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零四章 减产(中杯)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41

从烟墩山农场下来。

路过饲料厂,八月初的养殖户拉着埃及塘虱蜂拥而至的收购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户也变得更加理智一些,不再一窝蜂挤过来。

现在饲料厂的收购室,每天只能收购到70~90吨埃及塘虱。

江淼直接进了饲料厂。

负责管理工厂的方易此时并不在这里,他在前几天刚刚并购的饲料二厂那边。

饲料二厂的位置,距离一厂不算太远,沿着门口的公路,向北走1.3公里左右,就是二厂。

饲料二厂的面积更加大,那地方原来是一个在木家具的工厂,面积有483亩,不过有一部分是之前的工厂老板承包的林地和果园。

为了避免麻烦,江淼已经让蒋海波处理这件事,尽快将其中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

这件事还比较简单,毕竟海陆丰公司在本地的影响力非常大了,国土方面不会为难海陆丰公司。

听到老板过来了,副厂长刘鸿军赶紧让人去带老板进来,同时解释一下自己正在陪客户。

刘鸿军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一旁的几个客人:“抱歉,我们董事长过来视察工厂,刚才怠慢各位了。”

“没有关系,刘厂长,我想认识一下贵公司的董事长。”说话的人,是一个红光满面的中年人。

“那请李总稍等片刻。”

“客气了。”李建业笑着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刘鸿军急匆匆跑出去迎接江淼。

而工厂的招待室内。

李建业翘着二郎腿,本来他并没有注意到海陆丰这个公司,因为双方以前并没有业务上的交集。

直到半个月前,海陆丰公司北部湾销售区的小组长亲自上门,向他推销了海陆丰公司生产的粗鱼油,李建业才知道海陆丰公司。

如果是以前,李建业压根不会理睬这种上门推销的小公司,但是这几个月的情况,却迫使他改变想法。

因为这几个月来,受到秘鲁渔场大减产的影响,全球鱼油价格一路飙升,从24年的每吨3500元左右,飙升到每吨5300元。

这种大环境下,国产鱼油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达到了每吨4800~5000元之间。

长期从事鱼油深加工行业的欧莱特公司,面对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局面,只能通过涨价来应对。

但是欧莱特公司有一个大麻烦,那就是他们公司没有自己的粗鱼油生产基地,一直都是通过外购粗鱼油,再进行深加工的。

而国内其他几个鱼油深加工企业,他们都是依托当地的渔业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公司位置都在沿海,唯独欧莱特公司的位置,是处于内陆的桂省绿城。

这导致欧莱特公司的生产成本高于其他本土企业。

在这一次全球鱼油大涨价过程中,本土的其他鱼油深加工企业虽然涨价了,但是涨幅并不大,大概就涨价了10%~15%左右。

显然这个涨幅,让欧莱特公司非常难受。

要知道,进口的初级精炼粗鱼油之中,饱和脂肪酸含量2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6.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4.3%。

提炼过程中,饱和脂肪酸需要去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需要分离,然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深加工,最后获得的高浓度多不饱和脂肪酸,才是食品级鱼油。

一般的食品级鱼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加起来至少要达到60~70%左右。

如果要达到药品级,那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需要达到85%以上。

进口粗鱼油的到岸价达到每吨5300元,加上一系列深加工的费用,每吨食品级鱼油的成本就飙升到了1.2万元。

可目前市场上,国内的食品级鱼油批发价才1.5万元。

这个市场价,让欧莱特公司一下陷入了困境之中。

那些有本土鱼油生产基地的公司非常有默契,就是咬紧牙关,死咬着1.5万元的市场价,显然这些公司想将一众单纯依靠进口粗鱼油的深加工企业挤破产。

而鱼油这种东西又没有办法长期常温储存,除非使用冷冻仓库,才可以长期储存。

可冷冻仓库是需要成本的,很多公司的冷冻仓库都非常小,只是临时储存一下粗鱼油。

面对这种局面,欧莱特公司也是急得团团转。

这不,一听到海陆丰公司有鱼油生产,李建业就急匆匆带人过来考察。

过了一会。

“老板,里面请。”

江淼在刘鸿军的带领下,来到了饲料厂的招待室内。

在刘鸿军的介绍下,双方也初步认识了对方。

“李总,是过来采购鱼油的?”

李建业点了点头,然后苦笑着大吐苦水起来:“是呀!今年的进口粗鱼油价格太贵了,我们公司也有点吃不消。”

“如果价格合适,我们公司自然愿意和贵公司合作。”江淼笑着看向对方。

李建业有些无奈地说道:“江总,不瞒你说,贵公司的报价虽然比较低,但仍然是我们公司难以承受的。”

江淼转过头看向刘鸿军:“老刘,公司的粗鱼油报价是多少?”

