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三章 归来(中杯)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元旦。

从赣南分公司、琼州分公司秘密返回马宫的姐夫张信诚、姐姐江霞,也出现在江淼家里。

一家人吃着牛肉火锅。

江淼喝了一口苏打水:“姐夫,赣南分公司的情况如何?”

“克己和上个月过去的刘畅卿,已经初步磨合,现在分公司内部具体事务由克己负责,和当地沟通之类事情由刘畅卿负责。”姐夫夹了一块刚刚小规模量产的羊肚菌。

“不错,克己就是太死板,管理内部比较好。有他在,分公司至少不用太担心内部出问题。”江淼转过头看向姐姐:

“姐,琼州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姐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巴:“目前我们已经在椰城、乐东县、保亭县买了8个果园,榴莲种植面积在3700亩左右,按你吩咐,都是已经进入果期的老树。”

“3700亩?”江淼微微点头:“嫁接进度呢?”

“思文一直盯着,他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我回来之前,已经嫁接了1370亩左右,估计春节之前,就可以完成所有嫁接工作。”

“那就好。”江淼这就放心了。

有这么多老树榴莲,今年三月份开始,就可以逐步安排嫁接了。

因为从去年十月份开始组培的第一批转基因异木,一共有1000株小苗,累计生长了三个月,目前普遍在1.8~2米高;第二批组培苗从十一月中旬开始组培,一共组培了10万株,累计生长了一个半月,目前普遍生长到了0.9~1米左右。

而就在这个月,第三批300万株的组培苗正在进行培育。

随着组培苗规模的扩大,显然已经超出了当前50亩组培实验室的产能极限,好在红草镇的1000亩智能大棚已经可以使用。

智能大棚是可以作为组培实验室使用的,因此转基因异木苗的组培任务,就交给了红草镇智能大棚基地。

而转基因异木在生长到三个月后,很快就会到达高度极限,即2.4~2.6米左右,然后开始将养分用于供养侧枝和主径,相当于从纵向生长,变成横向生长。

经过三个月生长的转基因异木,基本符合嫁接要求。

就在这个月开始,第一批组培性转基因异木苗已经嫁接在了普通美丽异木上。

其种植和嫁接流程,就是原生美丽异木定植三个月后,可以嫁接转基因异木,第一次嫁接完成后,再经过三个月的愈合生长,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嫁接,也是嫁接金枕榴莲老枝。

由于榴莲是每年12、1、2月三个月开。

因此今年嫁接的榴莲老枝,是没有办法开结果的,琼州分公司的原生榴莲种植园,也采取了控手段,将今年的都打掉了,目的就是为了让榴莲树将养分用在长枝条上,而不是用在开结果上。

其实这样做也有好处。

今年没有开结果,那养分都用在生长上了,年底开的规模会变多,来年结果需要的养分也会比较充足。

江淼非常清楚,今年的榴莲种植安排,大概就是:

第一批1000棵转基因异木,一月份嫁接,三月份二次嫁接榴莲老枝,年底开,明年三月份挂果,明年六到八月份果实成熟。

第二批10万棵转基因异木,三月份嫁接,六月份二次嫁接榴莲老枝,年底开,明年三月份挂果,明年六到八月份果实成熟,不过整体果量只能保留50%。

第三批300万棵转基因异木,六月份嫁接,九月份二次嫁接榴莲老枝,年底开,但是考虑到质量,必须打掉所有的,因此第三批明年是不会结果的,必须等待到后年才会结果,即2027年结果。

国内榴莲亩产极限大概在2000公斤左右,由于采用转基因异木作为砧木,海陆丰公司的榴莲亩产可以达到3500~4000公斤左右。

10万棵榴莲,平均每亩种植45棵,可以种植2222亩左右。

按保留50%果量计算,2222亩榴莲种植园,可以生产3888~4444吨鲜果榴莲。

而到27年,整个产能会飙升50倍,达到19~22万吨。

这个产能会影响国内榴莲价格吗?

答案是不会。

因为25年,国内进口了150万吨鲜果榴莲。

而且榴莲消费规模之所以只有150万吨,并不是因为国内消费者不吃,而是价格太高了。

如果榴莲鲜果零售价可以压低到每公斤30元以下,全国消费市场规模可以达到700万吨以上。

这个数据是市场调研部那边分析出来的结论。

因为暹罗每年自己消化的榴莲有22万吨,人均是3公斤,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2~31华元,而暹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国内的60%左右。

如此一来,国内14亿人口,人均消费5公斤榴莲,就是700万吨了。

别以为5公斤榴莲很多。

以金枕榴莲25~50%的出肉率,5公斤鲜果榴莲,可食用的果肉,仅仅只有1.25~2.5公斤。

喜欢吃榴莲的人,一天就可以吃一两斤榴莲肉。

很多人不是不喜欢吃榴莲,而是囊中羞涩。

江淼思考了一下,又夹起一片切得薄如蝉翼的牛腱子肉,在清汤锅上涮一涮,吃了一口肉,他笑着说道:

