然后找小鞋给他穿。’

过了一会,孔克己处理好了文件,他才开口问道:“张经理,有什么事情找我?”

“老板已经同意和赣南的合作,因此我们需要先和对方谈好一下,明天我们一起去赣南一趟吧!”

“既然老板同意了,张经理过去不好了?庐陵这边的事情还有一大堆。”孔克己死板地拒绝了他。

张信诚心里无语,你还真是会做人呀!怪不得在上一个公司一直被人排挤,并没有和孔克己计较,他说了一下理由:“克己,我现在的身份不适合在明面上活动,必须你出面。”

“这样吗?”这个时候孔克己也有些反应过来了,要知道公司可是发了公告,说暂停了张信诚的职务。

这个时候如果张信诚出现在赣南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肯定会被当地电视台和新闻媒体报导,万一被西远集团察觉到,那之前准备好的陷阱,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当然,孔克己并不知道公司算计了西远集团,不过江淼已经打电话给他,让他全力配合张信诚的工作,同时帮张信诚遮掩身份,避免在公开场合出镜。

想到这里,孔克己点了点头:“我尽快安排这边的事情,明天早上八点钟我们在分公司门口碰面。”

“可以,你忙吧!我先走了。”张信诚没有继续聊天的想法,因为孔克己这家伙除了工作的事情,在其他事情上,很容易三句话将话题给聊死,那实在是太尴尬了。

刚来赣南分公司那几天,张信诚可是遇到了好几次,聊着聊着突然空气安静下来的尴尬场面,现在他学聪明了,说完工作的事情,就直接离开。

反正以孔克己的性格,他也不会认为张信诚在冷淡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

两人带着各自的助理,加上分公司的两个法务,六人搭乘高铁前往赣南。

与此同时。

赣南商务局方面,也高度重视这件事,专门派人在赣南的高铁站等候,同时布置好了待会要洽谈的办公室。

一个多小时后。

在几个办事员的带路下,他们来到了赣南城区的一家商务酒店。

“你好!孔经理、张先生,欢迎来到赣南做客,里面请。”

“你好!”

“你好!”

双方相互问候之后,便进入了酒店三楼的商务包厢里面。

由于这是非正式会谈,因此并没有让电视台过来采访和拍照。

入座之后。

张信诚没有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各位,你们的邀请和条件,我们公司的董事长江淼先生已知悉,他已经同意同贵方展开合作,并全权委托我和孔经理同贵方洽谈,条件就按照你们所说的那样,不过我们要求发正式的公告和相关文件。”

“没有问题。”负责这一次洽谈的董启贤笑容满面地点了点头:“贵公司的要求我们理解,也明白贵公司的一些顾虑。”

“这一次我们这边已经开了会,只要贵公司确定要来投资,我们马上成立专项对接办公室,专门为贵公司提供服务,解决所有后顾之忧。”另一个负责人也信誓旦旦保证道。张信诚非常肯定地说道:“既然我们答应了,就不会反悔,不过我们董事长暂时抽不开身,可能无法亲自过来签约。”

为了吸引投资,董启贤也是够拼了:“没有关系,到时候我们派人将文件送过去汕美给江总签也可以。”

“另外我本人有一个小要求,因为个人的一些原因,我暂时不想出现在媒体报导之中,签约仪式上,就由孔经理上台代理。”

董启贤等人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但并没有怀疑什么,而是表示理解。

很快双方就讨论起来合作条件的细节,两个法务将每一个条件,都尽可能的细化,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比如免税三年,具体要如何操作。

毕竟作为分公司,税收是要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总公司缴纳的江淼个人所得税,另一部分是分公司的增值税等。

由于地方没有权力直接免除海陆丰公司的增值税,只能通过政策,给予相应的补贴,用于抵消掉这一部分税收。

其他条件也一样。

双方讨论这些事情,就讨论了两天,才确定下所有的条件细节。

而这两天,赣南方面也准备好了一个小型的会场,作为签约仪式的地点。

第三天,通过高铁来回跑的几个办事员,终于将江淼签好名的合作协议带回来。

孔克己代表海陆丰公司,和赣南市签署了赣南油茶基地项目的合作协议。

提前准备好了提问问题的当地电视台记者,赶紧提问道:

“请问孔经理,贵公司未来会在赣南投资多少钱?”

“大概在10亿元左右。”孔克己干笑着回道,显然他有些应付不了这种场面,不过好在这种提问都是提前讨论好的,并没有什么突然袭击式的提问。

“听说贵公司研发了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不知道会不会将技术引进赣南地区?”

“暂时并没有,我们赣南分公司专注于油茶项目。”

“那请问孔经理,贵公司计划投资多少亩油茶?”

