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五章 风云再起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10月13日。

盐町村的张信诚老宅。

在这里当了快三个月宅男的谢晓伟,终于收到了自己老板蒋安业的通知,告诉可以和张信诚完成最后的交易。

早就感到无聊透顶的谢晓伟,赶紧打电话给张信诚。

“喂,是晓伟呀!有什么事情?”

“张哥,我想回去了。”

“哦?这是好事,你的事情办好了?”

“是的,已经处理好了。”

“我送你。”

十几分钟后,张信诚独自驾驶皮卡车,来到自家老宅。

好在他家附近几户村民已经搬去城区或者镇里居住了,他也给几个熟人说一下,老宅最近有一个远房亲戚过来暂住一段时间,而且这个亲戚有点精神问题,让周围村民不要去打扰。

因此尽管谢晓伟在这里居住了快三个月,可盐町村里面的村民并不太清楚这里住了一个人。

张信诚开了门后。

便看到了收拾好行李的谢晓伟,在大厅等着他的到来。

“张哥,钱我已经汇过去了。”

“我刚才看到了,我送你去高铁站吧!”

“那就麻烦张哥了。”

两人并没有继续说什么。

很快,张信诚就在高铁站外,目送谢晓伟搭乘的那一辆列车缓缓出站,向闽南方向加速而去。

他嘴角微微上扬:‘笑吧!过几个月看你们还笑不笑得出来。’

回到了马宫镇。

张信诚并没有去找江淼,而是继续按部就班的工作,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才前往实验区一旁的餐厅区。

他小声地说道:“阿淼,那条水鱼已经回去了。”

“这样呀?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江淼非常淡定,这种事情对于他而言,宛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那我就放心了,对了,烟墩山的鱼丸厂已经完成了内部装修,设备也全部到位了,隔壁的200亩室内鱼塘也全部完成了,下午有空过去看一下吗?”

“不用了,姐夫你安排就可以。”

“那我就安排准备的投产事情。”

“可以。”

午餐后,张信诚午休了一个小时,便提前来到了烟墩山鱼丸厂。

而李新华紧随其后,两人作为水产事业部的经理,鱼丸厂和室内养殖场都是两人负责管理的产业。

不过此时鱼丸厂并没有什么人,因为原材料还没有养殖出来,只剩下几个机械维护员和设备操作员,正在调试和维护设备。

两人直接走到了隔壁的室内养殖场。

李新华看着一部分鱼池里面,已经有黑压压一片的埃及塘虱,他好奇地问道:“张经理,这个养殖场都可以使用了吗?”

“嗯,都可以使用了,我前几天从饲料厂那边截留了一部分埃及鱼,目前已经有差不多50吨左右。”

一个个鱼池之中,那些埃及塘虱都挺大的,特别是使用了4号饲料的一部分埃及塘虱,差不多有7~9公斤。

突然李新华看到颜色各异的养殖池,一头雾水地问道:“咦?张经理,为什么养殖池要涂成为四个颜色?”

“因为我们养殖了四种埃及鱼。”

“?”李新华更加疑惑了:“四种?”

“嗯,四种颜色的养殖池代表四个类型的埃及鱼。”张信诚指着灰蓝色的养殖池说道:“灰蓝色养殖池,就是养殖普通脱土腥埃及鱼的,一般养殖28天就可以了。”

然后他拍了拍一旁白色的养殖池池壁:“这些白色的养殖池,是养殖高蛋白含量埃及鱼的,而且专门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养殖周期70天左右。”

“而黑色养殖池养殖的同样是偏向于高蛋白,但是其肉质偏向于脆弹,是计划用于水煮鱼的定制产品,养殖周期是62天左右。”

“最里面的绿色养殖池,则是养殖鲜甜型埃及鱼的,用途的可以作为清蒸或者油煎,养殖周期是88天左右。”

李新华大开眼界,他没有想到,埃及塘虱还可以分出这么多类型:“这些都是通过调整饲料而养殖出来的?”

“嗯,不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毕竟在这种高频循环养殖池之中,28天就可以将埃及鱼体内的土腥味去掉99%,其他三种类型的埃及鱼,必须通过更长时间的专业喂养,才可以保证质量。”

之所以搞出这么多类型的埃及鱼,主要是为了拓宽埃及塘虱的市场,避免产品太过于单一。

要知道,和埃及塘虱同一个科的本地土塘虱,市场价格普遍在11~20块钱每公斤,是埃及塘虱的5~10倍价格。

堪称“身土不二”的典范。

当然,这也和土塘虱的风味有关系,那些野生的土塘虱,土腥味非常小,而且味道非常好,加上土塘虱对于养殖水质有要求。

同时岭南水系的野生土塘虱,受到了埃及塘虱、清道夫鱼等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近些年来的野外种群数量正在快速萎缩。

