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4章 很正常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暗通匈奴?”

如果说先前太子杀心毕露,是杜相的第一次失态,那眼下‘暗通匈奴’四字一出,杜相就迎来了第二次失态。

空寂的牢房内,当朝太常卿惊疑不定,视线扫过看似随意、实则凝神打量的太子,复又扫过目光赤裸的太子门客,杜相怔了怔,然后……

“哈!”

杜相忽然失笑出声,“哈哈哈哈!”

大笑过后,他又猛地收声,朝刘据讥笑道:“殿下为了置臣于死地,竟然想出一个里通敌国的罪名,可真是不容易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暗通匈奴,罪责的确够臣死上十次,够狠,也够无耻。”杜相嘴上再无半点客气,厉声斥道。

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刘据和金日磾的注视之中,且不说刘据是何反应,金日磾看后,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太常的反应,太正常了。

是的,当一个人被冤枉时,就会有的那种正常反应——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唯独不见那类被揭穿真相后的心虚慌乱、闪烁其词。

也就是说:‘给匈奴传递军情的人,并非太常?也非与太常勾连的平南侯一系?’

金日磾正想着,刘据已然坐回身形,一本正经道:“轮到太常误会了,孤只说不敢要勾结匈奴的子民,何时说太常勾结匈奴?”

杜相脸上又显疑色。

前后不一,太子什么意思,不过转瞬间,他便猛然转醒:“又是试探!?”

猜对了,可惜没有奖赏……不对。

有赏!

既然暗通匈奴的人不是杜相,刘据也就没了再和他谈古论今的闲工夫,拍了拍袖袍,径直起身。

一见太子的架势,杜相可就慌了神,深知对方离开的动作意味着什么,来不及细想有关匈奴的事宜,当即沉声道:

“殿下恐怕不清楚士族的力量,如果太子宫愿意改弦易张,士族也可助力殿下。”

“有我等相助,储君大位固若金汤!”

听到这话。

刘据斜睨向杜相,好笑道:“孤的储君大位确实需要人来稳固相助,但不是你们。”

“士族又怎样,也配跟孤谈条件?”

给面子,说句君臣和睦,不给面子,他们连跟刘据对等的资格都没有!

刘据转身之前,犹自问了一句:“你说改弦易张,孤确实有些好奇,是什么捅了你们的肺管子,科举?”

“是,也不是!”

杜相神色肃穆,立刻接道:“纸张、官学,乃至最后的科举,必须要承认,有威胁士族的能力,而且是掘根的能力,但不是现在。”

“想动摇士族根基,至少需百年,乃至数百年!”

“在殿下这一代、以及往后数代,天下是刘家的天下,但也注定是各家的天下!”

杜相一句接一句,以至于都有了急切的味道,“朝廷开科取士,可由皇家直接选拔官吏,的确高明。”

“但局限甚大!”

“士族决定不了谁登科,但能决定谁参加科举,选来选去,最后开科取士的士,绝大多数仍是士族的士!”

“朝堂离不开士族,每上来一个人,也绕不开士族。”杜相情绪激动,他本是在拖延时间,可说着说着,竟多了一丝诚恳,期望说服太子、给太子当头棒喝的诚恳。

杜相一字一顿,高亢的声音响彻狱中:“臣元鼎三年接任太常,上任不过半年便为士族领袖。”

“臣入仕之前,可曾与太子宫为敌?”

“不曾!”

“但只需半年,一个九卿之首便会因殿下的浅见,自然而然走向对立面,可见殿下何其愚蠢!?”

金日磾闻言逼近一步,杜相嘴里的话却越说越急,只盯着刘据说:“天下之大,有才者士族占据七八。”

“科举是外象,殿下对士族的偏见,才是我等不安的源头,士族不安,怎能没有动作?”

“参与争储,不也正常!?”

杜相说的庄严肃穆,刘据不介意正色来答,只见他扶剑而立,面朝杜相,颔首言道:

“你说的没错,孤确实在打压士族,谈革新选官、谈为天下寒素、谈为万万黎民,不管为了谁,说到底……”

“我们都是为了自己。”

“你们有你们的想法,孤有孤的坚持,成王败寇罢了,落败的一方付出代价,很正常!”

说完,刘据转身即走。

杜相略显苍白的面孔下,遥遥听到最后几句:“孤政务处理久了,仁德久了,外界难免以为太子宫软弱可欺。”

“今日便借太常一用,告诉世人,放下案牍,提起剑,孤照样杀人!”

此时。

牢房内还剩两人,杜相坐着,金日磾站着。

匈奴小子从宽袖中取出一个小盅,一个巴掌大的酒壶,俯身放置在案几上,“太常等不到廷尉报信的,长安到甘泉宫数百里,太远,快马也救不了你。”

见到那酒盅,杜相悚然而惊,好似被蝎子蛰了一样,身子向后一抖,“太子竟要立刻毒杀我!?”

竟连朝堂弹劾的流程都不走!

竟如此急切!

竟连一丝生机都不给留!?

纵使杜相心中有一万个不甘、一万个恐惧,此刻也是徒然,毒酒,已经放在眼前。

当年给丞相李蔡送毒酒时,来的也是金日磾,不过那时节正如刘据自述,麾下一穷二白,安排门客进廷尉大狱都要偷偷摸摸。

不过如今不用了。

金日磾光明正大的进,毒酒光明正大的摆!

“不瞒太常,廷尉正是殿下的人,此时牢狱里没人会来救你。”金日磾居高临下的看着杜相,平淡地陈述事实:

“廷尉置身事外的意图很明显,他也不会,所以……”金日磾看了看四周,指着栅栏、石墙,“这是牢狱,你是囚犯,你为鱼肉,我为刀俎。”

“顾及九卿体面,酒水就不必我来敬了吧。”

这毒酒。

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

金日磾替他把酒满上,杜相却没动,血色惨淡的脸颊上惧意频闪,生死之间有大恐怖,谁能免俗?

“太子如此胡来,不怕陛下降罪?盯着太子宫的人可不少!”

金日磾双手抱前,无动于衷。

“以为杀我一人便天下太平?痴人说梦!我虽死,可士族仍在,或许下一位接任太常的人,同样会站士族。”

“或许现在九卿里,就有人倾向士族,或许你们殿下的党羽里,也有人暗存不忿、不满!”

“一着不慎,储君也需小心……”

“好了!”看着逐渐声音颤抖,已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太常,金日磾仁慈又宽厚道:

“殿下如何,就不劳你费心了,身为九卿,你还是顾及点体面吧,当年丞相李蔡可比你硬气得多。”

李蔡?

杜相猛地抬头,仿佛洞悉了某个隐秘,抓住了某个可胁迫的救命稻草,他本能就要高呼……

‘得!’金日磾暗忖一声:‘你不体面,只能我帮你体面了。’

杜相呼声还在口中,便突然被捂住,只发出阵阵类似‘呜呜’的挣扎呜咽声。

如很多次那样,悄无声息的、糊涂的、狼狈的、黑暗的、肮脏的——死亡,又一次在廷尉大狱中上演。

在这里,死亡很正常。

在大汉朝,‘自杀’也很正常。

当天午时,长安城中便传出:太常卿,阳平侯杜相,因大不敬罪,于狱中自杀身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664s