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78章 一个月试飞,两个月生产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还没有上报吗,我还以为这是经过专家组讨论出来的文件呢?”王石存不禁愣了愣,有些疑惑。

毕竟这种标准性的东西,通常要经过很多人反复地讨论和商榷,才能最终确定下来。

他从关建民那里拿到《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的时候,还以为是李暮又带领着团队搞出来的东西。

但听刚刚的话,怎么好像是直接拿出来的?

闻言,李暮笑道:

“是我自己根据以前的资料,自己鼓捣出来的。”

“没有上报,是想先看看它有没有效果。”

“要是没有作用,那当然不能浪费大家的时间。”

这倒不是他在谦虚。

作为标准性的文件,《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对于日后所有的航空发动机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虽说他有着后世的资料参考,并且经过详细地整理。

但能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还真未必好说。

在没有确定是否有成效之前,该稳重还是要稳重些。

否则万一上面拿到之后,看是他上交的,便直接推行。

没问题还好说,有问题就是一连串的大问题。

“原来是这样,不过看来事实证明,李顾问您是对的,这份大纲很有参考性意义,值得在所有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当中去推行。”王石存心中不由对李暮更加钦佩。

说实话,这份大纲十分完整详备,即便直接上报,经由专家组核验,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李暮仍旧等进行完试验再上报,科研态度不可谓不严谨。

“也要多亏你们的努力,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快完成验证。”李暮笑着道。

……

问清楚大纲的事情之后。

王石存很快带着文件,找到唐燕捷。

后者正在办公室里处理着研究基地内的日常事务,看到他过来,连忙起身相迎,笑呵呵道:

“先别说,让我猜猜,是不是有好消息了?”

他这么猜是有依据的。

——后者脸上的兴奋,都快溢出来了。

王石存重重地点点头,道:

“领导您猜得没错,玄鸟-1发动机的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了,在普通的环境条件下,各项数据表现都十分稳定。”

“李顾问和我都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满足了去吹风洞的基础。”

“顺利的话,用不了一个月的功夫,第一架玄鸟-1直升机,就能够面世!”

他的语气之中按捺不住的激动。

夏国第一台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通用直升机,且各项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过世界顶尖通用直升机的水平。

一旦现世,对于夏国的军事实力,将会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好,好啊!”唐燕捷高兴地拍了两下大腿,道:“有了玄鸟-1直升机,我们就算面对老大哥时,说话都能多几分底气!”

玄鸟-1直升机的发明,不仅能够直接增强军事实力,更具备极高的军事意义。

它的出现告诉世界,夏国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高精尖军工装备的能力。

这对于提振国民信心,加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你先去准备,我这就去上报上面,申请去三省进行风洞测试!”唐燕捷紧接着道。

风洞的测试不是小事。

国内要进行风洞测试,在京都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只能前往三省的申阳去搞。

这便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运输玄鸟-1直升机和发动机的安全。

王石存当即点头道:

“是,我稍后便回去准备。”

“对了,领导,还有一件事。”

“李顾问之前给了我们一份《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对于我们研究航空发动机很有参考意义……”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大纲从手上递了出去。

“《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快让我看看!”唐燕捷听完,立刻迫不及待地接过阅览起来。

通读一边之后,他不由叹为观止,道:

“这份大纲,很有指导性的意义啊!”

“只要保证标准的可靠,完全可以推行到所有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当中!”

“到时候,所有的航空发动机研究,都能因此而受益!”

闻言,王石存笑道:“领导,李顾问已经提前让我们在玄鸟-1发动机的测试当中验证过了,它是绝对可靠的!”

“好好好!”唐燕捷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高兴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了两下,才道:

“不过还是要稳妥些,我会先将这件事上报,但你们也要在这段时间继续进行测试。”

“直-5改发动机的优化设计,现在不是还没有完成嘛。”

“就在它上面再试一试,如果能成,那么就高枕无忧了!”

