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六章 远航归来(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第145章 远航归来(加更)

情人节。

2月14日,距离除夕只剩下两天。

然而马宫渔港却迎来了3艘大型活鱼运输船,每艘的排水量都在五千吨左右。

海陆丰公司的水产养殖事业部,出动了几十名员工,同时还暂时封住来渔港的一部分区域。

张信诚亲自过来接收。

“张总,幸不辱命,我们完成了任务。”带着笑容的鲁德庆,是承包了这一次任务的齐鲁远洋渔业公司经理。

“辛苦贵公司了。”张信诚拿出一个一张支票递给鲁德庆:“这10万块钱是我们公司给贵公司出海船员的春节红包,你们可以将船停在这里,回家的机票我们公司已经买好了。”

鲁德庆可没有客气,眼疾手快地接过支票:“那就多谢张总了。”

张信诚笑着看向正在卸下来的活鱼:“不急,我们尽快将鱼卸下来,然后清点好活鱼数量,我们会给贵公司结尾款。”

“那是那是。”鲁德庆这一路可是担惊受怕,他们从北太平洋的北海道东北海域,一路运着这些活鱼回来,生怕一不小心,这些鱼在半路嘎了,那他们就损失大了。

虽然海陆丰公司承包了他们三艘大型远洋捕捞船和三艘大型远洋活鱼运输船,给的承包费用是三个月1800万元。

但是这是有要求的,前提是保证至少一万条鱼活下来,才会给尾款。

如果超出一万条,超出的那一部分,一条给200块钱的奖励。

专门调过来的活鱼运输车,迅速接过从船上卸下来的活鱼,由于考虑到保密,因此周围都被隔了好几层的红蓝防水布,加上专门的可移动雨棚,就是为了避免附近的居民拍照。

运输车的水箱装满了几百条鱼后,迅速转运向南湖村海边的养殖场。

张信诚陪着鲁德庆等人,一起亲点着卸下来的每一条活鱼。

接下来的五个多小时内。

他们几十个人,忙得脚不沾地,将17282条活鱼全部卸下来,并安全转移到南湖养殖场那边,安置在室内养殖场的专业养殖池内。

看到最后一条活鱼被送上运输车的水箱,鲁德庆松了一口气:“呼…张总,我们对此下数吧?”

张信诚点了点头:“没问题。”

两人对了一下活鱼数目,发现没有问题之后,便开始结清合同的尾款和相关的奖金。

“鲁经理,我刚才已经让人打款过去来,你打电话问一下你们公司那边,看看有没有收到。”

“好好。”鲁德庆有些迫不及待,毕竟结款之后,他们就可以回去过年了,拿起电话打回去公司那边。

他聊了一会,便笑容满面地挂了电话:“张总,款项我们已经收到了,我们董事长说,代他向江总拜个早年。”

“你也代我和江总,向李总拜个早年。”张信诚一边说,一边将一袋子海陆丰公司的白松露和羊肚菌递给鲁德庆:“小小意思,不要推辞。”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贵公司的新年礼品,祝贵公司来年财源广进、一帆风顺。”

“也祝鲁经理家庭和睦,身体安康,一帆风顺。”张信诚笑着拍了拍对方的后背。

考虑到时间的问题,鲁德庆等人很快就向他提出辞别。

毕竟他们也收到了合同尾款,以及145万6400元的奖励,现在每一个船员都归心似箭,张信诚安排中巴车送鲁德庆和他的船员,带着海陆丰公司送给他们的东西,坐中巴车去鹅城的机场,准备坐飞机回家过年。

另一边。

南湖村南面的海滩。

这里有一片面积100亩的室内养殖场,就靠在海岸边上的防风林之中,是去年十月份购买下来的,经过了四个多月的改造,变成了一片高规格的室内养殖场,该养殖场和盐町养殖场的室内养殖场一样,可以控制水温、盐度、含氧量、水流速度、水体微量元素比例。

