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97章 工业母机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李达章道:“我是李达章,我代表川渝人民,热烈欢迎李顾您来咱们这儿进行学术交流!”

李暮赶紧握手:“领导您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哈哈哈哈,得知您要来,川渝学界都沸腾了,无不热切期盼着能见一面,李顾问,咱们先不着急说话,您先跟我走,住处已经安排好了。”

“今天先休息休息,明天我再为你们接风洗尘!”

他望向李暮的眼中,满是炙热。

如果只是一般的专家和教授,他肯定不会这么热情,也没必要亲自迎接。

但李暮可是上面好几号领导亲自打电话过来吩咐,必须要照顾好的人。

这份殊荣,只怕开国至今,都没有人享受过。

“多谢领导您的好意,不过我现在恐怕没办法跟着您走。”李暮无奈地表示道。

李达章愣了愣,疑惑道:“这又是为什么,您还有其他的安排吗?”

他的话音刚落。

忽然,车站外又走进一群人来。

看到李达章,为首的人先是愣了愣,然后才道:“领导,你们怎么也在这儿?”

“章教授,还有申教授,你们怎么带人来了?”李达章更加疑惑了。

他知道两人的身份,也知道他们正在研究的是国家的军事机密项目。

章教授直接道:“领导,我们是来接李顾问的。”

“接李顾问?”李达章看了看李暮,瞬间明白过来。

怪不得这个闻名全国的大科学家会突然来川渝,原来是为了帮忙搞研究。

只是实在想不到,这个以J语言和软件工程著名的大科学家,竟然还懂得军工科技?

他的脑中念头急转,嘴上却不慢,当即道:“原来如此,那实在是可惜了,本来还想和李顾问您好好聊聊呢。”

说到最后,李达章不禁满脸惋惜。

但他也知道,不可能强行把人留下来。

那样恐怕前脚刚回到单位,后脚京都骂人的电话就要打进来。

“我这次要待上7天的时间,会有机会的,而且跟着我过来的杨天形、周溪令、雷鸣和王娅四位同志在软件工程方面的水平也不差。”李暮笑了笑道。

对方的来意,他不用猜也猜得出来。

软件工程这个国家的重点项目,哪怕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他的重要性。

李达章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肯定比不上李暮,但也聊胜于无了。

……

随后,黄新华等人先跟着李达章离开。

李暮和王娅简单地告了个别。

才看向申中益,以及各个的张教授。

在两人的身后,还有着一个穿着军装的军人,看级别好像是团级。

申中益介绍道:“李顾问,这章云华所长,这是王琨团长”

“章所长好,王团长好。”李暮打了个招呼。

他在打量两人的同时,两人也在打量着他。

章云华忍不住道:

“李顾问比报纸上,还要年轻许多啊!”

“本来申所长和我说的时候,我还不相信。”

“但今天我是真信了,果真是天生英杰,非同一般啊!”

他和申中益共事许久,自然少不了打听磁流体推进器背后的设计者。

但不论是他,还是研究基地的许多人,都不敢相信会是李暮。

一个在计算技术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果的科学家,竟然还搞出了磁流体推进器,这简直匪夷所思,跨界跨的也太狠了!

