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94章 碳纤维生产线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李暮也觉得这个突然想到的理由有些蹩脚,只好实话实说道:

“好吧,我承认,我是觉得你天天这么研究,有点太累了。”

“去川渝一趟,正好可以休息一下,还能和那边交流学习一番,何乐而不为,是不是?”

“放心,最多去一周的时间,不会影响这边的研究的。”

“那好吧。”王娅想了一下,如果只是一周的话,那确实可以接受。

而且去川渝那边交流学习,也是一个检验自己所学的机会。

……

次日,早。

洗漱锻炼完后,李暮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他直接找到王绶觉和吴有望,和他们说了要去川渝的想法。

两人虽然有些震惊,但知道他是为了研究的事情,因此也没有多问。

不过对于他想将CAD、CAM、CAE三个软件带过去,就有点奇怪了。

王绶觉疑惑道:“在京都都还没有普及开来,现在拿过去是不是太早了些,那边也才刚刚有02型计算机而已。”

“论水平他们短时间内肯定是追不上进度的,但这并不妨碍这些软件的应用。而且也能提升川渝那边的软件工程水平,为以后软件工程专业地推广助一把力。”李暮解释道。

直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对于软件的概念,也依旧停留在报纸和电台里听过的报道上。

实际有什么效果,大家都不清楚。

即便京都这边先搞出来了,并且大力地宣传。

但落实到地方,受限于重重条件,可能很难达到同样的标准。

李暮继续道:“趁着这次过去,我和那边的专家和教授们多交流一番,他们的成功,也能辐射到周边的地区,带动国家整体软件水平的发展。”

“好,那我再找几个专家跟你一起过去,这件事完全可以作为一项专项计划来做!”吴有望很快反应过来,道。

一旁的王绶觉嘴唇蠕了蠕,显然也有意开口。

见状,李暮连忙道:“王所长,您就别去了,要是您也走了,所里便没人能解决各个研制组遇到的问题了。”

“我知道。”王绶觉有些哭笑不得,道:“我就是想问问,你要不要带几个年轻人过去,所里现在能跟你一起走的人可不多。”

李暮这才放心下,道:“这个我早就想好了,带王娅、杨天形、雷鸣和周溪令他们四个去就行。”

他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将自己定好的人说了出来。

至于哪位教授要去,他没有插手,由吴有望去协调。

“好,按你的要求来。”吴有望点了点头,一时倒是没有反应过来不对。

倒是边上的王绶觉,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暮。

不过他也没有戳破,毕竟王娅的能力确实没的说,研究的领域也相当广泛。

要不是后面选择继续跟黄新华搞集成电路,这回在软件研发这块,这么都能当上个组长了。

……

接下来的一天时间,李暮都在忙着安排所里的研究事宜。

第二代超算、03型个人计算机以及01型操作系统这边倒是比较稳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CAM、CAT和CAE三个软件服务器的研发,原理和CAD也基本差不多,简单地开了个小会便被解决。

花费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大马力柴油发动机上。

吴有望打了申请之后,上面的没用多久便把人调了过来。

但这些专家和教授,大都还不清楚什么是CAD、CAM,想要上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好在水平没的说,看到他给出的图纸后,很快给出了各方面的意见。

……

一间机房内。

李暮将这些研究汽车发动机的专家和教授们提出的意见一一采集。

待众人说完后,他拉过一块小黑板,开口道:

“大家的想法都说完了,那么我也来说一说我的设计想法。”

“这个柴油发动机有三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气动系统。”

“先来说说曲柄连杆机构,它是发动机内部的关键部件,通过连杆,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

一边说,李暮一边在小黑板上画出各种理论设计图。

速度之快,看得下面准备不及的专家和教授们都有点跟不上。

还是他忽然发现坐在前排的几个年轻专家的眼神逐渐变得清澈,才反应过来,连忙放慢速度。

依次将三大机构和四大系统讲解了一遍。

待他说完后,一个专家立刻开口道:“您的设计是很合理的,不过有一些部件,以我们现在的加工水平,恐怕还没有办法达到。”

“没错,李顾问,您的理论确实很厉害,但稍稍有点脱离实际,除非纯手工加工,但那也不现实,柴油发动机的工业化不可能全靠手工来完成。”另一个教授接着道。

他们各自都是在汽车发动机领域浸淫多年的权威,自然不会因为李暮身上的光环,就盲目地直接相信。

李暮笑了笑,道:

“按照现在的加工水平,确实有一些难度,但如果我们的加工水平很快便能得到提升呢?”

“大家请看我身后的计算机,这款软件,做CAD,相信大家应该也有所耳闻。”

“接下来请看我演示,如何利用它在短时间内绘制出一张图纸。”

说完,他便立刻动手,操作起电脑,在屏幕上绘制柴油发动机配气机构部分的结构图。

因为操作系统还没做出来,所以绘图还没有那么方便。

但速度依旧十分惊人。

仅仅是用了15分钟不到的时间,李暮便完成设计图,而且旁边还有清晰的各项参数显示。

看着上面的结构图,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惊地一时失语。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图就画好了。

要换作他们平时,打个草稿的时间都不够。

先前开口的专家最先反应过来,道:“李顾问,您确实名不虚传。”

“但还是那个问题,怎么实现呢?”

