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83章 采矿设备的研发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就在他们激动地向李暮报喜的时候。

一道身影,出现在实验室的门口。

正是雷达研究所的副所长,蒋南英。

看到李暮,他立刻扑上前,道:‘李顾问,成功了,探地雷达造出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

本来正高兴着的彭时录和毕德先愣了愣,旋即露出一抹失落之色。

不过很快,他们脸上便转而露出笑容,祝贺道:“恭喜李顾问,还有蒋所长,终于把探地雷达造出来了。”

失落是因为落后了探地雷达研制组一大截,但并不影响他们为这件事情高兴。

“是该值得高兴,辛苦大家伙了!”李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的同时,又说道:“不过做出探地雷达才只是第一步,能否发挥它应有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蒋南英道:

“李顾问,我们已经经过测试,现在的探地雷达能够探测的深度,能够达到3000米左右。”

“在这个数值的范围,所有的地下目标,都能得到清晰地检测。”

“而极限深度,能够达到5000米到8000米……”

他向李暮和彭时录详细地汇报了一下探地雷达的各种测试数据。

听完后,彭时录和毕德先俱是点头表示了肯定。

不过蒋南英看都没有看他们,而是紧紧地看着李暮,等待着他的夸奖。

“不错,既然试验没有问题,那接下来就该考虑怎么去应用了。”李暮沉吟片刻,然后道。

听到这句话,蒋南英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直接应用,无疑是对他,以及整个研究团队最高的肯定。

当然,李暮这么说,也有他的考虑。

搞探地雷达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能够给找到后世那些知名的矿藏资源找个理由。

现在东西已经有了,这事儿肯定要提上日程。

“那我这就去向郭院长汇报,申请去三省进行资源探测。”彭时录当即道。

三省作为夏国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无疑是最好的资源探测地点。

李暮摆了摆手,道:“不用,这事儿我去说就行,正好再过段时间,我也要去三省一趟,到时候蒋所长您再和我一起去怎么样?”

要是让彭时录去说,到时候很可能蒋南英便带着人自己去了,没他什么事儿了都。

如果这么搞,他还怎么悄咪咪地指挥蒋南英利用探地雷达去发现那些还没有被找到的矿产资源点。

“有李顾问您带队,当然是最好的!”蒋南英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

彭时录自然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笑着道:“说了这么多,都还没有亲眼去看看探地雷达呢,走吧,咱们一起去验收验收成果。”

说完,他对着李暮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暮也没有拒绝,跟着三人前往探地雷达研制组。

看机器是一方面,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

仅仅有着探地雷达可还不够。

趁着这个机会,干脆把那些采矿设备的研制想法一并提出来。

等找到了矿产资源,设备也造得差不多了。

到时候机器一动,资源便能够迅速地被开采取出来,夏国的工业发展,也才能进入真正地快车道!

探地雷达研制组内。

巨大的机器放置在实验室的中央,此刻已经仍在运行状态。

李暮和彭时录等人过来之后,并没有靠得太近。

探地雷达的辐射水平虽然在安全范围内,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依旧需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被影响。

看到他们一行人过来后。

正在忙碌的研究人员们也很快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纷纷上前汇报成果。

“探地雷达的出现,让我们国家在地质勘察、水利工程检测和建筑物结构检测等领域,都有了极大的便利啊!”一位教授连声感慨道。

他说完后,另一位专家立刻道:“我看最主要还是地质勘察,有了这款探地雷达,埋藏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大量矿产资源,便能得到发现,然后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

其他专家和教授,也跟着出声赞同不已。

要说夏国现在最缺少什么,矿产资源无疑是其中之一。

听着大家的话,蒋南英忍不住道:

“大家放心,李顾问过段时间刚好要去三省一趟,到时候咱们做的探地雷达,肯定能够大放异彩!”

“到时候,我们研究团队,肯定是要跟着去的。”

“你们要是不着急的话,我看可以跟着一起去,亲眼瞧瞧探地雷达大显身手的一刻!”

