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中杯)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故地重游,又是一年莺飞草长时。

狮子山下,风景一如往日。

看着青春年少的学生,江淼挽着书雅的手,不由自主地感叹道:“年轻真好,转眼间我们也差不多快到而立之年了。”

书雅摸了摸自己的小腹,脸上有着一丝温暖的笑意:“是呀年轻真好。”

陪同两人的李老师,笑着问道:“阿淼,我看你们公司今年扩大的规模还真是大呀!会不会有压力?”

学校方面之所以知道,主要是海陆丰公司从去年十月开始,就大规模在狮子山农业大学等农业大学,展开招聘,搞完秋招,一开春,又接着搞春招。

单单是狮子山农业大学就招聘了近一百五十人。

招聘规模如此庞大,学校管理层自然猜到了海陆丰公司正在快速扩张。

因此李老师才关心地询问,他主要是担心海陆丰公司的资金链压力,毕竟作为老师,李老师也希望江淼和海陆丰公司可以顺利发展下去,而不是半路夭折。

“谢谢老师关心,我公司目前资金没有问题,今年会有三十多亿的技术授权费用收入,足以支撑公司的各个项目。”

“三十多亿的技术授权费用?”李老师也惊呆了。

江淼笑着解释了一下:“就是埃及塘虱鱼粉技术,目前国内其他饲料生产商已经在全面跟进了。”

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好保密的。

毕竟饲料协会已经发了内部公告,只要有心调查,很容易就可以查到海陆丰公司给饲料协会的技术授权费用,就是每生产一吨埃及塘虱鱼粉,就支付海陆丰公司800元的专利费。

之所以改为挂在饲料协会名下,然后再给其他饲料生产商授权,主要是为了应对wto的反补贴调查。

虽然这些专利费不会过饲料协会的账,而是直接由厂商直接给海陆丰公司,但是本质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

wto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如果海陆丰公司没有和饲料协会有这个补充协议,那到时候鱼粉价格低于每吨5200元后,协会给海陆丰公司的补差额,就会构成补贴。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相当于协会向海陆丰公司购买了技术授权,再将技术授权给国内的饲料生产商,这就是商业行为,反正海陆丰公司和饲料协会签订的专利费是固定额度,饲料协会二次授权中降价了,那就是饲料协会的亏损(补贴)。

当然,饲料协会也是有收益的,他们每吨会从饲料生产商那边抽10块钱的技术服务费,每年可以赚几千万。

李老师虽然震惊海陆丰公司的技术授权费用,但也为江淼高兴:“没有压力就好,毕竟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你们可多吸纳一些大学生,也可以减少学校的压力。”

“老师,书雅今年要养胎,我又要管理企业,因此今年我们暂时不招博士生,不过之前有一个五道口医学实验班的博士生,会通过学校的关系报书雅的博士生。”

李老师先是表示理解,紧接着表情有些惊讶:“五道口大学的医学实验班博士生?转读书雅的博士?虽然书雅之前是读药用真菌的,但是现在不是从事食用菌领域的?那个医学博士生要改读食用菌?”

江淼简明扼要地解释了一下情况:“不是,是读双博士学位,那个学生在协和医院已经快达到毕业标准了,明年就可以申请毕业,她想研究基因治疗技术,我和书雅恰好比较熟悉,因此加上又是我朋友介绍的,便打算收下她。”

“原来如此,这问题不大,以你小子现在的影响力,学校会尊重你们的选择。”李老师觉得学校大概率不会反对。

毕竟他们学校的博士生导师招了一个五道口大学的博士生,说出去多有面子。

下午。

江淼和书雅在学校组织的大会堂,接受了学校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证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聘书,然后俩人上台发表一番演讲。

大会堂内,时不时响起激烈的掌声。

啪啪啪…

阶梯座位上,几个农学相关的学生,一边听着江淼的演讲,一边小声交谈着。

“牛批!萧子,你真的不打算去海陆丰公司吗?”一个小胖的圆脸男生小声问道。

旁边戴着眼镜的男生,笑着摇摇头:“我老家在甘省,我想回去老家创业。”

小胖为眼镜男生惋惜:“那真是太可惜了,我已经投了简历,正在面试通知,不过感觉应该挺容易过的,只要在学校期间表现可以,海陆丰公司一般不会拒绝。”

“小胖,你应聘了什么岗位?”另一个戴着隐形牙套的男生好奇地问道。

“我当然是去漠南分公司当农技员,我可是可汗老乡。”小胖笑呵呵回道。

牙套男调侃起来:“差点忘记了,你是那死耗子的老乡。”

“不过好奇怪,海陆丰公司的主业不是搞水产品和食用菌的吗?这个漠南分公司是做什么的?”眼镜男一脸好奇。

“听说是搞沙漠农业项目。”

“什么?”眼镜男声音猛然一高。

“咳咳!”前排一个老师转过头来,提醒他们注意一下会场礼仪。

眼镜男讪笑着低下头来,然后拉着小胖和牙套男,低着头小声询问起来。

“小胖,海陆丰公司的漠南分公司真在搞沙漠农业项目?”

