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410章 这不都是因为您嘛?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仅仅是感兴趣可不够。”李暮道

女生能够得到教授推荐,至少证明有天赋,值得花时间培养培养。

可这些学生……

不是他看不起人,只是不想开这个口子,让太多的人去打扰杨天形等人的研究。

数据库的研发任务可不是一般的繁重,在这边的钢铁冶金方面的专家教授还在轻轻松松地讨论搜集信息的时候。

那边已经熬了几个通宵,在搭建数据库的整体框架了。

他可以答应下来。

但受苦受累的,可是杨天形等人。

“我们,我们只是想要一个机会。”男生也听出了李暮的意思,语气开始弱了下来。

李暮沉吟片刻,然后道:

“我可以给你们机会,不过不会和高兰同学一样。”

“毕竟,你们应该也知道,科学研发是一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受不得太多的打扰。”

“想要进行测试的话,那么你们至少需要得到一位这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软件工程方面专家的推荐。”

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

不过这已经足够这些学生们欣喜的了。

他们刚刚差点以为,李暮会直接拒绝。

如果那样的话,所有人肯定都会深受打击。

“李顾问您放心,要是不通过,我们绝不胡搅蛮缠,再来给您添麻烦!”带头的男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道。

其余的学生们,也纷纷鞠躬,表达心中的感激。

没有李暮点头的话。

哪怕他们是大学生,都很难获得直接参与研究的机会。

见状,李暮上前拍了拍几人的肩膀,笑道:

“也不要有什么压力,即便失败了也没什么。”

“你们还很年轻,还会有很多的机会。”

“好好加油吧,我看好你们,希望你们日后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说完这番勉励的话后。

他不再逗留,很快转身离开。

学生们望着他的背影,耳边回荡着他的叮嘱,一时心潮澎湃,久久都未离去。

……

来到奉天工学院的饭堂。

打完饭菜后。

李暮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周围的专家教授们见状,立刻投来了注视的目光。

甚至有几人准备走过来继续白天未谈完的话题。

——他们从李暮这里得到了许多的启发,只感觉研究的灵感如同井喷一般涌现,此时迫不及待地想要再讨论一番。

然而在有人看到李暮微微失神的眼睛之后,立刻伸手示意众人不要靠近,还对周围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的人做了个嘘声的手势。

突然的安静,本来还让大家有些奇怪。

不过在有人指了指李暮的背影之后,所有人都心领神会,默契地保持默不作声。

即便是原本交流得恨不得站起来猛拍桌子的专家教授们,这会儿也不再说话,生怕影响到那位的思考。

毕竟他们自认为,自己等人哪怕花上几个月时间的研发投入,都未必抵得上李暮片刻的思考。

就在众人一边保持安静,一边时不时地抬头看向李暮的时候。

他也终于回过神。

几口扒完饭盒里的饭菜,便准备拿去水池清洗。

而随着他的起身,周围也瞬间恢复了原本的吵嚷,开始继续交流和讨论起来。

“怎么回事?”李暮有点发蒙,略微迷茫地看了一眼周围吃饭的人。

刚刚他是因为有些出神所以才没有注意。

这会儿一下子从安静变得吵闹起来,想不注意都难。

就在他疑惑不解的时候,路过他身旁的一个人恰好听到了他的话,走过来笑道:“李顾问,大家刚刚怕打扰到您呢,都没说话。”

“不至于如此,我只不过发了一会儿愣,哪能时时刻刻都在想研究的事情,林教授你们误会了!”李暮哭笑不得道。

这未免有点太神话自己了。

林教授摆摆手,道:“就算您这么说也没用,这次是在出神,万一下次便是在想研究的事呢?”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们都不敢去打扰。

要是真有人影响到了李暮的研究。

恐怕要懊恼后悔一辈子。

李暮对此也无法反驳,说得好像确实有道理。

他无奈道:“也罢,随你们去吧。”

被这么脑补,也不能说没有半点好处。

至少他吃饭的时候,能清净许多。

“对了,林教授,我先前跟您说过的事情,您考虑得怎么样了?”李暮转而道。

他先前邀请过对方留在奉天进行重型机械的研究。

听到这话,林教授脸上露出苦笑,道:

“李顾问,真不知道您对我哪来的信心。”

“您的研究邀请确实很有诱惑力,可我实在是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我很好奇,有那么多的专家教授您不选,为什么偏偏选中我呢?”