这些专家和教授,不少都是从各地的高校和研究单位调来的人。

研究一旦结束,很多人都可能要立刻回去。

所以他需要先把这个消息说出来,以免到时候还没去三省,人就走得差不多了。

“那简直太好了!”众专家教授先是露出欣喜的表情。

不过一想到各自单位最近愈发频繁地催促他们回去的消息,面色又是一苦。

见状,李暮道:“这件事情不强求,而且结果最后肯定会见报,到时候大家也能够看到,所以不用太在意。”

闻言,众人的脸色才缓和了许多,重新露出笑容。

见证成功的那一刻固然欣喜,但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不可能专门为了看一眼,就跑去三省一趟。

“不过三省可以不去,庆功宴还是要吃的,待会儿我和机械工程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们再讨论个事,大家稍等片刻,我们一起吃个饭,彭所长,您觉得怎么样?”李暮继续道。

彭时录自无不可,点头道:“这是当然,今天红烧肉管够,保证要大家吃尽兴!”

说完,他便让人去通知后厨今晚加餐的事情。

不过自己却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毕竟对于李暮要讨论的事,他不免也有些好奇。

其他不少机械工程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们,不赶他们,他们肯定也不会走,只是稍退了几步,让出一些空间。

“李顾问,您要说的是新的研究的事吗?”一位机械工程方面的教授开口道。

他开口之后,其余4位专家和教授,不由露出期待地的目光。

跟着李暮进行研究,那感觉简直没法形容。

从开始到成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大的难题和阻力,两三个月的功夫便轻轻松松地将探地雷达搞了出来。

放在以前,恐怕给他们两三年都未必能完成。

这并非妄自菲薄,而是事实确实如此。

那些李暮所给的研究方案,哪怕现在每个人都熟读于心,每每重看一遍,都不禁会为之震惊。

面对众人的眼神,李暮微微颔首,道:

“是一些采矿设备方面的研究想法。”

“有了探地雷达,我们能够发现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

“但这还不够,以我们国家现在的采矿设备,很难迅速地将这些资源开采出来,所以必须研制新型设备!”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掷地有声。

听得在场的四位专家和教授俱是激动不已。

“李顾问,您说得实在是太好了,说到了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重点,也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啊!”一位教授忍不住道。

说实话,他们造出了探地雷达之后,不可能没有考虑过继续研发采矿设备的事情。

发现更多的矿藏资源,是很有价值。

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采矿设备,再多的矿产,在短期内也无法迅速地转化为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资源。

“您尽管吩咐,我们都愿意跟着您继续研究,保证没二话!”其他4位专家和教授,也跟着开口继续道。

虽说他们原单位已经在叫他们回去,但比起跟着李暮进行研究,自己等人原本搞的东西根本不值一提。

看着众人斗志昂扬的模样,李暮微微笑了笑,道:

“有诸位专家和教授帮忙,我想研究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便跟大家讲一讲我们随后要研究的东西。”

“首先是适用性比较广泛的滚筒式连续采矿机、螺旋钻式掘进机、液压挖掘机……”

他先向众人说了说80年代比较常见的集中采矿设备。

再往后,技术含量就比较高了,而且自动化的水平现在实现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也没必要着急提出来。

……

花了一个小时的功夫。

李暮将四种采矿设备的基础研究思路,和众人分享了一番。

至于详细的研究方案,倒是不急着拿出来。

毕竟仅靠5个人,就想研制那么多采矿设备,明显有点不太现实。

人手的增加,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因此,在说完之后,他便将目光看向一直在后面默默记录着的彭时录,道:“还要麻烦彭所长,稍后将需要人手的事情一并汇报上去。”

“这是自然,就算李顾问您不说,我也得上报,这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呐!”彭时录咧着嘴笑道。

探地雷达的成功原本已经值得十分高兴。

而这些采矿设备的出现,更是喜上加喜的好事。

随后,众人便前往饭堂,开始吃起庆功宴。

大块的红烧肉,香喷喷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流油,吃得大家伙儿都直呼痛快。

虽说现在粮食算是够吃了,但能吃上肉,依旧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更何况是这种敞开了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9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