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16章 夸了半天,楞是没说精度是多少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远处看到两个人影在饭堂附近的唐燕捷。

经验还是有点不足。

要是真被他先在车间里抓包到万教授等人,估计也会被逃掉。

他小跑着上前,看了看远处已经不见踪影的万教授。

追,他肯定是追的上的。

不过看到李暮之后,他觉得也没有追的必要了,直接停下来问道:“刚刚那是谁?”

“我说他起来买个早餐,然后继续回去休息,您信吗?”李暮反问道。

唐燕捷道:

“如果他没跑的话,我倒是很愿意相信。”

“不过现在,你要是不说,那就再回去休息半天。”

“虽然各个研制组的研究,不是没有遇到问题,但我认为,还是需要先把纪律管好,才能科学、合理、快速地进行开展好研究工作。”

他的语气十分严肃。

显然不是在开玩笑。

“是京工院的万教授,不过应该是初犯,我觉得可以从轻发落。”李暮想了想,直接卖人。

死道友不死贫道。

牺牲万教授一个,幸福大家,挺划算的。

唐燕捷见他这么干脆利落地供出人来,微微错愕了一下。

才道:

“正是因为是初犯,所以要从严从重。”

“否则怎么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引以为戒。”

“好了,这件事你不用管,交给我就行。”

说完,他便匆匆离开,直奔宿舍。

看架势,估计这回万教授至少得歇两天。

“一会儿吃完饭,去跟他们组的人说说该怎么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吧。”李暮心中暗暗想道。

本来他是不打算那么快插手的。

刚刚看设计图,众人的思路是对的,只是需要点时间去解决。

但现在组长万教授“落网”,肯定会影响到研究进度。

……

解决完早餐。

时间7点出头。

所有的研究员才陆陆续续洗漱好,从宿舍出来前往饭堂。

遇到李暮,每个人都会停下来打招呼。

他也会笑着一一点头回应。

当然,点头不是因为冷漠。

而是由于跟他问好的人数实在太多。

每个人都寒暄两句的话,怕是每天的一个上午都要直接过去。

……

来到工件回转和定位装置研制组。

李暮还没进入车间。

便听到里面一阵唉声叹气。

走进去一看,果然。

不止是万教授,还少了三四个人。

估摸着是回去后没有马上休息。

被赶过去的唐燕捷直接抓包,一起被当了“典型”。

他抬起手,“咚咚!”地敲了两下旁边的铁门,故作不知道:“咦,怎么都垂头丧气的,万教授呢?”

“李顾问。”听到他的问题。

里面的专家和教授,纷纷站了起来,道:“李顾问,您去给万教授说说好话吧,3天的时间都不能参与研究,也太长了!”

“确实很长,不过为了研究的整体进度考虑,我觉得这是十分必要的。”李暮想也没想地直接拒绝。

见众人还想求情,他继续道:

“好了,都安静安静,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研究。”

“早上我看了你们的设计图,对伱们遇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一点想法。”

“沈教授,请您再详细地说说,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他说到最后。

众人的神色也从刚刚的垂头丧气中回过神来。

是啊,有什么比研究还还重要的事情了。

被点到名的,是工件回转和定位装置研制组的副组长。

他当即道:

“李顾问,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怎么设计合适的夹具。”

“想要将工件定位和夹紧,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难点,要保证工件精确地固定在机床上,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震动。”

“我们初步的想法,是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一一设计合适的夹具模型……”

他将问题简短精要地叙述了出来。

夹具设计的流程,首先要明确工件的加工工艺要求,然后讨论定位方案、夹紧方案。

再考虑对刀装置,最后确定夹具的具体结构。

对于一众机械工程方面的专家和教授来说,这个流程再熟悉不过。

但如何完成3+2轴数控铣床的夹具设计,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就有不小的困难。

李暮想了想,道: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发复杂,以加工水泵叶轮为例:先确定定位方案,将加工过的叶轮底面放置在一个大的圆形定位盘上,以大平面定位,消除X、Y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然后使用一个定位销与叶轮上的孔相配合,消除X、Y的移动自由度。使用两块开槽的压板从两个方向卡住叶片,并将它们固定在定位盘上,消除Z方向的转动自由度。”

“接着是夹紧方案,工件以中心孔及底面在定位销和定位盘的端面上定位,旋转螺母,通过杠杆使两块压板……”

……

他在提供示例的同时。

还直接指出夹具设计的问题核心——定位稳定性、夹紧机构刚性和切削的使用。

这三点,是保证夹具设计科学合理的关键。

“数控加工的特点,对夹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需要根据零件图样和毛坯选择适合加工的零件,考虑材料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等等因素……”李暮最后还适当地向后延伸了一些。

提出了要求,等于给了众人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

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这便是最难得的东西。

许多没有和李暮共事过的专家和教授们,此时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一股畅快感。

他们竟然不知道。

科研居然是如此轻松愉快之事

沈教授“啪啪”地用力鼓起掌,道:“李顾问,果然还得是您啊,才用了这么短的时间,便解决了困扰我们的难题!”

“是啊,您简直神了。”

“要是您能够一直在就好了,我们的研究速度,肯定能大大地加快!”

