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414章 别人搞不了,那就我来搞!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很好,进展很快。”秘书下意识地接了一句,然后仔细道:“自从上次试飞成功的消息传来,到现在已经开始生产线的组建。”

“按照那边的专家组预计,最迟本月底,生产线便能生产出第一台玄鸟-1直升机。”

听到他的话后。

上级领导紧蹙的眉头缓和了不少,沉吟片刻,然后道:“给那边也传个话,让他们尽量多地生产出玄鸟-1直升机,如果阿三继续挑衅……”

他没有将话说完,但意思已然不言而喻。

一味地退让,只会让阿三继续得寸进尺。

夏国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以应对这个强劲的对手。

“是,我这就去办!”秘书眼睛猛地亮起,旋即大踏步地离开。

不就是打仗嘛,他们夏国人从来就没怕过。

敢侵犯他们的领土,就要做好付出血的代价的准备。

作出这个决定的上级领导却没有那么乐观,走到房间内的地图,久久地注视着西南边境,目光之中满是深沉的忧思。

即便做了两手准备,但一旦开战,打的很有可能不止是阿三。

和老大哥闹掰之后,现在对方的军队,也在北边虎视眈眈。

同时面对这样强大的两个对手,已经不是棘手那么简单,稍不注意便可能将夏国再拖入深不见底漩涡。

……

两日后,奉天工学院。

在盛大的掌声之中,第一届三省钢铁冶金学术交流会,迎来落幕。

不过李暮并没有时间感慨它的结束,因为接下来他马上便要赶去奉天飞机制造厂,参与玄鸟-1直升机的生产事宜。

本来倒是不用这么着急。

但就在他上次去过之后的第二天中午时分,这边便收到了来自京都的指示,要求他们“尽快地将玄鸟-1直升机生产出来”。

仅仅是从措辞上,都能让人感觉到一股迫切感。

李暮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疑惑,但看到时间之后,忽然便想了起来。

阿三,要动手了。

……

厂房内。

李暮正在和一众专家教授,讨论着如何尽快地将生产速度提上来的问题。

因为要全力完成上面的指示。

所以他们现在不得不改变原先的打算,暂时搁置CNC加工中心的研制,转而研究怎样提高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程度。

王石存道:

“目前我们最主要的机械化设备,是3+2数控铣床,这个我认为应该暂时没有提升的空间,大家觉得呢?”

他说完以后,其他的专家教授们跟着点了点头。

天工拿出的3+2轴数控铣床,被称作是划时代的产物亦不为过,至少领先世界水平十年,超出夏国的研究水平20年。

这种情况下,想要继续升级,基本没有太大的可能。

反正他们是不认为自己等人有这种能力。

如果说谁有可能完成,那么也只有……

想到这里,众人的目光不由得看向了李暮。

见状,李暮道:

“3+2轴数控铣床已经是目前我国工业水平能够达到的极限,我们可以在焊接与热处理设备方面想一想办法。”

“而且虽然CNC加工中心没有办法立刻造出来。”

“但我们依旧可以对现有的车床、铣床等加工设备进行升级设计。”

焊接与热处理设备用于连接零件和组件,确保焊接后的零件强化和加强,主要用于保证直升机的安全可靠。

虽然不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但胜在简单,能够迅速地完成。

“可是李顾问,现在还是上面的指示更加重要吧,要是对加工设备进行升级设计的话,时间恐怕会大大延长。”有教授忍不住道。

不止是他,其他的教授眼中,也充满着疑惑。

现有的加工设备是从老大哥那边拿来的,已经使用了不短的时间。

期间有过几次升级优化,可效果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十分一般。

即便他们能够实现优化升级,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十分之长,和上面的指示背道而驰。

虽说他们并不清楚上面为什么会忽然下达要尽快生产更多玄鸟-1直升机的指示,但并不妨碍他们坚决地执行。

李暮解释道:

“我知道大家的疑惑,不过升级设计的问题,我已经找到办法了。”

“按照我的预计,这份方案,至少能够让我们的生产速度提升一倍。”

“当然,也不是没有问题,投入的成本会增加许多。而且在CNC加工中心出来之后,便会被迅速淘汰。”