“骗你做什么,他们的官网上有项目简介,不过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

眼镜男萧子目光犹豫不决起来。

似乎是看出眼镜男的犹豫,小胖劝说道:“你回老家创业太难了,还不如先在海陆丰公司干几年,积累一下经验,到时候如果你真想创业,就辞职回去,至少可以存不少钱。”

陷入纠结的眼镜男,思考着未来的打算,虽然家里面有几十亩地,但父母支不支持自己,还是一个未知数,他这几年大学期间,通过勤工俭学和打暑假工,也才存下来四万块钱,家里面最多支持他十万块钱加起来才十四万。

这点钱,要创业显然不容易。

左思右想,他又觉得小胖的提议不错,如果可以先在海陆丰公司干几年,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存钱,如果自己在海陆丰公司干得不顺利,那再回去创业也不迟。

“我决定,待会回去写简历,小胖你简历模板借我参考一下。”

“没问题。”

不知不觉,江淼和书雅已经完成演讲。

在一众学弟学妹羡慕的目光,和热情的掌声之中,江淼结束了这一次演讲。

这个会结束之后。

严校长等校领导邀请江淼夫妻俩到办公室,双方谈了海陆丰公司申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两个项目。

“江教授,你们公司那两个项目的内部评审已经结束,都是一等奖,就等六月份正式公布,恭喜你们了。”

“哦?那还真是受宠若惊。”江淼本来以为会是二等奖。

一旁的水产学院院长张教授,则笑着给了江淼一个内幕消息:“本来评审委员会是打算给鳗鱼人工繁殖技术一等奖,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二等奖的,但是后来饲料协会的刘院士,加上岭南农业科学院的支持,才让白松露栽培技术也提升为一等奖。”

“原来如此。”书雅恍然大悟,她是知道自己的项目,可能拿不到一等奖的,主要是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目前的海陆丰公司一家垄断,并没有形成一整个产业链。

而鳗鱼人工繁殖技术却不一样。

海陆丰公司持续稳定供应的鳗鱼苗,让国内的鳗鱼养殖产业不再受限于野生鳗鱼苗的捕捞量,同时还减少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

而且配套的鳗鱼快速生长饲料配方、鳗鱼去土腥素饲料配方,让养殖成本进一步下降,鳗鱼的市场受众进一步扩大。

根据水产协会的统计数据。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无土腥味鳗鱼在市场的占比就飞速飙升,而且零售价也比普通鳗鱼高,平均每公斤高了10~15块钱。

截至今年三月初,无土腥味鳗鱼占比已经高达57%,估计到今年年底,普通有土腥味的鳗鱼会被彻底淘汰。

这种关系到产业链,涉及大量养殖户的产业,才有资格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等奖。江淼看向植物学院院长柯教授:“柯教授,内人今年想招收一名来自五道口大学医学实验班的博士生,希望学校方面可以给予支持。”

“中午李老师和我、严校长说过这件事,原则上没有问题。”柯教授点了点头。

“那就多谢学校的帮忙。”

“不客气。”柯教授好奇地问道:“江教授,我听说你们公司近期在漠南投资沙漠农业?这方面还是慎重一点,渝州交通大学的易教授团队,在沙漠改造方面经验丰富,但是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这和柯教授的研究领域有关系,他主要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耕地保护与利用、国土空间优化配置。

不过他研究的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专业人士,柯教授太清楚目前国内沙漠农业的现状了。

虽然渝州交通大学的沙漠土壤化项目搞得有声有色,但是作为业内人士的柯教授却清楚,沙漠土壤化技术的问题不在于技术不行,而是成本太高,同时需要在降水量相对充沛的沙漠,或者附近有灌溉用水的地方,才可以推广。

目前该团队的沙漠土壤化技术,不计算土地平整、农业设备之类的成本,单纯的使用特殊土壤粘合剂,每亩沙漠的耗材成本是2000~3000元。

要知道,如果是平整有改造价值的沙漠,加上地租、农用器材、农业灌溉用水、收割和种苗,每亩的成本差不多在500~700左右(不计算农户个人劳动力投入)。

显然每亩2000~3000元的改造成本太高了。

就以为在漠南种植大豆为例子,普通大豆亩产平均就120公斤左右,收购收购价格每公斤3.6~4.3元,就以最高价计算,一亩大豆才收入516元;如果遇到最低价,一亩大豆更是只有432元。

当然,一部分管理比较好的大豆,是可以达到180公斤以上的。

可这仍然赚不了多少。

由此可见,想让农户或者农业公司投资沙漠土壤化项目,难度还是非常大。

主要是农业不赚钱,投资太大的成本,拉长了回本周期,最后可能血本无归。

除非官方补贴,或者技术的沙漠土壤化改造成本下降到一千块钱左右,不然这个技术很难在近期推广开来。

柯教授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特地提醒江淼,让他把握好投资规模,免得损失惨重。

“多谢,柯教授的提醒,我们这个项目确实是使用沙漠土地进行种植,不过我们的思路和渝州交大团队不一样,我们是从种子本身入手,培育出可以适应沙漠和盐碱地的农作物。”