而岭南各地区域对于土塘虱的追捧热度,却与日俱增。

种种因素下,抬高了土塘虱的市场价格。

海陆丰公司准备推出的高蛋白型埃及塘虱、脆弹型埃及塘虱、鲜甜型埃及塘虱,都是烹调类型的,也是为了增加埃及塘虱的经济附加值。

绝大部分的有鳞鱼,都有细骨刺,而其中淡水有鳞鱼,更是普遍存在土腥味。

埃及塘虱所在的鲶科,普遍都是大骨、还有明显的蒜瓣肉。

以前江淼在江城读大学的时候,吃过好几次水煮鱼,都被那密密麻麻的小刺给弄得食欲大减,回来老家之后,他就对水煮鱼、烤鱼之类敬而远之。

其实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吃鱼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些含有细刺的淡水鱼,不仅仅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还有被卡喉咙的风险,吃个饭都不痛快,对于生活态度偏向于快节奏的年轻人而言,肯定不会喜欢吃这种鱼。

而沿海地区,那些少骨大骨类型的鱼,普遍是海鱼为主,比如鲳鱼类、石斑鱼类、马鲛鱼类,这些鱼如果拿来做水煮鱼,估计会被人笑死。

毕竟这些海鱼价格很高,而且主打就是淡口的菜肴,用来做水煮鱼这种重口味菜肴,就失去了这些鱼的价值了。

江淼在研究出低成本去除埃及塘虱土腥味的技术之后,就在考虑进一步开拓这种鱼的可利用范围。

而这三种衍生出来的定向养殖品种,就是为了清蒸鱼、水煮鱼等菜肴而准备的。

“张经理,如果这样的话,我有点担心客人会不会接受埃及鱼。”李新华对此有些忧虑,显然埃及塘虱的形象,已经在岭南老百姓心里面留下来一个思想钢印。

张信诚当然知道这个问题,不过他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我知道,公司已经让实体事业部在城区、海丰、陆丰等地买入楼房,准备开设8家餐厅,名字就叫江海食府,主打鱼料理。”

“也就是说,我们先自己做,然后吸引市场跟风?”李新华没有想到张信诚的解决方案会是这样操作。

张信诚非常自信:“没有错,只要味道可以,我们的特级埃及塘虱每公斤成本最多6块钱,在成本上可以秒杀那些草鱼鲤鱼,如果双方菜肴的市场价格差不多,那我们利润就是普通酸菜鱼、水煮鱼、烤鱼的好几倍。”

“而且其他餐厅反应过来,也没有用,如果要模仿我们,只能从我们公司这里进货,普通土塘养殖的埃及鱼那个土腥味,可以干崩他们口碑。”

听了这个解释,李新华也思考了各种情况,发现还真如张信诚说得那样。

这就是技术带来的优势。

“就算这些鱼短时间内销售不出去,我们还可以用来做鱼丸或者做饲料,反正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海陆丰公司逐渐壮大起来的产业链,还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就是张信诚如此自信的底气。

第二天,中午。

大琉球岛。

由于受到台风逼近的影响,屏东县已经严阵以待。

而屏东县的安业水产公司自然也不例外。

还是在水产养殖基地一旁的办公楼五层。董事长办公室内。

蒋安业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情况,脸上陷入了沉思之中。

突然,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进来。”

门打开,来人正是刚刚返回的谢晓伟,他笑着打招呼起来:“老大,幸不辱命。”

“大蟹,这一次你干得不错,那个技术公司已经验证完毕了,我打算尽快安排量产,不过我们这边的养殖场不好改造,而且也没有太多成熟白鳗来育苗。”

谢晓伟听到这个问题,还没有开口说话,蒋安业已经安好了一切:

“我已经约好了西远集团的社长在釜山见面,只要签署好合同,我们就借用西远集团在釜山附近的几个大型鳗鱼养殖场,开始大规模生产,台风过后,我们一起坐飞机过去釜山。”

“没问题。”谢晓伟点了点头,突然他问道:“老板,你们已经确认那个技术真的可以繁殖鳗鱼苗?没有其他问题吗?”

“没有,那些实验繁殖的鳗鱼苗,已经孵化出来一个多星期,目前还活得好好的。”蒋安业抛了一根烟过去。

接过香烟,随手掏出打火机点燃,然后美美地吸了一口,谢晓伟也松了一口气:“呼….没有问题就好。”

“辛苦你了,这几天你回家陪陪家人,你的钱我已经发到了你的账户之中。”

“多谢老大。”

“这是你应得的,我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功臣。”

突然窗口的玻璃传来嗡嗡的震动。

两人站在窗前,都看到了强劲的风,刮得外面的树木疯狂晃动,几百米之外的海面上,浪潮也高了不少。

蒋安业祈祷着:“妈祖保佑,这风还真大,希望台风别在我们这里登陆吧!”