他说完后,看向李暮。

其实他的心里已经答应了邀请。

只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需要一个肯定。

从毕业到现在,他从事了八九年的教研工作。

水平虽然有一些,但说实话,他并不认为能够有资格参与到李暮主持的研究当中。

“您从55年走上教师岗位,便一直在冰工大机械工艺系教研室工作,向老大哥那边的专家学习锻压工艺及设备实践专业教学过程,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正是我现在所需要的。”李暮解释道。

当然,事实肯定不止如此。

林教授的全名叫林宿安,夏国锻压专业创立的奠基人之一,国宝级装备“30000吨模锻水压机”的设计研发者。

虽说李暮已经拥有设计图纸。

但如果能得到其加入的帮助,30000吨模锻水压机的研制,绝对是事半功倍。

见林宿安还在犹豫,李暮继续诚恳地邀请道:“林教授,我真的非常需要您的加入,也很期待和您共事!”

“您都这么说了,那我还能拒绝吗。”林宿安闻言怔了怔,旋即也不再迟疑,立刻答应下来笑道。

他不知道李暮为什么这么信任自己。

可话说到这个份上,要是再畏畏缩缩的,他恐怕后半辈子都会瞧不起自己。

不就是个研究嘛,哪怕拼上性命,他都要完成!

李暮还不知道林宿安抱着多大的决心答应了此事。

要是知道,恐怕也只能无奈地笑一笑。

他只是想借着大佬的能力,去尽快地完成30000吨模锻水压机的研制而已。

……

和林宿安告别后。

李暮回到奉天空气动力研究所。

坐在宿舍的书桌前,他开始整理目前在三省的研究计划。

钢铁冶金数据库有杨天形几人带着,倒是不用太担心。

当然,前期该盯的他还是要盯着,避免出现什么意外。

不过等进入正轨之后,他便能当甩手掌柜了。

万吨挤压机也差不多,有王正安这个正主,再加上他给出的资料,目前的进度还是相当快的。

但也不是没有问题。

大问题李暮可以解决,可细枝末节的问题,只能靠他们去努力。

毕竟资料也不可能详细到完全照着搞,就能将东西搞出来的程度。

“剩下的就是歼-10和30000吨模锻水压机了。”李暮暗道。

在他离开之前,肯定是要将做一些准备的。

歼-10的研究难度太大,立项也困难重重,现在搞肯定是不可能。

他需要让奉天飞机制造厂这边先预研起来,才能在后边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之后,能以最快的速度搞出歼-10战斗机。

“至于九大设备,增加一个30000吨模锻水压机也差不多了。”李暮心中想道。

一个万吨挤压机、一个30000吨模锻水压机,都是大工程大项目。

再在奉天搞其他的大型设备研制任务,无疑会增大地方的压力,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而且他其实也没打算一股脑地将九大设备全部拿出来。

毕竟一个可以用天才解释,两个别人说一句妖孽也就罢了,三个、四个、五个……

那就有点过分了。

纵然现在李暮已经不太可能被怀疑。

但这么搞,刚刚消停下来的M帝和老大哥,估计便又该想办法弄他了。

河图和天工他们找不到,但找李暮还是相当简单的。

能一口气拿出九大设备的科学家,对其威胁程度,绝对不下于神秘的河图和天工,弄到就是赚到。

……

就在李暮思考着研究计划的时候。

奉天工学院。

学校为前来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专家和教授们安排的宿舍内,一群学生正围着两位教授,讨论着问题。

这些学生中,高兰赫然在座。

今天她从李暮那里离开后,并没有马上去参加测试。

毕竟是关乎自己未来发展的问题,肯定要好好准备一番。

找教授请教,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而其他的学生,也差不多。

他们离开后,便立刻找到了奉天工学院这边研究软件工程的教授。

只不过这位吴教授才研究了软件工程几个月的时间而已,要说水平,虽说不至于没有,但他自认比不上杨天形等人。

所以最后他便将人都带到了从京都五道口技术学院来的徐教授这里。

后者也正是推荐高兰去向李暮毛遂自荐的人。

此时面临众人满是希望的目光,他无奈道:

