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402章 设计图就这么水灵灵地拿出来了?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恰恰相反,李暮现在身旁的安保力量,增强了十倍不止,就是为了防止发生任何的一点意外。

只要出现任何一点失控的迹象,他们都会立刻行动起来,不惜代价消灭一切潜在的危险。

“好,好,领导,我不试飞了还不成嘛,不过等最后没什么问题了,我再去开一转儿当做验收,总可以吧?”李暮叹气道。

这个要求倒是不过分。

不过吴薛还是看了看王石存,在后者点头之后,才答应下来。

在说服了李暮之后。

众人脸上的紧张神色,才慢慢放松下来。

吴薛脸上转而露出笑容,继续道:

“瞧我刚刚都急坏了,忘了先祝贺您了。”

“恭喜李顾问,成功完成了风洞试验!”

“您给咱们国家打造了一件强大的军事武器啊!”

他说完之后,林振也跟着开口道喜。

黑城郡领导慢了一拍,不过也赶紧开口祝贺。

就在研究所内,众人庆祝的当口。

在研究附近,盯了许久哨的间谍,也将情报汇报了上去。

这些天来,他们几乎时刻都在关注李暮的动向。

毕竟抓人的代价太大,所以他们暂时仍旧以调查为主。

本来没有发现什么特别有用的情报,已经让有些人打起了退堂鼓。

但吴薛和林振的匆匆出现,让他们敏锐地发现了不太对劲的地方。

……

某处小院内。

在经过一系列的试探,确认没有人跟着自己后,伪装成普通人的间谍走入院中的房间。

在屋内,有一老汉已经在此等候。

看到对方,间谍道:“今天吴薛、林振和三省许多的郡领导,都去了奉天空气动力研究所。”

“吴薛竟然在这里逗留了这么多天,背后的原因很值得深思啊!”老汉微微颔首,目光露出思索之色。

三省诸多上层领导人物前往奉天火车站迎接李暮的事情,他们还是知道的。

虽有人据此怀疑,李暮便是神秘的‘河图’,但没人敢下这个定论。

毕竟上面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证据,而不是这种臆测出的结果。

过去宁可杀错不可放的手段过对于他们现在的处境来说并不适用。

他们需要尽可能地确认李暮与河图的关系,然后再策划行动。

否则这种级别的任务,需要调动他们在整个三省的暗中人手,才有一定的可能完成。

一旦失败,损失很难再挽回不说,以后也失去了再对河图和天工继续调查的力量。

“有办法进去,试着把发生了什么事情调查清楚吗?”老汉沉吟片刻,然后问道。

间谍想都没想便直接摇头,道:“没有可能,自从李暮到了里面之后,周围的安保级别加强了至少10倍!”

如果是以前,未必没有机会混进去。

但现在,别说进去了,就是不亮靠近,都没有可能。

“必须试一试,现在奉天空气动力研究所内,很有可能藏着足以证明李暮究竟是不是河图的东西!”老汉眼中忽然闪出一抹精芒,斩钉截铁道。

虽说这也有可能是夏国给出的陷阱,但确实是一次确认李暮身份的好机会。

但凡获得的情报,能够证明李暮和河图有关,他们便会动用全部的力量,解决这个威胁。

……

研究所内,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的李暮。

面对着众人的祝贺,笑着道:“试验能够成功,都是大家伙儿一块的功劳,我可不敢专美于前啊!”