不少专家和教授也纷纷点头赞同。

李暮笑了笑,道:

“大家先别急,听我慢慢说完,利用CAD绘制完设计图,只是第一步。”

“在完成后,第二步是将图纸的数据通过CAM制造出来。”

“利用计算机的辅助计算,我们可以在制造之前,便看到这一次生产是否具备成功的可能。”

“这个CAM真的有这么厉害?”刚刚开口的那个专家不敢置信道。

李暮微微一笑:

“我说得再多,不如大家亲自上手试一试。”

“只不过现在和CAM配套的生产线还没有搞出来,需要一点时间完成。”

“但大家可以放心,我可以保证绝对不会有问题。”

话音刚落,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便一个个等不及地上来亲自尝试。

……    待众人一一地体验,搞明白怎么使用后,不由冲李暮竖起大拇指,道:

“了不起,真的了不起,李顾问,您的这两样东西,对我们国家的各项工业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啊!”

“这么方便的绘制设计图方式,能节省我们多少设计的时间,恐怕M帝都没有这样的好东西!”

“别说M帝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我看在世界上都是独一份儿!”

……

一群年纪最小都有40岁的专家和教授,围着李暮一顿猛夸。

刚来的时候,他们还有点把不准李暮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么强的能力。

毕竟这张脸实在是太嫩了一些。

但他们现在见识到了——比传说还要厉害得多!

“CAD和CAM的研发,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很多同志,在研究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才有大家今天见到的成品。”李暮笑着道。

不过众人也只是当他谦虚罢了。

李暮他们不清楚,但老一辈学界里有几个厉害的,他们还不知道?

……

会议开完,已经是晚上10点多。

李暮都有点累了,但这群老专家和老教师却依旧精神奕奕。

瞧着架势,俨然是准备小小地通个宵。

他提醒了一句,道:“大家早点去宿舍休息吧,别熬得太晚。”

“李顾问,这个时候,我们怎么睡得着啊,您要是累了先去休息好了,我们再讨论会儿。”一个专家答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个人的习惯不同,他们也没必要强求李暮留下一起研究。

反正今天获取到的新知识,已经足够他们消化几天的了。

李暮笑道:“那诸位教授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再不走,一会儿吴所就要来赶人了。”

“赶人,这是为什么?”众人好奇道。

虽说他们熬得太晚,也会被提醒,但只要不连续几天这么搞,顶多口头批评两句而已。

不待李暮回答,一道身影忽然从机房外走了进来,道:

“还能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我们所里有有个典型例子了。”

来人不是吴有望又是谁。

“哦,吴所长,是什么典型例子?”一个专家好奇道。

李暮脸都绿了,赶紧道:“所长,这都是什么陈年往事了,不提也罢。”

要是来一波人就提一次他以前因为研究晕倒的事情。

那估计他身上这“体弱多病”的标签,怕是用不了多久,便会人尽皆知。

“确实是不提也罢。”吴有望乐呵呵道:“总之大家只要知道,研究再怎么重要,也没有你们的身体重要就是了。”

这种不是把柄的把柄,说出来,也就没有了。

倒不如就这么留着,以后时不时能拿出来拿捏李暮一二。

……

随后,吴有望的出面下,一众专家和教授虽然还是有点可惜,也只能先去休息。

待所有人走后,他又带着李暮来到办公室,道:

“上面已经下来了指示,批准你前往川渝的申请。”

“但为了你的安全考虑,只能乘坐火车专列前往,等后面你把所里的事情安排好,随时可以出发。”

“对了,除了你点名的几个外,还有黄新华教授也会跟着去。”

这个年代的飞机不像后世那么安全,出现事故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

而且一旦发生事故,生还的概率很低。

因此李暮倒也不意外上面只让自己坐火车过去。

“不过黄教授也去吗?”李暮好奇地问道。

吴有望点点头,道:“没错,总得要有个能压得住场子的,半导体这块,现在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权威。”

“当然,是在世人不知道你的贡献的前提下。”

别看黄新华在半导体研究所一直不声不响地研究。

但两代光刻和集成电路等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已让他闻名遐迩。

M帝和老大哥那边,也将其列为重点调查的对象。

“有黄教授的话,我确实能轻松不少。”李暮也非常满意。

至于集成电路的研究,他相信黄新华已经做好了安排。

吴有望点点头,道:“那你们协调一下,看看什么时候出发。”

说完,似是还有些不放心,他继续道:“还有,到了那边也要好好休息,不能太辛苦。”

“你总不想把你‘体弱多病’的这件事,也带过去吧。”

“您放心,我一定注意,一定注意。”李暮满脸无奈地应道。

生怕再被唠叨,他连忙找借口告辞。

……

回到家中。

李暮放下公文包,在沙发上休息片刻。

旋即来到书房,继续研究工作。

半导体研究所这边安排得差不多了,还有航空院那边的事情。

涡轴发动机暂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搭建碳纤维生产线,需要他再推一把。

拿出之前写好的《碳纤维生产线设计》。

要离开一周的话,资料便需要给得详细一些,以免出现什么问题。

……

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李暮才终于将内容补全。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不知不觉,竟然又熬到了12点多。

暗道一声“糟糕”,他连忙走出书房。

只不过刚刚走出房门,他的动作便忽然轻了下来。

沙发上,裹着毯子王娅正在熟睡。

在她面前,放在一碗用盘子扣住的面条。

李暮轻手轻脚地走上去,将她抱起。

……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