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73章 都是天之骄子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60年代夏国的氮肥生产设备和技术,基本都是从西方直接引进,目前国内大都还是小型的氮肥厂。”李暮慢慢地浏览着国内氮肥工业的发展史。

国内对于自主研发氮肥生产技术,开始得还是比较早的。

但开始得早,不代表有发展。

直到70年代,他们依旧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先进的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

“先把设备搞出来。”李暮很快确定了计划。

国内的化学技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落后。

比如在70年代被广泛推行的碳酸氧氨和尿素,在58年便都完成了研制。

只不过受限于工业基础,始终没有办法实现大型化生产线的建设。

……

一直工作到8点左右。

李暮起身准备前往京工院。

今天是软件工程学习会的最后一天,也可以说是验收成果的一天。

虽说3个大组12个小组的情况,他基本都了然于心,要挑选进半导体研究所的人选,也选得差不多了。

但最后一天,他还是要去给这些学生们加加油鼓鼓劲。

……

来到京工院。

刚刚走到学校的行政楼楼下。

李暮便看到楼下的空地处站满了学生。

四天以来,他们每天都激烈地讨论和争辩,无比珍惜地使用着每一分每一秒。

但今天,他们没有再继续。

而是不约而同地聚在这里,等待着他的到来。

他怔了怔,走上前,笑道:“都不着急学习了?在这里干什么呢。”

“当然不是。”有人立刻回答,说完,又道:“只是我们想向您告个别,过完了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要马上离开了。”

他说完后,周围的学生们眼中俱是露出落寞之色。

选择参加软件工程教育试点班,他们并不后悔。

只是可惜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不能再有亲耳听到李暮讲课的机会。

“这有什么好伤感的,你们要去做的,可是一项相当伟大的事业,或许充满艰辛,但绝对值得为之奉献一生!”李暮安慰道。

闻言,学生们的精神纷纷俱是一震。

只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面带伤感。

李暮见状,又道:

“而且也不是说你们走了便没有机会见到我了。”

“国家要大力发展软件工程,各地的研究单位都要加入到这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当中。”

“到时候,我少不了还是要过去看看的。你们千万可别偷懒,否则到时候见了面,可别怪我装作不认识。”

说到最后,他用轻松的语气故意道。

这番话下来,学生们的脸上,也不由露出笑容:

“李顾问,您放心吧,我们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怎么说您也给我们讲过课,算是您的学生,要是给您丢了脸,我们自己都不敢去见您!”

“我们一定努力,等李顾问您过来那天,让您好好看看我们的成果!”

……

听着众人的一句句话语,李暮的眼底满是笑意。

继续道:“所以你们更要珍惜现在的时间,毕竟我们国内顶尖半导体专家和教授给你们授课的机会,可就这一次。”

说罢,他便走向行政楼。

一边走,他一边用目光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脸上扫过。

学生们齐齐分开一条道路,也久久地注视着他的身影,似是要将之牢牢地记在心底。

——在往后的人生当中,每当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许都会想起今天这一幕,想起李暮给他们说过的话。

“我们绝不会辜负李顾问的期望!”所有人心中同时暗暗发誓道。

……

短短几十步路的距离。

李暮硬生生走了5分钟,才走到门口。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早就准备好的钱树言和蒋南乡等人,便带着记者走了上来“咔咔~”地拍着照片。

几大报社的主编还想采访一下他,不过被他直接伸手拒绝:“等开完学习会再说。”

说完,他便直接走进了行政楼。

钱树言等校长院长,以及学生们紧随其后。

被他硬生生拒绝的报社主编也不恼,反而心中感慨:“这才是‘人民的科学家’啊,心系的永远是工作!”