“姐,过年之后,辛苦你一下,前往珠三角地区各个城市购置临街商铺。”

“不直接批发吗?”姐姐停下筷子。

江淼摇摇头:“不行,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零售店,很容易被批发商拿捏,而且利润也会被批发商吃掉。”

他可清楚得很,那些批发商的地头收购价格究竟是有多么低,比如齐鲁省的蔬菜,很多时候地头收购价格就是几毛钱一斤,而卖到消费者手上,却变成几块钱一斤,乃至十几块钱一斤。

要不是这几年电商崛起,很多种植户根本没有议价权。

海陆丰公司的榴莲大规模生产出来,就不代表可以赚大钱,那些批发商经销商,一看到你产能如此庞大,肯定直接压价。

单单靠电商事业部在网上的销售,显然是不够用的。

因此海陆丰公司必须发挥地理区位优势。

汕美市属于沿海地区,东接潮汕地区,西毗珠三角地区,北通槎城市和客都市,通过海运还可以抵达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

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这个岭南地区的核心地带,就是海陆丰公司必须拿下的零售市场。

姐姐询问道:“阿淼,那预算大概是多少?”

“10亿,要保证每个城市至少都有一家100平方米的专营店,同时在该城市郊区购买土地,建设一个20~50亩面积的冷冻仓库。”江淼直接说道。

“这么多?”

“不多,羊城鹏城的核心区店铺每平方米20~30万元,100平方米就是2000~3000万。”

江淼并不喜欢租店,毕竟租店要面临房东每年涨价的问题,那些房东一个个鬼精鬼精。

比如企鹅公司附近的房东,一收到企鹅公司涨薪,他们就集体涨房租。

如果选择租房,未来海陆丰公司的专营店经营得好,那些房东百分百会借机要求涨房租。

他宁可一次性购入房产,也不愿意和那些房东、二房东打交道。

而且在珠三角地区购入房地产,也是一笔长期投资,哪怕是未来专营店开不下去,仍然可以转租出去。

五亿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就是一个月的毛利而已。

特别是随着一月份开始,白松露产能开始飙升到每个月120~150吨。

目前全球各地很多高档食材经销商,都跑来定购白松露,平均每公斤价格在2500元左右,这意味着海陆丰公司每个月将增加3~3.75亿元的收入。

白松露将成为海陆丰公司仅次于鳗鱼苗的第二大暴利产业,白松露的毛利率在90~95%左右。

这个毛利率和鳗鱼苗差不多。

鳗鱼苗成本比较低的原因,是海陆丰公司开始自己养殖成熟鳗鱼,同时拥有高效的饲料,而且产卵之后淘汰雌鳗,会被用来生产软罐头,这反而进一步提高了毛利率。因此海陆丰公司每个月的庞大利润,给公司快速扩张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而在珠三角城市郊区建设仓储点,则是考虑到了海陆丰公司的很多产品需要冷冻和冷藏储存,类似于榴莲、草莓、鱼丸、鳗鱼、白松露、鱼饲料等产品,如果可以全程冷冻冷藏运输储存,那保质期可以延长很多。

虽然汕美市距离珠三角很近,但最好还是布局一些冷冻仓库。

姐姐虽然有点惊讶江淼的大手笔,但是她也清楚公司目前的盈利状况非常好,投资物业也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那我过年后就过去。”

江淼提醒道:“姐,你这几天可以先做一份人事规划,让人事部先招聘好人员,到时候直接带人过去,免得到时候又手忙脚乱。”

“好。”

“对了,我再批5亿给你,在珠三角的城郊结合区,靠近店铺和仓储点的地方,购买一批比较便宜的商品房,作为员工宿舍使用。”

“有必要吗?”江霞对于这种投入有些意见。

江淼摇摇头:“钱是挣不完的,但是人心却不容易得到,我们将员工从本地带过去珠三角,就必须为他们考虑一下,不然基层员工三四千块钱的工资,没有办法在珠三角生存。”

“与其到时候发补贴,还不如直接一点,公司直接购买商品房,然后免费给员工住,加上包吃包通勤,反正房子以后不用了,可以出租,也可以出售。”

姐夫张信诚点了点头:“阿淼说得有道理,让员工自己去租房,那就要加薪,这笔钱还给那些房东赚了,还不如我们主动承担成本,购买商品房作为员工宿舍。”

毕竟羊城近郊区的房子,平均每月每平方米租金在24~30元左右,哪怕是几个人合租一套,每个月房租开销也不少,为了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至少要人均20平方米的居住空间。

如果要求生活质量更好一点,人均40平方米的居住空间,才可以实现。

考虑到还包吃,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就不需要配备厨房,只需要卫生间、小客厅,再扣掉公摊面积,还可以分割出6间1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安排下6个员工绰绰有余。

初期向珠三角地区发展,肯定不会扩张太大,整个珠三角大概有34个区,每个区设置一家专营店;而仓库方面,整个珠三角设置三个即可,即鹏城仓储点、羊城仓储点、佛城储存点。