说辛苦,每个人都很辛苦。

别看他天天熬到很晚,但很多人在试验上所花的时间丝毫不比他少多少,甚至还有超过他的。

“李顾问您可千万别谦虚,我们做的工作,那换谁一样都能干,可只有您,是绝对不可替代的!”徐顺寿感慨道。

他所说的,不仅是玄鸟-1直升机的研制,更是包括了整个风洞试验。

李暮所做的贡献,可以说超乎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料。

原本是试验计划,名义上虽然是以他、李暮和吴达观三人为主,实际上李暮也只是协助而已,毕竟他并不具备风洞试验的经验。

可在实际过程中,李暮展现出的天赋和能力,深深地折服了试验小组的每一位教授。

也让试验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以他为主导。

“好了,大家就不要推来推去了,都是功臣,来之前我已经通知过了,今天咱们搞一个庆功宴,一起高兴高兴!”吴薛大手一挥道。

听闻此言,试验场地内的所有人,立刻欢呼起来。

……

到了晚上。

饭菜丰富,肉菜充足的庆功宴,让众人吃得极为尽兴。

吴薛、林振以及逗留在奉天的其他地区的郡领导,也都前来表示祝贺,频频给李暮敬酒。

当然,喝酒的只有他们。

李暮始终以茶代酒,谁劝都不管用,保持着滴酒不沾的习惯。

要是在后世,这般特立独行,显然不可能。

但在这个年代,大家就佩服“本事”两个字,尤其是在李暮说出“不想影响到自己的思考”后,更没人再去劝酒了。

毕竟他们的眼中,李暮的脑子绝对是极为珍贵的存在,里面的一个个奇思妙想,都是足以影响夏国科技发展格局的存在。

倘若因为喝酒损伤半点,说他们一句国家的罪人也不为过。

……

吃饭吃到一半。

李暮正和王石存、徐顺寿和吴达观闲聊风洞发展问题的时候,忽然被吴薛的秘书过来叫走。

等到了付华生的所长办公室。

望着站在门口的两个警卫,他的心忽然“咯噔~”了一下。

进入房间。

吴薛和林振两人面色严肃地坐在沙发上,还有一个身着便装的中年男子站在一旁。

看到他等候,中年男子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他敬了一礼,道:“李暮顾问您好,我是安全委员会的史进。”

“您好您好。”李暮伸出手,和对方握了握。

旋即用疑惑的目光看向吴薛,问道:“领导,这是怎么回事?”

“是关于间谍的事情。”吴薛长吐出一口气,满色满是担忧道:

“根据史进同志所说,现在有一伙人,已经盯上您了。”

“而且很有可能会在近期策划一场行动,潜入研究所内寻找关于你这次过来是做什么的情报。”

“虽然人已经被我们盯上了,但是我建议您还是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由专人保护起来更好。”

在真正见识到了李暮的能力之后,他才知道这是怎样一位科学家,对夏国的意义,又究竟有多重大。

别的不说,出趟差的功夫,便能找到研究思路,准备去解决国内很多专家和教授都没有突破的万吨挤压机。

这份天赋,说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都不为过。

“多谢领导您的关心,但我现在走的话,不就侧面证实了间谍的猜测吗。”李暮摇了摇头,道。

间谍没办法确认他的身份,这是肯定的。

要是真确认了,老大哥现在不好说,M帝肯定铆足了劲儿想搞死他。

想到这里,李暮看向一旁的史进,继续道:“对于这个情况,你们应该有所准备吧?”

他记得在来之前,吴薛便告诉过自己上面的计划。

把自己当做诱饵,尽可能地消灭间谍的有生力量。

然后,他在老大哥和M帝的情报部门眼中,便会成为明牌的陷阱。

如此一来,在没有其他情报的去证明他的身份的状况下,他可以获得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安全。

“有是有,但李顾问,哪怕计划再周密,也很难保证万无一失。”史进摇了摇头道。

保证没有半点危险——他们说过无数次这样的军令状,也用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捍卫着这句承诺。

可在这里,他们不能说。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一旦出现任何闪失,对于夏国来说,是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李暮看着史进,沉吟片刻,道:

“只有千日捉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再说世界上也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冒一次险,一劳永逸地把问题解决,还是很划算的。”

“而且我也十分相信安全委员会各位同志的能力,所以你们尽管放手去干,需要我配合直说便行。”

他当然可以选择更安全的方式。

但怀疑一旦产生,只会越来越深。

老大哥和M帝,都不会放弃对“河图”和“天工”的追查,迟早有一天,会投入更大的力量来调查自己。

与其如此,不如主动出击!

至于后面再怀疑自己怎么办?