说着,他便从自己随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一叠厚厚的稿纸。

他在得知京都的指示内容之后。

在这两天找了个理由把阿斯克留下,然后参考蓉城飞机设计研究所这边历代生产线设备资料写出了这份方案。

“真的解决了?”王石存和众专家教授,发出不敢置信的惊呼。

要知道以前不知有多少专家教授试图在这方面做出突破。

可无一例外,基本全部都失败了。

偶有搞出点东西的,对整体的生产线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十分有限,远远谈不上成功两个字。

见众人满是震惊的样子,李暮也不多做解释,将方案推了推,然后道:“大家看看不就知道了。”

闻言,王石存当即伸手去拿方案。

不过他旁边的专家教授们更快,没等他碰到,便直接一把夺了过去。

——平时客气客气也就算了,现在可不是礼貌的时候。

王石存见状,倒也没有生气,扭头就和其他专家脑袋挤着脑袋看了起来。

稿纸上,一条条笔直有力的线条,组成了精密无比的机械结构,其中蕴含的巧思,如同无数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叹为观止!

所有人的心中,都只剩下这一个念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他们眼前手中的设计图纸,都出自一个人。

甚至连所花的时间,连两天都不到。

这份天赋,用惊叹二字都不足以形容,说是恐怖更为恰当。

王石存声音略微有些干涩地问道:“李,李顾问,这都是您这些天画出来的?”

在他开口的瞬间,其他人的目光也都不由投向了李暮,满是好奇。

“当然不可能了,是我在CNC加工中心之前废弃的研究方案,花点时间画出来了而已。”李暮笑着解释道。

他也知道这件事有些过于夸张,所以提前找好了一个理由。

听到这个解释,不管众人是不是信了,反正俱是松了一口气。

李暮继续道:“好了,咱们还要抓紧功夫开始研究呢,有了图纸可不代表没有了问题,接下来还有许多困难等着我们呢。”

说完,他便当先向着车间走去。

要将图纸变为设备,也需要不断的抢时间,需要争分夺秒地去干。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

上面为什么会忽然下发这种指示,八成是因为阿三那边有了什么极其过分的动作。

现在的时间点,冲突很有可能已经开始,大战也一触即发,他们必须尽快地造出足够数量的玄鸟-1直升机。

只有让世界看见夏国军事实力的巨大提升,才能让他们有所忌惮,不敢再轻易地威胁和恐吓。

王石存等人见状,也赶忙跟上李暮的步伐。

不过对李暮刚刚所说的话,他们只认可前半句,后半句则不那么认可。

“有了图纸确实不代表没有了问题,但是有了李顾问,是真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我们啊!”众人不禁想道。

……

接下来的几天。

李暮先是在奉天飞机制造厂这边待了一段时间,加班加点地完成了传统生产线的优化升级。

然后便开始在奉天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奉天重型机械厂之间反复奔走。

钢铁冶金数据库的研究,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杨天形在经过了许多软件工程研究项目的锻炼之后,能力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再加上他给的研究方案。

不说万无一失,至少不会出现特别大的问题。

至于万吨挤压机和30000吨模锻水压机方面也差不多。

有着王正安和林宿安两个大佬在,只要他资料给得够快,完全能够放养,基本用不着操心。

因此李暮忙碌之余,还能抽出些时间继续完善CNC加工中心的研究方案。

本来他准备在完成生产线的优化升级,再继续研究。

不过就在三个方向的研究进入稳定的状态之后,京都那边便传来了消息,询问他何时能够返京。

……

驶向京都的专列上。

李暮坐在窗边,拿着刚刚从列车站台停靠后获取的报纸,看得满脸含笑。

一旁的王娅见状,忍不住问道:“看到了什么好消息呀,这么高兴?”

