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56章 23岁的年轻人?根本不可能!

书名: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随着老大哥那边的单方面变卦,撤走了大量的援助,夏国这边的很多科技研究都陷入了停滞,经历了相当艰难的一个过程,才重新走上正轨。

而且上届一等奖的获得者钱五师、华罗耕和吴文均三人,也没有参与到这次的评选当中,不然至少也能获得个一等奖。

换句话说,他有点“捡漏”的嫌疑。

似是看破了李暮的想法,上级领导看着他,温声道:

“你啊,别总是那么谦虚,这是你应得的荣誉,即便是放在第一届,你这个J语言,也完全能拿一等奖!”

革新世界计算机语言,让夏国的计算技术水平往上提升了好几个台阶,更是间接提升了后续计算机的算力上限,开辟了全新的软件设计领域,这些成就,放在第一届也是相当能打的存在。

说完,上级领导再次拍了拍李暮的肩头,没有在多说什么,很快继续进行剩下的颁奖环节。

毕竟是公众场合,而且是要面向全国报道的。

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已经足够让李暮扎眼的了,要是再让人知道和他说了那么久的话,肯定会引起有心人地怀疑。

……

在激昂的音乐慎重,颁奖大会迎来结束。

上级领导又简短地讲了几句:

“我以前讲过,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解放生产力,实现我们的主义。”

“本来我觉得这个时间恐怕还有点早,但现在看来,我小看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

“他们拥有着高昂饱满的爱国热情,刻苦专研的研究精神,还有不怕苦、不怕难,敢于向科技发展这座大山攀爬的决心。有他们在,我相信我们国家一定能够成为科技强国……”

……

这份肯定和勉励,让所有科学家的内心,都不禁心潮澎湃起来。

他们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那道伟岸的身影上,随着上级领导所描绘的未来蓝图,心中立下为之奉献一生的誓言!

……

颁奖大会结束后,很快,全国各大报纸、电台、广播便开始迅速进行报道。

人们日报:“我国国科院重启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奖项,并评选出了21位获奖者,其中,最让我们惊讶的是年仅23岁的获奖者——李暮。”

广民日报:“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中,有3位数学领域的科学家,4位物理领域的科学家……其中半导体领域,足足有5位之多,不得不让人惊讶,尤其是唯一的以为一等奖获得者李暮同志……”

新夏报:“年仅23岁,毕业不到一年,一个刚刚走出的大学生,从‘发明大王’开始,到‘青年科学家的领头人’,现在更是朝着老一辈科学家奋起直追,荣获一等奖奖项,未来……”

……

短短一天时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举行的事。

同样,李暮两个字,也深深地印入到他们的脑海中。

他们或许并不能理解J语言对于国家的科技发展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知道能获得上级领导的接见有多不容易。

一时之间,学习李暮,向李暮同志看齐的讨论会和座谈会在各地蔚然成风。

……

特楼内,钱五师家中。

李暮结过老师递过来的报纸,看到上面的报道,不禁露出一抹苦笑,他本来还以为顶多只是稍加宣传,谁想到竟然搞这么大的阵仗。

这下恐怕不仅国内,就是国外都知道他这个人了。

钱五师看着里面的样子,笑道:“怎么,出名了还不高兴,多少人想有这个名气都还没有呢。”

夏国的科学家,现在轮名声,确实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李暮。

一个成就斐然的学者,一个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的科学家,关键是年纪轻轻,未来无限,简直给足了人们想象的空间。

谁都不知道,再给李暮一些时间,他究竟能走到什么地步,又能让国家强大到怎样的水平。

但他们拭目以待。

“老师,您就别打趣我了。”李暮听到钱五师的话,摇了摇头,道:“我本来想着顶多拿个二等奖,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一等奖,而且还是唯一一个。”

“一等奖是你应得的,要是二等奖,那才不对。”钱五师哈哈笑道:“再说你名气越大,反而越安全。”

“你觉得M帝是更愿意相信你一个才23岁的年轻人搞出了超算这些东西,还是相信是一个老专家或者老教授搞的?”

李暮道:“算了,不说这个了,老师,我这次来是向向您再请教请教,等我手头的事情忙完,便把地空D弹的研制提升日程。”

“哦,看来你很有信心啊,那我可得好好考校考校你。”钱五师闻言,笑了起来。

接着,他便考校起李暮这段时间来对于应用物理的学习情况。

不出所料,在理论知识上,就连他都不得不佩服,现在李暮的知识储备,已经丝毫不下于他自己。

当然,记住理论是一回事,能不能运用起来,并且搞出新的理论,新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

花了一个多小时,钱五师对李暮在经典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热学、电磁学以及原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等方面进行了总体的考校。

他看着对答如流的李暮,道:“在理论上,我已经没有什么好教你的了,你现在的水平完全具备了国外顶尖博士生的水准。”

“这样,就把研制地空D弹这个项目,作为你的博士毕业论文,敢不敢答应?”