李暮相信当歼-10、歼-20在老大哥和M帝的头上盘旋的时候,他们会慎重地考虑惹恼夏国的代价。

“既然如此……”史进顿了顿,看了吴薛一眼,在后者微微点头后,才道:

“我们一定会不惜代价,保证您的安全。”

“至于配合的问题,我们确实需要您的帮助,伪造一份足够将那些间谍们糊弄过去的科研资料。”

“最好是和半导体完全无关,这样才能在后续中骗过M帝和老大哥。”

安全委员会的计划,是将间谍全部一网打尽。

然后故意放走一两条漏网之鱼,让其将辛苦获得的情报送走。

只要证明了李暮在这里做的事情,和河图主要研究的半导体完全无关,便足以洗清他身上的大部分嫌疑。

“用不着伪装,我现在便正在研究一些新的东西,完全可以拿出去。”李暮笑道。

他刚刚说完,一旁的吴薛便道:“难道您说的是……万吨挤压机?”

“没错,这项技术M帝和老大哥早就有了,即便我将它搞出来,也不会让他们产生威胁感。”李暮点头道。

相比于夏国,M帝和老大哥,在工业基础上处于全面领先的地位。

一个万吨挤压机,还真入不了他们的眼。

办法是个好办法,不过吴薛却有些疑惑,问道:“我听说您才刚刚开始研究而已,难道已经有思路了?”

“这个嘛,确实有些小小地突破。”李暮笑了笑道。

既然要拿来混淆视听,那么自然要多拿出一些资料。

……

在商量完事情之后。

史进很快离开。

李暮走出办公室,深吸了一口晚上的凉风。

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热的大脑,顿时冷静了许多。

吴薛和林振紧跟着他出来。

看到他的动静,不由调侃道:“怎么,刚刚还一副浑身是胆,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现在就知道担心了?”

“确实有一些,毕竟长这么大,也就在街上见过一次抓间谍而已,不过连面都没见着。”李暮坦言道。

说不怕,是不可能的。

刚开始来到这个年代的时候不怕,是觉得这种事情距离他实在太远,八竿子打不着。

哪怕真有间谍,也不可能盯上他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

但现在不同了,无论是河图还是天工搞出来的东西,都足以让M帝拼了命地想要搞死他。

“您要是现在反悔,我可以去把史进同志叫回来。”吴薛听完,脸色正了正,当即道。

一旁林振也道:

“领导说得没错,您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您的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

“我这就去把人拦下来。”

说着,他还生怕李暮碍于面子不肯点头,直接转身准备去拦人。

两人都不觉得李暮后悔是贪生怕死。

相反,还十分庆幸他改变主意。

见状,李暮连忙拦住他们,哭笑不得道:

“别别,哪有现在临阵退缩的道理。”

“我就是感慨一下而已,没打算改变主意。”

“你们要相信安全委员会的同志们,再不济,也可以相信相信我自己的身手。”

他说着,扬了扬自己的拳头。

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出其不意之下,绝对能够间谍一个惊喜。

“还是算了吧,您最好没有这个机会。”吴薛和林振无奈道。

要是真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宁愿是自己出事,都不愿意李暮出事。

……

谈话结束后。

李暮回到宿舍。

坐在书桌前,他微微凝神,隔壁赵参军做俯卧撑训练、关建民看书翻页的声音,清晰可闻。

他身体素质地提升,从来不是简单地体力加强,而是全方位的强化。

虽说达不到手撕小日子的夸张程度,但比起常人还是比较夸张的。

“不过能不打,还是不打吧。”李暮心中暗道。

人都怕死,他也不例外。

如果能依靠敏锐的五感提前避开威胁,那么完全没必要动手。

“继续研究吧。”李暮很快恢复正常的研究状态。

今晚除了正常的歼-10资料记忆之外,还需要抓紧点功夫,把万吨挤压机的初步设计图搞出来。

有这个东西,才能骗过那些找上门的间谍。

……

次日,早。

纵然已经试验结束,李暮依旧没有偷懒。

洗漱锻炼完后,继续开始研究。

待快到11点左右的时候,他又去找到王石存商量试飞的事情。

虽说他的人不被允许过去,但并不影响他为之出谋划策。

说了约莫半个小时,关建民忽然找了过来,道:“李树和周兰来了,还带着一个人来。”

听到这话,李暮精神一震,草草将和王石存的对话收了个尾后,便转身离开。

……

研究所的会客室内。

李树和周兰正在其中的沙发上坐着,而坐在他们对面的中年男子,正是奉天重型机械厂的设计处长王正安。

三人也没想着能够立刻见到李暮,所以一边喝茶,一边在闲聊。

“这个李顾问,真的对万吨挤压机很有研究吗?”王正安喝了一口茶水,又一次向李树两人确认。

毕竟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一些。

在李暮之前,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万吨挤压机的半点研究资料。

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出来。

虽说最近一段时间,上面最新指示,让他们全力攻克这个技术难关,但该怎么做,要怎么研究,现在都没人能明白。

李树道:“王处长,您不相信我可以,但还能不相信李暮顾问吗?”

