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零三章 构筑链条(为盟主暖阳1314加更)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天气刚刚转好一些,虽然没有了大风,但细雨依旧蒙蒙,水泥路都是湿漉漉的。

收到通知的江淼,亲自前往镇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合同,包括购入新乡东田地块,用房地产开发;准备购入新乡小南山地块,作为公司总部。

镇政府方面承诺在两个月内完成小南山地块的征收工作。

其实这些天,江淼老爸江大海已经出面和村里面谈过了,除了两家漫天要价的,其他都完成了谈判。

因此这一次过来镇政府,他就和国土方面重新确认了小南山地块的面积、划定区域。

经过重新确认,处于征地范围之内的小南山地块,其面积为163亩,都是林地和果园。

价格也按照之前谈好的条件。

谈好了这件事,江淼并没有在镇政府停了太久。

因为他手上的几个科研项目,目前都进入了关键阶段,除非是类似于签署重要的合同,不然他将其他事情都交给了公司高管去处理。

这几天他就处理了两件事。

第一就是签署土地开发的相关合同。

第二则是抽空面试89名前来应聘的人,一共招聘了39人。

这些刚刚招聘的人,其中15人是准备派遣到赣南地区,准备组建赣南分公司,这个分公司的经理叫孙克己,是从闽南地区一家油茶种植企业挖过来的管理人员。

另外还有10人被派遣到公平镇榴莲农场,发展开发和管理这个大型农场,农场场长为朱国斌,是从琼州那边一家榴莲种植企业挖过来的。

4人加入监察办公室,由于李昊然管理。

剩下的10人加入了海陆丰房地产公司、烟墩山饲料二厂、南湖农场等部门。

人事工作方面,江淼向来都是亲力亲为,这种事情不能随便放权给其他高管,不然容易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

处理了这两件事,江淼再次回归日常的科研工作。

8月15日。

他在实验室内确认了最终要推广的三个油茶品种,因为这三个油茶品种发芽生长之后,品种的性状表现和之前种子状态的基因表现一致。

它们分别是油王7号、油王13号、油王15号。

这三个品种在小苗状态下,可以观察到的基因数据,都非常亮眼。

油王7号,在理想状态下,亩产极限可以达到230公斤茶籽油,其他特性优良,缺点无法在长江以北种植,油品中规中矩。

油王13号,在理想状态下,亩产极限可以达到200公斤茶籽油,特点是耐寒耐旱,油品处于顶尖。

油王15号,在理想状态下,亩产极限可以达到270公斤茶籽油,油品中规中矩,缺点是不耐旱,也不耐寒,只能种植在长江以南,最好是种植在岭南、桂省和闽省。

确定了这三个油茶品种之后。

江淼给了它们一个正式的商品名,分别是油王7号—丰茶、油王13号—寒香、油王15号—南王。

他叫来了兼管组培育苗实验室的张成栋。

“成栋,你安排一下这三株油茶苗的组培育苗工作,在明年之前,要形成足以嫁接几万亩油茶的油茶苗。”

“几万亩?”张成栋非常震惊:“老板,如果要组培这么多苗,我担心实验室那一片的苗圃不够用。”

江淼早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我知道,昨天已经吩咐农业种植事业部,在南湖村靠近水库那一边,租了三百亩山坡作为育苗苗圃,你尽管育苗即可。”

“原来如此,那我就没有问题了。”张成栋并没有太过于好奇老板为什么要大规模生产油茶苗。

吩咐了这件事之后,江淼再次回到自己专属实验室。

看着陈列架上,那一排排转基因异木苗,已经嫁接上了不少榴莲老枝的枝条。

通过鉴定面板,可以一览无遗地看到这些转基因异木和榴莲老枝的嫁接情况。

【…排异程度37.66%…异木基因片段3624与榴莲基因片段557存在冲突,会导致榴莲从异木获得微量元素镁的效率下降86.74%…】

【…排异反应7.68%…异木基因片段1208与榴莲基因片段441存在冲突,会导致榴莲大量分泌苦涩化学成分,从而影响榴莲果肉口感…】

【…排异反应0.82%…异木基因片段1141与榴莲基因片段3409存在冲突,会导致异木铁元素被榴莲掠夺…】

超过60种类型的转基因异木,和榴莲老枝嫁接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

这些转基因异木苗,经过了一次次的迭代调整,其基因和榴莲基因之间,已经变得越来越融洽。

目前排异反应最小一种转基因异木,和榴莲老枝嫁接结合之后,两者的排异反应通常在0.75~0.94%之间。

这种和榴莲排异反应最小的转基因异木,和正常美丽异木之间的嫁接排异反应,则在0.012~0.037%之间。

按照江淼目前看到的情况,这种转基因异木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因为他发现,接下来再怎么调整基因,转基因异木和榴莲之间的排异反应都无法彻底消除,除非愿意牺牲一部分转基因异木的功能,不然是无法彻底消除排异反应的。

