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53章 第二代超算测试!!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李暮说完后,又从公文包中拿出早早便准备好的厚厚一沓资料,道:“这是我对直-5发动机组优化设计的一些思路,给大家参考参考。”

看到资料。

陈佳训和齐志坤等人,都不由呆愣在原地。

“等等,不是应该先讨论吗?”他们的心中同时冒出一个念头,颇觉荒诞。

以往搞研究,基本都是大家开会讨论,提出思路,然后慢慢验证,最后得出是否可行的结论。

怎么到了这里,变得好像没他们什么事情了一样。

齐志坤嘴唇蠕动了下,似是想要提问,不过被陈佳训及时地拦了下来,用眼神示意他先看看再说。

说不定这是李暮他们早就讨论过,然后得出的方案呢。

“大家先看,你们一边看,我一边讲解。”李暮看着逐渐沉浸在资料当中的众人,轻声提醒道。

话音刚落。

航空院的众专家和教授们,便齐刷刷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便携的笔记本,全神贯注地看向李暮。

齐志坤看到甚至连王石存,手里都拿了一个笔记。

他心中更是惊讶不已,暗道:“不至于吧,开会讨论还需要做笔记,内容很难懂吗?”

就在他奇怪不已的时候。

台上的李暮,已经拉过一块黑板,开始讲解起来:

“直-5的发动机组,采用的是五缸发动机,它的点火顺序和活塞运动方式,可能导致扭矩不平衡,从而产生摇摆运动。”

“玄鸟-1发动机从各个方面克服了直-5发动机的缺点的同时,功率和燃油效率等数据表现更高。”

“而且它还具备一台辅助动力单元,能够作为启动发动机和地面辅助动力……”

他先是详细地分析了一番直-5发动机和玄鸟-1发动机的优缺点。

当然,重点肯定是在后面。

要将玄鸟-1发动机放入直-5当中,并且与之适配,离不开齐志坤等人的研究。

至于李暮自己,他早就说过,不占据主导。

……

台下的齐志坤,此时也已经被李暮的讲述所深深吸引。

很多以往他觉得想不明白的问题,在听了这堂“课”之后,瞬间有了茅塞顿开之感。

还有对于直-5直升机设计上的一些细节上的结构优化,更是让他大为惊叹。

一台直升机的定型,代表着各方面几乎已经无可挑剔。

而李暮却能找出其中的问题,这份能力不可谓不强大。

在齐志坤吃惊不已的时候。

李暮差不多也到了收尾的部分:

“混合式的旋翼结构由钢管梁和包有胶合板及蒙布的木质架组成。”

“这种结构在材料和工艺上都存在缺失,会对直升机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或许我们也可以尝试从这方面入手进行优化设计……”

他并没有将优化设计的范围,局限在直-5的发动机组上。

毕竟这款直升机,在他看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与其后面再让合飞制造厂的人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升级,不如他捎带手的一并解决。

只不过,这属实让齐志坤和陈佳训都有些发懵。

来了一趟京都,本来是想着优化一下他们的发动机就走的。

怎么还没开始,好像直升机都快要被优化了!

……

会议室内。

众人一片沉默。

航空院这边的专家和教授,消化着李暮刚刚所给出的思路,不时用笔写写划划,做上标记。

而齐志坤等几人就有点尴尬了。

虽然刚刚听过的内容,不可能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但是脑中刚刚接受的信息实在太多,一时竟然不敢确定,自己到底记没记错。

最终,还是齐志坤硬着头皮道:“李顾问,您要不再说一遍,我好像有一些地方没听懂。”

“当然可以,举手之劳。”李暮笑了笑,询问对方不懂的地方后,便开始重新讲解。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讲解,干货有点多。

但这也没办法,事先给好可以参考的资料,总比后面研究遇到了问题解决不了,他再出面一个一个解决的好。

那他恐怕得累死。

会议一直开到晚上12点。

李暮先后对旋翼、尾桨、起落架、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和辅助设备等部分,进行了设计上的优化建议。

给出了将钢梁木旋翼改为金属旋翼,尾桨改为玻璃钢材料,燃油箱改为薄壁软邮箱等等思路。

当然,浅谈即止,只是给齐志坤等人一个思考的方向,并不会给太详细的东西。

但这些内容也足以让后者几人直呼受益匪浅。

本来所有人都想挑灯夜战,以最快的速度敲定直-5直升机的优化设计项目计划。

但最后还是被唐燕捷黑着脸拦了下来,全部被轰去睡觉。

……

来到航空院的宿舍。

这次李暮倒不用和王石存挤了。

他待了两次过后,唐燕捷便为他专门准备了一个房间。

快速地洗漱完后。

做到书桌前,李暮开始整理研究的计划。

玄鸟-1发动机成功之后,直升机出来,也是迟早的事情。

机电一体化的难度虽大,但也并非不能解决,只不过产量肯定不高罢了。

“直-5的优化设计项目,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接下来的主要精力,或许可以放在风洞那边。”李暮心中暗暗思考着。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于洪如搞得已经很不错了。

他可以去帮忙搞一两样没有的技术,加快这个进度,但没必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上面。

毕竟没有他,历史上JF-8激波风洞,也在68年被研制出来。

如今有了超算和计算机,这个时间应该能缩短2到3年。

“对了,还可以搞高空台!”李暮看着眼前的直-5发动机优化设计方案,忽然一拍脑袋,想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技术。

高空台,也称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

它能够在地面上模拟飞机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的各种飞行状态,对发动机及部件进行试验。