“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有山挡着。”谢晓伟安慰着。

然而事与愿违。

当天夜里,这个台风绕过了中央山脉之后,就拐弯在高雄附近登陆,因此屏东县附近也遭到了不小的影响。

当地沿海的风暴潮异常猛烈。

就在此时,江淼也顺着网线,控制了安业公司的一部分电器。

这要感谢这个台风没有在屏东县直接登陆,没有让这里的电力中断,不然他还真不好通过网络进来。

本来江淼今天晚上是打算看一下,蒋安业等人的反应,看了台风在高雄登陆的消息,他随即改变主意。

趁着屏东县处于狂风暴雨的状态。

根据早已经摸清楚的建筑物和设施布局,他控制了安业公司做实验的那几个房间的电脑,由于这几个房间是临时改造的,因此他们使用了笔记本电脑。

这给了江淼机会,其中一台没有合上的笔记本电脑,其摄像头被悄无声息的打开。

借助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光,看着房间之中的情况,显然这是一个实验资料办公室,里面除了笔记本电脑,还有各种书籍和草稿纸之类的东西。

随即他眼前一亮,因为他发现这个房间布局很有趣,应该是为了临时使用,直接使用了普通的泡沫彩钢瓦板块隔成了几个房间。

或许是蒋安业为了保密,才将培育实验安排在这一个地方,这也导致里面的线路,也是从这个电脑房牵引过去的。

很快,其中一台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燃烧起来。

由于外面的狂风暴雨没有消停,厂房里面自然是没有人的,因此没有人发现电脑室起火了。

不一会,合成木板桌子和周围的书籍、草稿纸都燃烧起来。

隔壁办公楼内,正在休息室内,和贴身秘书进行深入交流的蒋安业,突然眼前一暗。

“停电了?”

“老板!继续呀!”台妹特有的机车声非常嗲。

蒋安业抓住两个重点,同时没有忘记那一个缺陷,不辞劳苦地教导着秘书如何填补缺陷,他之所以这样放心,是因为养殖基地有备用发电机。

果然,没过一会。

房间内的电力再次恢复了。

“老板,你好厉害哦!我好崇拜你!”

传道授业之中的蒋安业,越发专心致志起来,虽然汗流浃背,但难抵消内心的汹涌澎湃。

就在蒋安业和秘书深入交流的时候。

一旁的养殖基地里面,电脑房火势越发猛烈,彩钢瓦夹层之中的泡沫被点燃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很快就波及到了附近的几个房间。

正养殖着几十万尾实验玻璃鳗的几十个水箱,此时已经断了电,空气泵停止了工作,而且周围更是充斥着泡沫和塑料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

不过屋顶由于外面不停的下雨,导致一直达不到燃烧的温度,只在表面形成一大片水蒸气,同时还有很多黑烟从缝隙之中冒出。

但是此时外面根本没有人,自然也发现不了这些异常。

火焰就让厂房内部的温度飙升。

水箱里面的玻璃鳗直接在周围火焰的炙烤下,直接变成水煮鱼了。

直到两个小时后,一个保安起来尿尿,他擦了擦眼睛,看到窗外不远处的厂房有火焰冒出,顿时被吓得将尿憋了回去。

已经教导完秘书的蒋安业,刚刚洗好澡,准备喝一杯小酒,然后就去睡觉。

突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喂,老夏,这么晚了还不睡?有什么事情?”

“老板不好了,厂房着火了。”

“什么?”蒋安业顾不得身上的毛衣掉下来,跑到窗边拉开窗帘,顿时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厂房有火焰冒出,还有黑漆漆一片的烟雾。

“老夏,马上叫所有人救火!”

“老板,不行呀!外面的风太大了,人都站不稳。”

“该死!”

在养殖基地里面的七个员工,穿着雨衣和蒋安业站在一起,冒着狂风暴雨,试图靠近厂房。

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只能眼睁睁看着整个厂房被烧成灰烬。

第二天一大早,风小了很多,但是暴雨还有。

蒋安业一夜没有合眼,带着一对熊猫眼,看着十几个管理层:“研究资料和刚刚培育的玻璃鳗都被烧掉了,现在怎么办?”

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倒是没有太担心:“老板放心,电脑室的那些资料没有了,但我们还有备份在公司的办公楼这边,而且我们只是为了验证技术,并不是研究技术,就算是实验的鳗鱼苗被烧掉了,也不影响大局。”

“那就好,那就好。”蒋安业虽然心疼那个厂房被烧掉了,但是一想到只要鳗鱼苗可以顺利投产,那区区几百万的厂房又算得了什么。

谢晓伟眉头一皱,不过很快又舒展开来,他心里面其实有一点怀疑,会不会是有人故意纵火。

但是经过一番推理之后,又打消了这个有些异想天开的怀疑。

毕竟昨天那种天气,在狂风暴雨下,连站都站不稳,还要跑进来纵火,显然非常困难。

或许是担心再出问题,蒋安业要求将所有资料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办公楼的电脑内,一份放在他别墅的保险箱里面。

另一份则由他带过去南高丽。

10月16日,天气刚刚转晴。

蒋安业就带着谢晓伟等十几个人,坐飞机直奔釜山而去。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赚钱了,毕竟海陆丰公司日进斗金的情况,已经刺激得他贪念丛生,恨不得马上取而代之。

只是他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塞满了毒药的诱饵,正一步步将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