……

众人开始花式夸夸。

他们此时才感觉李暮能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唯一一个一等奖的含金量,到底有多惊人。

“打住打住,大家还是赶紧开始研究吧,我也不能久留,还要赶往下一个研制组,有问问题的话,你们再来找我。”李暮连忙伸手示意。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

继续前往其他的研制组进行指导工作。

……

编程组、主传动系统研制组和进给系统研制组的情况,还算比较顺利。

李暮去了一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便将精力放在了辅助装置研制组。

这边的研究,包括液压、气动、润滑、冷却系统和排屑、防护等,提供击穿的各种辅助功能。

其中比较困难的,便是冷却系统。

……    几张桌子拼凑的小会议室内。

辅助装置研制组的组长,五道口技术学院的教授彭教授,道:

“要确保冷却系统24小时不停机连续工作,才能保证长时间工作机床加工精度的一致。”

“还有电气及控制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机床的使用寿命,都需要一份更加完善的设计。”

“虽然李顾问提出的方案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但我们不能凡事都依赖李顾问解决……”

……

坐在一张长凳上的李暮。

喝着茶,耐心地听着身边的一众专家和教授上去发表意见。

时不时还会拿着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坐下笔记。

即便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但他并不会否认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

待众人说完。

他才慢慢地站起身,道:

“大家刚刚的讨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其实想要搞出合适的冷却系统,无非要从这五个方面下手。”

“首先,是冷却液泵的设计,刚刚徐教授的想法便与我不谋而合,我们可以采用多级泵设计,在泵体内包含多个叶轮……”

……

李暮慢慢地将众人想法,和他手里的资料杂糅在一起后形成的研究方案,说了出来。

有时候一些专家和教授的观点,仅仅是一笔带过,却恰好切中了研究的要点。

被他大谈特谈,赞许连连。

以至于众人心中都生出一分错觉:“咦,这是我说的?我什么时候竟然怎么厉害了?”

解决完辅助装置研制组这边的问题后。

李暮没有多待。

留下满脸不可思议,觉得自己好像“变强”了的众人。

他继续前往其他的研制组。

整个人如同陀螺一般,24小时高速转动。

直到夜幕降临。

才在唐燕捷的提醒下,回到机床厂的宿舍休息。

有了万教授等人的前车之鉴,此时的一众专家和教授们,也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到了时间,便会乖乖回到宿舍。

顶多讨论一会儿,就会沉沉睡去。

而除了研究之外。

他们讨论的话题,更多的集中在李暮身上。

从“身娇体弱”,渐渐变为“他的科研能力到底有多强”。

……

时间慢慢过去了一个月。

进入炎热的夏天。

京都第一机床厂内,研究的气氛更加焦灼。

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李暮此时,反倒闲了下来。

他正在由80名八级工组成的8个小队之间,向其学习手搓零件的经验。

起初,一众老师傅们,还不太相信。

一个科学家,竟然愿意在充满油污的车间里车零件。

但到后来,李暮一天天地跑过来,为了学手艺弄得灰头土脸,满身机油味。

他们算是彻底信了。

而且随着李暮的手艺越来越好,他们的认同感与感动也在与日俱增。

……

车间内。

在许多老师傅的注视下。

李暮的双手,操控着机床,车着一快滑枕的零件。

他的速度并不算快。

但却相当之稳。

看到一旁的老师傅们连连点头。

就连从门口走进来的唐燕捷。

看到这一幕,都不由停下了脚步。

待李暮将零件完全车好,然后交给一旁的老师傅们检查的时候,他才走上前,好奇道:

“怎么样,成功了吗?”

“比我们是差点,不过已经有六级工的水准了,也完全能够用在3+2轴数控铣床上。”捧着滑枕的钟大爷,第一个抢到零件。

凭借几十年的经验,他一模就知道合不合格。

其余的老师傅们看过零件之后,也对交口赞叹:

“李顾问,您这个天赋,我看再学几个月,恐怕就能超过我们了!”

“没错,太厉害了,要不说怎么能当科学家呢,这本事就是能耐,学什么都快。”

“本来我们还觉得李顾问您就是一时兴起玩玩呢,没想到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叫人不佩服都不行啊!”

……

听着众人的赞叹。

李暮笑着拜了拜手,道:

“各位师傅,你们就别吹捧我了,我什么水平我心里还不清楚嘛。”

“要说赶上你们的手艺,没有十年八年绝对不可能。”

“我就是想多了解了解咱们车床加工零件的过程,以后心底好有个数而已。”

他这番话还真不是谦虚。

刚刚搞的零件,对于精度的要求,本来就不是很高。

但众人夸了半天,楞是没说精度是多少。

这要是心里还没点数,那就是傻子了。

“哈哈,不管怎么说,你这个天赋,都是相当厉害的。”唐燕捷在一旁跟着夸奖了两句。

然后才正了正神色,道:

“好了,先不说这个,我来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

“就在方才,3+2轴数控铣床的主传动系统研制组、进给系统研制组、工件回转和定位装置研制组多个研制组,传来了好消息。”

“他们负责的部分,已经全部完成,即刻便可以进入最后的测试实验!”

听到这个消息。

李暮倒是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早有预料。

若非如此,他哪里会有闲情逸致,来到这里车零件。

“那还等什么,唐院长,走,咱们马上开始最后的测试吧!”李暮摘下手上的手套,眼中也不免带上了些许兴奋。

最后的组装测试实验,并不复杂。

小问题可能会有。

但他有把握不会影响整体的使用状况。

唐燕捷却拉住了,道:“别着急,你先跟我过来。”

说着,他将李暮拉到一间无人的办公室。

……

关上房门。

唐燕捷先让李暮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

然后给他泡了杯茶,道:

“这一次的最终测试实验,十分的重要。”

“上面的几位领导,会过来观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8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