此时江淼也在这个养殖场内部。

一批一批的活鱼抵达。

养殖场内的十几个员工,手脚麻利地将鱼从运输车的水箱中,转移到专门的养殖池里面。

这些鱼表面鲜红艳丽。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洋红鲑,又称红大马哈鱼或青背大马哈鱼,学名oncorhynchus nerka,是北太平洋水域的一种洄游性鱼类。

或许有人对于这种鱼不太熟悉,但是说起另一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会明白。

那就是“三文鱼”。

准确来讲,三文鱼是指一部分鲑鱼。

红鲑在国内比较少见,除了东北有一小部分河流,可以捕捞到洄游的红鲑之外,其他地方只能在东瀛和阿美丽卡那边吃到。

国内的三文鱼,一般是从北欧、智利、新西兰进口的大西洋鲑和帝王鲑,这些都是养殖的三文鱼。

而红鲑目前还没有实现人工繁殖和养殖,主要靠捕捞,其最大捕捞国是阿美丽卡,阿美丽卡的阿拉斯加州地区是野生红鲑的主产区,占据全球捕捞的80%,这种红鲑除了在北美销售之外,主要销往东瀛。

江淼通过鉴定面板,查看着这些红鲑状态。

哪怕有高规格的养护,这些红鲑经过几千公里海运的颠簸,状态普遍不佳。

为了让这些红鲑活下来,江淼立刻来到这个养殖场内部,专门配备的实验室,迅速在里面配了很多药剂和营养素。

而送走了鲁德庆等人的张信诚,来到养殖场后,看着江淼正在忙碌着调配药剂和营养素,便没有过来打扰他。

直到下午三点钟,江淼才完成了调配药剂和营养素,他伸了伸懒腰,便交代养殖场的员工如何进行喂养。

看到他忙完,姐夫走过来。

“阿淼,这是种类清单,你看一下。”张信诚这一下午也没有闲着,他带人统计了这些鲑鱼的种类和每一个种类的数量。

清单上,明明白白写着:狗鲑3257条、红鲑2809条、银鲑4585条、粉鲑3671条、帝王鲑2960条。

一共是17282条。

这些鲑鱼都是北太平洋海域的本土鲑鱼种类。

目前已经商业化养殖的帝王鲑,就是从北太平洋引进到新西兰的。

江淼虽然说要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但他并没有大张旗鼓去外国购买种苗。

目前国内根本没有掌握传统三文鱼的种苗技术,唯一掌握的鲑鱼种苗技术,还是毁誉参半的虹鳟。

如果向挪威、智利、丹麦和新西兰等地的三文鱼养殖企业购买种苗,对方就会发现海陆丰公司的动作,要么被高价敲诈,要么就会被直接拒绝。

因此江淼才会在去年十一月份,专门派人去齐鲁省,找一个有专门捕捞船和活鱼运输船,以及经常在北海道附近海域捕捞作业的渔业公司合作,让对方去北太平洋海域捕捞各种鲑鱼。

之所以开出1800万的高价承包费用,主要是冬季的北太平洋海域很危险,没有大价钱,对方根本不想去冒险。

而选择冬季去捕捞,就是为了避免海水温度太高,可以借助天气,增加运输过程中鲑鱼的存活率。

哪怕是有天时,加上船员日以继夜的看护,这批鲑鱼之中,仍然有一大半死掉了。

那些半路死掉的鲑鱼,被运输船上的冻库冷冻着,目前已经全部卸下来,准备发给员工作为春节的福利。

可以获得这一批活体鲑鱼,而且筹齐了太平洋鲑鱼的核心种类,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不过现在这些鲑鱼已经到了专门准备的养殖场,加上有江淼这个开挂选手在,死亡率会被压到极低。