“我只能保证高兰有机会加入进去而已,她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

“至于你们,我无法保证。”

“软件工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你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便只能靠天赋去弥补,但这一点……”

他的话没有说话。

但每个人都明白了过来。

虽然有点扎心,但这确实是现实。

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地学习软件工程,所了解的知识,也缺少实践的验证,想要通过测试,困难重重。

“徐教授,我们还是想试试,即便不成,也能够在以后将软件工程应用到钢铁冶金的研究生产领域当中。”白天开口和李暮说话的男学生说道。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在他说完之后,其余人也纷纷地点了点头。

本来他们确实是想投入软件工程这个全新的学科领域,在其中大展拳脚。

可经过李暮白天的劝导,他们也想明白了。

只要是能够为国家做贡献,没必要在意是做什么。

当然,能够加入研究项目,他们也还是求之不得的。

“你们能这么想很好,那这几天我给你补补课。”徐教授见状,脸上的神情也缓和了下来。

他主要是担心这些踌躇满志的学生们,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

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一旁的吴教授忽然站起来,走到门口,拉开了半掩的房门。

只见门外的走廊,站满了一个个眼神憧憬的学生们。

不待徐教授反应过来。

他便大声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谢徐教授?”

“谢谢徐教授!”学生们立刻异口同声地大喊道。

这般大的动静,很快引起了周围的宿舍楼的主意。

还没休息的专家教授们出来,看到一群人聚集在徐教授这里,自然好奇,开始向身旁的人打听。

这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顿时炸开了锅。

奉天计算技术研究所准备搞钢铁冶金数据库的事情,虽然他们没有特别详细的消息,但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能够加入这种规模的软件工程研究项目,绝对好处多多。

当然,李暮不开口,这些老专家老教授们也不会主动开口去请缨。

可既然高兰等学生能去,他们的学生难道就不能去?

软件工程在工业发展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巨大作用,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别说是学生,就连他们都得去学习。

有这个机会,那肯定要去争取争取。

……

次日,早。

李暮醒来以后,洗漱锻炼完,便继续完善30000吨模锻水压机的研究方案。

昨天他做了一些,不过只完成了25%,需要再加快一点进度。

他的计划是在半个月内解决完这边的问题,然后便启程返回京都。

离开了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他也不清楚那边的研究进展得如何,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一边想着,他一边在所里吃完早饭,旋即坐车前往奉天工学院。

……

来到学校后。

刚刚下车,李暮便察觉了周围的有点不太对劲。

不过看了几圈,也没看出问题的他,没功夫继续深究。

因为看到他过来的专家教授们,已经和潮水一般涌来,将他淹没。

一直到中午的时候,他才来得及喘口气。

也就在这时,他终于发现了是什么地方不太对。

“怎么今天一张年轻的面孔都看不到?”他好奇地向上来邀请他去饭堂用餐的靳舒问道。

往常几天操场上除了那些老专家和老教授,便是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

但今天,跟约好了似的,一张都看不见了,着实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

闻言,靳舒脸色古怪道:“这不都是因为您嘛?”

“因为我?”李暮更奇怪了。

靳舒解释道:

“不是您答应了,可以让他们去杨天形同志那边参加测试吗。”

“而且只要通过便能参与钢铁冶金数据库的研发。”

“也就是我现在年纪大了,否则我都要去试试,跟着您一起研究。”

他最后还小小地开了个玩笑。

可李暮听完只觉得头皮发麻,不敢置信道:“他们全去了?”