“没问题,老师您放心,我绝对不会叫你失望的。”李暮一口答应下来。

地空D弹他捣鼓了那么久,作为毕业论文正正合适。

随后,李暮又和钱五师聊了一会儿,便很快起身离开。

他身上的研究任务还有很多,容不得放松。

钱五师亦然,抽出时间来参加颁奖大会,又在家里待了一天后,他今天晚上又要赶紧离开,继续回到研究基地工作。

……

李暮离开后,很快骑着车继续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骑着骑着,他忽然发现不对。

周围好像有很多人都在看自己。

“我有什么好看的?”他心中奇怪。

就在李暮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一道大喊声在人群中炸开:“是他,就是他,和报纸上一模一样。”

“没错,就是他,发明大王李暮!”    “李暮教授,李暮教授,您等一等!”

……

随着那道大喊声,周围的人群也终于确认了李暮的身份,纷纷为上前来,激动地和他握手打招呼。

吓得跟在他边上保护的警卫们连忙窜出来,混在人群中时刻谨防意外的发生。

一个老人抓着李暮的手,道:“李教授,要不是您发明了煤炉和蜂窝煤,我到现在冬天都要挨冻呢。”

“还要电视机和收音机,以前我们说什么都买不起啊,现在咬咬牙也能买了。”一个中年男人笑着道。

“李教授,我要向您学习,争取将来和您一样,做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做出很多很多的发明!”一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孩远远的大嚷。

……

人群围在他的身边,你一言我一语,满满都是感激和敬仰之情。

听在李暮耳中,只觉得胸中滚烫。

眼看周围的人有越聚越多的趋势,他连忙道:

“大家先冷静,我和大家一样,只是一个科研战线上工作者,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能有今天的成就,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没有你们,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持,我也没有机会能够做出这些成果,所以,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这位小同学,你的梦想也很好,不过我们不一定要做出很多很多的发明,才算是杰出的科学家,只要是为祖国作贡献的人,都是我们国家杰出的科学家。”

……

“我还有事,不能在此就留,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争取做出更多的成绩来!”

听着他的话,周围的人群更加激动。

又是好一阵的热闹,李暮才在警卫的暗中帮助下从中抽身,骑上自行车离开。

……

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进门的时候,李暮还在回味着刚刚的场面,嘴角止不住地露出笑意。

这份高兴,甚至和获奖的时候,得到上级领导的亲自接见一样多。

人民的认可,永远是最好的鼓励。

但没等他高兴多久,才走到实验楼下,便看到吴有望火急火燎地跑出来。

看到李暮,他紧张的神色一松,不过恨铁不成钢道:“你啊你,说了让你休息几天,你一天都待不下去是不是?”

“不休息也就罢了,你知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全国有着怎样的影响力,还天天骑着个自行车到处跑?”

“这幸亏是没出点什么事,要是出了什么事,呸,我这乌鸦嘴……”

他的脸上满是担心和关切。

李暮在街上那边刚刚出事,警卫便直接上报,然后郭默一个电话打到了半导体研究所,这会儿估计人已经在往这边赶了。

国家最高科技进步一等奖唯一获得者,这个成就实在是太大了,虽然上面说有他么的考虑,但还是不得不防。

万一微操大师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想法,派人找上李暮,那他们肠子都得悔青。

李暮看着担心不已的吴有望,心中微暖,连忙道:“没事的所长,我注意着呢,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要是真有敌特搞他,除非架把大狙,不然以他现在的身体素质和反应速度,足够拖到身边保护的警卫出手。

吴有望道:“那也不行,这几天你必须待在家里,而且出行也不能再骑自行车,反正那辆小汽车本来就是拨给你用的,你以后就坐它上下班。”

“你也不要觉得这是在搞特权,以你现在的地位,这都是必要的!”

“这个,坐车没问题,不过我也不用待在家里吧,待在所里不也是一样的吗。”李暮开口辩解道。

他明白吴有望以及郭默等人应该是想让他避过这个风头。

但都是躲,躲在所里不是更好,还不耽误研究。

吴有望白了李暮一眼,道:

“行了行了,给你放假都不要,那你就住在所里吧。”

“不过别怪我没提醒你,在街上发生的事情,可是惊动了郭院长他们的。”

“现在他们恐怕已经在过来了,到时候你恐怕还免不了要被一顿埋怨。”

“埋怨就埋怨吧,不耽误我的工作就行。”李暮毫不在意。

望着他死猪不怕开水烫似的架势,吴有望一时哭笑不得。

……

老大哥,KGB情报局。

没有用太久的时间,他们便收到了夏国举办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的消息。

情报局长第一时间召开全部会议,对这份情报进行分析。

如果只是普通的科学奖项颁发,当然不会让他们这么重视。

但上面要求追查夏国半导体迅猛崛起的原因在前,这次夏国又忽然举办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不得不让人怀疑二者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其中还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人,竟然获得了夏国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难道那个让夏国半导体崛起的人就是他?

不仅是情报局长这么想,前来参与分析的老大哥的国家科学院院长也这么想。

但他旋即就否定了众人地推论,道:“23岁,这个年纪,即便是像高斯伽利略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都仅仅只能在理论上有突破,根本不可能推动夏国的半导体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的这个推论得到不少人的认可。

天才也有一个限度,夏国半导体的发展,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而且还在产业上有着巨大的发展。

说这些都是因为一个年轻人的出现才导致的,没有人会相信。

一个情报专家皱眉道:“我认为这是夏国他们给我释放的烟雾弹,想要迷惑我们,诱导我们的情报人员往错误的方向调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4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