听到江淼的解释,柯教授目光满是惊讶:“看来江教授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不然不会如此投资。”

“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在人工模拟的盐碱地和沙地之中,进行过小范围的种植,获得了不错的数据。”

虽然不清楚海陆丰公司的具体成果,但柯教授还是选择了祝福:“那我也祝愿江教授和海陆丰公司旗开得胜。”

“呵呵,多谢。”

聊着聊着,突然张教授插了一句话。

“江教授,水产学院这边有一个项目,不知道海陆丰公司有没有兴趣。”

江淼笑着问道:“张教授但说无妨。”

张教授赶紧给他介绍:“是这样的,我们学院去年有一个教授,带着几个学生在做长江华鱼的养殖研究,他们发现使用你们公司生产的埃及塘虱4号饲料之后,生长速度变快了不少,养殖四个月了左右,体长就达到50厘米左右,体重达到2公斤左右。”

“哦?长江华鱼?是鲶鱼科的长江大江鲶是吧?”江淼瞬间就从记忆之中搜寻到了相关资料。

“没有错,就是大江鲶。”张教授笑着点点头。

江淼思考了一下:“4号饲料是针对埃及塘虱设计的,大江鲶也是鲶鱼科的,它们的基因相似度很高,饲料可以产生效果,也在情理之中。”

“那位教授和几个学生,虽然发现了这一点,但并不清楚具体机制,听说江教授今天要过来,他被委托我,想和海陆丰公司聊一下合作。”

“可以,就今天晚上吧!”

“好好,我待会去通知他。”

晚上,江淼和学校领导吃了一顿饭后。

便在水产学院的行政楼内,和那位教授见面。

除了给两人牵线搭桥的院长张教授,研究项目的李教授,还有他的三个学生。

李教授的三个学生看着江淼,目光之中带着惊喜和崇拜,要不是院长和老师在,他们都想向江淼要一个签名和合影。

入座后,其中一个男生主动给几人倒茶。

江淼直抒胸臆:“李教授,你的项目我下午抽空看了一下,确实很有研究价值。”

“能够被江教授看好,看来我们没有白研究。”李教授脸上顿时喜上眉梢。

双方交流了一下大江鲶的研究情况。

目前野生的大江鲶虽然还有,但是大体型的大江鲶基本绝迹了。

大江鲶的特征是,有两条胡须,全身颜色青绿,部分江水较浑区域生长的大江鲶体色呈灰黄色且有灰斑,体型较大,最大个体可长到一百斤,近两米长。

没有看错,就是体型可以达到近两米长,体重达到一百斤。

这也导致在没有设立禁渔期的时候,长江领域的大体型大江鲶,基本被一网打尽。

目前人工养殖的大江鲶,如果在比较好的养殖环境下,加上合理的饲料,两年左右的养殖周期,可以生长到40~50厘米长,1.5~2公斤。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大江鲶的潜力巨大。

虽然长江流域可以养殖埃及塘虱,但埃及塘虱毕竟是外来入侵物种,加上长江流域有可能出现冰冻,这会导致埃及塘虱死亡,或者停止生长。

而土生土长的大江鲶,可以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

如果可以让大江鲶的生长速度,达到埃及塘虱级别,养殖成本也做到可以和埃及塘虱差不多,那这种鱼就可以成为长江流域的水产产业基础。

而这完全是可以做得到的。

因为大江鲶的基因之中,就存在超大体型的基因,只要知道刺激生长的基因靶点,使用特种饲料进行喂养,就可以让它们快速生长。

江淼和李教授等人谈了两个多小时。

最后江淼做出决定,由海陆丰公司投资他们项目组5000万,分五年进行分期投入,进行大江鲶的速生研究。

研究成果由海陆丰公司、狮子山农业大学、李教授团队三方共同持有,如果专利产生收益,收益分配的三方占比为海陆丰公司66%,学校15%,李教授团队19%。

对于这种研究,江淼不打算亲自下手。

毕竟海陆丰公司已经有了一个埃及塘虱养殖技术,大江鲶项目存在技术重复的情况。

因此这个项目可以投资,但是江淼不会亲自出手,免得一下子要搞出一个低价丰产的大江鲶,这反而会给海陆丰公司的埃及塘虱产业带来冲击,至少这个项目短时间内是不适合推广的。

李教授团队倒是没有想太多,他们只想着这一次发达了,哪怕是项目有海陆丰公司的人员监督,他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得很多利益。

更何况,如果研究出成果,还有专利费可以收。

第二天,一大早,江淼就和书雅告别,五个安保人员护送书雅坐高铁回汕美。

而江淼坐着高铁,前往漠南分公司。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1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