“大概在十万亩左右。”

“孔经理,能不能透露一下,这些项目会在什么时候开始落地?”

“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之前就会逐步展开。”

很快,在一问一答之中,签约仪式终于圆满结束。

不过事情还没有结束。

因为为了方便管理,赣南这边也需要建一个办公地点,分别管理这边的事情。

孔克己急匆匆回去庐陵那边。

而张信诚则留下来,组建赣南的办事处。

同时也在看着赣南的办事效率,毕竟双方所谓的合作协议,其实是类似于合作备忘录,并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如果对方不尽快落实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张信诚这个临时办事处,永远就是一个临时办事处,而不会真正展开投资建设。

毕竟这种事情,没有看到具体的文件公布,张信诚是不会急匆匆展开投资的,免得变得被动。

就在他静静等待赣南方面的动作时。

庐陵那边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对于被挖墙脚的事情,他们暗骂赣南那边不地道,赶紧想办法补救。

这不,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

过了三天,庐陵那边也搞了一个签约仪式。

一时间,海陆丰公司在赣南地区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赣省其他地方的人也在讨论,或者已经在行动了。

可惜他们来晚一步了。

孔克己对于其他地区的人,都表示无能为力,公司已经没有资金继续扩大投资了,哪怕是一部分地区开出了不少的低息贷款,仍然没有改变海陆丰公司的想法。

而看到庐陵那边的动作,赣南这边仿佛在斗气一般,快速落实着承诺的各项条件。

既然条件已经兑现,张信诚自然不会继续等待,开始展开投资工作。

第一步是将赣南方面承诺的1000亩工业用地确定下来,位置就在赣县附近的沙河镇。

同时也在沙河镇购入了一栋面积不小的办公楼,之前从赣南分公司带过来的五个员工作为骨干,先逐步增加员工数量,不然办事情都没有人。

江淼也从总部调拨了20名刚刚培训完成的员工,过去赣南分公司作为骨干。

两人还通了电话,聊了一下赣南分公司的一些事情。

“阿淼,我们公司现在都快成香饽饽了,赣南各县各镇这些天都过来拜访,希望我们在他们当地承包油茶种植园,优惠力度还挺大的。”

“姐夫,不急,慢慢来,先将员工培训好,部门班子准备齐全,再展开收购工作。”

“我知道。”张信诚了解过赣南分公司一开始的一些情况,就是因为部门人手不够,导致初期的工作很不顺畅,后来蒋海波亲自过去梳理了一遍人事,才让孔克己的管理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知道这个经验教训的张信诚,按耐住其他想法,一心一意搭建好管理层,同时也可以暗中打听一下赣南各地情况,对于那些营商风评太差的地方,要尽可能避开。

反正他最近三个月都在赣南,自然不需要太着急。

“姐夫,还有件事你要关注一下。”

“什么事?”

“第一批组培的紫苜蓿,已经完成了20万株小苗的培育,我分配了15万株过去赣南分公司,你让克己安排人员接收,并且到货之后,马上开始种植,不过第一批苜蓿就不要收割了,作为留种使用。”

“可以,我会通知克己。”

江淼询问道:“还有一个事,加工苜蓿干草的工厂好像还没有落实吧?”

“嗯,主要是克己太忙了,我会让他近期将精力放在完善配套设施上,反正庐陵的12万亩油茶,也足够我们忙一阵子了。”

“那就麻烦姐夫了,顺便周边建一批小型干草厂吧!”

毕竟这些苜蓿种植在那些油茶种植园的林下空地,不像北方是大平原地形,运输相对方便一些。

草料存在一个成本极限范围的。

在山地丘陵地区、大平原地区,如果不考虑铁路运输和内河运输,山地丘陵地区草料的运输成本极限为100公里左右,大平原在200公里左右。

赣南这种地方,考虑到有一部分内河可以利用,极限应该在200公里左右。

这一切的前提是运输干草,而不是运输没有脱水干燥的鲜草。

考虑到这种情况,就近在种植园附近建立小型的干草厂,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鲜草运输极限就在20~30公里,超过这个距离,成本就不划算了。

其实最好的方案是直接在附近养殖猪牛羊。

但是江淼和海陆丰公司还没有做好准备,也不想让分公司的业务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他暂时搁置了这个方案。

可惜赣南和岭南之间没有运河直接连接,不然草料运输成本可以下降一大截。

未来赣南等地生产的草料,只能本地消化,或者通过赣江河运的方式,出售给赣北地区的养殖场。

这还是高价值的紫苜蓿,要是普通的干草,根本不值得远距离运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6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