他很相信李暮的能力。

但事关航空发动机的研究,该慎重还是要慎重。

只有做到万无一失,才能够开始推行。

”我都忘了问了,李顾问去哪儿了,怎么没跟你一块儿来?”唐燕捷忽然反应过来,左右看了看,问道。

这么重要的事情,按理说李暮怎么都应该在场才对。

王石存无奈地解释道:“李顾问在看完玄鸟-1的测试之后,便去了直-5改发动机研制组那边,说这些事情交给我来办就行。”

这种汇报成果的时刻,他也不想自己一个人来的。

但李暮说“要去忙其他的研究”,又没法儿反驳。

“哈哈,倒是他的性子,那就由你来办好了。”唐燕捷听完,大笑了两声,也没有纠结,很快做了决定。

随后,待王石存离开后,他便坐着车离开了航空院

……

傍晚,国科委。

即便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秦云却依旧在办公室内忙碌。

一国的科技发展事务繁多,加上随着李暮发明的科技影响不断加深,很多科研项目都有了全新的变化。

比方说这个J-8风洞的研究。

原定的计划,是在3年之内完成。

但随着计算机、超算的出现,以及3+2轴数控铣床的问世,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

最新上报的成果,乐观估计甚至到了1年之内。

再比方说对于战斗机的研究。

自从歼-6成功之后,对于首款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歼-7的研究,也很快上马。

这款仿制自米格-21Ф-13型飞机的战斗机,在飞行性能、飞行品质、救生系统、武器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发动机功率等方面,均比第一代歼-6有相当大的改进和提高。

“也是多亏了李暮,否则歼-7的研制,恐怕不会像现在这么顺利。”秦云心中不禁感慨道。

歼-7的研发始于61年。

当时夏国于老大哥签订协议,引进米格-21Ф-13型飞机的生产特许权。

但由于两国关系的交恶,老大哥并没有完全履行协议,从而导致歼-7的试制工作出现了许多困难。

尽管中国的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摸透”的方式,逐步解决了一些问题。

可这种大量试验和研究的方式,无疑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按照下面原本给出的计划,完成研究,至少都需要5年之久。

不过现在,时间也被缩短到了3年。

就在秦云高兴地看着一份份上报过来的科研计划文件的时候。

他办公室的门,也被人“咚咚~”的敲响。

一抬头,正是匆匆赶过来的唐燕捷。

见状,秦云连忙起身相迎,问道:“怎么有空过来了?”

“领导,我来给您汇报个好消息。”唐燕捷笑道。

秦云脸上露出笑容,道:“好消息,难道是玄鸟-1直升机研究成功了?”

他对航空院,尤其是李暮在航空院的研究,还是相当关注的,时不时便会询问一番进度。

“差不多,只等着去吹风洞了,没问题的话,一个月就能试飞,两个月能开始生产!”唐燕捷道。

吹完风洞后,也不能说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在地面上能解决的都解决了之后,还是要上天飞一飞才行。

秦云眼睛猛的亮了起来,高兴道:“好,我这就下达命令,安排专车护送玄鸟-1直升机的零部件前往三省!”

说完,他便立刻喊来秘书,将事情吩咐下去。

待其回来后。

唐燕捷又从公文包从拿出一份文件,道:

“这还有一份李顾问写的《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对我们航空发动机的各项数据测试,很有参考意义。”

“王教授已经在李顾问的指示下,于玄鸟-1发动机的测试中进行了试验,证明了它的可靠性。”

“我建议,马上召集专家组进行核验,然后便推广到所有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单位!”

他说完后。

秦云连看都没看,便道:“就按你说的办!”

只要是李暮搞的东西,他基本都保持着很高的信任,基本不会怀疑。

如果不是为了稳妥起见,他甚至都想直接略过专家组讨论这个环节,直接推行。

……

这边。

李暮先是在直-5改发动机研制组逛了逛,指导了一下齐志坤等人的研究。

后者也没有不好意思或者客气。

硬是拉着他待了3个小时,将这段时间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都问了个遍,才放他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4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