“盲听盲信是要不得的,即便他给你们的思路很不错,但也不能证明他对研究万吨挤压机有多高的造诣。”王正安摇摇头道。

他知道李暮是闻名全国的科学家,心中对其成就,同样佩服不已。

只是科学研究,和名气的大小从来没有太多关系。

李树张了张嘴,正想继续反驳。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道声音,道:“说得没错,科学研究绝对不能盲听盲信,质疑权威才能超越权威!”

话音刚落,门外便走入一个相貌清秀,气质温和的年轻人。

看到对方,王正安一眼便认了出来,连忙站起身,自我介绍道:“李顾问您好,我是奉天重型机械厂的设计处长王正安。”

“您好您好,不知道王处长来此,有何贵干啊?”李暮笑着和对方握了握手,然后明知故问道。

王正安搓了搓手,道:“我看了您给李树和周兰他们两个的问题,您是在研究万吨挤压机吗?”

刚刚在背后说人“坏话”便被听到,有些尴尬还是难免的。

“研究谈不上,只不过是一时起意,想要在这方面尝试尝试,看看能不能够有机会解决这个技术难关而已。”李暮道。

闻言,王正安不禁有些失望,道:“那这么说,您不打算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功夫了?”

虽说他觉得李暮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万吨挤压机有很深的研究,但只要其肯用心,还是很有希望解决这个难关的。

盛名在外,他对李暮的能力还是没有怀疑的。

“是不打算,毕竟重型机械不是我的强项,我只能够说尽力而为,为日后去搞万吨挤压机地技术突破的同志提供一些资料。”李暮笑道。

听到这话,王正安的眼中更加失望了些许。

见状,李暮微微一笑,继续道:“对了,王处长您对万吨挤压机这么感兴趣,难道是准备研究?”

“和您说一说也无妨,京都最新下达了指示,准备召集全国的专家教授,组成攻坚团队,将万吨挤压机造出来!”王正安想了想道。

以李暮的级别,这种事情问谁都可以知道。

所以他也不需要顾忌保密的问题。

李暮道:“原来已经开始了吗,那您参与了吗?”

“我最近刚忙完手头上的事,听了李树和周兰两人说起您,便赶紧过来拜访了。”王正安道。

国家要全力研发万吨挤压机,目前还处在准备阶段,没有开始。

李暮微微颔首,对此倒是并不意外。

在历史上,王正安是经过了层层地讨论和决议之后,才成为万吨挤压机的总设计师。

然后10天便拿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并且一次获得通过。

虽说对于万吨挤压机的研究肯定不止10天,但是其科研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想到这里,李暮觉得闲聊得也差不多了。

他从自己的公文包中拿出绘制着万吨挤压机初步设计图的稿纸,道:“您既然能参与研制,肯定对万吨挤压机的认知很深,这是我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想请您指教一二。”

“指教不敢当。”王正安连忙摆摆手,谦虚了一句,然后才接过稿纸。

本来他还以为又是像李树和周兰两人手里的问题差不多的东西,结果定睛一看——设计图!

“这是万吨挤压机的设计图纸!”一旁的李树和周兰也跟着凑上前,看了一眼之后,立刻惊呼一声。

虽说看程度,只是初步的设计图,但却仍然惊人至极。

距离李暮遇到他们,决定帮助研究万吨挤压机,才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啊!

设计图就这么水灵灵地拿出来了?

王正安没有半点反应,只是痴痴地拿着设计图,看着上面的每一道线条,每一处数据,在心中勾勒万吨挤压机的形状。

过了半晌的功夫,他才从这种状态中,回过神来。

他第一时间站了起来,郑重地鞠了一躬,道:

“李顾问,我要为自己刚才对您的轻慢向您道歉。”

“您对万吨挤压机的研究,已经站在了我们国内的最前沿。”

“如果有您的领导,我相信,一定能够将万吨挤压机造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9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