在国防工业中,它的地位不可谓不重要。

“而且这项技术,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急需人去突破。”李暮越想越觉得可行。

高空台发明于58年,算是一项相当先进的技术。

夏国曾经也打算开展高空台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

然而刚刚起步不久,老大哥便撤走了援助,研制也陷入了困难。

直到95年的时候,夏国的第一座高空台才全面建设完成。

“不过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高、设备种类多、投资消耗大,技术指标也极为苛刻,这时候搞,也不知道合不合适。”李暮又有些迟疑。

高空台好归好,但投入也是真的大。

即便他手里有资料,没个一两年的时间,能不能搞出来都不好说。

而且这玩意整一个烧钱怪兽,一旦开动起来,功率极大,还极其耗电耗水。

打个比方,一个30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夏季,高温空调全开或者冬季最冷世界暖气全开时的用电功率消耗相当。

而一个500万人口城市的当天总用水量,和它的耗水量相当,且消耗的还是必须经过高度净化的纯净水。

当然,这是后世的数据,现在的消耗未必有这么高。

但再低也低不到哪儿去。

并且,夏国是真穷啊!

“算了,我给计划,让上面决定吧。”李暮放下纠结,决定将问题交给上面判断。

以他的眼光看,未来几十年,夏国虽和邻国有着大大小小的摩擦,但总体上还算和平。

投入大量在人力物力财力将高空台搞出来,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没有再继续纠结,李暮很快开始抄起资料。

……

接下来三天。

在不停地会议当中,基本解决了直-5的设计优化问题。

而且不止是发动机、

旋翼,尾桨,起落架……可以说将整个直-5都优化了一遍。

当然,很多部分,并不能马上实装。

毕竟哪怕技术突破,想要工业化生产,也存在难度。

在看到没有太大的问题之后。

李暮也没有久留,很快离开了航空院。

……

返回京都城区的车上。

陈佳训坐在车内,稍显拘谨。

这几天李暮忙着研究的事情,倒是没有太多的空闲和他见面。

但后者十分有耐心,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半点不耐。

甚至现在见了面,都没有着急开口,而是用一副眼巴巴的表情看着他。

这个招数,对付一些老专家和老教授,不一定好用。

但是对付李暮,就十分好用了。

毕竟他年纪轻,被大自己十几岁的人这么看,多少有点遭不住。

“派人过去没有问题,不过陈厂长,等教会了你们,人还是要回来的,最好也不要声张。”李暮想了想道。

所里倒也不是抽不出来人手。

但这个口子还是先把住的好,不能搞得太多,否则人人都来求,所里那点人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瓜分完。

陈佳训见李暮点头同意,大喜道:“太好了,感谢李顾问,如果您以后有机会去三省,一定要来合飞制造厂,让我好好招待您一回!”

在航空院这几天,他还是相当煎熬的。

这次他可是求了好多的情,立下了保证,才换到来京都的机会。

要是一个人都带不回去,那指定吃不了兜着走。

“没什么好谢的,等这一批软件工程教育试点的学生今年出来,到时候你们也能分到一些人,只不过恐怕还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成长罢了。”李暮摆了摆手道。

说到最后,他小小地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这500个学生其实有点倒霉。

本来正常的教育培养,都是4年起步。

但国家软件工程的建设如今急需人才的补充,不可能留出一个这么长的空窗期。

所以只能抓紧进度,将原本四年要学的东西,挤在半年去完成。

如此一来,即便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将软件工程的书本知识学完,也没有时间去进行实践。

“毕竟是第一批嘛。”陈佳训点了点头,感慨地说了一句。

培养周期太短,确实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能力水平。

但他并不觉得这500人因此就不厉害不珍贵了。

放眼全国,多少地方和单位,抢都抢不到。

……

商量完事情之后。

李暮顺道送陈佳训前往京都火车站,在后者千恩万谢中离开。

回到家中。

还未来得及休息片刻,半导体研究所便来了电话。

“已经准备好了,很多重要领导,都会出席这次测试,李暮,你赶紧过来。”吴有望努力想要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

可内心的高兴,根本压制不住。

李暮听到他的话后,也马上明白过来——第二代超算的测试,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按捺住心中的兴奋,立刻说道:“好,我马上过去。”

说罢,他便立刻挂断电话,动身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

晚上9点左右。

往常半导体研究所,每到晚上,各个实验楼的灯光,便会依次亮起。

通常不到12点钟,都不会熄灭。

然而今天,却罕见的只有少数实验室才亮着灯光。

当李暮坐着车进来的时候,都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好在下一刻,吴有望便迎了上来。

看见李暮下车后环视周围一圈,满眼不解的样子。

他笑着解释道:

“为了满足第二代超算的测试供电需要,所里现在不必要的用电都停掉了。”

“而且未来半个月,京都多个地区都会实行计划用电,以保障供电。”

“不说了,咱们快进去吧,别让领导们等急了,今天秦云领导都来了,可千万不能掉链子。”

说着,他便拉着李暮的手向超算测试的实验室走去。

……

来到机房。

刚刚进来,李暮便看见了秦云和郭默。

他赶忙道:“两位领导好。”

“哈哈,用不着这么客气,快过来坐。”秦云闻声回头,笑着招了招手,让他坐在自己左手边的位置。

李暮上前两步,然后道:“我还是不坐了,去看着点,免得测试出现什么问题。”

虽说他十分相信王授觉的能力。

但不自己上,总觉得不太稳当。

“这个认真的态度值得肯定,不过也要多给年轻人一些表现的机会嘛。”秦云不禁笑着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