来参加学术交流会的学生,少说也有近千人,这要是全部过去,场面想都不敢想。

“当然不会,现在都在跟着从五道口技术学院过来的徐教授、何教授等人学习呢。而且就算要去,学校这边也会安排好,不会影响研究。”靳舒笑道。

李暮这才长松一口气,无奈道:“看来以后我不能随便再答应别人什么事儿了,险些造成了大麻烦。”

本来只是高兰一个人,没有任何问题。

再加上后面来的几个学生,也问题不大。

但近千的学生,问题可就太大了。

沉吟片刻后,他继续道:

“靳院长,我想拜托您帮个忙,和学生们说说,不用去奉天计算技术研究所那边。”

“我会让杨天形他们派一些人过来主持测试。”

“只要成绩通过,就可以参与研究。”

把人全部放到奉天计算技术研究所那边,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保密单位。

“没问题。”靳舒果断地点头答应下来。

不过说完之后,他又犹豫了一下,然后才问道:

“可是李顾问,学生这边可是有近千人呢,而且都是大学生,钢铁冶金数据库的研究需要这么多人吗?”

虽说软件工程的学科难度很高。

但能考上大学的,哪个不是天之骄子。

一千人,少说也能有3分之1通过测试,这么一算,至少要招300来人。

这都比奉天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人数还多上2倍了。

“人数不是问题,我会将题目出得更有筛选性一些,将那些有天赋的人留下来培养,现在三省不是很缺软件工程的人才吗,正好可以用来补充。”李暮道。

他也知道这次招的人肯定不少。

哪怕是优中选优,打底也是100个,这么多人,暂时放在钢铁冶金数据库项目组没有问题。

可等到这边的研究结束,他们便很难再发挥什么的作用。

毕竟只是参与了一次研究,而且所做的工作一般也涉及不到核心内容。

一旦李暮离开,这边的软件工程项目的后续研发,会立刻陷入停滞,他们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失去用武之地。

“看来还得多搞一两个研究项目才行。”李暮心中暗道。

靳舒对于他的提议,肯定是举双手赞同的,直接道:“好,我这就去跟上面申请专项计划。”

说完,他便和李暮告辞,连饭都没有吃,便匆匆离去。

毕竟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基本都是定向分配。

涉及到这么多人的去留问题,肯定是要上报,才能够将事情继续推进下去。

……

饭堂内。

李暮打完饭菜后,主动找到了林宿安,以及其他国内目前比较著名的重型机械领域学者。

看到他过来。

本来正在讨论的林宿安等人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从座位上站起和李暮打招呼:

“李顾问好啊。”

“李顾问,您来这边坐。”

“正好有个问题想问问您,不知道您现在有没有时间?”

……

通过这些天的交流,他们每个人都对李暮是心服口服。

见状,李暮调侃道:“大家别站起来啊,都坐下都坐下,我又不是什么领导。”

“嗨,这不是习惯性带的嘛,大家都成下意识反应了。”林宿安解释道。

这句话让众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说来也是怪了,每个人见到李暮的时候,好像都要站起来。

要是谁没站,总觉得有点不太尊重的意思。

即便是一些老专家和老教授,也是这种想法,万一被人觉得是在摆架子,那可是有嘴都说不清了。

不过笑完之后,众人原本有些别扭的心情,却是轻松了许多。

李暮先端着饭盒坐下,然后才继续道:

“这次我过来,主要是想和大家说一说研究30000吨模锻水压机的事情。”

“上面的文件,想必大家也清楚,突破该项技术,是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这些天来和大家也讨论了不少问题,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觉得该到了摊牌的时候。我想问问你们,有没有兴趣参与到这项研究当中?”

他说完之后,目光缓缓地从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

但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众人的脸上都没有震惊或者迟疑,有的只是浓浓的激动和兴奋之色。

一位中年教授道:“李顾问,我们就等着您这句话呢!”

“是啊,30000吨模锻水压机,要说国内现在有谁能够搞出来,那非您莫属。”另一位老专家跟着道。

其他的专家教授们,也纷纷出言附和,神色之中满是按捺不住的激动和兴奋。

万吨挤压机开始研制的消息,他们其实是清楚的。

奈何前者和他们的研究方向有着许多差距,根本没有办法加入。

而且即便加入了,研究方向的不同,也会导致他们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变得十分有限。

所以只能铆足了劲地继续研究30000吨模锻水压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7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