“章所长过奖了,真正的功劳其实是所有默默无闻的研究人员,我只是整个团体中的一份子。”李暮笑着道。

这份态度,让章云华更加赞赏。

虽然才刚刚见面,但李暮给他的印象极好。

有能力,为人还谦虚,走到哪里都会让人喜欢。

……

几人闲话片刻。

李暮便跟着章云华走出火车站。

车站外,五六辆军绿色的嘎斯69排成长长的一排。

最前方和最后方,甚至要有着坐满战士的军用卡车。

“李顾问,请。”章云华率先走上一辆嘎斯69的车后座,然后道。

听到他的声音,李暮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这护送规格,算是拉满了。

王琨和申中益紧也跟着上去,一个坐在副座,一个坐在后座,将他夹在中间。

待众人坐稳后,车队才缓缓出发。

……

一路前行,周围景色愈发葱郁,渐渐不见人烟。

直到下午五六点左右。

在山中弯弯绕绕地开了许久,车队才在一处岗哨站停下。

接下来的路,便需要步行了。

好在有章云华和申中益等人陪着说话,李暮一路走一路闲聊,也不觉得疲惫。

走了半个小时的功夫,在经历几次检查后。

他们终于来到一处山坳。

这里,也就是原子能潜艇的研究基地。

章云华笑道:“李顾问,我们到了,等会儿吃晚饭,给您安排房间,您先休息一天,明天我们再开始怎么样?”

这一路走下来他可以说是累得够呛。

虽然李暮看起来只是面色有点微微苍白,但他可不敢赌。

上面可是特地吩咐过,要照顾好李暮的身体的。

“不用这么麻烦,我休息一会儿,晚上就开始吧。”李暮摆了摆手道。

章云华道:

“那可不行,领导们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要照顾您的健康,要让您休息好,不能太累。”

“虽然理由没有明说,但我们也不能违反就是了。”

“而且现在原型机的台架实验也需要准备,这会儿过去也看不到。”

他的这番话让李暮沉默下来。

最终,他还是点点头,道:“那好吧,先休息休息,明天再开始。”

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他觉得还是不要再继续坚持下去的好。

——后面的申中益明显在蠢蠢欲动,想要解释解释上面为什么要关心他的健康这件事。

背后嚼舌根这件事,他们不会做。

但当面做,就不介意了。

那一副遗憾的表情,仿佛还想说一句:“要不您再坚持坚持?”

……    见到李暮点头,章云华便带着李暮先前往基地的饭堂用餐。

做了那么久的车,他们只吃了一点干料,此时早已饥肠辘辘。

不过看到李暮一口气拿了十几个人的饭菜,他还是忍不住道:“李顾问,可以一次一次拿,免得吃不完浪费。”

倒不是舍不得。

以李暮做出磁流体推进器的贡献,吃多少都没问题,只是不想浪费粮食。

“放心,李暮能吃的完,他在我们那边的时候,都这么吃。”不待李暮开口,申中益便帮忙解释道。

然后,不等章云华反应过来,李暮对他笑了笑,便开始解决面前堆积成小山的饭菜。

望着他一口一个馒头的模样,章云华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把嘴里的话咽了回去。

这个吃法,确实不可能浪费。

他后知后觉的想道:“怪不得呢,我说怎么突然多拨了一笔伙食费过来。”

……

吃完饭后,李暮便在安排的宿舍睡下。

嘴上虽然说不打紧,但一连30多个小时的舟车劳顿,要说不累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一沾着枕头,便睡了过去。

一直睡到晚上9点多,才爬起身。

不过还没来得及干什么,肚子又“咕咕~”地叫了起来。

“先去吃饭吧。”摸了摸肚子,李暮推开门,走出宿舍。

刚刚出来,便有一个小战士迎上前,道:“李顾问,您醒了,我是所长派给您这几天的助手,常鼎兴,您叫我小常就好,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和我说。”

“咳,现在饭堂还有饭吗?”李暮问道。

一来啥都没干,就吃了人两顿饭,还有点怪不好意思的。

常鼎兴道:“有的,所长特地让饭堂给您留了饭的,您跟我来。”

说着,他便当先带头朝着楼下走去。

李暮跟上去,一边走,一边打量整个研究基地。

建筑普遍不高,而且多是混泥土,要不是随处可见的警卫,看着跟后世的老厂房宿舍似的。

就在路过一处楼房时,李暮指了指上面,问道。“那边亮着灯的是实验室吗?”

“对,现在章所长还带着人在研究呢,经常熬到一两点才会休息。”常鼎兴答道。

李暮一听,来了兴趣,道:“先不去吃饭了,我上去看看可以吧?”