“长效碳酸氢铵和氟氯氰菊酯研制成功了,我国的农药和化肥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啊!”李暮一边将报纸递给王娅,一边高兴道。

他本来以为还需要一段时间。

甚至可能会遇到难题,等着自己回去解决。

没想到米胜华那边这么给力,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便将两样东西都研制了出来。

王娅接过报纸,一字一句地念出了上面的内容:

“近日,在诸多农药和化肥领域的专家和教授团队的努力下,根据我国著名科学家李暮顾问提供的研究方案,成功研制出长效碳酸氢铵和氟氯氰菊酯……”

“据悉,在新型农药和化肥的帮助下,我国的粮食产量将再次迎来提升,预计增产至少半成……”

……

读完报纸。

王娅的眼神中不由露出吃惊之色。

旁边听到她读报的赵参军和关建民两人,也是满脸的震惊。

半成的产量听着不多,但哪怕是半成的半成,提升都十分地珍贵。

这代表着明年夏国的粮食产量,又将提升几百万吨,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

“可惜,利用农药和化肥,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李暮却没有太高兴,反而感慨道。

要知道一开始可是能够支撑提升3成,增产几千万吨。

现在的半成,还是拿出超越时代许多的长效碳酸氢铵和氟氯氰菊酯的结果。

而且以后哪怕再拿出更厉害的化肥和农药,也不可能再有现在的增产效果。

关建民忍不住道:

“你这也太谦虚了一点,这一步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我国不知道有多少专家和教授,都尝试过想让粮食增产。”

“别说是之前的3成,就连现在的半成,都能让他们欣喜若狂。要是你这话被他们听到,怕是要被打。”

他的话让赵参军和王娅都不禁笑了起来。

这话听着确实挺欠的。

“总之能增产就是好事,一点一点地虽然微小,但却是实实在在地提升,能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王娅道。

李暮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想着西南农学院那边珍珠矮水稻的事情。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拿出来啊!”李暮心中不由感慨。

比起农药和化肥,珍珠矮水稻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更加巨大。

按照他的预计,至少都能有3到5成的提升。

这还是在已经使用了化肥和农药的基础上的提升。

如果前者成功拿出来,不说能够让每一个夏国人都吃饱,至少能够让他们不用再成天成天的饿肚子。

……

就在李暮微微出神的时候。

脑海里忽然响起了“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

不过他没有着急查看信息,而是和王娅等人打了个招呼,找了个借口回房间休息。

然后才打开聊天页面。

阿斯克:

“李,我到京都了!”

“图片jpg。”

“天门真美啊!”

看着阿斯克发来的信息,李暮笑了笑,回复道:“玩的开心,照我给你的攻略,绝对不会错的。”

“已经吃上了。图片JPG。”阿斯克秒回了一条带着图片的消息。

图片是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两碗豆汁,还冒着热气。

没多久,阿斯克便又回复了一条信息:“好难喝,李,这真的是京都的传统美食吗?”

“这个我真没骗你,只不过我也和你说过了,它的味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李暮笑道。

想当初他刚刚到京都读大学的时候,也不信邪地喝了一口,差点一口喷了出来。

那股上头的味道,他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阿斯克道:“好吧,那看来我还是应该听一听你的建议……”

……

房间内。

和阿斯克闲聊片刻后。

李暮便迫不及待地打开WIFI列表,查看起后世京都的研究单位。

作为国都,京都可谓聚集了众多国内的顶级研究所。

如果能获取其中的资料,肯定有益无害。

当然,他也不会因此将阿斯克强行留下来。

毕竟之前已经用理由强行把阿斯克在蓉城留了两天,再故技重施,哪怕阿斯克再迟钝也会察觉不对。

虽说不至于发现真相,但只要埋下怀疑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

要知道,他自己是经不住查的。

“先找军事方面的资料吧。”李暮看着五花八门的WIFI列表,先确定了一个方向。

现在夏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比较高速的轨道。

以半导体产业为马车,拉动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也间接促使各行各业的繁荣,推进社会的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在经济上下功夫,收效虽然也有,但不及在军事上那么大。

而且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实力支持的话,夏国发展得越快,越容易成为M帝和老大哥眼中的肥羊。

“夏国兵器研究所?”李暮的目光很快锁定在一个WIFI名称上。

他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好像原名是59年成立的夏国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以坦克装甲车辆总体技术为主业的研究所。

