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33章 扫描隧道显微镜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众多高校和研究单位的拜访请求,他忙着研究的时候没看到,都被关建民拦了下来。

不过即便看到了,他八成也不会见。

毕竟见了一个,就要见一百个,这几天的时间都别想清闲。

周任上前亲热地拉过李暮的手。

一边问往所里走,一边道:“没事没事,多来几次就熟了,我们所里许多年轻人,可都崇拜您崇拜得紧呢。”

他这话倒不是恭维。

材料研究所,或者说国内整个科研界,没有几个年轻人不视李暮为榜样和目标的。

“那有机会我一定要见见才是。”李暮笑道。

这话听在周任耳朵里,吓得他一哆嗦。

瞬间想起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严佩林在他们几个老家伙聚会时“声泪俱下”细数李暮拐走了他们所多少人才的场面。

“有舍才有得,要是能把人拉到所里,给出多少人都值得!”周任暗暗咬牙,在心中提醒自己。

别管要多少人,他都没有二话。

只要李暮能进他们所,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看着不知为何兴奋起来的周任。

李暮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还是说起正事,道:

“周所长,这次我过来,是有一些事要拜托您的,我打算对材料集中研究,需要一些在这方面比较有能力的专家和教授。”

“没问题,您开口吧,要多少人我都给您送过去。”周任的心在滴血,不过还是拍着胸脯道。

李暮连忙摇头:“不不,不用去半导体研究所那边,暂时在材料研究所这边研究就行。”

去半导体研究所,顶多是用材料计算软件帮帮忙而已,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不如把地点选在材料研究所,反正这边也有02型计算机,同样可以使用软件。

能不能研究出来的关键,还是要看后续能不能拿到更详细地资料。

否则便只能慢慢地研究。

“有这种好事!”周任惊得瞪大了眼睛,脑袋晕乎乎的,有一种被馅饼砸到了的感觉。

多少人抢都抢不到的李暮,竟然要在他们所工作。

李暮道:

“在材料研究方面,肯定是贵所的实力更强。”

“即便可以抽调人手,但也不及整个所的研究力量都放在这上面。”

“当然,后续应该还会去和半导体研究所继续联合研究,只不过是以这边为主罢了。”

他选择在材料研究所,是经过慎重的考虑过。

去了半导体研究所,那边已经够忙的了,抽出精力来管理都不是件易事。

更何况,现在京都的几家研究所都学精了。

联合研究派人只肯派几个年轻人去,剩下的都是老专家和老教授。

这虽然没什么问题。

但对于想要尽快将辐射防护服研制出来的李暮,还是年轻人好用。

打打鸡血,便跟原子能动力驴一样,天天嗷嗷地干。

“好,好,李顾问您放心,我们所,一定全力配合您的所有研究工作!”周任当即表态道。

这个态度,让后面的荣柯一时瞠目结舌。

不是,所长您连研究啥都还没问呐,这就准备全所上下一起上了?

这要是搞个乌龙,那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他虽然相信李暮的能力了,但要开展研究工作,至多不过一两项而已,也不至于用上那么多人吧。

可现在话都说出去了,也没法改口。

只好和周任一起眼巴巴地望着李暮,等待着他的答复。

见两人都望向自己,李暮想了想,道:

“其实是我自己想要研发一款辐射防护服,所以想在金属纤维、高分子材料、金属氧化物和纳米陶瓷纤维这些材料上,进行研究。”

“这么多!”周任又是吃了一惊。

他本来以为只是一种材料而已。

没想到李暮一开口便是四种,而且还净是些国内都没有突破的领域。

这份魄力,只能说~刺激。

他当即道:“请李顾问您稍等,我这就去召集我们全所的研究人员,让他们来参加会议。”

“老荣,你先来李顾问去会议室!”

说完,周任便迫不及待地走向实验楼。

不出意外的话,但凡不是研究正在紧要关头的人,恐怕都会被他叫来。

看着荣柯离去的周任,扶额一叹,暗道丢脸。

但嘴上却不慢,连忙道:“李顾问,这边请,听说您爱喝茶?我刚刚从得了一盒上好的普洱,待会儿请您品鉴品鉴。”

说罢,便邀请着李暮前往会议室。

只不过那盒普洱,究竟是“刚刚”得来,还是早就准备好,打算拿来送礼的,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

很快。

材料研究所的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来到会议室。

根本不用周任催。

一听是李暮来了,能来的全都赶来。

年轻人腿脚快,赶在了老专家和老教授们的前头。

冲到门口的瞬间,看到正在会议室内的黑板前忙碌的身影,匆忙的脚步又忽然顿住,变得蹑手蹑脚唯恐打扰。

每个人都不自觉地踮起了脚尖。

哪怕再兴奋,再激动,他们都没有去打扰此时的李暮。

只是默默地围在他的身后,看着他在墙上写下的一个个材料的化学性质和成分,以及各种物理公式。

“怎么回事?”这份安静让随后赶来的专家教授,以及周任都不由愣住。

他们急忙走进会议室内。

旋即,被眼前的一幕震惊。

只见黑板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有关金属纤维、高分子材料、金属氧化物和纳米陶瓷纤维的相关研究资料。

随便一段文字,都可能是他们整个研究所要耗费数个月,甚至是数年,才能完成的成果。

而跟着李暮进来的荣柯。

此时站在他的身后,也张大了嘴巴,看着这不可思议地一幕。

哪怕粉笔灰落到了他的嘴里,他都没有丝毫在意。

见到李暮手中的几根粉笔写完,不待他回头,忙不迭地再送上几根。

……

10分钟后。

李暮终于将研究纲要写完。

他满意地拍了拍手。

正准备感谢身旁的荣柯递粉笔的行为。

一回头却吓了一跳——什么时候来的这么多人。

他说道:“周所长,你们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看见您写的这些东西,我们有谁敢出声打扰啊!”周任眼睛瞪得像铜铃,恨不得用目光将黑板上的内容都拓印下来。

虽然可行性还有待验证。

但这是李暮给的研究方案。

那没事了,照着莽就行了,指定能成。

一众专家和教授也惊叹道:“李顾问您的思路实在令人佩服,竟然能想到用这些材料,来开发辐射防护服!”