……

随后,李暮带着学生们进入大礼堂中。

学习会继续。

不过此时已经不需要再讨论,进入了最后的汇报成果阶段。

3个大组,各自的课题分别是拖拉机自动化生产软件、钢铁自动化生产线和医院资料整合软件。

12个小组当中,每个组辅助一个小部分。

最后形成完整的研究方案。

李暮在下面一边听,一边不时地在做着笔记。

见台上发言的学生看来,也会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果然,都是天之骄子啊!”他听着听着,心中不由感叹一句。

无论是方案的完善程度,还是数据的严谨程度,这三份方案,都做得很好,直接拿去实施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待所有人都说完。

李暮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啪啪~”鼓起掌来。

紧跟着,钱树言、蒋南乡、卢平等校长院长,以及一众学生们,也纷纷从座位上起身,用力地鼓起掌来。

潮水一般的掌声,在大礼堂内经久不息。

……

掌声落下后。

李暮接过钱树言递来的话筒,回头看向学生们,夸奖道:

“你们做得很不错,方案很好,也具备可行性。”

“这三份研究方案,会在后续陆续落实,然后属上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登上报纸。”

“不过你们也不要骄傲,有不少地方还是有改进的空间的……”

他慢慢地解释着需要修改的原因、理由。

直到将每一个点,都说得明明白白,才放下了话筒。

只不过,学生们的眼神,依旧紧紧地看着他,舍不得离开半分。

见状,坐在李暮身旁的钱树言提议道:“李顾问,要不您和大家伙一起合个影如何?”

听到他的这句话。

除了早就合过影的京工院学生之外。

其他几个学校的学生,眼睛都亮得吓人。

“好啊!”李暮欣然同意。

闻言,学生们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声。

……

待合完影过后。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1点。

尽管学生们还十分不舍,但也不得不和李暮告别。

他站在大礼堂的讲台上,目送着每一位学生离去。

直到人全部走完,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还没完。

学生们刚刚离开。

在边上等候了许久的报社主编和记者们,便立刻向他围了过来。

人们日报的江主编跑得最快,第一个跑到他的面前,道:“李顾问,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啊江主编。”李暮收回目光,笑了笑,道:“先去饭堂怎么样,咱们边采访边吃饭?”

其实他对采访没有什么兴趣。

但刚刚拍照的时候,因为相机不够,江主编等人也帮了不少的忙。

他也就没有拒绝采访。

否则干脆找个理由混过去,也不是不行。

“行啊,瞧我们这脑子,李顾问,来,您先请,可不能让您饿着接受采访。”江主编连忙道。

跟在他后面的主编和记者们,也没有再继续开口。

李暮又看向钱树言和蒋南乡等人,道:“诸位要不也去饭堂吃顿便饭?”

“行啊,能和李顾问一同用餐,咱们可是求之不得呢。”蒋南乡和卢平对视一眼,俱是笑道。

其他的校长们,同样纷纷点头。

旋即,一行十几人,便浩浩荡荡地前往饭堂。

……

在饭堂的窗口打完饭后。

李暮找了个位置随便坐下。

钱树言和江主编等人,也赶忙以他为中心依次落座。

不过即便坐下后,他不说话,也没人去开口。

毕竟在场的所有人中,论学术地位,没有一个能高过他。

钱树言等人虽是高校的院长和校长,论身份级别搞出他许多。

但比起地位,他反倒更高。

至于江主编等报社的人,就更别提了。

他要是不说话,他们根本不敢开口。

采访的事情,虽是上面交代的任务。

可谁都清楚,只要李暮不愿意,根本没人能强迫他接受采访。

李暮吃了一口饭菜,看着一个个都瞪着眼睛望着他的众人,无奈道:“都别愣着啊,赶紧吃饭嘛,想采访什么,尽管问吧。”

闻言,江主编这才放松下来。

……

一顿饭,吃了大半个小时。

采访的时间,就占了一多半。

待结束之后,李暮便赶紧起身离开。

江主编等人虽然有些意犹未尽,但也没敢阻拦。

只是纷纷起身目送他离开。

……

出了饭堂。

李暮本想直接离开。

不料却在门口围观的学生当中,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喊了一声:“高家林。”

话音刚落。

周围的学生们便扭头寻找起来他口中的人来。

少顷,才有一个相貌稚嫩的年轻人,被两人推着走了出来。

“李顾问好。”高家林低着头道。

闻言,李暮笑道:

“这么拘谨做什么,把头抬起来。”

“没想到啊,你还挺好学的嘛,没等开学便进来学习了。”

“精神可嘉,不过怎么不来找我?”

他对这个年轻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我,我怕给您丢脸。”高家林弱弱道。

从被郝仁和夏东达带进京工院以来,他没有表现出半点认识李暮之处,甚至还有意地小心避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5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