想到这里,他立刻点击连接WIFI。

进入资料库后。

各种特种车辆和部件的技术资料,跳入李暮的眼帘。

其中最新的,是VT7主战坦克和SH20车载加榴炮。

不过这两样东西,都是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极高的产物,以夏国现在的基础,别说造出来,弄出个零件恐怕都有不小的难度。

至于核心部分的制造,恐怕拉上M帝和老大哥都造不出来。

“说起来夏国现在的主要坦克型号,好像还是59式中型坦克啊!”李暮忽然想道。

在坦克制造方面,夏国50年代仿制了老大哥的T-54A中型坦克。

这种坦克的载员为4人,战斗全重36000kg,公路最大速度为5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420~440km。

其主要武器是100mm线膛炮,并配备7.62mm和12.7mm的机枪。

仅看性能和配置,都能看得出它的落后。

但这种坦克,现在却是部队中最先进的重型装备。

“未免落后得有点多了。”李暮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同时期的M帝和老大哥,已经搞出了重型坦克,比如M103重型坦克和T-10M重型坦克。

而59式仅仅只是中型。

别看只差了一个字,可重型坦克在火力、装甲等方面,对比中型坦克都有极大的优势。

当然,也不能说后者就完全比不上前者。

在多种地形和环境下作战,中型坦克更能够执行多样化的战术任务,实现快速机动作战和常规进攻。

“可是问题不是哪个好不好,而是我们根本没得选啊!”李暮心中不禁长叹一口气。

难道是夏国觉得拥有59式中型坦克便足够了?

肯定不是,不知道有多少专家和教授,做梦都想把重型坦克研制出来。

可现实十分残酷,夏国目前造不出来。

哪怕现在的工业水平,已经有了极大地提升。

但想要在短时间内补足技术的差距,造出重型坦克,也是困难重重。

想到这里,李暮当即下定决心:“别人搞不了,那就我来搞!”

拥有这么多的资料在,造个重型坦克难道还成了天方夜谭了?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要抓紧时间,赶在阿斯克离开之前将资料背完。

“WZ-11重型坦克?”李暮飞速地浏览着资料的内容,很快找到了夏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重型坦克。

只不过发明的时间节点距离现在太接近了一些,是在65年拿出来的产品。

但这个问题其实还好。

关键的问题是WZ-111重型坦克有着许多的不足。

虽然是参考老大哥的IS-3和T-10打造的重型坦克。

但因为工业基础薄弱,最终造出来的样车,在机动性、车体强度和发动机动力系统上全都是问题。

最终只经过第一次测试便销声匿迹,研究计划取消。

甚至连炮塔都还没来得及造出来,顶着测试使用的配重块直接走进博物馆。

“不能只想着尽快搞出来。”李暮揉了揉眉心,看着资料都觉得头疼。

WZ-111,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基本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继续往后看。

这次,他直接找上了夏国的99式主战重坦。

作为第三代坦克,在火控系统、传感器和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方面,其对比现在的世界上主流的第二代坦克都有极大的优势。

“更关键的是,在这几个方面,夏国的基础已经被我打得不错了啊!”李暮嘴角都忍不住翘了起来。

他刚刚真是昏了头了,竟然去看65年搞出的WZ-111,。

是99式主战重坦不香吗?

简直太香了!

战斗全重超过50吨,最大公路行驶速度达到70公里每小时,装备125毫米滑膛炮,且炮塔前部采用楔形设计并加装反应装甲,防护力极高。

不提火控系统那些部分,放在现在的二代坦克之中,都是极为优秀的存在。

“这要是造出来,那可不得了啊!”李暮看着资料中99式主战坦克的图片,恨不得直接从里面将坦克薅出来。

……

一天后,凌晨时分。

京都火车站,灯火通明,却不见几个人影。

不过没过多久,便有一辆辆军用卡车抵达了车站,大队大队的警卫从车上跳下,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里接管。

所有的地方都被迅速地检查了数遍,确保没有任何的安全隐患。

待做完了这些后,又过了一会儿的时间。

几辆挂着专属数字牌牌的汽车,也来到了火车站入口。

秦风当先走下,随后是郭默,以及一大帮身着军装的老人,每一个职衔都高得吓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7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