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76章 杰出的后起之秀(求追读)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阿斯克:“不好意思李,刚刚手机不小心掉到水里了。”

“你要集成电路相关工艺技术的资料吗,你等等,我马上发给你。”

没多久,李暮收到资料。

他先是飞速浏览了一边资料,然后用问题拖延时间:“各位专家教授,大家觉得,我们国内现在集成电路研究困难有哪些?”

“当然是技术问题,很多技术我们都没有嘛。”有专家笑道。

一个教授立刻接话:“不仅是没有,用什么技术也不清楚,只能慢慢摸索。”

两人的话让周围的人频频点头。

李暮这会儿看了一些资料,心底稍稍有点底,飞快组织语言道:“集成电路,就是把电路所需要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器等原件以一定工艺方式制作在一小块硅片上,

再用适当的工艺进行互连,然后封装在管壳内……最终制成集成电路。”

“那么我们从中是不是能够从中得到集成电路所需的工艺信息呢?”

“当然可以,而且不需要推论。”下面立刻有人回答,“按照国外的期刊和杂志提供的资料,它会经过氧化、光刻、扩散、外延、等工艺流程。”

李暮点点头,目光瞥到旁边有块小黑板,于是缓步走过去,拖延时间以便能浏览到更多的内容。

等到在小黑板前面站定,他先把上面写的东西擦了,然后拿起粉笔,写下一段文字:光刻工艺、薄膜沉积工艺、刻蚀工艺、离子注入工艺。

“嗯?”台下有人皱起了眉。

光刻和刻蚀他们倒是知道,但薄膜沉积和离子注入,就比较陌生了。

李暮闻言转过身,道:“这是我根据国外资料,做出的对集成电路工艺难题的推论。”

“哦,推论的依据是什么?你不妨举个例子。”有专家立刻犀利发问。

毫无根据的结果,无法让他们信服。

李暮微微沉吟,然后道:“这四项工艺是我对集成电路成果的逆推,比如薄膜沉积工艺,就是通过晶圆的表面具有各层电路结构倒推而出。”

听完李暮的回答,下面的专家教授们一琢磨,发现好像还真有几分道理,于是又问道:“那么刻蚀呢?又因为什么?”

“在集成电路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光刻胶来复制掩膜图形,而刻蚀就是如何正确地选择清除不需要材料的工艺。”李暮笑道。

说完,他似是知道这些专家和教授们会继续发问,抢先一步开口道:“离子注入主要的作用是形成电阻,在芯片上起到导线和加热器的作用。”

“这种技术,是我通过在传统扩散技术的基础进一步发散后想到的,没有经过实验检验,不一定准确。”

“这里大胆提出,只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给各位专家教授提供一個思路。”

在场的专家和教授们心底不由冒出的一个念头:“是够大胆!”

但紧接着,他们又猛地发现:“不对劲啊,怎么说得好像很道理!”

而且李暮的理论,几乎等于给他们搭建了一个相当明晰的集成电路工艺流程框架!

要知道像集成电路这种高精尖的前沿技术,国外都是严防死守,生怕被国内学去。

他们想要研究,只能从国外的期刊杂志上找到一些只鳞片甲的内容,再以此做基础展开实验。

整个过程,就是一步步试错,摸着石头过河。

“你再给我们说说这个离子注入工艺,你是怎么想的?”几个教授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暮。

李暮这会儿已经快把资料看完了,闻言迅速定位要说的内容,整理一番后道:“离子束把固体材料的原子或分子撞出固体材料,叫做溅射;从固体材料表

面弹回,叫做散射;而在固体材料中停留下来,就叫离子注入。”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半导体材料进行掺杂,改变导电性能、光学性质和晶格结构。”

他一边说,一边在小黑板上画图,方便下面的人理解。

等他说完,在场的专家教授们不由陷入一阵长久的沉默。

直到不知谁“啪啪”地带头鼓起掌,雷鸣般的掌声霎时响彻会场,经久不息。

这下李暮算是彻底在国内半导体界出了名。

……

研讨会一直到下午才结束。

集成电路的四项关键工艺理论,成为全场唯一的焦点。

以至于研讨会接下来的内容,俱是以他提出的四项工艺为主。

几乎所有专家和教授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这套理论的可行性。

而作为提出者,少不了有人跑来找李暮询问。

一个来自辽省的专家看着李暮,目光满是欣赏,道:“少年有为啊,我在伱这个年纪时,连课本知识都没学明白,没想到你已经能举一反三,设计出最前沿的框架。”

“您过奖了。”李暮微微汗颜。

辽省专家继续道:“我们几个对你刚刚说的离子注入工艺还有点疑惑,你再解释解释?”

听闻此言,周边围上来的专家和教授们顿时竖起耳朵。

李暮看着众人好奇地眼神,只能无奈解释:“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精确向半导体材料中引入杂质,对材料进行优化。”

……

解释了好一番,李暮才忽悠住面前的辽省专家。

不过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有一个操着胡南口音的专家走上来:“哈哈,你好你好,小伙子很不错嘛!”

“我叫江承建,胡大的教授,小伙子以后有空可以到胡南去,和我们学校的师生交流交流。”

胡南专家的话音刚落,又有许多专家走上来,一边自我介绍,一边热情地邀请李暮以后去他们那里交流学习:

他这才后知后觉,这应该是半导体这个圈子正式认可他的意思。

换而言之,他就算还没有在学术界插旗立棍,也算杰出的后起之秀了。

……

待研讨会结束,李暮和圈里几十位大佬互相混了个脸熟后,终于得以脱身。

黄新华和他说了一声,就和几位多年不见的老友叙旧去了。

他找到王娅,准备去五道口技术学院的饭堂吃顿免费的晚饭。

来到五道口技术学院的饭堂,里面闹哄哄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3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