接下来只需要让它们休养生息,补充各种营养素,由于这一次捕捞回来的鲑鱼都是接近性成熟的体型,因此今年就可以陆续产卵。

一般情况下,狗鲑会在夏末秋初,也就是7 - 10月间,开始洄游到出生地的河流中产卵。红鲑的主要产卵时间是在7 - 8月。

粉鲑产卵时间较早,大约在6 - 8月。

银鲑一般在秋季的10 - 12月产卵。

帝王鲑的产卵时间通常在秋季,9 - 11月左右。

从时间上来安排,产卵顺序先后是粉鲑、红鲑、狗鲑、帝王鲑、银鲑。

这些品种的鲑鱼不仅仅产卵时间存在差异,产卵量也有些差异,每一条雌鲑的产卵量一般在1000~5000颗之间。

粉鲑产卵量最少,在1000~2000颗之间;狗鲑产卵量为2000~3000颗左右;红鲑产卵量约3500颗;银鲑产卵量约为4000颗左右;帝王鲑的产卵数量相对较多,每尾约 5000颗。

也就是说,哪怕是江淼有办法让它们的鱼卵孵化成功率高达95%以上,要保证有足够的种鱼,以及实现大规模出苗,至少需要人工养殖两代。

而且这些品种的鲑鱼,生长周期是不一样的。

比如帝王鲑,需要5~7年的养殖周期;

而粉鲑则只需要2~3年底生长周期。

当然,这是野生环境下的生长周期,如果通过人工干预,加上充足的营养供应,养殖周期是可以极大缩短的。

例如新西兰的帝王鲑,如果要求快速上市,养殖周期可以压缩到30个月左右。

江淼打算先养殖一批粉鲑,毕竟它们的生长周期本来就比较短,如果通过合理人工干预,加上充足的营养,养殖周期可以压缩到8个月左右,就可以让它们开始产卵。

傍晚,夕阳西下。

海风吹拂着防风林的木麻黄。

南湖养殖场的后面不远处,就是江淼等人的别墅,在别墅的后院里,几人正在烧烤。

由于何幼薇和她弟弟何当道还需要继续观察,因此姐弟俩人春节并没有回京城,今天两人也一起过来吃烧烤。

书雅看着那几条鱼:“这就是你了两千万弄回来的三文鱼?”

“老师,这几条三文鱼要两千万?”何幼薇惊呆了,毕竟价值两千万的几条鱼,哪怕是她的家世,也没有见过,确实超出她的意料。

看到何幼薇误会了,书雅笑着解释道:“幼薇你误会了,是捕了几大船鱼。”

“原来如此,不过这也挺贵的,现在市场上的三文鱼,应该不高吧?”何幼薇一边说,一边给烤鸡翅涂了一层烧烤酱。

“这是种苗使用的。”江淼切开一条解冻之后的红鲑,里面的鱼肉非常红,不过他不喜欢生吃,便切成两片,放在烤盘上去煎烤。

听到是作为种苗,何幼薇才恍然大悟,她就知道江淼不会无缘无故费两千万去捕几船鱼:“老师,我不是听说挪威一家企业,打算在汕美投资一个三文鱼养殖基地?难道是和他们合作吗?”

江淼摇摇头:“不是,那个项目大概率是ppt,都说了好几年了,现在还没有落地的消息。”

“原来如此。”

“阿淼,这条也是三文鱼吗?颜色好浅呀!三文鱼鱼肉不都是橙红色的吗?”书雅看着他正在切的粉鲑问道。

“这是太平洋粉鲑,顾名思义,就是鱼肉偏粉红色,味道没有帝王鲑和大西洋鲑浓烈和肥腻,口感和味道偏清爽。”

过了一会,姐夫姐姐也带着家人过来了。

烤鲑鱼的味道还不错,特别是热的时候吃,五种鲑鱼的味道各有千秋,也各有特点。

看着家人在吃东西。

江淼则拿着苏打水,和姐夫站在凉亭,看着天边的赤霞。

姐夫坐在凉亭的石条长椅上,喝了一口热甘蔗汤:“阿淼,对于鲑鱼的养殖,你有什么安排?”