“这个,我不能决定,要去跟所长申请。”常鼎兴为难道。

虽然章云华告诉过他,要尽量满足李暮的要求,但毕竟实验室地位特殊,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让一个刚来不久的人这么进去。

听到这话,李暮也没有坚持。

……

跟着常鼎兴先去饭堂吃完饭,他又回到宿舍。

睡了一个下午,此时也没有什么困意。

索性打开聊天页面,开始浏览起各种技术资料来。

计算机这块儿,暂时不考虑。

现在因为CAD、CAM和CAE等软件的出现,工业将要迎来一次大升级。

但底子太弱,即便升级,也升级不到哪里去。

可能的话,他还是想搞一些能够直接提升工业实力的东西。

比如——工业母机。

“雅施达、亥天精工、纽维数控……”李暮的目光在一排排工业母机生产公司上面扫过。

工业母机是制造生产机器的机器,也叫做机床。

它的存在,能够为各类工业提供各种机械设备,是构成整个现代工业的心脏,也是机械制造业最核心的关键之一。

李暮看完之后,暗暗想道:“3+2数控铣床都开始研究了,没道理不试着搞搞3+2数控机床。”

数控铣床,只是数控机床的一种。

后者包括数控车床、数控磨床等。

“航空院那边应该已经开始了3+2数控铣床的研究,我就试试研究泛用性更高的3+2数控车床吧。”李暮很快给自己定下目标。

夏国现在在计算机、半导体和软件工程等很多方面,处于断崖式领先世界的存在。

哪怕加工精度差一点,也能通过手搓来解决。

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完成这个研究。

“只是可惜,现在想搞5轴,还差太多了。”李暮略微遗憾地想道。

高端的数控车床,一般都具有是3轴或者3轴以上联动控制功能。

后世把拥有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

要是真能搞出来,夏国和M帝整体工业技术的差距,至少可以瞬间拉开5年!

不是M帝领先,而是夏国一举反超M帝5年!

“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不能着急。”李暮摇了摇头,没有继续再想下去。

一步迈到5轴,基本是不可能的,还是得积累。

他深吸了一口气,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然后开始进入各个数控机床公司的资料库,整理起资料。:

“DMU50,快移速度为24米每分钟,转速范围20至8000转每分钟……M6-400,主电机功率为15千瓦,主轴转速范围可达18000转每分钟……”

……

次日,清晨。

李暮早早地起来。

洗漱,锻炼。

打拳的样子,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正准备去找他的章云华看到他的样子,停下脚步,面上满是惊诧。

他忍不住向身旁的申中益问道:“这个李顾问,一直都这么……这么与众不同的吗?”

他想了半天,才想出一个“与众不同”这个词。

一顿能吃十几个人的饭量也就罢了。

打起拳来还虎虎生风,看着不像个科学家,更像个江湖拳师。

“哈哈,别忙着惊讶,以后你要惊讶的还多着呢!”申中益哈哈笑道。

……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

这边的李暮也打完了拳。

他早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的章云华和申中益,所以收起架势后,便直接过去,道:“早啊两位所长,我还以为要再等会你们才会起来呢。”

“研究任务紧张,哪能睡得着,恨不得每天都住在实验室里啊!”章云华收起心中的惊讶,闻言摇了摇头道。

李暮赞同道:“没错,国家复兴的重任压在你我的肩上,哪怕付出一切,我辈也在所不惜。”

“说得好!”章云华眼睛发亮,道:“怪不得李顾问您年纪轻轻便成就斐然,这份觉悟,就值得我们敬佩啊!”

李暮摆手:

“您过奖了,我相信您,还有千千万万的科研工作者们的觉悟,比起我只高不低。”

“不瞒您说,在我还在京工院的时候,就一直对原子能潜艇感兴趣。”

“只是阴差阳错,没有在这方面有所发展,不知道这回能不能有机会,在您这里学习到相关知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7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