“老板,公司的粗鱼油报价是成本核算和产品定价办公室出的,每吨为4800元。”刘鸿军其实也打算找老板说一下,看看能不能给对方一个优惠价,毕竟这种大批量采购的客户,才可以消化掉公司的产能。

要知道目前烟墩山饲料厂每天可以结余8吨粗鱼油,目前冷冻仓库里面,已经库存了123吨粗鱼油,再增加下去,储存成本会不断累积。

然而江淼却不打算降价,因为他知道埃及塘虱的鱼油,和一般的沙丁鱼鱼油不一样。

埃及塘虱的粗鱼油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1%左右,比沙丁鱼鱼油的24.3%含量,高了6.7%左右。

单不饱和脂肪酸方面,两者相差无几。

而且每吨4800元的价格,也是目前国产粗鱼油的最低价格,再低那是在自找麻烦。

江淼笑着说道:“李总,贵公司有困难我理解,但是生意归生意,而且我们公司的粗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31%。”

面对江淼提及的含量问题,李建业也非常清楚,因为他拿到了海陆丰公司的粗鱼油样品之后,就进行了相关的检测。

如果按照这价格采购,其实欧莱特公司是有利可图的,至少可以降低10%的成本。

只是商人嘛,追逐利润那是本能反应。

李建业自然希望海陆丰公司可以降价,这样他才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谈了一会,江淼已经看出对方的底线,因此并不打算让步。

迫不得已,李建业接受了每吨4800元的价格。

至于签署合同之类的小事情,不需要江淼操心,刘鸿军和销售部会搞定这些事情。

签署了合同之后的李建业一行人,也急匆匆离开了,而他们给海陆丰公司留下了一份每个月供应200吨粗鱼油的合同。

别以为这个采购量很小。

要知道国内去年才进口了5.7万吨粗鱼油和相关鱼油制品,加上国产的3万吨粗鱼油,一共8.7万吨而已。

这么多粗鱼油,前部的十几个企业就吃下了95%。

因此欧莱特公司每月采购200吨粗鱼油,已经是比较大规模的鱼油深加工企业了。

他们签署合同期间,江淼又在隔壁的鱼丸厂和埃及塘虱养殖基地的工地考察了一个多小时。

再次回到饲料厂,这一次刘鸿军马上出现在他面前:“老板,外面太热了,来里面歇一下吧!”

站在收购室门口的江淼摆摆手:“不用了,我就在这坐一会,这几天生产情况如何?”听到这句话,刘鸿军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赶紧小心翼翼地回道:“老板,鳗鱼的3种饲料生产,每天生产24吨左右,副产品的粗鱼油每天结余8吨左右,4号埃及塘虱饲料每天生产150吨左右。”

“粗鱼油销售情况如何?”

“还好,销售部前几天和鹏城一家医药原料生产企业达成合作,他们向我们每月订购了50吨粗鱼油,价格和欧莱特公司一样,都是每吨4800元。”

江淼眉头一挑:“不错,销售部干得不错。”

刘鸿军也知道这是销售部的功劳,但他还是解释了一下市场大环境:“现在鱼油好卖,那是因为这三个多月以来,秘鲁渔场的沙丁鱼捕捞量比往年下降了7成左右,导致作为鱼粉副产品的鱼油价格飙升,目前进口粗鱼油到岸价为5300元每吨,精炼的食品级鱼油为1.5万元每吨,药品级鱼油为2.2万元每吨。”

这让江淼想到了前几天审批的一份文件:“前几天方经理说要购入鱼油精炼设备,就是看到鱼油市场价格的飙升吧?”

“方经理有这方面的想法也正常,毕竟鱼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价格就越高,而且这有利于产品的多元化。”刘鸿军说起工厂产品的事情,一下子就不紧张了。

对于方易的想法,江淼倒是没有反对。

毕竟随着本地的埃及塘虱养殖规模不断增加,预计到十一月份,饲料厂每天可以收购到800吨左右的埃及塘虱,到时候每天就可以结余80吨左右的鱼油。

一年就可以生产近3万吨粗鱼油,相当于国内的总产量。

这是一笔不错的收益,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毕竟国内市场就那么大。

而产品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增强抗风险能力。

毕竟粗鱼油的客户是饲料企业、鱼油深加工企业;而食品级鱼油可以出售给保健食品企业、宠物饲料企业;药品级鱼油可以出售给医药企业。

只有让产品多元化,才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收购室旁边坐了一会,江淼看到几个卖完鱼的养殖户,又在收购室一旁的饲料储存仓库,购买了十几袋4号饲料。

“4号饲料的销售情况如何?”