“第一批要养殖的鲑鱼是粉鲑,今年六七月份,大概会产卵300~400万颗。”江淼随口说着一些情况。

张信诚已经查过了相关的数据,他摸了摸下巴的刺手胡茬:“幼苗阶段的三文鱼,每立方米水体可以养殖100~200尾,之后要不断增加活动空间,到了临近上市的成鱼,一般是每立方米水体3~5尾,这样看来,需要的养殖场面积不小呀!”

“那是自然。”

“以最大的400万尾计算,如果每立方米3尾,大概需要133万立方米的水。”张信诚拿出手机的计算器计算着:“假设养殖池深度10米,那就需要13.3万平方米,大概200亩的高规格室内养殖场。”

“姐夫,你认为鸡笼山如何?”

“什么?鸡笼山?马宫镇西面那个山?”

“那个位置非常适合建立阶梯养殖场,靠海,又是河口,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都比较容易获得。”

“阶梯养殖场?又要搞水力发电?时间会不会来不及?”张信诚有些担心,毕竟距离产卵就只剩下四个多月。

江淼喝了一口苏打水,然后解释起来:“我的想法是环绕鸡笼山西面,靠长沙湾那一面,长度大概有一公里,宽度为300米,高度落差在100米左右,以半地下式,深挖5米,再建坝7米,加起来就有10米深度可以利用。”

“而鱼苗前期需要三个月的淡水培育,加上体型还小,可以在南湖养殖场的淡水池养殖,这样就有七个多月的时间了。”

张信诚估算了一下工程量:“如果是这样,那时间应该来得及。”

江淼继续说道:“考虑到需要建设坚固的塘坝,同时要保证安全,必须布置足够厚度的隔水层,避免水体渗透到地下,导致山体滑坡,因此这片区域最多可以容纳160万立方米的海水。”

“这个工程还是交给建方公司吗?”

“嗯,就交给他们,让他们尽快给出方案,同时申请各项手续。”

江淼并不担心资金问题,因为从今年开始,海陆丰公司每年会收到大约32~40亿的技术授权费用。

而鸡笼山项目比竹仔山项目小很多,同时不需要太高的坝体,因此整个工程加起来,估计只需要10亿元左右。

考虑到了后续还有四种鲑鱼,需要陆续进行量产,鸡笼山项目还是不太够用的。

“还要加大投资规模,在遮浪半岛靠外海的西南面,也就是大帽山和马铃山一带,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阶梯养殖场,总面积要250万平方米,养殖水体要达到2000万立方米,至少要可以同时养殖6000万条三文鱼。”

咕噜!张信诚吞咽着喉咙:“阿淼,这规模会不会太大了,再加上竹仔山的600万立方米养殖水体,我们都可以养殖8000万条三文鱼了。”

江淼摇摇头:“不大,挪威年产三文鱼几百万吨,我们不能落后于人,而且公司的钱不投资,也要交税,干脆将今明两年的专利授权费用,全部投入这两个项目。”

财大气粗的海陆丰公司,让江淼有这样投资的底气。

挪威企业说要来汕美市投资建设三文鱼养殖基地的ppt,说得天乱坠,可实际上,项目一直处于论证阶段。

而海陆丰公司则是打算玩真的。

估计等那家挪威的三文鱼养殖企业内部扯皮完成,再回过神来,海陆丰公司的三文鱼已经上市了。

如果一切顺利,明年过年前后,第一批粉鲑就会达到成熟状态,除了留下一部分作为产卵种鱼,大概会有两百多万条粉鲑可以上市销售。

粉鲑是太平洋鲑鱼中,体型最小的,因此它们的平均体重只能达到1.5公斤,两百多万条,差不多就是三百万公斤,大概三千多吨。

而且这些阶梯养殖场还可以作为抽水蓄电水库,无论是租借给南电,还是自己使用,都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两人讨论了一会。

敲定了更多的细节。

等过完年后,这些项目就开始安排。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5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