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41章 升级!普通学生水平!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其他几人人也十分好奇。

王娅还是说不出来话,只是眼睛微微挪动,目光放回后面的李暮身上。

意思不言而喻。

众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齐齐看向李暮。

“都看我干什么,和我有啥关系!”李暮嘴角微抽。

还是张凯及时开口替李暮解了围:“咳,咱们看也看过了,王娅同学还生着病,我看今天就到这里吧,让王娅好好休息。”

“是啊,王娅同学,学习也要注重身体。”李暮硬着头皮上前,也跟着关心了一句。

谁料王娅眨巴了两下眼睛,竟然挪开了目光。

众人的目光更怪了一些。

“谢谢各位同学,以后有空来家里吃饭……”王娅妈妈一边感谢,一边把众人送出来。

出来后,圆脸女生顿时迫不及待地道:“李暮,王娅生病不会是因为你吧?”

李暮当然不会承认,道:“当然不是,王娅生病只是因为学习太刻苦了而已。”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通宵熬夜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生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这点我们大家要引以为戒,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

“好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李暮一说完,就想赶紧溜。

谁成想这时王娅妈妈竟然又走了出来。

“你们谁叫李暮?”王娅妈妈问道。

众人的目光看向李暮。

王娅妈妈先是看了李暮一眼,才递过来一个笔记本:“小娅说这是她整理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刚刚才义正言辞说和自己无关的李暮,尴尬地接过笔记本。

……

看望过王娅后,李暮回到学校。

他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

偶尔隔三四天,就会回家一趟,看看李奶奶和两个妹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黄新华实验室的任务。

每周周五,黄新华都会组织一次小会,各自报告研究进度。

刘泽和汪洋的任务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第四次小会时,已经进入11月,天气更冷。

实验室内,刘泽开口道:“老师,这个机器的设计图我们已经画好了,您过过目。”

黄新华拿起图纸,一眼扫去,就发现几处问题:“说了多少次要细心!这几处的数据明显不对……”

“不过总体来看还是过关的,不过后面还要再修改几次,好好努力!”

给個甜枣,打一棒子,黄新华惯用的教学方式。

被训得头都低下去的刘泽和汪洋顿时抬起头,感觉一下子又恢复了动力。

“李暮,你最近有想法了吗?”问完两个学生,黄新华才把目光看向一旁神游物外的李暮。

“他能有啥想法。”刘泽和汪洋对视一眼,心里不约而同地吐槽。

要不是相信黄新华的人品,他们是真的没法儿相信单晶炉设计图出自李暮。

这一个月,李暮的研究进度毫无进展!

讨论是在一起讨论,然而每次都给不出什么有用的意见。

“不好意思黄教授,暂时还没有。”李暮摇了摇头。

这段时间他深度学习了英尔特4位微处理芯片,因特尔4004以前的半导体体系。

大部分的工业化制程,以及理论设计和原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应付黄新华绰绰有余,只是现在不是出头的时候。

黄新华有些失望,不过还是鼓励道:“没事,继续努力就是。下面我来给你们说一说我在金刚刀上的进展……”

“初步计算,在将金刚刀变为圆片,可以在机器上更好地划切晶圆。”

黄新华说得很快,三言两语就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成果讲了出来。

听完李暮心中都不由赞叹:“不愧是专家啊!”

这个年代,专家还不是一个贬义词。

黄新华这个思路,已经很接近极薄金刚石砂轮划片机的原理。

只不过想要做到一模一样,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好,那我们再确立一下下面的研究任务。”黄新华说完之后,又和刘泽和汪洋讨论了一会儿,就宣布散会。

临走时,黄新华单独叫住李暮:“小娅最近有些闷闷不乐,你是她的同班同学,有空替我问问,看是不是有什么事?”

“这……好的黄教授,我找机会问问。”李暮答应下来。

半个多月前,王娅病好之后,就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李暮倒是不觉得有啥不正常。

这段时间,王娅每天比他还要规律。

李暮偶尔看去,总是能看见她抱着一本书在认真读。

“总不能不找我问问题是不正常吧?”李暮心中冒出一个念头,又好笑地否定。

李暮离开实验室,天上正飘着雪花。

厚厚的棉衣穿在身上,也无法抵挡那股寒意。

回到宿舍,喝了一口热水,才勉强驱散了身上的寒冷。

“是时候了。”李暮坐在桌前计划。

这一个月,他的水平基本达到后世普通机械工程大学生的水准。

这是阿斯克考核后给出的评价。

黄新华和刘泽两人陆续拿出成果,他这个“天才”,再没点成绩,就说不过去了!

“我现在的水平,在一些基础的问题上,已经不会露馅。”

“现在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消减别人眼中我的天才形象,最后就可以安全地在这个年代生活下去。”

想到这里,李暮拿出一叠纸,把极薄金刚石砂轮划片机的设计图画了出来。

当然,这次他没有一挥而就,而是故意画废了几十张纸。

画到后面,纸不够了,出去学习回来的赵参军,二话不说就去帮李暮买。

一条条线条,在李暮的笔下逐渐汇成精密的图形。

直到最后一笔落下,赵参军忍不住道:“厉害!”

这些天他接触了不少机械工程的有关知识,也看过很多教授的设计图。

但李暮的设计图,每一笔都精准到极点,哪怕是画错,也很少有涂抹的地方。

李暮深吸了一口气,装样子也是件费力气的活。

李暮道:“手稳而已,赵大哥伱来也能做到。”

“你就别取笑我了,我就是画得再稳,也不能像你一样,能用这图纸做出机器来。”赵参军摇摇头。

他基础太差,即便每天都挤出时间学习,也没有多少可能追上京理工的学生。

至于李暮,这辈子恐怕都没有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9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