34家专营店,3个仓储点,大概需要260人左右。

260人需要购买50套120平方米的房子。

5亿资金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考虑到未来的扩张需要,员工宿舍肯定需要进一步储备的。

书雅笑着说道:“姐,到时候将我在番禺的那一套房子也买了,反正我也没有住。”

“书雅,那是你父母留给你的房子,没有必要吧?”江霞觉得这样不太妥当。

然而书雅却摇摇头:“我父母住的那一套房子在我大哥那里,我那一套房子一直都是在出租,我现在又不打算回去番禺,还不如卖给公司。”

江霞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弟弟。

“姐,既然书雅这样说了,你到时候就买下。”江淼倒是觉得没有什么。

“那好吧!”姐姐点了点头。

姐夫盛了一碗汤,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阿淼,有一件事差点忘了跟你说。”

“什么事?”江淼给老妈夹一块盐滩羊肉。

“前几天,赣省委托庐陵方面,询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收购英雄乳业?”

江淼眉头一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岭南人,他就知道三大乳企,以及本地的风行牛奶、燕塘乳业。

姐夫也猜到他不熟悉这个牌子,便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是赣省一个比较知名的品牌,之前被光明收购了,现在处于破产托管状态。”

“那边是什么意思?”

“赣省方面想给英雄乳业找一个新东家,目前英雄乳业的股份之中,阳光控股持股55%,致合管理持股18%,两者还签署了一致性管理合同,也就是说这两个股东可以看成一家,根据赣省方面透露的消息,阳光投资有意出售英雄乳业的股份。”

江淼陷入了沉思之中,从这些消息来看,如果海陆丰公司愿意吃下英雄乳业,就可以一次性拿到73%的股份。

对于吃下英雄乳业,对于海陆丰公司的财务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但是他知道既然英雄乳业都走到了如今的地步,大概率内部问题很大,而且现如今的管理层也不能留了。

“他们开价多少?”

“阳光控股和致合管理的股份加起来,要价是7300万元,其他股东目前还没有表态。”

“债务呢?”

“债务是1亿3827万元。”

江淼思考片刻,随即做出决定:“姐夫,你让刘畅卿负责这件事,只要英雄乳业的其他股东愿意出售全部股份,我们可以吃下,并承担所有的债务,如果他们不愿意出售股份,那就算了。”

“我明白了。”

江淼希望获得一个完整的英雄乳业,而不是有其他股东留下来碍手碍脚。

如果其他股东不愿意放手,他宁可放弃收购。

藕断丝连要不得。

毕竟从英雄乳业经营现状状况来看,就知道其内部肯定有很多问题,这种企业需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造,留下其他股东,显然不合时宜。

至于海陆丰公司能不能盘活英雄乳业。

在江淼看来,乳业公司并没有什么经营难度,只要硬指标上来,让一头猪当ceo都可以经营下去。

特别是对于海陆丰公司这种拥有饲料原材料生产基地的企业,牛乳生产的成本就下降了一大截,刚好给赣南分公司的紫苜蓿和白三叶草找一个内部市场。

而包装成本,国产包装公司已经崛起,利乐公司一家独大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国内各大乳业的包装成本相差无几。

运输成本要看源头工厂和消费市场之间的距离,英雄乳业可覆盖的区域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他区域不具备运输成本的优势。

综合三个核心成本的情况来看,如果海陆丰公司并购英雄乳业,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会具备很强的本土优势。

而且就算是每年亏损几千万,海陆丰公司也承受得起,有钱就是豪横。

该出手就要出手。

吃了晚饭后,江淼抽空通过互联网调查了一下英雄乳业的情况。

在一番深入了解之后,果然不出所料,被收购之后的英雄乳业内部斗争非常激烈,加上母公司有意无意地打压,这个家公司从2002年被收购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经营状况一年比一年差。

而且他还查到了阳光控股和致合管理公司的内部讨论文件,发现了一些有猫腻的地方,以及他们的心理价位为5500万左右。

至于其他股东,也或多或少表现出要出售股份的想法,只是一时间找不到接盘的人。

这些小股东之所以想抛弃英雄乳业,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目前英雄乳业很难起死回生,他们又没有那么多钱吃下整个公司,面对这么多年来的内部斗争,这些人同样明白,不百分百控股英雄乳业,肯定没有办法大刀阔斧进行刮骨疗伤。

另一方面,则是当前国内乳业已经是一片红海,市场消费潜力不仅仅没有扩大,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这是大环境的影响,也是新生儿数量减少,导致的奶粉需求整体下滑,这让乳业产业面临可怕的存量竞争。

作为业内人士,这些股东显然都不太看好未来乳业的发展。

毕竟国内没有欧美那种拿牛奶当水喝的生活习惯,在国内牛奶偏向于营养品和滋补品,而不是日常饮品。

心里有数之后,江淼便将这件事置之脑后。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8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