而牺牲一部分转基因异木的功能,显然与江淼研究转基因异木的目的相背。

更何况,这一部分排异反应又不是不可以解决。

就像他手上这一株转基因异木,两者排异反应的后果,会导致转基因异木细胞和榴莲树细胞接触的位置,光合作用下降32%左右。

问题是嫁接位置的细胞,很少参与光合作用,这相当于没有副作用。

他将这一株转基因异木命名为“海王”,意思就是来者不拒、精力充沛、脚踏两只船等。

在海王转基因异木的基因序列之中,被江淼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功能。

这些功能总结起来,可以分为4个体系,分别是:

免疫嫁接系。

高效积累系。

自我绝育系。

成分过滤系。

其中免疫嫁接系的核心功能,就是为了减少嫁接之后的排异反应,提升嫁接成功率。

高效积累系的基因片段,其功能集中在提升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能量和养分储备、让叶片减少水分蒸发、冬天时维持常绿状态、高效回收落叶的养分、在树干上形成特殊的储存养分的鼓包。

江淼计算过“海王”的能量和养分积累效率,对比了常规的榴莲树,相当于常规榴莲树的2倍左右。

这意味着使用“海王”作为砧木的榴莲老枝,结果周期实现次年结果,而且果实产量会提升很多,虽然达不到2倍,但1.5~1.7倍是可以做到的。

自我绝育系的基因,是为了避免种苗外泄,同时也是为了管控榴莲种植户。

江淼重新设计了自我绝育系的基因,让转基因异木无法结果的同时,还会每年进入一个月的假死期,这一部分基因来自于“九死还魂草”,又进行过二次编辑。

如果在假死期期间,没有浇灌特殊的药剂,那转基因异木就会从假死变成真死。

通过这种方式,可保证转基因异木处于可控状态。

而且江淼还留了一手,转基因异木的最大生命周期只有10年左右,时间一到,它们就会自动死亡,必须更换新的转基因异木砧木。

最后的成分过滤系,这个体系的基因片段,是为了避免转基因异木、美丽异木产生的特殊成分“污染”榴莲。

因此设计了成分过滤系,通过转基因异木吸收掉了那些可能会影响榴莲品质的特殊成分。这就是构成“海王”转基因异木的四个基因系。

随着江淼完成最后的观察,他知道海王转基因异木可以开始大规模组培育苗。

由于转基因异木有速生基因,因此只需要从嫩芽组培,每一代苗只需要一个月左右。

而转基因异木的树苗,在各种生长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每天可以生长两厘米左右,三个月就可以生长到1.8米左右。

达到1.8米的海王转基因异木,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嫁接,将它的树杆嫁接到美丽异木砧木上,大概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伤口愈合,两者会融为一体。

接下来只需要再过三个月,海王转基因异木就会生长到4米左右,然后停止向上继续生长,开始横向生长,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使用转基因异木作为砧木,嫁接上榴莲老枝。

整个周期就是育苗两个月、愈合一个月、生长三个月、再愈合一个月、六个月后便可以开结果。

一共是13个月,这个时间就是初期准备的时间,之后就是每年一月开,到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果实成熟,可以收割了。

江淼一边吩咐张成栋带人组培海王转基因异木的树苗,一边也带着柯勇、黎子轩两人,来到了烟墩山饲料厂后面。

在烟墩山饲料厂后面。

就是海陆丰公司承包下来的一连串荒山。

几辆挖掘机、推土机、渣土车正在半山坡上作业,砍下来的树木被堆在山脚下,石头堆积成为土坝,形成类似于梯田的四级梯田。

山脚下是一条8米宽的碎石路。

山顶用混凝土和钢筋,浇筑了一排个铁塔,这是用来牵引东西上下的缆车系统。

江淼站在山上,目前脚下已经有一百多亩山地梯田完成了改造,那些山体表层扒拉下来的腐殖土和灌木杂草之类,重新被粉碎之后,铺在了梯田之中,用于增加土壤养分。

而且这些土壤还增加了一部分特定的泥土和矿物,目的就是将这些梯田的土壤变成最适合美丽异木生长的环境。

十几个中年农民工正在种植美丽异木。

按照每亩15棵的标准种植。

这些高度3米左右的美丽异木,批发价还挺高的,每棵需要300块钱,一亩就需要4500块钱的苗木成本。

加上改造梯田、改良土壤、建设配套设施,一亩投资成本上万元。

不过这种投资也是好处巨大的。

对于马宫镇而言,海陆丰公司在当地大兴土木的改造,一下子就创造几百个岗位,这些人获得工资收入之后,又会进一步拉动当地的消费。

毕竟这些农民工的衣食住行,近期肯定要在马宫镇周边解决。

怪不得各地都喜欢搞基建。

马宫镇今年那是肉眼可见的繁荣起来。

在山顶站了一会,两个带着安全帽的包工头,满脸笑容跑上来。

“江总,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说话的包工头,就是负责改造梯田的林泰豪,一看名字就知道是盐町村的人。