“何止是可以用来做防护服,金属纤维可以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电子领域、化工领域;高分子材料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零部件和设备的制造,还有建筑领域,交通领域……”

“这些材料要是能够完全突破,我们国家的工业实力,又将更进一步啊!”

……

作为在材料学领域浸淫多年的老专家和老教授们,几乎瞬间意识到了李暮所提出的几种材料的价值。

“不过这个纳米陶瓷纤维,是个什么材料,李顾问,您能够和我们解释解释吗?”有人好奇地问道。

陶瓷纤维他们清楚。

虽然国内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总归还是听过这玩意儿的。

M帝在60年代初已经研制出多种陶瓷纤维制品,并应用于工业窑炉壁衬。

但纳米陶瓷纤维,就闻所未闻了。

李暮想了想,解释道:

“在59年的时候,M帝佳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费曼发表过一篇文章‘底部还有很大的空间’。”

“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在纳米尺度上操纵武直的可能性,并设想通过排列原子和分子制造产品。”

“纳米陶瓷纤维,便是根据这一理论,由我设想开发出来的成果。当然,目前还只是理论,能否成功犹未可知。”

他没有和众人费劲巴拉地解释。

既然理论已经有人提出,他照着搬便是。

“原来如此,没想到M帝才刚刚提出理论不久,李顾问您竟然便已经能拿出完整的研发方案了,这实在是……”周任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虽然李暮谦虚地说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但他很有信心。

没别的,就冲这个人。

不止是他,夏国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个研究项目,都会无条件无理由地相信李暮能搞出纳米陶瓷纤维。

一旁的荣柯此时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也很佩服李暮。

不过对所长周任的尬吹还是有点无语,想了想,问道:“可是李顾问,我们该怎么实现纳米尺度上的物质操纵呢?”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办到吧?”

这个问题,令沉浸在震惊之中的专家和教授们纷纷回过神来,露出好奇的眼神。

李暮道:

“这个就要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它有隧道针尖、三维扫描控制器、电子学控制系统、在线扫描控制系统以及离线数据分析软件组成。”

“利用它,我们便可以做到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同时实现精确地操纵。当然,目前它还只是我的设想,要研发出来,也需要半导体研究所那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他并没有跟众人解释得太清楚。

毕竟控制器和几个系统,都涉及到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两个领域的研究。

以材料研究所现在的水平,大概也只能熟练地使用02型计算机,搞明白软件有什么功能而已。

至于怎么实现这些功能,绝对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果然,他说完后。

众人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追问。

只有周任道:“那您看,要不让半导体研究所的同志们过来,我们一定好好招待!”

这话他敢说,荣柯都没脸听。

他连忙拉住周任,然后对李暮道:

“李顾问,我们所长开玩笑的,怎么可能让半导体研究所的同志们过来呢。”

“要研发扫描隧道显微镜,一看便需要强大的计算机和计算技术支撑。”

“您尽管安排,我们全所上下,都听您的吩咐。”

荣柯说完后。

本来还想再挣扎一下的周任顿时反应过来,连连称是。

让半导体研究所的人过来。

他自己也觉得不太合适。

——至少在李暮没正式加入他们所之前不合适。

“那好,感谢周所长,还有荣所长,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够完成这些材料的技术突破!”李暮道。

……

随后,会议继续。

李暮开始详细地讲解关于各种材料的研究方案。

先从金属纤维开始。

金属纤维,是指金属含量较高,而且金属材料连续分布的、横向尺寸在微米级的纤维形材料。

60年代的金属纤维主要包括对位芳纶纤维和金属纤维合金丝。

不过夏国现在的生产水平,想要搞出这两样东西,可以说困难重重。

李暮先介绍对位芳纶纤维:

“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纤维,由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在特定条件下反应而成。”

“理论上来说,它拥有出色的强度和高模量特性,且具备耐高温和阻燃的优点。”

“下面我来说一说它理论上的合成方法,首先,主要是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这两种单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与氯化钙的溶液体系中,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反应生成……”

……

他的语速并不算快。

但下面的所有人,听着听着,都不禁觉得有几分吃力起来。

一些老专家和老教授,也只是能够勉强跟上而已。

见状,李暮也没有着急一次将所有的内容都说完。

在介绍完对文芳纶纤维后,又说了说金属纤维合金丝。

便宣布暂时结束会议。

“大家先休息一下吧,我也整理一下思路。”李暮笑着道。

肉眼可见的,听到这话,所有人都长松了一口气。

只有朝气勃勃的年轻研究员们,在瞬间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围着他问来问去:

“李顾问,您刚刚说的低温溶液缩聚反应,为什么……”

“我在M帝的学术期刊上看过,对位芳纶纤维好像主要是用于防弹衣的制造,您是怎么想到它能够用来做辐射防护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4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