“每天可以卖出一百多吨,不过都是记账为主,回款需要一段时间。”刘鸿军说了一下情况。

对于记账这一点,江淼没有太担心:“没有关系,反正到时候收购埃及鱼的时候可以抵扣,就是回款押后三个月而已。”

“你先去忙吧!我过去盐町养殖场一趟。”江淼话音刚落,就站起来,喝光了剩下的矿泉水,然后带着柯勇、黎子轩离开饲料厂。

“老板慢走。”

出了饲料一厂的大门,便看到了一排货柜车从一旁的大路开过去,方向好像是去盐町养殖场那边。

江淼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些车辆运输的东西是什么,他笑着轻声说道:“是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公司的车,我们过去养殖场看一下。”

“好的。”柯勇迅速小跑着去开车。

不一会,皮卡车就来到了盐町养殖场大门口。

盐町养殖场这几个月并没有停止扩大规模,截止这个月,其露天养殖池塘面积已经达到了700亩、室内养殖场面积保持之前的200亩。

不过室内养殖场已经陆续改为了3层架空设计,200亩相当于600亩的露天养殖池。

他悄悄过来,并没有让保安通知姐夫。

因为此时那些露天鱼塘塘坝上,有不少施工队的工人正在忙碌着,一部分工人在插入鱼塘之中的水泥柱子上,焊接着一些角钢骨架;还有一部分工人在已经焊接好的钢结构骨架上,安装着太阳能电池板。

这是江淼前段时间吩咐姐夫,找了一个专门做太阳能电池板的企业,给养殖场布置太阳能电池板。

目前一共签了350亩的面积,即2331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总承包价格为4500万,平均每平方米182块钱左右。

另外,还在南湖村东面的山地,靠近白鹤寺的竹仔山上,承包了一大片山坳,他有另一个配套项目准备安排在那边。

江淼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

姐夫已经带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走过来。

“阿淼,这位是东昊太阳能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张知行。”

“江总,你好!我是张知行。”

“你好,张经理。”

江淼和对方握了握手。

张知行提了提眼镜,笑着说道:“江总,你们的太阳能电池板暂时没有办法并网,我建议你们调整日常的生产时间,白天发电高峰期,你们将耗电的工作都进行了,夜晚再使用电网的电。”

“多谢张经理的建议,我们会合理规划好生产安排。”江淼也笑着点了点头。

一行人走在露天鱼塘的塘坝上。

看着布置得比较高的太阳能电池板,江淼转过头问道:“张经理,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抗台风吗?”

张知行赶紧解释起来:“江总请放心,我们公司之前还承包了海景公司的太阳能电池板项目,他们也是布置在鱼塘塘坝上,我们还有专门的设计,可以在遇到台风的时候,将太阳能电池板快速降低下来,还有可以调整角度,减少吃风的情况。”

“是这样呀!那我就放心了。”

看着布置在鱼塘塘坝上,加上向两侧延伸的太阳能电池板,大概占据了一大半的鱼塘面积。

这些太阳能电池板的高度,以及下方的水泥立柱,都尽量考虑到了减少对通行和作业的影响。

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遮挡,加上鱼塘的水分蒸发,在塘坝上行走,显得凉飕飕的。

江淼发现池塘表层的水温也下降了很多,和那些没有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鱼塘一对比,就可以看出两者水温有明显的差别。

这也解决了露天鱼塘高密度养殖的一个痛点。

水温太高,不仅仅会让水里面的鱼非常难受,还会降低水体的含氧量,增加水体的二氧化碳溶解量,进而增加水体酸度。

毕竟人在温度太高地方,吃东西的欲望会受到明显的压抑,鱼也一样。

特别是鳗鱼这种有些娇生惯养的鱼,在水温太高的环境下,甚至可能停止生长。

不过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并没有完全遮掩,而是留下来一些间隔缝隙。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太阳能电池板有调节角度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水面留一些阳光,让紫外线可以杀死表面水层的一部分细菌、真菌。

看了一会,江淼想起刚才在烟墩山农场的安排,便停下来看向姐夫:

“姐夫,养殖场这些塘坝面积不小,过一段时间我让农业种植事业部派农技员过来,将这些土地利用起来。”

“哦?阿淼你打算种什么?”姐夫有些好奇。

“苜蓿草。”

“苜蓿草?就是可以喂猪的那种?”

“嗯,这东西价值不错,可以作为饲料原材料,榴莲种植园那边都要种苜蓿草。”

一旁的张知行听得一头雾水:“江总,你们公司还种榴莲?是在琼州那边吗?”

江淼没有藏着掖着:“不是,就在马宫这边。”

“啊?这…这边可以种植榴莲吗?”张知行又提了提眼镜,露出疑惑的眼神。

江淼随口说了一下:“可以,是新品种,过两年,张经理就可以买到我们公司生产的榴莲了。”

“那我就期待贵公司的榴莲了。”张知行脸上笑呵呵,心里面却不以为然,毕竟琼州那边的榴莲吹了好几年,产量和质量还是上不来,连琼州本地都不够吃,就更别提销售到内地了。

就在此时,黎子轩的电话响了起来。

他赶紧到一旁接听。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9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