“林老板的工作我非常放心。”江淼确实没有说谎,因为刚才他通过鉴定面板,仔细观察了那一百多亩改造完成的梯田,整体都是合格的,不存在什么质量问题。

“江总满意,我就放心了。”林泰豪一脸堆笑。

江淼喝了一口矿泉水:“林老板,现在每天可以改造多少亩梯田?”

林泰豪解释了一下:“我们三个班组一起干,如果地形不是太陡峭,或者下面的石头不多的地方,一天可以干十几亩。”

“速度不错。”

虽然一个月只能完成四五百亩梯田的改造,但工程队又不是只有一家。

比如烟墩山片,就分包给两个工程队,一个就是负责西段靠近盐町村的林泰豪,另一个则是负责东段靠近新乡的江大虎。

这种工程一般都是找当地人,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不过建设配套设施的工作,江淼则找了一个比较专业公司承包,毕竟这些设施有一定要求,本地的小工程队技术不太行。

站林泰豪不远处的,刚才一直没有说话的另一个人,就是负责配套设施的建华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陈东鑫。

江淼转过头问道:“陈工,你们的缆绳系统有没有测试过?”

“测试过了,角度、速度、拉力、停止、通过等情况,我们都测试过几遍,也考虑到了未来果树四五米高的情况,江总可以放心,我们公司是专业的。”陈东鑫赶紧回道。

眼前这位,可不仅仅是马宫镇的财神爷,更是在汕美异军突起的新秀,陈东鑫可不敢糊弄对方。

缆绳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从梯田上下,不过这些梯田缆绳系统都是禁止载人的,只是单纯用于货运。

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有些员工贪方便,直接搭乘缆绳系统上下,要是不提前禁止,很多农民工操作可不管什么安全隐患,就图一个方便快捷。

“那输水管道呢?”

“也测试了一部分,我们还在山上山下都建了不少蓄水池。”

看了一会,江淼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带着众人下山了。

走到一半,看到了不远处正在查看种植情况的吕伟斌等人。

吕伟斌赶紧走过来:“老板。”

江淼看了一眼光秃秃的梯田地面,觉得这样不好,便开口嘱咐一下:“老吕,这几天虽然没有下雨,但是这种梯田还是存在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风险,伱尽快安排员工,购买一批酢浆草种子和一批苜蓿种子,将这些空地都散满了,避免梯田出现水土流失。”

“好的,我马上安排。”吕伟斌也觉得江淼说得没错,这些梯田表面光秃秃,确实不太好,还容易扬尘。

突然江淼停了下来,他想起了在南湖实验大棚之中,还有之前培育的几个紫苜蓿品种,便补充道:“特别是苜蓿,我实验室那边还有几个新品种的紫苜蓿,干脆让组培实验室培育一批,种在这边的山地上。”

一听到是新品种,吕伟斌便慎重了起来:“新品种吗?老板,那需不需要派人专门照看?”

“嗯,到时候两个人专门照看,并记录一下具体的生长情况。”

江淼想起的那几个紫苜蓿品种,都是他特定挑选出来高产、高蛋白类型。

在水热条件极好的岭南地区,哪怕是山地梯田,这些新品种紫苜蓿亩产都可以达到5000公斤鲜草,每年可以收割3~4茬。

作为豆科牧草,紫苜蓿的优点非常多,比如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的有机氮含量、植物蛋白极高。

种植榴莲的林下空地,用来种植紫苜蓿,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涵养水土。

而且榴莲种植园每年有固定都收割季节,这会导致榴莲种植园的员工规模没有办法固定,也浪费了一部分人力资源。

如果将六万多亩榴莲种植园的林下空地利用起来,大概可以种五万亩紫苜蓿,考虑到是林下环境,一年就收割两茬,那也可以收获50万吨紫苜蓿鲜草,制造成为苜蓿干草,大概可以达到13万吨左右。

而进口的紫苜蓿干草,每吨在2300块钱左右。

高蛋白的紫苜蓿,可以直接作为猪牛羊、鸡鸭鹅和鱼的饲料,特别是奶牛,更是需要高质量的苜蓿草。

无论海陆丰公司自己的养殖场使用,还是直接出售,这都是一大笔可观的收入。

不过当务之急,是尽快注册这几个新品种紫苜蓿的基因专利,避免被其他农业育种公司抢注了基因专利。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3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